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佛典]

《金剛經》[佛典]

佛教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多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所誦持的經典。於公元前494年間,成書於古印度。《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現存於大英圖書館。金剛經主要講述大乘佛教的空性與慈悲精神。《金剛經》在禪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後的禪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也隨之源遠流長。《金剛經》梵文本在中國、日本、巴基斯坦、中亞等地都有發現,中國吐魯番等地並有和闐、粟特等文字的譯本出土。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剛經金剛經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經典,後秦鳩摩羅什譯。般若,梵語,意為智慧;波羅蜜,梵語,意為到彼岸。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光明、堅固,能斷一切煩惱,故名。此經採用對話體形式,說一切世間事物為認知的客體,實相者即是非相;主張離一切諸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以愛住其心,以無愛住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證空性,破除一切名相,從而達到不執著於任何一物而體認諸法實相空性的境地。《金剛經》是中國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之一。

《金剛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梵文名稱修改)')於公元前494年間,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頌持。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現存於英國國家圖書館

六種譯本

後秦 鳩摩羅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觀 第八部·第二三五卷 流傳最廣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唯識 第八部·第二三六卷
真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唯識派 第八部·第二三七卷
達摩笈多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唯識派 第八部·第二三八卷 大正藏中有兩譯本
玄奘 《大般若波羅蜜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唯識派 第七部·第二二零卷
義淨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唯識派 第八部·第二三九卷

書籍概述

佛教界公認的大成就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的金剛經(又名《金剛經解義》)凡二卷。

唐代曹溪六祖惠能述。又稱金剛經註解、金剛經口訣、六祖解義、六祖口訣。收於卍續藏第三十八冊。乃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經之注釋書。卷首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序”,卷上由第一法會因由分至第十一無為福勝分,卷下由第十二尊重正教分至第三十二應化非真分。序中指出,所謂金剛即佛性,般若即大智慧,波羅蜜即到彼岸、離生滅相,而經則為成佛之道;欲使眾生遠離生滅之相,破除謬想愚痴,以達涅槃妙境而得大智慧,故說成佛之道。所述詞句簡明而易解。

凡二卷。清代徐槐廷述。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二冊。乃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經之注釋書。書之內容,首為黃樂之序、徐槐廷述金剛經源流;其次列舉彙纂引用書目、誦經要法六則;再次以注、論、講三段分釋本文,“注”以解釋經文中之字句,“論”以辨析論斷經文之精要,“講”則仿效如來之口氣以演發金剛般若之大義;末為匯解、總解,謂金剛經為佛祖傳心秘旨,以清淨為體,發心為用,而以如如不動為究竟。

書籍題解

金剛經金剛經

這部經的原題目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vájra)有兩種意義: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佛教運用“金剛”來形容教法的堅固和能夠破斥外道,而不被外道所破壞。

由於人們認虛為實、認假為真,所以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業、口業、意業,並且受這三種業力的牽引、拖累,以致長劫地生死輪迴,經受不可言狀的種種痛苦,始終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在佛教釋義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就是本經題的深刻涵義。

這部經的原題目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vájra)有兩種意義: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佛教運用“金剛”來形容教法的堅固和能夠破斥外道,而不被外道所破壞。

由於人們認虛為實、認假為真,所以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業、口業、意業,並且受這三種業力的牽引、拖累,以致長劫地生死輪迴,經受不可言狀的種種痛苦,始終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在佛教釋義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就是本經題的深刻涵義。

書籍故事

金剛經金剛經

六祖當年在山上砍柴時,聽人誦《金剛經》誦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有所悟,立即就跑去找五祖了,在五祖那裡天天搗米。其實那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只是在搗米,那是一種大家都在修禪的氛圍,看著好像都在幹活,實際上每個人都在磨鍊自己的心性。

最後五祖看時機到了,要把衣缽傳給六祖惠能,就在半夜把所有的窗戶堵上,用袈裟蓋住給他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這次六祖恍然大悟:萬法萬物不離自性!當即作了個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何期”就是沒想到的意思。他悟到了什麼?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國土,包括所有的眾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變現出來的。

