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漢字

簡化漢字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這些重要功能消減了。

簡化漢字

jiǎn huà hàn zì
簡化漢字在很大程度上把偏旁、部首的這些重要功能消減了。首先,簡化漢字把很多漢字表音或表意的部分去掉。比如“頭腦”的“頭”字,本來由表音的“豆”和表意的“頁”組成。一切以“豆”為音符的字讀都讀“豆”;一切以“頁”為意符的字都與頭面有關係。這樣,看到這兩個字根,就能猜出字的讀音和所指。而簡化的“頭”字,從字面上,我們既看不明它的讀音,更看不出它意思所指。其次,簡化漢字甚至把很多偏旁、部首都改了樣,使他們完全失去了提示字意的功能。比如,簡化的“車,就不會令人聯想起車子的原形;簡化的言字邊也看不出與口舌的關係。
所以,簡化漢字是把漢字中很多對於學習、認識和閱讀致關重要的部分改掉甚至取消了,給漢字動了大手術,把漢字的優點閹割了。
 豆腐搞成肉價錢
很多漢字由偏旁、部首這些字根組成,會用這些字根,學起就比較快捷、方便。簡化漢字把這些改變或去掉了,學起來沒有規律可以遵循,得靠死記硬背。同時,簡化漢字將若干分工細緻的字重新歸納成一個多音、多意字,使漢字的字數驟減。從表面上看,減少了學習的總量。但由於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學習單字所要花費的功夫增加了。原則上講,字越多,字意越單一、固定,普通人學習和使用起來就越容易;而字數少,取意廣,功能多、變通,則只適合那些善於舉一反三、靈活套用的人。我覺得,漢字的簡化,實際上加大了學習的難度。
同樣,因為簡化漢字喪失了大量象形、會意和形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增加了閱讀和理解的難度。漢語白話文中詞的多音節化,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缺陷,但遠遠不能把他們完全抵消。
在使用上,問題就更加突出。因為多音和多意字大大增多,嚴重地妨害了使用者對文字精確的駕馭。
簡化漢字有著不能掩抑的優點:字數少、書寫簡便。這也是當年作這項事業的人們最有力的理由。但為了這點便利,造成學習、理解、閱讀和使用上多方面的困難,代價是很重的。
有句口頭禪:“豆腐搞成肉價錢”,用來形容簡化漢字,真的很確當。
割斷了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的文化經歷過兩次大的文字改革: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強制推行秦地的文字,一舉廢掉了大多數知識分子習用的六國文字③;兩千年以下,我們造出幾千個新字,一舉廢掉了延用兩千年的漢字,兩次都出於政治的動機。
歷史上有人讚揚秦始皇“書同文”的功勞,在今天大陸知識分子眼裡,更是萬世不朽的豐功偉業。然而,秦朝僅僅傳了三世,是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文字的改革也未能阻止它的夭亡。“書同文”給我們的文化卻掘下了一條深深的塹溝,帶來了不能彌補的損失。先秦的書籍不僅被大量燒毀,少數倖存下來的,也無法閱讀。漢朝的傳注學之興旺,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漢學者們發掘、篡改、偽造、翻譯、整理和註解古書,使儒家著作流傳下來,成了萬代的經典。但春秋戰國,史稱“百家”,其間淹沒、散軼的,何止十之八九。這是祖國文化的一大災難。
漢字的簡化和白話文的日語化(我們本來不是沒有白話文,《金瓶梅》、《紅樓夢》全是用白話寫成的),如同兩把快刀,再一次割斷了文化的發展。今天大陸人認識未簡化的漢字,能讀中文書的人,鳳毛麟角。凡民國以前的文章,一概成了古董、絕學。文化要繼承、發展;政治要借鑑、改革。但是,繼承了,才能發展;借鑑了,才能改革。否則,一切從頭做起,摸著石頭過河,不栽跟頭才奇怪呢?周有文、武、周公,而孔子說:“鑒於二代”;漢有蕭何、曹參,而史稱:“漢承秦制”。歷史上聰明毓智的人們成功的經驗正在於學習、借鑑前代的成就和教訓。我們經歷了百十年的混亂,綱紀制度,破壞殆盡;文化風俗,蕩然無存。因為語言文字的緣故,既難於學西,又不能承中,想起來,令人痛心萬分。
