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河流]

紅河[河流]

紅河為中國、越南跨境水系,也是越南北部最大河流;由於流域多紅色沙頁岩地層,水呈紅色,故稱“紅河”。紅河呈西北-東南流向,全長1280公里,越南境內長508公里,流域面積75700平方公里;中國境內長627公里,流域面積76276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有幹流紅河(元江)及其最大支流李仙江(把邊江),二江在越南境內越池匯合,之後經北部灣入南海。

基本信息

河流簡介

紅河紅河
紅河水系由幹流和位於中國越南境內的眾多支流組成。主要支流有:右岸的黑水河(或稱沱江)、左岸的瀘江(明江)和錦江。黑水河為紅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中國雲南省,全長690km,年徑流量572億m3,實測最大流量21000m3/s。流向大致與紅河平行。黑水河上游為中國境內的把邊江(又稱李仙江),其支流南那河上游也在中國境內,稱藤條江。黑水河越池錦江一起匯入紅河幹流。紅河55%的水量來自黑水河。明江位於紅河左岸,其上游稱盤龍江,支流儒侄河,儒侄河上游稱普梅河(又稱南利江)。盤龍江和普梅河都在中國境內。

發源地

三角洲北側的海防為河內的外港。也稱“滔江”。越南北部最大河流。發源於中國雲南省西部,在中國境內稱元江。呈西北—東南流向,在中國河口瑤族自治縣以南進入越南,稱紅河。東南流經首都河內,分支注入北部灣。越南境內長508公里(全長1,280公里),流域面積75,700平方公里。

因河流大部分流經熱帶紅土區,水中混有紅土顆粒,略呈紅色,故名。老街至安沛段,河谷狹窄,水流湍急,有26個急灘;越池附近接納黑水河和瀘江兩大支流,水量猛增3倍,以下河段彎曲多支岔,河面寬500—1,000米,水流緩慢。冬夏水位變化很大,七、八月下游水位高出兩岸平原約10米,沿河築有大堤。富灌溉、通航之利。平水位時汽輪自河口上溯至河內7—10月可達老街。河內年平均流量2,970米2/秒。年輸沙量1.3億噸。

水系支流

主要由幹流(元江)和眾多的支流組成,流域面積大於l00km2的支流有53條,大於1000km2支流17條,主要支流有李仙江藤條江盤龍河普梅河(又名南利河)等,這4條主要支流在我國境內均有分水嶺相隔,自成獨立水系,流入越南後分別稱黑水河、南那河、瀘江和儒桂河(見元江水系流域面積大於1000km2支流自然特性表)。

主要支流有:右岸的黑水河(或稱沱江)、左岸的瀘江(明江)和錦江。黑水河為紅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中國雲南省,全長690km,年徑流量572億m3,實測最大流量21000m3/s。流向大致與紅河平行。黑水河上游為中國境內的把邊江(又稱李仙江),其支流南那河上游也在中國境內,稱藤條江。黑水河在越池與錦江一起匯入紅河幹流。紅河55%的水量來自黑水河。明江位於紅河左岸,其上游稱盤龍江,支流儒侄河,儒侄河上游稱普梅河(又稱南利江)。盤龍江和普梅河都在中國境內。
紅河從越池到河口為三角洲,三角洲面積約700km2,河流長度約220km。

流域特徵

紅河紅河
紅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m以上。流域內地形多為高山峽谷、崇山峻岭。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是沖積平原。
流域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之間,由於受海拔的影響,氣候屬亞熱帶山區氣候,一年可分成乾冷季和濕熱季兩個季節,但氣候總體來說無規律。河流在越池的年平均流量為3900m3/s,實測最大流量為35000m3/s,最小流量為700m3/s。從12月底到次年5月中為枯水期,7月末到8月初為汛期,年降雨量一般在1200mm以上,雨量充沛。越池控制站的平均含沙量1.06kg/m3,平均年輸沙量1.3億t。
紅河水能資源豐富,中國境內的乾支流理論蘊藏量達988.8萬kW,可開發量達359.9萬kW。幹流在越南安沛以上河谷狹窄,多急灘湍流,水力蘊藏量很大。越池附近的兩條支流黑水河(沱江)和明江,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流急,其中黑水河在越南境內有效總落差275m,可進行梯級開發。越池以下河段河面漸寬,水流平緩。

