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崖鎮

紅土崖鎮地處吉林省東部山區,是長白山麓老嶺山脈的延伸,屬白山市八道江區所轄的一個較大鄉鎮。位於八道江區西南部,距市區22.5公里,是通往中韓邊境龍山湖旅遊熱線“八三”線公路中段的中心集鎮。全鎮總轄區面積252平方公里,有9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42個自然屯(居民點),11526口人。這裡地勢高拔,境內平均海拔640公尺,翠嶺環抱,森林面積l77公頃,森林覆被率占70%以上,山青水碧,風景秀麗,環境優雅,氣候宜人,是長白山區旅遊觀光、休閒渡假的理想去處。廣闊的地域,茂密的山林,充沛的水系,肥沃的土壤,豐富的自然動植物資源,是開發林地資源,發展長白山區生態環保型特色經濟的良好基地。境內現有耕地面積5萬餘畝(在冊耕地面積35,520畝),由27條岔,6l條溪流匯集而成的紅土崖大河貫穿全境南北,全長27.5公里,是渾江上游的最大支流和曲家營水庫的主要水流,深溝密林中棲息著大量的林蛙、山雞、狍子、野免等珍稀的野生動物和薇菜、蕨菜、山芹菜、刺嫩芽、五味子、天麻、貝母、人參、細辛、黨參、黃芪、山核桃、山葡萄、彌猴桃等山菜、林果及中藥材。

基本信息

八道江區紅土崖鎮

基本概況

一、基本概況
紅土崖鎮位於八道江區西南部,鎮駐地距市中心22.5公里,地處北緯41°39′至41°51′,東經126°17′至126°33′。東與三道溝鎮臨江市毗鄰,西、南與通化市交界,北與六道江鎮、市郊鄉、大鏡溝鄉接壤;東西相距22.8公里,南北相距21.9公里,總轄面積252平方公里,全鎮人口11526人,其中,城市人口1184人,農村人口10,342人,有五個民族,其中,漢族10,364人,還有滿、回、朝鮮、蒙古族等,轄9個行政村,63個生產合作社,42個自然屯。
紅土崖因境內山上的土壤多是紅色而得名,本地早在1877年就有人定居,最早屬於通化縣,1908年歸臨江縣德生保,1924年為臨江縣第八區,1935年為紅土崖村,當年又改為紅土崖鎮;1974年為臨江縣第八區,1956年為紅土崖鄉,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又該為紅崖鄉,1993年撤鄉變鎮。
紅土崖四周被老嶺和米倉山所環繞,中間是南高北低的長方形谷地,海拔620—740公尺,屬大陸季風氣候,冬冷夏涼,冬季最低氣溫-39℃,年平均氣溫3.8℃,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00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8月上旬為600—800毫米,年無霜期110—125天,境內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620米平均海拔660米;主要水系是渾江上游匯集而成,貫穿南北,流經本鎮27.5公里,後經大鏡溝、大石人、河口鄉匯入渾江。

自然資源

二、自然資源
境內地上主要資源有森林17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占70%以上,林中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如熊、狍、狐狸、山雞、野兔等。山上特有的天女木蘭是國家一類保護植物,還有大量山野菜,如蕨菜、薇菜、山芹菜、廣東菜、刺嫩芽等。地下礦藏有金、鐵煤、硼潤土、沸石、草碳土、花崗岩等。全鎮在冊耕地面積2368公頃,主要產業是農業、種植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種植農作物主要品種有:玉米、大豆、土豆。1999年糧豆產量為11735噸,社會總產值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8500萬元。全鎮有現存欄牛8200頭,豬5800頭,羊13200隻,年肉類總產量3534噸,家禽存欄51300隻,禽蛋產量800噸,全鎮總收入7200萬元,人均收入2520元。鎮內有供銷社1處,個體商飲網點126個,農村集貿市場2處。紅土崖歷來是農副產品加工集散地。馬鈴薯制粉系列產品,在1999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產品遠銷海內外;其它產品加工有酒廠、油廠、食品廠;建材業有磚廠、採石廠;林下資源開發有種參產業等,藥材生產、封溝養蛙、人工栽培食用菌等特產藥材業。
紅土崖的投資環境較為優越。一是交通便利。“八三”線公路直通鎮內,縮短了鎮鄉的距離,驅車半小時就能到達市里。二是資源豐富。地下蘊含豐富的煤、鐵、草碳土等資源。三是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紅土崖鎮是農業大鎮,為適應經濟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充分發揮我鎮自然資源開發,有利的地理條件,積極吸引外資,分別確立千頭奶牛基地、千隻梅花鹿基地兩處;正在擴建中的紅崖鎮冬粉總廠,1999年曾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