幾十年來流行的觀點認為:漢字的簡化是中國文字的進步,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發展,這是沒有顧及到文字發展的基本規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學。
由少變多,由簡而繁——漢字走向成熟的道路。
今天的人普遍認為:文字的發展都是從繁到簡的,簡化漢字不過是順應了這個歷史大潮流而已,這不符合中國文字發展的歷史事實。假如我們相信殷墟甲文與商朝的實用文字類似甚至相同,拿它同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來比較,就會發現:原來的一個字,分化成了幾個字,筆畫隨著加多了。比如,從原來代表閃電的“申”字演化出了加“雨”頭的“電”,用來表示雷電的“電”;加上立人旁,用來表示屈伸的“伸”;加上“示”字旁,用來表示神仙的“神”①。
上古字少,而語言中的詞又很多,所以,有些字要身兼數職,一個字成為多個詞的書寫符號,表達不同的意思。兼職固然有省事的一面,但給閱讀帶來了很多困難。於是,要另行造字,力求一字一聲、一意,字字專職②。隨著時間的推移,字數由少變多;形體由單純變複雜;字意分化、具體、單一、固定,正是漢字走向成熟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說,漢字在那一千多年中是由少變多,由簡而繁的;從東漢到漢字簡化這兩千來年間,漢字的總數還在不斷增加,正式書寫的形體沒有重大的變化。所以,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漢字簡化的趨勢”,就如同中國沒有經歷過先奴隸制、後封建制的過程一樣。這些都是迷信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憑空幻想出來的。
恢復同音假借——文字發展中的退步
以意定音,以音定形,見其字而知其音,讀其音而明其意,這是漢字的一大特點。古人注釋文字,往往只需指明某字在某處的讀音,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上古時,字數少,又沒有字典,寫作時找不到確當的字,用讀音相同的字來代替,這就是令人頭痛的“同音假借”。字的發音是變化的,不同字的發音經歷著不同的變化。幾百年前讀音相同的字,幾百年後就可能相差很大,而使人難以看出它原來是哪個字的代用品。我們今天讀上古的文學作品,文字是其中很大的障礙:很多的字,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中的意思不同,因為他們是其他字的代用品。後來字數多了,有了字典,字的讀音和意思漸漸地固定下來,借代就越來越少了。即便是多音字,他們的讀音和字意也是相對穩定的。儘管如此,一字多音,從來就是漢字中難弄的部分,精於文字的人都有意避免它。後代的人再用同音字來借代,就是文法上的錯誤了,章太炎把它叫做“借聲”,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別字”。
簡化漢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僅僅讀音類似的幾個字,用一個筆畫較少的字來頂替,人為地造成“別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只”;“頭髮”的“發”與“發展”的“發”;“後來”的“後”與“皇后”的“後”;“干戈”的“乾”與“才幹”的“乾”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是文字發展中的退步!