河流利用

紅河由黑水河明江錦江3條河流匯集而成。汛期3條河流同時漲水,可造成紅河三角洲巴克博平原地區嚴重的洪水泛濫。因此越南正在對紅河進行開發,其中對河道最長、流量最大、水資源最豐富支流--黑水河的開發最為重視
黑水河全長690km,有效總落差275m,入流量占紅河總流量的55%。越南政府決定在黑水河上建造2座水電工程,一座是和平水電站,另一座是塔布水電站
和平水電站位於河口西南70km,距黑水河與幹流匯合口64km,可利用水頭100m。工程包括:一座心牆土石壩,壩高128m,形成水庫總庫容94.5億m3;水電站8台24萬kW機組,總裝機容量192萬kW,年發電84億kW·h。工程1982年開工,1993年完工。
塔布水電站目前正在設計中,它位於和平水電站上游190km處,是黑水河開發的第二個梯級,利用水頭145m,建成後可使黑水河總裝機容量達到360萬kW,年發電量增加到120億kW·h。
和平水電站塔布水電站建成後,不僅可取得大量廉價的能源,而且可獲得防洪、灌溉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可減少紅河沿岸一帶頻繁的洪災;在枯水年份,兩座水電站能增加紅河河谷地區和三角洲地區的灌溉用水量,總灌溉面積可達80萬hm2;黑水河徑流得到控制後,將大大改善下游航道的通航條件,水庫回水區形成200km的深水航道,年貨運量將增加1~1.5倍。

地貌

地處東經100。06'~105。40'、北緯22。27'~25。32'。位於雲南省中部、東南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北

金沙江流域,西與瀾滄江無量山為分水嶺,東接南盤江流域,南面與越南接壤。流域的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狹弓帶狀,流域平均寬度約120km,由於雲嶺余脈分成無量山和哀牢山脈南延,形成南北縱列的高山深谷相間地形,絕大部分屬山區和半山區,平壩面積不到5%。

中國境內河谷切割很深,流域分水嶺最低的地方(河口)為70m,除戛灑漠沙、元江等少數平壩地形較為開闊外,河道均蜿蜒於峽谷之中。各支流兩岸分水嶺相隔甚近,較大支流流向大體與幹流平行,小支流則多與幹流垂直成梳齒狀。流域內除幹流元江,支流李仙江、普梅河等河床坡度較緩,變化均勻外,其餘河流如盤龍江、泗南江綠水河南溪河金平河三家河苦楚河麻子河等河道坡度變化十分劇烈,沿河多集中落差,有利於水電建設。