《金剛經說》:“此破諸菩薩度生之執。諸菩薩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於度生念切,多作痴想,發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捨己為人,思以藐然之我,置四生十類之中,人人普度,物物曲成,佛有三不能,堯舜其猶病諸。是故我佛立教,於眾生無邊誓願度已,即收歸自己分中云:自性眾生誓願度。蓋以大地之眾生,即自性之眾生也。著相菩薩分而二之,實相菩薩合而一之。我能度自性之眾生,則自性涅槃,無欠無剩,眾生涅槃,亦復如是。此即儒教所謂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也。梵語涅槃,此雲寂滅,寂是不動,滅是無生,能以寂滅而度眾生,則六合一家,八荒一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為一。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出自性眾生之中,無有眾生而不滅度者,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識得自性眾生,菩薩痴念,一期降伏矣。到此一句說明,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本空,無所則聖,有所則凡,菩薩者以智度人之名也。捨己從人,顧子失母,非大菩薩矣。故(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四句偈為金剛般若宗旨。”

“自性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由此佛門早晚課中,原先的四句偈”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學“,將眾生、煩惱、法門、佛道,收歸自性,變更為”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禪宗在東土自達摩祖師開創以來,一直以《楞伽經》印心,自五祖六祖後,改成以《金剛經》印心了。

相關術語

昭明分品

鳩摩羅什譯本(全文5164字)中,梁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作三十二品(章),並以副標題加以註解。

本經緣起

一切的煩惱和痛苦都跟物質和精神有關係,尤其是跟心靈和感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解空第一”的佛之大弟子須菩提尊者向佛祖請教問題,如何調整與掌控這顆心呢?

修行漸次

眾生與修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眾生執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輪迴不斷,而修行者能於佛法中逐步領悟並離四相,直至證悟原始佛性。

執著四相

執我相:因我執、貪愛執著而有自我意識、肉身的表相,進而眾生做凡事都以我為出發點。

執人相:因有我相,透過五官受外在境界影響於“識田”中映射出人的表相,進而產生七情六慾等變化。

執眾生相:因執有人相,因意識、觀念、共業相投,產生團體如家庭、國家、政府、星球等,聚合而居,眾生個體之間有複雜的因緣交錯(執著人相、眾生相者,為法執,意即對一切相對變化映射有所執著:我與人、好與壞、善良與邪惡、大與小、黑與白、無明與解脫、煩惱與佛法等)。

執壽者相:舉凡意識、肉體、四大元素等,皆由因緣所生而不斷生滅,可推至前無始無明與後無始無明,永無止盡(執著壽者相,為空執,意即陷於任何種類的相對變化里於前無始無明與後無始無明之間,無法遁脫因緣假合之有壽之相)。

摒離四相

佛祖對弟子須菩提的開示就是:菩薩、大菩薩們要想獲得身心安寧,首先要修福、度無量無邊眾生,雖然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心中不能存留我度了眾生的概念。也就是說,菩薩要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沒有去除,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無相修行

佛陀提到了自己往昔修行忍辱波羅蜜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忍辱仙人被節節支解,亦即千刀萬剮而能忍辱成功,關鍵是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要破除四相及一切相,就要明了相狀或名相的本質是空無所有。佛說:“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再如代表智慧的般若波羅蜜(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以此類推,諸如持戒、精進、禪定,皆是名相,只有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能真正地持戒、精進、禪定。

信者廣在

須菩提擔心未來的眾生不會相信這種深法,佛祖回應道:“須菩提,你不要這么說,就是如來滅後五百年,還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這些人自然不是尋常人,也不是親近過幾位佛的人,而是在無量佛前種了善根的人,他們已經破除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沒有破除四相但相信此經的人,對此經半信半疑而仍在試圖理解的人,或者雖然不明白經意卻仍然喜歡讀誦的人,甚至只是聽人說過此經的名字而生起一念恭敬心的人,他們所種的善根已經非常深厚了。

非法無得

不但要破除四相,否定俗人眼中的“佛”,還要否定佛所說的“法”,以及佛所證到的“法”。佛問須菩提,“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所證的‘法’么?”須菩提明白佛的用意,所以按照佛的說法進行了否定:“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佛進一步詢問:“須菩提啊,你告訴我,如來當年在燃燈佛的時候,是否證到了‘法’?”須菩提斬釘截鐵地回答:“不,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位所,就‘法’而言,實際並無所得。“

