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聶伯號運載火箭

第聶伯號運載火箭

第聶伯號運載火箭(烏克蘭語:Дніпро;俄語:Днепр,第聶伯是東歐一條河流的名字)烏克蘭與俄羅斯在R-36M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18“撒旦”,START-1中稱為RS-20)基礎上改造而成的一種運載火箭。

基本信息

簡介

第聶伯號運載火箭第聶伯號運載火箭

R-36M是蘇聯所研製的最大的重型陸基洲際飛彈。美國方面沒有能與之直接相比的型號(最接近的是MX“和平衛士”式洲際飛彈)。按照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1),這種飛彈應被銷毀。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政府決定開發這種飛彈的商業價值,對將其改裝為商用運載火箭進行了專門研究,於是產生了第聶伯號火箭。

第聶伯號火箭包含三種型號:第聶伯-1,第聶伯-M和第聶伯-3。其中只有第聶伯-3裝備了上面級。火箭都使用蘇聯洲際飛彈常用的劇毒可貯存液體推進劑。

第聶伯號的發射均採取地下井冷發射的方式,利用原有的飛彈發射井

第聶伯號的發射服務提供商是ISCKosmotras公司,這是一家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的合資企業。第一次發射在1999年4月21日進行,市場開發交由美國企業ATK錫奧科爾公司進行。由於火箭的發射費用非常低廉(僅有800~1100萬美元),所以很有競爭力。第一次發射在1999年4月21日進行,將一顆名為UoSAT-12的小衛星成功送入軌道。

自1999年以來,該型號運載火箭已成功進行了16次發射。

發展歷史

第聶伯號運載火箭,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在R-36M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18“撒但”,START-1中稱為RS-20)基礎上改造而成的一種運載火箭。R-36M是蘇聯所研製的最大的重型陸基洲際飛彈。按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1),這種飛彈應被銷毀。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政府決定開發這種飛彈的商業價值,對將其改裝為商用運載火箭進行了專門研究,於是產生了第聶伯號火箭。

2007年4月17日,“第聶伯”火箭曾經成功一次發射14顆國外衛星。

2013年11月21日,俄羅斯用一枚“第聶伯”運載火箭順利發射了多顆衛星。根據計畫,本次發射的一顆義大利衛星在入軌一個月後,還將釋放出其攜帶的多顆子衛星,使發射載荷總數達到32個,超過美國19日“一箭29星”的世界紀錄。

2014年6月,俄烏RS-20“第聶伯”號運載火箭計畫將33顆小型地球遙感衛星送入軌道。據報導,本次衛星發射計畫於莫斯科時間19日23時11分(台北時間20日3時11分)在奧倫堡州“亞斯內”發射基地進行。該33顆衛星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西班牙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美國荷蘭以及阿根廷的衛星。

一箭多星技術

“第聶伯”的“一箭多星”技術,與其前世“撒旦”的分導式多彈頭能力異曲同工。在“撒旦”飛彈的頭部,有一個形狀如同左輪手槍彈巢的母艙,10枚彈頭呈環型排列在母艙中。飛彈進入太空後,彈頭根據導航系統發出的指令,在合適的時候依次從母艙中發射,飛向各自的目標。現在“第聶伯”火箭上,原本放彈頭的地方裝上了衛星。母艙進入軌道後,這些小衛星會根據指令,一一射出。

發射記錄

發射編號 日期 酬載 軌道 發射地點 備註
1 1999年4月21日 UoSAT-12 英國 650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2 2000年9月26日 MegSat-1 義大利
UniSat 義大利
TiungSat-1 馬來西亞
SaudiSat-1A & SaudiSat 1B 沙烏地阿拉伯
650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3 2002年12月20日 LatinSat 1 & LatinSat 2 阿根廷
SaudiSat-1S 沙烏地阿拉伯
UniSat 2 義大利
Rubin 2 德國
TransOrbital 美國
650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4 2004年6月29日 Demeter(衛星) 法國
Saudicomsat-1, Saudicomsat 2 & Saudisat 2 沙烏地阿拉伯
LatinSat C & LatinSat D 阿根廷
Unisat-3 義大利
AO-51(Amsat Echo) 美國
700公里 × 850公里 太陽同步軌道 at 98˚ 傾斜角 白寇奴爾 成功
5 2005年8月24日 OICETS & INDEX 日本 600公里 × 50公里 太陽同步軌道 at 98˚ 傾斜角 白寇奴爾 成功
6 2006年7月12日 Genesis I 美國 560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成功
7 2006年7月26日 BelKA 白俄羅斯
UniSat-4 & PiCPoT 義大利
Baumanets 俄羅斯
HAUSAT-1 韓國
Ncube satellite 挪威
SEEDS (satellite)] 日本
AeroCube-1, CP1, CP2, ICEcube-1, ICEcube-2, ION, KUTESat, Merope, Rincon 1, Mea Huaka`i (Voyager) & SACRED 美國
未到達預定軌道 白寇奴爾 失敗
8 2007年4月17日 EgyptSat 1 埃及
SaudiSat 3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ComSat 3-7 沙烏地阿拉伯
Libertad 1 哥倫比亞
AKS 1/AKS 2/Cal Poly Picosatellite Project 3 &4/CAPE 1/AeroCube 2/CubeSat TestBed 1/多用途存活繫繩
692公里 × 665公里 太陽同步軌道 at 98˚ 傾斜角 白寇奴爾 成功
9 2007年6月15日 TerraSAR-X 德國 514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97˚的圓形傾斜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10 2007年6月28日 Genesis II 美國 560公里位於低地球軌道65˚的圓形傾斜軌道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成功
11 2008年8月29日 RapidEye 1/2/3/4/5 德國 白寇奴爾 成功
12 2008年10月1日 THEOS (衛星) 泰國 太陽同步軌道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成功
13 2009年7月29日 DubaiSat-1 阿聯
Deimos-1 西班牙
UK-DMC 2 英國
Nanosat 1B 西班牙
AprizeSat-3/AprizeSat-4 美國
太陽同步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14 2010年4月8日 Cryosat-2 (歐洲空間局 極地衛星軌道 白寇奴爾 成功
15 2010年6月15日 Prisma 瑞典
Picard 法國
BPA-1
太陽同步軌道 多巴羅夫斯基/亞斯內 成功
16 21 June 2010 TanDEM-X 德國 LEO 白寇奴爾 成功

發動機技術參數

第一級
發動機 1 RD-264
推力 4520千牛頓
比沖 318 秒
推進時間 130 秒
燃料 四氧化二氮/UDMH
第二級
發動機 1 RD-0255
推力 755千牛頓
比沖 340 秒
推進時間 190 秒
燃料 四氧化二氮/UDMH
第三級
發動機 1 RD-869
推力 18.6千牛頓
比沖 317 秒
推進時間 1,000 秒
燃料 四氧化二氮/UDMH
第四級 (選擇性使用) - SpaceTug 1
發動機 1 固態
推力
燃料 固態
第四/五級 (選擇性搭載) - SpaceTug 3
發動機 1 液態
推力
燃料 四氧化二氮/UDMH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