氣候水文

紅河紅河
氣候分屬於中部高原溫和區、元江炎熱地區和熱帶季風林區三個氣候區:三江口以上及李仙江景東以上,屬中部高原溫和區,海拔1600~2200m,年平均氣溫15~18。C,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三江口及景東以下, 麻栗坡、馬關、屏邊、金平一帶以上,屬元江炎熱地區,常年不結冰,年平均氣溫20—21。C,年平均降雨700~1200mm;麻栗坡、馬關、屏邊、金平以下至國境屬熱帶季風林區,海拔70~100m,年平均氣溫21℃以上,年平均降水為1500—2000mm。元江流域(1956—1979年平均)年降水深1347mm,年降水量為1027億m3,一般從下游向上游呈遞減趨勢。降水量年內分配:春季占全年降水量10%~20%;季占55%左右;秋季20%~25%,冬季占5%左右。降水一般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其中7、8兩月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40%~50%。河川徑流的形成以降水為主,地下水補給為輔。流域徑流豐沛,(1956~1979年)平均年徑流深為634.3mm,幹流為459.4mm、李仙江965.4mm、盤龍河668.1mm。徑流深的地區分布與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基本一致,從下游向上游呈遞減趨勢。
流域徑流的年內分配比例為,春季徑流一般約占年徑流的3%~5%;夏季約占43%一53%;秋季一般占36%~41%;冬季占6%~11%。元江下游、盤龍江、藤條江一帶6~9月(其餘地區7~10月)連續4個月為豐水期。豐水期徑流約占年徑流量的65%—77%。最大徑流月一般出現在7、8月,以8月最多,最大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21%~30%。
流域內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一般洪峰歷時較短,洪水暴漲暴落,河床水位變幅較大,一般達12~20m。據有關資料統計,1986年l0月上旬,元江、瀾滄江流域普降大雨或暴雨,元江發生了近百年來第2大洪水,元江站洪峰流量為7520m3/s,下游蠻耗站8050m3/s,均為實測最大,約50年一遇洪水。禮社江上游處於暴雨中心,其支流扎江大東勇站洪峰流量1710m3/s,為近百年來最大的洪峰量。

由於此次降雨歷時長,雨量大,導致山洪暴發、山體滑坡以及土石流等洪水災害。受災較重的為元江流域的大理、楚雄玉溪紅河州等4地州。受洪水波及的地區有昆明保山德宏西雙版納東川等9個地(州)市的114個村莊,5.5萬入被洪水圍困。城鎮部分受淹的有戛灑街、元江縣城、蠻耗街、河口縣城等。據統計:受災農田10.0萬hm2,成災6.4萬hm2,173入死亡,30入受重傷,房屋倒塌近2萬間,沖毀河堤長179km。沖毀禮社江上的龍樹、三江口大橋以及元江的戛灑大橋。保山至水平間跨瀾滄江的霽虹橋(重點文物保護),也因岩石坍塌、滑坡,將大橋的鐵鏈全部打斷墜入江中。瀾滄江被堵塞斷流15min。滇西主要運輸線昆明至畹町公路中斷交通一天半。

各河流汛期泥沙固體徑流比較嚴重,幹流及主要支流平均含沙量為3.5~4.3kg/m3,年輸沙模數為1170t/km2,年輸沙總量為8961萬t。李仙江年輸沙量4200萬t,輸沙模數為1790t/km2;元江幹流年輸沙量為4180萬t,輸沙模數為1100t/km2。李仙江忠愛橋站、河口處的含沙量分別為2.53、1.87kg/m3;幹流的元江站、蠻耗站、河口(國界)處分別為4.22、3.53、2.59kg/m3。河流的含沙量年內變化情況與徑流變化大致相同,最大含沙量一般出現在6~9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80%以上。

水資源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484億m3(加上入境水量,水資源總量達14.7億m3),單位面積產水量64.7萬ma/km2,是全國平均面積產水量的2.3倍。在西南4條主要河流中僅次於雅魯藏布江,大於怒江和瀾滄江,居第二位。流域內

有地下水資源149.4億m3,占水資源總量的30%,其中元江幹流為43.8億m3,李仙江為50.7億m3,盤龍江為34.8億m3。流域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勻,水資源地域分布與降水量分布大致相同。幹流水資源總量162億m3,單位面積產水量40.7萬m3/km2,李仙江水資源總量225億m3(包括藤條江等),單位面積產水量96.2萬m3兒m2,盤龍江等河流水資源量96.6億m3,單位面積產水量65.3萬m3/km2。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雨季5~10月的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5%以上,枯季1l~4月雨水量僅占年水量10%~15%,故冬季、春季的河川徑流主要靠地下水補給。
屬國際河流,目前除農業少量耗水外,江水經越南流入南海,年出境水量為479億m3,占河口入海水量的40%,占中國入海總水量17243億m3的2.8%。
流域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988.8萬kW。幹流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49.8萬kW,占全流域蘊藏總量的15.1%。支流水能蘊藏量為839萬kW,占流域總蘊藏量的85%,其中水能理論蘊藏量大於l萬kW的河流61條,共790萬kW,流域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為359.9萬kW,年發電量為202.46億kW·h,其中幹流為81.8萬kW,占22.7%,李仙江水係為104.2萬kW,占29.1%;盤龍江水係為92萬kW,占25.5%;藤條江水係為33萬kW,占9.2%;其餘河流為49.1萬kW,僅占13.5%。從流域水能資源分布情況看,其開發重點在支流。