消減偏旁部首——閹割了漢字的優點
假如我們一定要說漢字的優點,它的形體給出的,意義和讀音上的豐富信息,必然是不可忽略的。許慎把漢字分成“文”與“字”兩類:“文”是偏旁、部首和單純字(偏旁、部首原來都是獨立的字);“字”是由“文”組成的複合字。“文”通過象形、指事、會意等方式,提示字的意思;通過形聲等方式,提示字的讀音③。比如,“車”字,看著就象一根軸貫串著兩個輪子,中間是載人載貨的部分;“苗”字指明是草長在田上;“上”與“下”都明白地表達出各自的意思。俗話說:有邊兒讀邊兒,沒邊兒中間兒,很好地說明了偏旁、部首對讀音的提示功能。
漢字簡化的反思和新思路
黎 傳 緒
摘 要:漢字的簡化方式大致有簡化原字、簡化偏旁 、廢除今字保留古字、合併同音字 等四種。《漢字簡化總表》的積極作用。《漢字簡化總表》顯現出種種缺陷。為適應社會需要,漢字還是必須簡化,但是關鍵在於如何簡化。現階段漢字的簡化在於精簡漢字的用字數量,現階段能順利簡化的漢字大致有四個方面,簡化讀音,也是漢字簡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字:漢字 簡化 反思 新思路
我們對漢字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簡化。1956年的簡化,成績不小、問題不少,1978年的簡化,徹底失敗,被迫廢止。漢字是否還必須繼續簡化,人們一直都在思索。因此,有必要對漢字簡化進行反思,對漢字簡化提出新的思路。
自從上世紀的初葉開始,就有一批志士仁人追求漢字簡化,甚至期望實現拼音化,在他們看來,是繁雜的漢字阻礙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漢字簡化”自一九五六年由國務院頒布正式推行,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可謂是根深蒂固。
《漢字簡化總表》的簡化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種:
一、簡化原字 就是把繁體字的筆劃簡化,形成簡化字。或部分保留: 業(業) 飛(飛) 條(條) ;或局部簡化:擁(擁) 態(態) 報(報);或整字改換:書(書) 農(農) 聽(聽)
二、簡化偏旁 《漢字簡化總表》之中,簡化偏旁共14個:語(語) 湯(湯) 堅(堅) 鑒(鋻) 銀(銀) 擇(擇) 巒(巒) 飲(飲) 紅(紅) 瑩 (瑩) 職(職) 學(學) 徑 (徑) 禍 (禍);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133個。
三、廢除今字,保留古字 “古字”產生在前,“今字”產生在後。“古字”包含的意義很多,而“今字”一般只表示“古字”多項意義中的一種。“今字”常常是以“古字”為聲符,再加形符而產生。如:
雲 (雲) 甲骨文本象雲彩之形。後來被假借表示“說”義(如:人云亦云),於是以“雲”為聲符,再加形符“雨”,成為“雲”,表示雲彩之義。《漢字簡化總表》簡化了“雲”字,保留了“雲”字。
夸 (夸)本義為奢侈。後來被引申表示“誇大、誇耀”義(如:誇多鬥靡),於是以“夸”為聲符,再加形符“言”,成為“夸”,表示誇大、誇耀之義。《漢字簡化總表》簡化了“夸”字,保留了“夸”字。
在漢字中,甚至有由一個古字而產生幾個今字的現象。例如:蒙(古字)、蒙(今字)、蒙(今字)、蒙 本是一種野草的名稱,後來又產生了“包、裹、遮蓋”的意思。“蒙”字因此又引申為睜眼瞎子的意思,於是以“蒙”為聲符,再加形符“目”,成為“蒙”,表示盲人之義。“蒙”字還引申出細雨迷濛的意思,於是以“蒙”為聲符,再加形符“水”,成為“蒙”,表示細雨迷濛之義。《漢字簡化總表》簡化了蒙(今字)、蒙(今字),只保留了蒙(古字)。
四、合併同音字 只要音同(甚至不同),不論意義,強行合併。(有人稱此為“同音代替”,不確)這種簡化,是把幾個字合併,由一個字形表達這幾個字的所有意義。合併同音字的簡化方式有兩種:
1.選擇筆劃最少的字作為簡化字,其它幾個字則被作為繁體字而淘汰。因此,這個簡化字不僅具有它的原有意義,而且還兼有其它幾個被淘汰的繁體字的全部意義。如:
乾 乾 乾 乾,本義是盾牌;乾,本義是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乾,本義是柘樹,常用義是樹幹。《漢字簡化總表》將“乾”、“乾”、”乾”三字合併,簡化了“乾”、”乾”,只保留了“乾”。“乾”兼有“乾”、“乾”、“乾”三字的全部詞義。
台 台 台 台 台,本義是星名;台,本義是高而上平的建築,可觀望四方;台,本義是樹木名稱。近代俗稱“桌子”為“台”;台,本義是颶風。《漢字簡化總表》將“台”、“台”、”台”“台”四字合併,簡化了“台”、”台”、“台”,只保留了“台”。“台”兼有“台”“台”、“台”、“台”四字的全部詞義。
2.另造一新字,其它的幾個字則被作為繁體字而淘汰。這個新字具有被淘汰的幾個繁體字的全部意義。歷 歷 歷 歷,本義是經過、越過;歷,本義是曆法,推算歲時節候的方法。《漢字簡化總表》將“歷”、“歷”、兩字合併,簡化了“歷”、”歷”,另造了一個新字“歷”(保留“廠”,以“力”為形符)。“歷”兼有“歷”、”歷”兩字的全部詞義。發 發 發 發,本義是把箭射出去。發,本義是頭髮。《漢字簡化總表》將“發”、“發”兩字合併,簡化了“發”、“發”,另用了一個新字“發”(是“發”字的草書寫法)。“發”兼有“發”、“發”兩字的全部詞義。
由於“簡化原字”和“簡化偏旁”,產生的繁簡字是“一對一”的關係;由於“廢除今字,保留古字”和“合併同音字”,產生的繁簡字是“一對多”的關係。據統計,原有的繁體字平均每字16畫,經過簡化之後,平均每字降到10.3畫,減少了35%的筆畫。在7000個常用字中,有簡化字2235個。簡化字約占現代漢語用字的三分之一。 《漢字簡化總表》大規模地簡化漢字,強制推行,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涉及地域之廣、人員之多,推行時間之長、影響之遠,在人類歷史上大概也是之最。《漢字簡化總表》的積極作用在於大大地簡化了筆畫,減少了用字,便於識字,提高了書寫速度。實施簡化,有利於解放之初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實踐證明,“簡化偏旁”和“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 是切實可行的、最有效的簡化方式。既簡少了筆劃,又沒有造成詞義的變化。既達到了簡化的目的,又沒有妨礙社會的運用。但是,《漢字簡化總表》的缺陷也是客觀存在,必須重新審視和反思。當時漢字簡化的決策者盲目樂觀地認為,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走“拼音化的道路”,“簡化字”只是過渡階段的“臨時工具”,所以,缺乏承前啟後的周密的思考。當時還存在一種過激的思潮:繁雜的漢字是阻礙社會前進的桎梏;僅僅把漢字當作大陸的、當代的交際工具,關閉國門、自力更生。“簡化”成為一場波瀾壯闊的類似於“打倒孔家店”的大運動。還有一點,當時提出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是因為漢字印刷不如拉丁文字來得簡便。但是,隨著電腦信息處理的發展,漢字的輸入速度已經超過其他拼音文字。“文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穩定,它不僅是當代人的交際工具,也是當代人和歷史、未來對話的工具。正是由於穩定,我們才能讀懂古人在數千年前遺留下來的文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檢驗,我們再來客觀地審視“簡化字”,可以說是“有得有失”。“簡化字”之“失”在於:
一、破壞了漢字的表意性 中國的漢字以其獨特的表意性而自立於在世界文字之林。“以形示意,義寓形中”,字形和字義密切聯繫,“視而可識,察而見義”。《漢字簡化總表》的制定者的主導思想是僅僅把漢字看作是記錄符號,追求把每個字的筆劃限制在十劃以內, 所以為簡化筆劃而顧此失彼,大大地破壞了漢字的表意性。有些簡化字字已不能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來解釋。例如:
車 象形字,雖然楷書已經不如甲骨文、篆書形象,但是車的車軸、一個車輪、兩邊固定的木栓還保存完好;簡化後的“車”字已無象形可言。“車”是“車”的草書寫法。
