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

sebastian 巴赫是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也曾經是唱詩班歌手、小提琴手、宮廷樂長。 巴赫在生時是著名的音樂家,但他在生時的成就遠沒有現在的評價那么高。

人物簡介

約翰•賽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 巴赫家族出過幾十位音樂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位J.S.巴赫,我們平時講的巴赫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指的就是J.S.巴赫。巴赫是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也曾經是唱詩班歌手、小提琴手、宮廷樂長。他是西方音樂的"音樂之父",對後世西方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巴赫的家族很多成員都具有音樂天賦,其父本身是一位音樂家,最初是父親教他音樂。10歲時父母先後去世,開始和其中一個兄長生活,十五歲時,巴赫就讀於呂內堡的米亥爾學校,後來先後在唱詩班擔任過歌手、在室內樂團拉小提琴、在當地教堂演奏管風琴。

創作三階段

巴赫的音樂創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威瑪、柯恩、萊比錫。"威瑪時代"的巴赫是管風琴師,期間他創作大量的管風琴作品,而且也逐漸成為比較有名的管風琴師,他自己寫作品演奏,有時也作即興演奏。以器樂曲和管弦樂曲為主的"柯恩時代",這個時期他已經是當地有名音樂家,在宮廷也有職位,生活安定,期間完成大量的作品,包括其大作《布蘭登堡協奏曲》、《平均率鋼琴曲集》等。巴赫於1732年遷入萊比錫,任當地一重要教堂的合唱長,這是當時一個比較重要的職位,這個時期的作品以清唱劇、聖詠等宗教音樂為主,當中僅清唱劇還有超過200部能保留到現在。

文藝貢獻

直至逝世前巴赫一直都進行創作。無論是對管風琴鋼琴,或是對位法研究得到的音樂理論的研究都反映在他龐大的曲目中。1958年德國音樂學者史密特"巴赫作品主題目錄"所定之 Bach-Werke-Verzeichnis (簡記為 BWV )編號的作品就超過1000,當然作品的實際數量比這個數字多得多。巴赫在生時是著名的音樂家,但他在生時的成就遠沒有現在的評價那么高。他的成就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管風琴家、鋼琴家。因此在他逝世後的幾十年逐漸被遺忘,當然他和他作品的偉大仍然受到一些音樂家的尊崇,包括巴赫之後的兩位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莫扎特貝多芬。1829年,著名德國作曲家孟度遜(菲利克斯•門德爾森)重新上演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使一般公眾也重新注意巴赫的作品,巴赫的在音樂史的地位重新被認識,他的大量作品也開始被重新發現、演奏並受到世人的推崇,直至現在也長盛不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