同名河流

紅河紅河
1、在中國雲南省南部。上游禮社河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北,河源海拔2650米。在三江口接納東側支流綠汁河後始稱元江,東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境後稱紅河,到河內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灣。河長692千米,流域面積3.81萬平方千米。河谷深切,流域分水嶺高程一般2000~3000米,河口附近河床高程76.4米,全河總落差為2574米,平均比降3.9‰,多峽谷。李仙江是元江西岸的最大支流,上游稱把邊江,東南流和阿墨江匯合後稱李仙江,流入越南後稱黑水河,國境內幹流河長488千米,流域面積3.3萬多平方千米。盤龍江是元江東岸的最長支流,自西北向東南流入越南後稱明光,國境內幹流河長279千米,流域面積6123平方千米。元江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484億立方米。流域內石灰岩地區喀斯特分布廣泛,滲水嚴重,地表缺水嚴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989萬千瓦,可能開發量360萬千瓦。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支流上。

2、又譯“雷德河”。美國密西西比河最南的一條主要支流。因水中含紅褐色土略呈紅色而得名。源出德克薩斯州西北部,東南流,中、下游流經墨西哥灣低地,注入密西西比河。長2,190公里,流域面積23.7萬平方公里。上游流經高地,切成峽谷;下游通過多樹的低地,常因樹木倒下堵塞河道而泛濫。下游多支流和牛軛湖。部分分支直接入海。雨水補給,水位變化極大,春末夏初漲水,夏末秋初枯水,河口流量為35—6,600米2/秒。河口以上830公里可通航,但須經常清理航道。

3、一稱“北方紅河”。源出美國明尼蘇達州西部的冰川湖,流向與美國其他河流不同,向北流,成為明尼蘇達州和北達科他州界河,繼續向北流到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注入溫尼伯湖。長498公里,支流阿西尼博尼河長度與幹流相當。流域面積7萬平方公里。流域地區土壤肥沃,沿岸廣泛分布著小麥田。生產的大麥、小麥、亞麻質量優良。

雲南紅河文化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雲南南部紅河兩岸哀牢山區。哈尼族有自已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區和半山區。住房一般是土木結構的樓房,屋頂有平頂、雙斜面和四斜面幾種。

習俗

哈尼族過去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熄。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僅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
哈尼族有共享獵物之習,當獵手們進山捕獵歸來,無論獵多少,全寨子人都可來分割獵物,各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獵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哈尼族有許多禁忌,如產婦分娩,忌外人闖入室內;進村時不能披著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腳架烘濕鞋;禁止砍伐“龍樹”和將污穢物扔置“龍樹”之下等等。
哈尼族素來熱情好客,只要有客人來,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後,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稱“喝燜鍋酒”。筵席期間常常酒歌不斷。客人離開時,還要送上一塊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葉包好的醃肉、酥肉、豆腐圓子等食品。

婚俗

哈尼族十分重視男女婚戀的喜慶活動。往往以配對就宴的方式選擇戀人,一般在配對就宴前,男方在徵得女方應諾後,由小伙子湊錢,請烹調師傅主廚,殺公雞、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進行準備。夜裡10點鐘左右開宴,參加者約10-30人,圍觀者熙熙攘攘。屆時燈火通明,桌上擺滿各式菜餚。先將煮熟的大公雞頭朝上擺上餐桌,並把兩個雞睪丸和一隻活螃蟹懸掛在雞身上,由“伙子頭”和“姑娘頭”從首席坐起,其餘男女依次配對入坐,隨後舉杯祝酒對歌,盡興方散。這時小伙子們用芭蕉葉包上糯米飯和菜送給姑娘們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雙方情意合,可相約下次會面的時間。當地人稱這種求愛方式為“阿巴多”,常在農閒時舉行。