羅 會意字,上部的“”本是“網”字;“糹”是“絲”字,說明網是絲做的;“隹”是短尾鳥。三字會合在一起,表示小鳥被絲網罩住。簡化後的“羅”字已無會意可言。“羅”字屬於對原字局部簡化。
鄧 形聲字,以“右耳”(即“邑”,表示人所居住的地方)為形,以“登”為聲。其本義是地名(即河南省鄧縣)。簡化後的“鄧”字僅有形而無聲,“又”既不是聲符又不是形符。
二、割斷了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之間的密切聯繫 由於強制推行《漢字簡化總表》,社會長期和繁體字隔絕,以致絕大多數的人不能辨識繁體字,不能順利閱讀古典文獻。隨著時間地推移,人們和古代漢語之間的阻礙將越來越大。特別是對於“一對多”的簡化,現代人就很難辨析“簡”與“繁”之間的對應關係,很難理解古代漢字的意義。簡化字簡化了漢字的筆劃,同時也摒棄了漢字字形所蘊含的豐富意義。例如:
後 會意字 甲骨文 象一隻手掌放於嘴巴之上,表示發號施令之意,其本義是天子。 “後”字後來轉移表示天子或君主的正妻。雖然“後”和“前後”的“後”純屬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因為同音,《漢字簡化總表》就把“後”和“後”兩字合併。簡化“後”字,保留“後”字。人們不知其中變化過程,往往誤以為“後”是簡化字,“後”是繁體字。因此,人們在寫繁體字時出現“慈禧太後”、“後羿射九日”就很常見了。
了 liǎo 形聲字 以目為形、以尞為聲,其義為眼珠明亮。諸如“了解”、“明了”、“了如指掌”、“一目了然”,人們可以從字形很容易辨析它們的意義。但是,《漢字簡化總表》強行把“了liǎo”和“了”合併,簡化“了liǎo”而保留“了”。於是,對於“了解”、“明了”、“了如指掌”、“一目了然”,人們從字形再也不容易辨析它們的意義了。更令人費解的是,“了liǎo”被簡化了,而“了liào”(瞭望、了哨)依然保留。那么,“了liǎo”被簡化不是多此一舉嗎?
“西湖十景”中有一景叫“曲院風荷”。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解說:“曲院,宋時取金砂澗之水造曲,以釀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稱‘曲院風荷’是也。”此處本來是釀酒之地,酒的醇香與荷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別有風味。現在卻改成了“曲院風荷”,人們大概只能理解是唱曲之地,怎么也難以領略酒的醇香了。
三、阻礙了大陸和港澳台以及海外華人的交往 使用漢字的人數占世界人口總數四分之一以上,使用漢字的區域遍及全球。中國大陸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閉關自守,大量簡化漢字,強制推行,其不良後果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已經突現出來。台灣規定使用繁體字,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基本上使用繁體字,日本、韓國保留了繁體字。由於簡化字數量太多,而且有些簡化又缺乏規律,所以他們幾乎把簡化字當成了一門外國文字。簡化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差異阻礙了大陸和港澳台以及海外華人的交往。特別是對於“一對多”的簡化字,即使認識,也難以準確理解它的字義。因為“一對多”的簡化,把幾個本來字義根本不同的字合併成一個字,人們怎么能從字面上判斷出它所表示的意義呢?例如:
周武王姓姬名發。是“發展”的“發”,還是“頭髮”的“髪”?
谷我士女,宜爾室家。是“山谷”的“谷”,還是“稻穀”的“糓”?
《李賀?追賦畫江潭苑》:“秋垂粧細粟,箭釘文牙。”從“秋”怎能判斷出它本來是“秋”,是系在馬身上的皮帶?
日本的“千葉”縣,名稱富有詩意。而我們只能譯成“千葉”,“葉”在古代漢語中通“協”字,本為“和洽、和諧”之義。“千葉”和“千葉”的意義不是相差太遠了嗎?
