紅涼傘

紅涼傘

紅涼傘,又名富貴籽、鐵涼傘、涼傘遮金珠等,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屬常綠小灌木。其植株大紅大綠,亭亭玉立,十分高雅,果實經久不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耐陰觀果花卉。深受花卉愛好者的喜愛,十分暢銷。盆栽擺設於室內,盡顯吉祥喜慶、富貴榮華的景象。若成片栽植於城市立交橋下、公園、庭院或景觀林下,綠葉紅果交相輝映,秀色迷人,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因此在昆明世博會和首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上,紅涼傘獲得了觀果類花卉的最高獎,被花卉權威專家視為“今後壓倒國內銷量最大的觀果花卉產品——金桔的期待產品”。

基本信息

生物學特性

紅涼傘,又名富貴籽紅涼傘,又名富貴籽
紅涼傘(Ardisia crenata Sims f.hortensis (Migo) W.Z.Fanget K.Yao),又名硃砂根、富貴籽、大羅傘、鐵涼傘、涼傘遮金珠等,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屬常綠小灌木。
1、形態特徵:因其根部斷面木質部常布滿硃砂紅的血點,故名“硃砂根”。因其果實美麗異常,宛如青翠葉叢中藏著紅彤彤的珍珠,在節日裡擺設室內,呈現出“綠傘遮金珠”吉祥富貴的景象,因此又叫“富貴籽”。
為常綠小灌木,株高0.4~1m,盆栽時宜控制在0.6m左右。樹皮微紅色,莖幹直立,頂端分枝。葉互生或叢生於枝梢,呈橢圓形、倒披針形,質厚光滑而有光澤。葉長6~10cm,寬2~4cm,邊緣有皺紋或波紋狀鈍鋸齒,齒間具有隆起的黑色腺點,兩面均無毛。葉片顏色因品種不同而不同:一種葉兩面都為綠色;另一種葉上面為綠色,背面為紅色。
夏日開花(6至7月),花腋生,傘形花序,生於植株下半部,掩映在枝葉間,花白色或淡紅色,有微香,花冠五裂,雄蕊五枚。花梗、花萼均呈紫紅色。
果實球形,似豌豆大小,直徑約7mm,有宿存花萼和細長花柱;成熟時果實鮮紅、晶亮,結於全株下半部環狀枝葉間,艷麗奪目,酷似熟透了的紅櫻桃,經久不落。果期10月至12月乃至春節。往往是上一年結的果尚未脫落,下一年又開花結果,故而一棵樹上365天都可賞果,人工栽培紅果期可達6個多月,覆蓋元旦、春節和整個春天。
2、生態適應性
紅涼傘原產中國浙江、湖南、山西、四川、雲南、廣東等地,適生於山谷闊葉林下或丘陵蔭蔽濕潤灌木叢中,多分布於陰濕溝谷兩側富含有機質的肥土中。喜溫暖濕潤、散射光充足、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環境,夏季不耐高溫強光,冬季畏寒怕冷,忌燥熱乾旱,為其主要生態習性。生長適溫為16℃至28℃,冬季室溫應保持5℃至8℃。