持誦功德

《金剛經》經本佛祖說:“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變成一條恆河,這么多條恆河的沙粒多不多呢?”須菩提答道:“光一條恆河的沙粒變成的恆河就無數可計了,何況這么多條恆河的沙粒呢!”這時佛告訴須菩提:“這么多恆河的沙粒,每一粒再變成三千大千世界,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珍貴的七種寶貝裝滿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然後用這些珍寶去作布施,那他(她)得的福德多不多呢?”毋庸置疑,多得無法形容了。佛進一步講:“若善男子、善女人,即使能夠理解、接受本經中的四句偈詩,然後給別人解釋,那么他(她)得到的福德,比布施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珍寶的人得到的福德還要多。”

樂極涕泣

須菩提徹底理解了佛所講的甚深涵義,這種契入經藏所帶來的歡樂使這位長者老淚縱橫,以致在佛祖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師兄弟面前喪失常態,忍不住哭泣起來,可見就是對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長者來說,也被深刻地明白了佛說的甚深妙義而感到由衷喜悅。由此看來,對佛法的無上妙義,重要的還是要悟解、契入,這要以長期修行六度為前提,只能是日積月累、水到渠成,任何的急功近利、揠苗助長都會無濟於事,甚或會適得其反。

詞語解析

1、金剛:指金剛石,喻堅利之意,即以金剛之堅,喻般若體;以金剛之利,喻般若用。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壞。

2、般若:為梵語,華語當譯為妙智慧。(比世間智慧高深得多)。

3、波羅蜜:為梵語,華語譯為到彼岸。眾生因有我執,故陷於煩惱之苦海。倘能從生死煩惱苦海,渡到不生不滅、清淨安樂之地,即為到彼岸,即脫離了苦海。

4、經:經字當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常道也,貫攝也,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

5、頓悟:就是一聞法,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立即開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為代表)

6、漸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次第漸修,方可悟入。頓漸雖殊,而到彼岸則一也。(神秀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經藏(佛所說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論藏(所說的法相問答,及佛弟子或佛滅後,諸菩薩所解釋的經義,及辯論法相的典籍)。

8、如是我聞一時:佛告阿難,結集時必以此數字冠諸經之首,如是者,表佛說皆如,所謂諸法如義,我聞是阿難自稱,以憑信實也。一時,言說法時也,佛說般若經六百卷,凡四處十六會,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二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計九會放光,是光即智慧光。見是光者,皆得無上菩提,佛說此甚深經,獨不放光,以顯平等無相智光而眾不見也。

9、舍衛國:國名,在東天竺,有九億家,其國多智慧人,其王即波斯匿王。

10、祇樹給孤獨園:時舍衛國王太子祇陀有園,其地平正多樹,宜建精舍。有大臣名須達者,家巨萬,好給濟孤獨,期買以供佛,太子戲云:卿若以黃金布地,令無空間,便當相與。須達如約布金,太子感其誠,即語須達云:園屬卿,樹屬我,我自為佛造寶門樓也。此園地廣十里,謂祇陀施樹,給孤獨施園,故得此名。

11、凡所有相:言一切的一切,不但是身相,連山河大地,形形色色諸相,以至心中妄念所起諸法,都屬諸相,都是生滅幻景,非有實體,不名實相也。

12、供養承事:以四事供奉而事也。

13、諸法如義:真如者,即諸法通義,以真如是佛故,如來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本自不生,本自不滅,以無顛倒,故名實性,以無改變,故名真如。

14、大身:體大故名,又煩惱障所知障二障已無,故名圓具身,即是具足法身也。此有二義:一者真如之性,遍一切境而不異,一切眾生,鹹共有故;二者功德大,謂修行功德,不可思議,與大體相應,故名大身也。即非大身者,言無妄想分別之身,不見其身,安有於大。是名大身者,指佛三身言也。

15、通達無我法者:無我法有二種:一是眾生所有法。一是菩薩所有法,若能自智信者,通達一切法無性,不但離人我,且離法我,是真無相無住,是真菩薩。

16、慧眼:二乘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慧眼直緣空)

17、法眼:菩薩度眾,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法眼唯觀俗)

18、佛眼:具備前四眼即佛眼也。(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普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19、心不可得:以心必依境而起法,前境若空,心依何處,法又安立,故云不可得,非同木石之無心也。