四、影響了電腦信息處理的套用和普及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電腦運用已遍及全社會,“無紙化辦公”也成為近期目標。但是,人們沉痛地感覺到,即使各種漢字輸入軟體紛紛問世,“繁簡轉換”已成為一道不可跨越的天塹。 “一簡對一繁”比較單純,而電腦對“一簡對多繁”則束手無策。一個簡化字卻有多個繁體字和它對應,電腦無法確定。據估算,“一簡對多繁”的關係(包括各種原因產生的繁體)有近1000對,在“繁簡轉換”中,電腦選擇錯誤超過百分之三十以上。有人預言,電腦徹底解決“繁簡轉換”比地球人上火星還難。電腦“繁簡轉換”對於“一簡對多繁”常常錯誤百出,例如:
一發(髪)千鈞 胡(胡)作非為 空糓(谷)幽蘭 隨心所欲(欲)
子醜(醜)寅卯 北斗(斗)七星 、范(范)仲淹、(郁)逹夫
五、《漢字簡化總表》簡化方式的各種缺陷:
1、類推沒有規律 某一偏旁在某些字中簡化,在某些字中又不簡化。例如:
“腦”、“惱”、“堖”簡化成“腦”、“惱”、“垴”,而“瑙”卻沒有簡化。
“劇”、“據”簡化成“劇”、“據”,而“遽”、“醵”、“澽”卻沒有簡化。
“療”、“遼”簡化成“療”、“遼”,而“僚”、“撩”、“燎”、“鐐”、“繚”、“嘹”、“潦”、“獠”、“鷯”“了liào” 卻沒有簡化。
2、簡化不統一 某一偏旁在某些字中如此簡化,在某些字中又那樣簡化。例如:
“顱”、“”、“瀘”、“鱸”、“艫”、“”、“壚”、“臚”、“櫨”簡化成“顱”、“鸕”、“瀘”、“鱸”、“艫”、“轤”、“壚”、“臚”、“櫨”;
“爐”、“廬”、“蘆”簡化成“爐”、“廬”、“蘆”。
“讓”簡化成“讓”;“醸”簡化成“釀”;“饟”簡化成“餉”。“嚷”、“壤”、“攘”、“穰”、“禳”、“鑲”、“驤”卻沒有簡化。
3、簡化隨意 不屬於《漢字簡化總表》的主要簡化方式(類推簡化、造字方式改變、更換形符、更換聲符、草書楷化)也不屬於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例如:
邊—邊 壓—壓 禮—禮 獲—獲 蘇—蘇 倉—倉 辦—辦 叢—叢 礙—礙 亂—亂 趙—趙 頭—頭 龍—龍 劉—劉
說到隨意簡化,再舉一例證明。在簡化“國”時,原計畫把“囗”之中的“或”字改成“王”字,因為“國”字確實有這么一個異體字。“囗”表示範圍,“王”是指諸侯,合起來表示“諸侯的封地”。但是又有人提出,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怎么能用“王”在呢?於是有一位大人物說:“那就再加一點吧。”因此就簡化成了“國”。
漢字的第一次簡化雖然有失有得,但是就推廣而言,它是成功的。1978年公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不僅和第一次漢字簡化方案公布時間僅隔22年,而且不是繼續以“簡化偏旁”和“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為簡化的主要方式,而是缺乏規律地甚至是大量地簡化字形,因此在社會上產生了用字混亂的現象。《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隨後即被廢止。國務院同時指出:“今後,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社會運用。”
為適應社會需要,漢字還是必須簡化,但是關鍵在於如何簡化。可以肯定,不能因為減少筆劃而導致字形面目全非。以往兩次簡化都致力於減少筆劃,其理論依據是筆劃繁雜影響書寫速度。因此,“響”變成了“響”,“驚”變成了“驚”,等等。這些大幅度變形的簡化字作為規範字運用,致使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文字和現代社會運用的文字難以聯繫(古文字專業研究人員除外),致使大陸與港澳台以及海外華人的文字信息難以溝通。其實古人已經解決了“筆劃繁雜影響書寫速度”的難題,書籍、公文運用“規範字”(即楷書),平時書寫運用“手寫體”(行書、草書)。現在我們仍然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規範字”和“手寫體”同時並存。規範字運用於正式場合;“手寫體”僅限於非正式場合使用。如:“盡”是規範字,“盡”是手寫體;“長”是規範字,“長”是手寫體。特別指出一點: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運用,漢字輸入法的不斷完善,漢字筆劃的多少已經成為不必考慮的問題。