中藥用途

中文名稱: 紅涼傘
來源: 本品為紫金牛科植物兩色紫金牛Ardisia crenata Sims.var.bicolor(Walker)C.Y.Wu et C.Chen的乾燥根。
出處: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五冊
來源:本品為紫金牛科植物兩色紫金牛Ardisia crenata Sims.var.bicolor(Walker)C.Y.Wu et C.Chen的乾燥根。
原植物兩色紫金牛為小灌木,高1m~2m。莖不分枝,基部匍匐生根。葉互生,堅紙質,橢圓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6cm~14cm,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皺波狀或波狀齒,兩面有突起腺點,下面紅色、紫紅色或紫色,側脈12對~16對;葉柄長0.5cm~1cm。傘形花序頂生,梗長2cm~3cm;萼5裂,裂片卵形或矩圓形,頂端極鈍,具黑色腺點;花冠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5mm,白色或淡紅色,頂端急尖,有稀疏黑色腺點;雄蕊5,花絲極短;子房上位,花柱線形,與花瓣幾等長。核果球形,直徑約8mm,熟時紅色,有極稀的黑色斑點。
生於丘陵山地林下、溝邊、路旁。分布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自治區)。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根莖略膨大,上端有莖殘基,表面褐色或紅褐色,有不規則皺紋。支根數條,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一,直徑2mm~10mm,表面褐色或淺棕紅色,較光滑,老根具縱向皺紋橫向斷裂痕,具鬚根或鬚根斷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易與木部分離,皮部厚約為斷面的1/2~1/3,粉紅色,靠木質部處有1條淺或深紅棕色環紋。氣微,味辛微辣,有刺舌感。以根條粗大、斷面粉紅色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辛、微苦,平。祛風除濕,散瘀止痛,通筋活絡,消炎。用於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結核咯血,淋巴結結核,小兒消化不良,胃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關節痛,白帶,痛經,毒蛇咬傷。常用量9g~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附註: 本品如服至15g~30g時,可出現噁心,厭食、嘔吐或胃痛等症狀,停藥後即可消失。
功用:祛風除濕,散瘀止痛,通筋活絡,消炎。用於感冒,咳嗽,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結核咯血,淋巴結結核,小兒消化不良,胃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關節痛,白帶,痛經,毒蛇咬傷。常用量9g~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性味:辛、微苦,平

園林用途

紅涼傘,又名富貴籽、鐵涼傘、涼傘遮金珠等紅涼傘,又名富貴籽、鐵涼傘、涼傘遮金珠等
紅涼傘每株掛果量在200~1000粒不等,粒粒色質一致,與綠葉形成強烈對比,簇團層疊,形成綠葉托紅果的喜人情形。串串紅果給人以溫馨、熱烈、相思的美感,增添成功、喜慶、富貴、吉祥的感覺,充滿幸福、高貴感,觀賞性極強。既可作耐陰觀賞植物配植於各類綠地、林地的樹叢下,也可盆栽供室內裝飾植物布置之用。
1 林下配植
紅涼傘是陰性灌木,適於園林的林帶或密林內配置,構成多層結構,增加綠量。此外,它的果實是鳥類食料,可引來鳥類尋吃棲息,增加生物多樣性,又使遊人增添觀鳥聞聲的情趣。也可用於岩石園、花壇、花境的配植。
2 庭院叢植
紅涼傘生性耐蔭,果實鮮紅,適於庭園中的樹蔭下或較蔭處的角隅配置。因地制宜地作多株叢植或群植,既可觀果和美化環境,又可提高生態效益,因而是庭園綠化難得的耐蔭鄉土樹種。
3 橋下綠化
因其多生於林下、谷地、溪旁等陰濕環境,極耐陰,是陰濕環境的優良地被植物。可用於片林下、灌叢中陰濕處,是城市立交橋、高架橋下的地被新寵。若成片栽植於城市立交橋下、公園、庭院或景觀林下,綠葉紅果交相輝映,秀色迷人,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4 盆栽觀賞
紅涼傘樹幹矮小,姿態優美,四季常青,耐蔭性強,秋、冬紅果累累,鮮艷可愛,盆栽觀果,布置廳室,最為適宜。最佳觀賞期正跨度元旦、春節、元宵,是人們喜慶佳節室內布置的優良觀果觀葉植物。擺設於室內,盡顯富貴榮華的景象,也適宜作為結婚、開業、喬遷慶賀用的首選花卉。
5 其他用途
具有多種觀賞與藥用功能的紅涼傘,在昆明世博會、第六屆全國花卉博覽會、首屆長三角花卉園藝博覽會、首屆滬浙園林綠化產業交易會上,多次榮獲盆栽觀果類花卉獎項,被花卉權威專家視為“是今後觀果類花卉的先鋒品種”。
隨著生態城市和生態園林建設的開展,對鄉土樹種套用和生物多樣性正逐步引起重視。今後,紅涼傘這種耐陰和具有觀賞價值的優良灌木的苗木將在生產上應有廣闊的前景。

