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分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分》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威儀即儀表、言行、風度等外在的表現。

作品原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①,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作品注釋

①來、去、坐、臥:這是所謂四威儀。

作品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就是有來有去,有坐有臥,平常就是如來,這樣的人是不了解我所說的義趣。為什麼呢?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虛幻相,如來實相如如不動,無所從來,也無所去,非平常非不平常,所以名叫做如來。

作品評析

威儀即儀表、言行、風度等外在的表現。“威儀寂靜”,即真正的威儀是超越威儀的。這是從來、去、坐、臥這四種最日常的行為來闡明對任何東西都不要執著。達到這種空掉一切的境界,也就“威儀寂靜”了,因為四威儀在心理上都不存在了。前人解釋說:“行、住、坐、臥,謂之四威儀。見性能行持人,所謂行、住、坐、臥常若虛空。……如來者,如本性也,本無動靜,所以無去無來,故假名(假是“借”的意思,假名即借名)如來。”

出處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