文字既服務於社會又依賴於社會,不論是簡化還是繁化,都取決於社會的需要。減少筆劃、減少文字,這是簡化;增加筆劃、增加文字,這是繁化。在文字數千年發展的過程中,這兩種現象始終同時存在。“星”字在甲骨文中原是三個“日”,現在只有一個“日”,這是簡化;在甲骨文中只有“辟”字,但是後來又產生了“避”、“僻”、“譬”、“辟”等字,其實“辟”字原來就含有這些字的意義,這是繁化。簡化的目的是追求書寫簡單,繁化的目的是追求詞義明確。“艨艟”兩個字並不需要我們去簡化,社會已經把它們淘汰了。古人原先造了個“黏”字,後來又造了個“粘”字,原本是異體字,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卻又分工都成為正字。1955年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強行把“黏”和“粘”作為異體字處理,廢除了“黏”字。但是,為了適應社會需要,1988年《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又重新恢復了“黏”字。
從現在直至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漢字的發展是以簡化為主。其原因是我們所擁有的漢字太多了,大大地超出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需要。由於數千年間沒有國家強制性規範(秦始皇統一文字除外),況且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人們造字、用字隨心所欲,所以在歷史上產生了大量的漢字。以《漢語大字典》為例,收字五萬六千左右,其實還有不少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字排除在外。漢字的簡化依賴兩種方式:一是因為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而被自然淘汰,它們屬於“古用今廢”字,只保留在古代的各種文獻之中;二是國家強制性簡化,例如1956年的《漢字簡化方案》和1978年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無庸諱言,在對“漢字簡化”進行反思的今天,如果再討論修改《漢字簡化總表》、補充類推簡化、增補新的簡化字,恐怕是不合適的。《漢字簡化總表》已是木已成舟,根深蒂固,再作變動必定會造成社會用字混亂。現階段漢字的簡化在於精簡漢字的用字數量,其作用與益處至少有兩點:一是減少社會用字;二是利於文字信息處理。以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為例,值得精簡的漢字就為數不少。現階段能順利簡化的漢字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知名度不高的生僻的地名 有一些地名用字極其生僻,除了作為地名之外並沒有其他任何意義。這些地名又常常都是鄉村的地名,使用範圍非常狹小,況且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影響。由於這些用字極其生僻,除了本地人以外,人們基本上都不認識,各種漢字輸入法也基本上不選用。因此,給當地的社會使用造成了明顯的障礙。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已經用同音的常用字字取代了這些字。如:“gàn(上部是“洽”,下部是“甘”,)井溝”,四川省的地名;“筻口”,湖南省的地名。“底”,山西省的地名;“岜關嶺”,廣西的地名。這一類的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竟然數以百計。把這些生僻的地名精簡掉,用同音的常用字取代,並不會給社會交際產生影響。
實際上,我們曾經簡化過一些地名,但是並不妥當。例如:“新喻”簡化成“新余”、“大庾”簡化成“大余”。“新喻”和“大庾”在歷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都是“縣”“州”以上的地名,況且“喻”是個常用字,和“余”並不同音,“庾”也並不複雜。如此簡化弊多而利少,後人怎么能把“新余”和“新喻”聯繫起來呢?