苗木繁育

可採用播種、扦插或分株法繁殖苗木。較為常用的繁殖方法為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
1、播種繁殖
播種可隨采隨播或沙藏春播。待12月份果實鮮紅充分成熟後採摘,採摘後果實在清水中浸泡搓去果皮,洗淨撈出種子,晾乾後備播。由於紅涼傘種皮堅硬,不易吸水發芽,所以在播前最好在搓磨後用溫水浸泡一天,然後點播或撒播在土質疏鬆的苗床內。也可先用25℃至30℃的溫水浸種24小時,再將其置於濕潤的河沙中進行低溫催芽,來年春天種子裂口後播種。
播種前要精細整地,耙平,然後在苗床上開溝條播,溝深約4cm,行距7cm至8cm。溝深淺要一致,澆足水,將種子順條溝均勻播下,每粒距離約5cm左右,播後覆土2cm。覆蓋用土要松細,最好使用混肥沙土、覆土要深淺一致,蓋後要稍加鎮壓。並加蓋稻草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氣溫在25℃至30℃時,半個月即可出苗。芽苗出土後,分2至3次揭去蓋草,並及時搭棚遮陰。
少量育苗時也可盆播。在淺盆上播種,覆土後在盆面上蓋玻璃或塑膠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溫度控制在18℃至24℃之間,約20天左右即可生根出苗,發芽率可達85%以上。當幼苗有3片真葉時,停水蹲苗數天,即可起苗上盆。
幼苗期間注意遮光、追肥、除草、澆水等管理。生長季節,每半月追施一次薄糞水,氣溫高於35℃、低於3.2 扦插繁殖
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最佳扦插時間。因為這時氣溫在25℃至30℃左右,最適宜植物生長。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半木質化和一年生還有葉片的枝條做插穗。削好後可適度沾生根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或其他生根藥劑。插條一般長約5至10cm,帶3至4片葉,下切口位於節下0.2cm處,剪取後插於備好的苗床。
扦插的基質可用礱糠灰與濕沙對半摻和,也可用泥炭土與珍珠岩對半混合。插穗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3~1/2,澆透水後蒙罩塑膠薄膜保濕,維持20℃至25℃的生根適溫,置於遮光60%的環境中,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插後注意澆水和噴霧,使苗床保持濕潤狀態即可。
扦插苗長出3片以上真葉後即可移植,次年6月就可開花結果。