20、一切有為法:共有九喻:一見如星;二相如翳;三識如燈;四器界如幻;五身如露;六受用如泡;七過去如夢;八如電;九未來如雲。

21、比丘比丘尼:出家男女二眾也。

22、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修行男女二眾也。

著名偈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詳細介紹

邏輯分析

鳩摩羅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譯本中有大量的類似於“如來說XX,即非XX,是名XX”的文字,如“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佛之慧眼,能看清超越實相與非相的真理。“既是實相,亦是非相;既非實相,亦非非相”,想要看清超越實相與非相的真理,先要有一個大乘正宗的境界,那就是要有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大發心或大志氣。沒有這個大乘正宗的大心量或大志氣,只是在語言文字上推理,難以真正了解其意義。

這些文字是《金剛經》的一個重要立論:即所有的東西,都只是名相而已。這種立論被稱為《金剛經》的三段論,以闡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不二哲理。

最早雕版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剛經》,經卷最後題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樣。唐鹹通九年,就是868年。這件由7個印張粘接而成、長約1丈6尺的《金剛經》卷子,圖文風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純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這本《金剛經》卷子也被英國圖書館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書籍。此經原藏敦煌第17窟藏經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騙取,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現藏大英圖書館。雕版印刷也是在中國出現的最早印刷形式,可能在大約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製作清稿。然後將清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後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或寫上的清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普通工匠負責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不太重要的部分。然後在雕刻好的木板上刷上墨,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清稿的複製品。一般來講,雕版印刷優於活字印刷。像中文方塊漢字這樣密集型的書寫符號,雕版印刷的初期投入會便宜一些。這種工藝有利於繪畫和圖表的製作。不過,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損壞很快,需要不斷更換,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故宮藏品

到2012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金剛經》一卷。《金剛經》又稱《般若波羅蜜多能斷金剛證道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此本《金剛經》首尾護經板上鑲嵌的珠寶頗多,所以亦稱《珠寶經》。清康熙元年(1662年)泥金蒙文寫本,梵夾裝。正文半頁14行,每行字數不等,四周雙欄。版框15.4cm×48.9cm。該經裝潢考究,除了護經板上鑲嵌各種珠寶外,經文黑漆底紙由深藍色磁青紙托裱而成,經葉的四圍立面均飾以泥金彩繪圖案,上下還有紅漆描金木質夾板,外包三層錦緞經袱,用彩色經帶綑紮。

早在明代由錫埒圖固始·朝日吉等以蒙文翻譯《金剛經》,並匯入了北元朝察哈爾的林丹汗下令翻譯編纂的蒙文《甘珠爾》中。清順治皇帝為宏揚佛教政策,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召集藏族、蒙古族筆帖式等開始用泥金抄寫《金剛經》,蒙文、藏文各寫54部,共108部,每部1函96頁,共108函,康熙元年(1662年)完稿。此經是順治皇帝下令編寫的唯一一部蒙文佛經,也是清代最早的官修蒙文佛經,從此開創了清朝官修蒙藏文佛經的先河。清朝為籠絡蒙古勢力,非常重視蒙古的佛教信仰,相繼翻譯編寫並刊刻了大量的蒙文佛經,如蒙文《甘珠爾》和蒙文《丹珠爾》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和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皇帝下令刊印而成。傳於世的清代編纂的蒙文佛經大約有5000餘種,由順治皇帝敕令編寫的蒙文《金剛經》標誌著清代官修蒙文佛經及發展蒙古佛教文化的起始。

經文導讀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密。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