二、使用不廣泛的正逐步消失的方言詞語 《現代漢語詞典》之中仍然保留了不少方言詞語,如:“āi(左邊是“女”,右邊是“矣”)jié(左邊是“母”,右邊是“也”)”,湖南省長沙市的方言,是祖母的意思;“kē(左邊是“提土旁”,右邊是“可”)垃”是土塊的意思;“bāi(左邊是“百”,右邊是“立刀旁”)劃”,是處理、安排的意思。
隨著社會的迅速進步,國語的廣泛推廣,全國各地的方言正逐步被國語同化、取代,現在的青少年正逐漸不會運用方言。大多數方言詞都是生僻字,由於使用的範圍極其狹小,所以一般不被常人認識。因為這些字是方言,所以在古代的書籍中一般都不使用。清除這些方言字,絲毫不會影響我們閱讀古文。
方言必然會被淘汰,精簡方言字有百利而無一害。
三、被遺留的異體字 1955年公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雖然其中有一些錯誤,把本來並不是異體字的字當作異體字淘汰了,譬如“凋”字被當作“雕”字的異體字淘汰了。但是,既然有第一批,就應該還有第二批。事實上確有不少的異體字還沒有被淘汰。如 :“”是“鞍”的異體字;“”是“傲”的異體字;“岙”是“坳”的異體字;“犇”是“奔”的異體字;“”是“蚌”的異體字。
四、沒有具體的意義,正逐漸被社會淘汰的字詞。 有一些諸如助詞、象聲詞等等,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雖然在某些地方的口語中或許還存在,但是正逐漸被社會淘汰。這些五花八門的字詞還占據在《現代漢語詞典》之中,必須徹底清除。如:“bān(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拜”)”,語氣助詞;“嘞”,語氣助詞;“lèng(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愣”)”,象聲詞;“qū(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瞿”)”,象聲詞。
簡化讀音,也是漢字簡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可是以往卻被人們所忽視。簡化讀音是推廣國語的一個有效措施。現階段能順利簡化的讀音大致有如下兩個方面:
一、清除地名異讀的現象 為了對當地方言的尊重,所以某些方言竟然作為規範保留下來。因此造成了一字多音的結果,人為地給社會運用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如:濟(jǐ)南;蚌(bèng)埠;鉛(yán)山;泌(bì)陽。
這些異讀的地名為數不少。根據考察,當地人特別是青少年對這些地名並沒有採用異讀,而是說成常用讀音,如濟(jì)南;蚌(bàng)埠;鉛(qiān)山;泌(mì)陽。
二、清除因詞義不同的異讀,而這一類詞義又屬非常用義 因為詞義、詞性的不同而導致讀音的不同,這是漢語特有的現象。譬如“難”字,讀“nán”時是形容詞;讀“nàn”時是名詞。但是在《現代漢語詞典》之中,有些字在異讀時所表示的意義卻不常用,甚至消亡了,怎么還有必要人為的強制性的保留這些異讀呢?如“樸素”的“朴”字,在“朴刀”(古代兵器)中讀pō,在“朴樹”(落葉喬木)中讀pò;“黃陂”的“陂”字,在“陂塘”(書面語:池塘)中讀bēi,在“陂陀”(書面語:不平坦)中讀pō。
對於清除異讀,或許會有人顧慮古代的讀音。其實古代的讀音不應該影響清除異讀的實施,現代人根本不必考慮古代的讀音(古音韻專業研究人員除外),因為我們閱讀古代文獻主要依據的是字形和字義,再說現代的國語究竟又保留了多少古音呢?
漢字簡化畢竟是改革的方向。對漢字簡化進行反思,是為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漢字簡化提出新思路,是為了拋磚引玉、推動漢字簡化的順利進行。
作 者: 黎 傳 緒 南昌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①簡化漢字的筆畫,如把‘禮’簡化為‘禮’,‘動’簡化為‘動’。同時精簡漢字的數目,在異體字里選定一個,不用其餘的,如在‘勤、懃’里選用‘勤’,不用‘懃’,在‘劫、、刧、刦’里選用‘劫’,不用‘、刧、刦’。
②經過簡化並由國家正式公布使用的漢字,如‘禮’‘動’等。
--社科院語研所《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
經過半個世紀的跋涉,簡化漢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減少筆畫,漢字結構更清晰。
減少字數,漢字識記更簡單。
普及了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了國民綜合素質。
2000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和規範漢字的法定地位,推動了我國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
據聯合國《2005年世界主要語種、分布和套用力調查報告》報導,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不再同時發行簡繁兩種漢字文本,只保留簡體文本”。這對於我國簡化字改革將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條目

國債招標發行
超音波焊接技術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
形成權
相對權
公投制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