食俗

紅河紅河
哈尼族過去日食兩餐,主食是當地產的稻米,玉米為輔。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飯粑粑、米線、卷粉和豌豆涼粉等。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人喜將瘦肉剁細,與大米、薑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並以此為主食的上品。
不論平時或節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哈尼人擅長利用當地土特產原料醃製鹹菜、烹製肉類及各種風味菜餚。如白旺是用凝固的家禽血塊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鹽、辣椒、生肉製成的。
飲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飲用的酒多是自家釀製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鮮茶,鮮茶有一種苦澀味,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地區物產豐富,烹飪方法獨特,具有本民族風味特點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雞、生炸竹蟲等,比較有名的風味菜餚還有蜂蛹醬、暴醃芭蕉心、酸筍炒麂子肉、肉鬆醬、清湯橄欖魚、螃蟹燉蛋清、煮蛇圓子等。

雲南省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景點列表
昆明市 石林 九鄉 翠湖 東川紅土地 轎子雪山 世博園 雲南民族村
大理市洱海 蝴蝶泉 大理古城 大理三塔 大理蒼山 雞足山南詔風情島 南詔文化城 大理喜洲 大理感通寺 沙溪古鎮
麗江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 束河古鎮 黑龍潭 雲杉坪 玉龍雪山冰川公園 玉龍雪山氂牛坪 玉水寨 虎跳峽 東巴萬神園 拉市海 長江第一灣 木府 萬古樓 黑白水河 東巴文化博物館 白沙壁畫 甘海子 老君山 玉峰寺 觀音峽 麗江酒吧 瀘沽湖 麗江高爾夫 麗江花園
香格里拉 納帕海 屬都湖 碧塔海 松贊林寺 依拉草原 藍月山谷 白水台 千湖山 茶馬古道十二欄桿 碧壤峽谷 碧沽天池 哈巴雪山 渣日 木勝 土岩畫 大寶寺 五鳳山 梅里雪山 雨崩村 白茫雪山 奔子欄 明永冰川 天生橋公園 瀾滄江峽谷 東竹林寺 歸化寺 茨中天主教堂 太子廟 打洛森林公園 香格里拉滑雪場 香巴拉
西雙版納 潑水節狂歡 傣族村寨 民族風情園 橄欖壩 原始森林公園 孔雀湖 版納熱帶花卉園 曼典瀑布 曼聽公園 曼斗旅遊村 曼景蘭傣寨 版納勐養象樹 瀾滄江風情 野象谷 基諾族山寨 翠屏峰公園 三岔河 勐侖植物園 獨木成林 景真八角亭 緬甸大金塔 曼飛龍佛塔 大勐龍
騰衝市和順古鎮 火山熱海 大滾鍋 國殤園 北海濕地 疊水河瀑布
怒江市 高黎貢山 聽命湖
保山市高黎貢山
德宏市 允燕佛塔 姐勒佛塔 瑞麗邊貿街 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區
楚雄市哀牢山 元謀人遺址 黑井古鎮 獅子山 土林 紫溪山國家森林公園 彝族十月太陽曆公園
紅河市元陽梯田 屏邊大圍山 建水古城 石屏 紅河衷牢山
玉溪市撫仙湖 磨盤山森林公園 星雲湖
文山市普者黑 捨得草原 壩美
思茅市娜允古鎮 阿佤山雲海 茶馬古道 瀾滄江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
臨滄市古崖畫群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昭通市西部大峽谷溫泉 大關黃連河
曲靖市羅平油菜花 珠江源 多依河 九龍河瀑布 馬過河 陸良彩色沙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