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經題

金剛
種類 1.金剛寶,如菩薩寶冠所莊嚴的。能破一切而不為所壞。 2.世間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雖不易破壞而還是可壞的。
寓意 玄奘派認為:金剛比喻煩惱,像金剛一樣堅固的煩惱,能被般若所斷除,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 羅什派認為:金剛比喻般若,像金剛一樣堅固的般若,能破壞一切虛狂妄執,而不被妄執所壞。 金剛本有兩類:能破一切而不為所壞的金剛寶,雖堅強而還是可壞的世間金剛石,所以喻般若或喻煩惱,都可通。
般若
三種般若 實相般若:實相指諸法如實相(大乘層面上的“真相”或“本質”),不可以用有無等來敘述,也不可以用彼此、大小等去想像。實相是離一切相(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無可取著的。因為凡夫的所知所見是被戲論所亂的虛誑妄取相,所以不但不能見如實空相,也不能如實了達如幻的行相。大乘佛法宣說,空寂本相和緣起假相,都是如實的。但是並非凡愚的亂相和亂識所得,必須離戲論的虛誑妄取相,而歸於“空無所得”。所以所說的實相側重於如實空性。觀照般若:觀照即觀察的智慧。佛教認為,世間凡夫的智慧具有高度和帶來便利,但偏於事相且含有雜染,所以並非般若;外道的智慧為邪智邪慧而不得解脫,也不是般若;二乘行者的無我無我所慧能解脫生死,可以稱為般若而並非般若經所說的般若。而離此三種,菩薩大悲相應的平等大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決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文字般若:指佛所說的言教的表顯形式。凡能表顯意義,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筆墨所寫,口頭所說,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等,都屬於文字。
名字由來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本來是世間舊有的名詞,是指向智慧而言的。大乘佛教所講的是“正覺現證”的“實相”,認為世間“般若”一詞的名義不能恰當定義和概括。但是化導眾生又不得不利用世間的文字語言,這需要利用“觀慧”作為方便從而達到“如實證知”的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還是採用了“般若”一詞。但是佛法不承認“般若”一詞完備概括了佛法,而只把“般若”作為權宜。針對這點《大智度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
作用 三乘所共:般若觀慧可以作為解脫生死的工具。而“空無我慧”被認為是解脫道的唯一觀慧。 菩薩不共:菩薩不但以空慧得解脫,還以大悲的“無所得慧”為大方便,策導普度眾生的萬行事業,莊嚴無上的佛果。 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導萬行以入智海,是菩薩般若的不共妙用。
歸屬 菩薩不共:般若只屬於大乘菩薩,是佛為教化菩薩所說。 三乘所共:佛為了薰陶密化二乘,也讓他們旁聽。從實相和觀慧角度上,佛經說三乘都應學般若。 般若是在三乘中是通教的,但只為菩薩。所以般若在一切大乘經中,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波羅蜜
義解 梵語波羅蜜,譯為到彼岸,簡譯為度。佛法以河流兩岸為喻,一邊是痛苦輪迴的“此岸”,另一邊是涅槃菩提的“彼岸”。佛法幫助眾生由“此岸”到達“彼岸”,是為度眾生。波羅蜜(度)指的是從此到彼的修學過程,不是已經到了。凡可以使得出生死到菩提的,都為波羅蜜。
種類 佛法中談到解除苦厄的方法,即關於改造錯誤欲見的方法,六波羅蜜為主要。六波羅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前五種波羅蜜,對於苦痛根源的愛見,是不能徹底解決的。般若譯為智慧,智慧對於錯誤的見解可得到糾正,五種波羅蜜也可以得到正當的指導。經上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並以種種功德稱揚讚嘆。 佛經中或說六波羅蜜,或說十波羅蜜,但真實的波羅蜜只有般若,其他的是“假名波羅蜜”。因為沒有空慧策導的布施是一種不清淨的布施,所以並非是有助成就菩提的波羅蜜。另外,大乘佛教也同樣不承認聲聞乘法為波羅蜜。因為聲聞乘法並不具備“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所以不名為波羅蜜。
義解 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線有貫穿和攝持不令散失的作用 。如來隨機說法,後來由結集者編集起來,佛法才能流傳到至今。就像線一樣貫穿不散,所以叫修多羅。中文的“經”字,本來也是線,如織布有經線緯線。後人以古代有價值的典籍為經,漸漸附以可依可法的尊貴意思,所以佛典也譯之為經。

宗要

《金剛經》的總體脈絡,分為兩大段,判為二道,二道各有三階,總共為五階(五種菩提)

二道

大智度論》認為,大般若經有兩番囑累,首先宣說般若體,再者宣說般若方便。

智者大師據此分判《金剛經》“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

《金剛經》的二道分判:

“初問初答”——須菩提初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為作解說——宣說般若道

“再問再答”——佛解說後,須菩提再次提問一遍,佛的回答大致相同——宣說方便道

二道,是菩薩從初發心到成就佛果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

般若道(道體)——發心,修空無我慧,入見道,證聖位,此階段為通達性空離相——發心到七地

方便道(巧用)——徹悟法性,進入修道,到達佛果,此階段主要為菩薩方便度生——八地及以上

五菩提

般若無住的現覺,是離相菩提的分證。按照菩提說,二道即是五種菩提。

在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菩提——發世俗菩提心

發心後依本願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而與性空相應───伏心菩提

折伏粗煩惱後,進而修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

到此即由凡入聖的三階。這時雖得聖果,還沒有圓滿,須繼續修行┼──明心菩提——發勝義菩提心

明心菩提,相對於般若道來說是證悟;相對於方便道來說則是發心┘

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後修方便道,漸出離三界,達究竟佛果───出到菩提

究竟斷除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即圓滿證得究竟無上正等菩提───究竟菩提

脈絡

二道五菩提次第 品名 義脈
序分 01 法會因由分
開 示 次 第 請說 02 善現啟請分
正說 發心菩提 03 大乘正宗分 菩薩所度眾生
伏心菩提 04 妙行無住分
明心菩提 法身離相而見 05 如理實見分 度生所求佛果
眾生久行乃信 06 正信希有分
賢聖無為同證 如來為證 07 無得無說分 佛果所證所說
08 依法出生分
聲聞為證 09 一相無相分 證說所果所行
菩薩為證 10 莊嚴淨土分
11 無為福勝分
12 尊重正教分
勸 發 奉 行 示奉持行相 13 如法受持分 當處所聞所見
嘆奉持功德 14 離相寂滅分 後先能持能修
15 持經功德分
16 能淨業障分
便 開 示 次 第 明心菩提 出到菩提 17 究竟無我分 菩薩能行自身
究竟菩提 圓證法身功德 18 一體同觀分 如來妙智觀機
19 法界通化分
20 離色離相分 如來現身說法
示現化身事業 化凡夫眾 21 非說所說分
22 無法可得分 如來證果修因
23 淨心行善分
24 福智無比分
25 化無所化分 如來度生應化
現化身相 26 法身非相分
27 無斷無滅分
28 不受不貪分
29 威儀寂靜分 如來威儀知見
處大千界 30 一合理相分
勸 發 說無我教 31 知見不生分
奉行 32 應化非真分

偈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釋論

印度,除彌勒所造八十偈釋本之外,尚有無著《金剛般若論》2卷,世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3卷,功德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2卷。另有師子月、月官等亦有論釋,但無漢譯本。中國從東晉、隋唐直至清末民初,各家撰述不絕。主要有:後秦僧肇《金剛經注》1卷;隋吉藏《金剛經義疏》4卷(一作6卷),智顗《金剛經疏》1卷;唐慧淨《金剛經註疏》3卷,智儼《金剛經略疏》2卷,窺基《金剛經贊述》2卷,惠能《金剛經解義》2卷;《金剛經口訣》1卷,宗密《金剛經疏論纂要》2卷;宋子睿《金剛經同刊守記》4卷;清徐槐廷《金剛經解義》2卷;近人丁福保《金剛經箋注》等。日本則有空海《金剛經解題》1卷,法樹《金剛經諸譯互證》3卷,光謙《金剛經破空論俗談》1卷,楞伽道人《金剛經講義》1卷等。

歷史價值

《金剛經》是徹底解放煩惱心靈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千餘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金剛經的文字簡潔,稍微有點文言文基礎的人都可從文字上讀懂此書,只是有時需要了解一些佛教里的術語及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佛教術語等。但由於該經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通過簡單的文字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歷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經作注講解。當代也有許多大師講解和註解此經,其文字更便於當代人理解。但無論哪位大師的註解都會加入自己的思維和意識的成份,只能幫助理解,而不要機械地當做經的本意。只有真實修證的聖者,才能體悟和傳授金剛經的真實思想。比較公認的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金剛經而開悟,在其弟子整理的《六祖壇經》中,處處閃耀著《金剛經》思想的光輝。

《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偉大之處,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們學習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範圍。不論何種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從金剛經中得到裨益。但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觀念意識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後再來研究金剛經的思想與精神。這樣才不會被宗教的形式蒙蔽住智慧的光芒,才能讓思想從固有的囹圄中解放出來,見到世界的真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