養護管理

紅涼傘紅涼傘
紅涼傘性喜陰涼、濕潤的中性沙質土壤,喜薄肥勤施,忌濃肥,耐低溫。採用人工基質栽培,可以有效改善紅涼傘根部的生長環境,提高結果率。果實鮮紅、稠密,掛果期達到7個月,葉子也比土栽的顯得光亮。
1、搭建遮陰棚
紅涼傘要求土壤疏鬆、通風良好且短日照的生長環境。要栽好紅涼傘,必須給它創造一個好環境。可使用塑膠大棚,也可用遮光網製成遮陰棚,要求遮陰率達60%~90%。總之,能夠起到遮擋陽光、降溫增濕的效果就可以。
自仲春至中秋,均可將其擱放於遮光50%~60%的蔭棚下,家庭陳列可放在稍離視窗處,有散射光或日光燈照射即可滿足其生長的需求,切忌夏季烈日曝曬。
2、培養土 
可使用購買的營養土,也可自配營養土。可用70%~80%比較肥沃的土壤(塘泥、腐殖土、老園土、大田土)、10 %~15%的粗沙、10%~15%腐熟的無油脂木屑或未燒化的礱糠灰,配製成營養土。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1份、有機肥1份混合配製。pH值控制在5.0-6.5之間。總之,營養土要達到肥沃疏鬆,排水性能良好的要求。
3、移栽上盆 
視花苗大小確定花盆或營養缽(袋)的尺寸。先在盆底墊上3厘米厚的瓦礫,以利排水,然後將植株放入盆中央後培土稍壓,使根系與培養土接觸好。再在盆土上撒一層粗塘泥或鋪一層青苔,注意不要超過盆面,以防澆水時把盆土淋板結和施肥時溢出盆外。擺放到遮陰棚或無日照的陰涼處,澆透水,以盆底排出水為度。10~15天后可轉入正常管理。
4、施肥 
一般每半月追施一次有機薄肥,也可用0.1%的尿素加 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澆施;開花結果期間,可通過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來促成植株多開花、結好果;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傷根。開花期要停止施氮肥,果實變紅後就不必再施肥了。
5、澆水 
春季一般3至4天澆一次,夏季每天1至2次,秋天2至3天一次。入冬後扣水,保持65%~70%的水分。澆水時間,夏秋季節氣溫高,應在早晚時間澆水,冬季最好在中午澆水。總之,要注意適時適量澆水,保持盆土的濕潤狀態,既不乾燥又不漬水。
家庭室內觀賞的澆水應遵循多噴少澆的原則,維持盆土濕潤和周圍環境中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使其葉色濃綠、果色紅艷;特別是擺在空調室中的盆栽植株,每天應噴水3~5次。
6、溫度控制
紅涼傘的生長適溫為20℃~28℃,怕乾熱高溫,當環境溫度達30℃以上時,就要通過遮蔭、噴水、通風等措施,給予降溫增濕;它畏寒冷,當溫度低於5℃時,可將其移放至簡易塑膠大棚中,也可直接搬至室內,以免發生冷害。
7、株形調節
實生苗長至8~10cm高時去頂摘心,促進分枝。採用多效唑點心控制植株的徒長,促使植株高度一致,株高控制在60cm以下,葉片寬厚青綠光亮,果實多而飽滿,且掛果枝與葉枝的比例比較協調。
8、病蟲害管理
紅涼傘的病蟲害不多,已發現的病害主要有根(莖)腐病和葉斑病。紅涼傘根(莖)腐病多發生在排列擁擠、蔭蔽度大的花圃內,在高溫多雨季節尤為嚴重。造成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板結透水性不好,澆水不當盆土過濕,施肥不當造成燒根等。偏施氮肥、植株養分失調、缺乏有機質和鉀肥等情況都會加重其危害。紅涼傘感病後,初期會出現生長不良、葉片發黃等異常狀況,其後感染部位發生褐色病變並開始腐爛,最終導致整株萎蔫枯死。若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其死亡率高達20%~50%,給花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生產中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種植,定植或換盆前進行基質消毒,做到合理澆水和施肥,提高抗病力。發現病株後立即將其拔除銷毀,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噴施800~1000倍的托布津或1200~1500倍的2.5%懸浮種衣劑-適樂時噴灑植株中、下部進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即可達理想的防治效果。
盆栽也易出現褐斑病,生產中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家庭盆栽可在病斑上塗抹達克寧霜軟膏,可有效控制其病斑的擴大,如果僅為1至2個葉片上有斑點,將葉片摘去銷毀即可。
危害葉片的造橋蟲和危害果實的食心蟲都屬咀嚼式口器害蟲,用樂果等內吸性殺蟲農藥噴霧即可殺死。造橋蟲危害主要在春季氣溫上升到200C以後,寄生在植株上的蟲卵開始孵化成幼蟲危害葉片。因此應在蟲卵還未孵化之前噴一次藥,以後每周一次,連續3~4次即可防治。在開花結果後要開始噴藥預防食心蟲,以後每周一次,即可防治此蟲危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