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循環經濟

第三產業循環經濟,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預計到2010年,中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將達40.46%。如何建立良好的三產循環經濟理論和有效的實施途徑以及操作方式,必將影響中長期經濟的持續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預計到2010年,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將達40.46%。如何建立良好的三產循環經濟理論和有效的實施途徑以及操作方式,必將影響中長期經濟的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方案的理論模式

從行業群落層次上按照生態工業理論,建立良好的再生資源的輸入和輸出關係。在廢棄物層次上,儘量實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在服務對象參與層次上,鼓勵廣大的公眾參與,建立有獎舉報和有效預防制度。最終建立三產循環經濟框架體系,對策略、方案、技術體系、建設規劃、相應政策等進行系統研究,在輸入端、過程中和輸出端均實現良性的經濟循環,以上四個方面在方案的整體性中應該表現出來。
當然,循環經濟方案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包括三產經濟循環的統一模式和思路,具體特徵和相應的指標體系建設,這在行業中推行循環經濟,並為企業和政府部門都接受就顯得非常困難,而預期方案的目標應該包括廣大不同地區差價優勢的未來互動、銜接的三產行業群落,尤其是飲食業、物流業、金融保險業、旅遊業等強勢行業群落。以信息、旅遊、社區為例:未來科技與經濟在市場中求得結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信息服務產業正在興起,電信服務、信息諮詢、計算機套用服務、廣播電視、電子出版、綜合技術服務、科學研究等將在區域內紮根發展;而未來10多年,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明顯變化,消費層次以吃、穿、用向住、行方面上升,並進一步發展到文化娛樂、旅遊、健身等領域,最後形成典型的旅遊群落工程,完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度假區的現代旅遊功能;生活服務、社會福利保障、保健衛生等行業,將以城鎮社區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建立如修理服務、幼兒服務、養老服務、保健服務、文娛服務及安全防範服務等,形成區域三產行業中具有特色的旅遊型、教育型、金融型、分區域實施的循環經濟規劃方案。

循環經濟方案的前瞻性原則

基於第三產業具有服務主體、服務對象、服務途徑三個要素,我們爭取在區域第三產業清潔生產的試點基礎上,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工作中,力求使三產循環經濟有重大突破,預計主要創新點集中於三產循環經濟的理念和模式上,包括:
建立第三產業循環經濟定義:主要是指根據執行服務來創造價值的第三產業的特點,從服務產品與設施的設計與開發,以及整個服務周期過程中,都要考慮和進行減少服務主體、服務對象和服務途徑的直接與間接環境影響,並通過翔實資料和創造有效途徑讓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從而實現第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將第三產業從服務主體、服務途徑、服務對象三方面和每一方面的全過程,在軟體和硬體上,都始終將循環經濟思路自始至終貫徹,建立良好的規劃。
結合區域現有的條件和國際國內大量的循環經濟背景,設定三產循環經濟指導方針、總體定位和具體實施的途徑。
迎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軌道,將區域三產循環經濟與國際ISO14000,清潔生產行動包(UNEPACTIONPACK)綠色GDP核算等有機結合,儘快引用國際先進環保理念,指導區域的快速的經濟發展,有利於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方案制定時要關注不同領域

由於第三產業是個廣泛的概念,它包括以下行業:農、林、牧、漁服務業,地質勘察業,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藝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其他行業,因此區域第三產業的循環經濟建設規劃可能對於目前未形成環境資源壓力的行業採取避重就輕的原則,對這些行業的循環經濟規劃可能暫時只能在制定政策、配套措施上給予補充,會造成某些行業在循環經濟社會中的偏差,某些環境影響不明顯的行業規劃方案可能有不完全的範圍。
應考慮各行業共性與差別
正是由於第三產業的行業繁雜,涉及的譬如文化教育和體育、物流與物業管理、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旅遊與餐飲服務等諸多行業可能有共同的特點,但更多是各行各業特有的屬性和運行機制,因此要考慮其共性,同時由於各省地方的區域經濟結構和實力差異,南北或東西區域的分布有不同,規模和服務的對象有差距,所以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的規劃也要正視這個問題,做到即涵蓋全面又突出重點。

與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

中長期發展計畫配套
國家和地方制定了相關中長期發展規劃,也許第三產業現狀調查、循環經濟國內外背景主要內容是在某些省市已經完成,但如何重新按照循環經濟的思路審視已有的國民經濟規劃顯得很重要,例如江蘇省已經在清潔生產試點單位基礎上(酒店、風景區、高校),進一步拓展了第三產業領域,如金融、信息、物流、物管、文化等行業,結合循環經濟的理論,在區域第三產業廣大領域及服務業建立了某些行業的規劃,但涉及循環經濟的理論中的能流、物流集成和廢物循環利用初步方案不能或缺,即使完成和確定規劃方案後,一定要及時返回試點單位和管理部門,進行多次的反饋。其中主要內容涉及循環經濟法規體系建設的,應該出台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優惠政策,建立綠色消費體系,提高全民綠色消費意識,建立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和社會綠色消費體系,鼓勵使用再生產品和環境友好產品,建立綠色文明和完善綠色課程建設,創造綠色文化,在廣泛的第三產業行業建立相應規劃方案,並反饋給政府管理部門和現場企業。涉及建立循環型項目規劃及政策法規的,主要內容要為建立區域第三產業統一的服務特性的循環經濟各個輸入、過程、輸出端和下一級服務系統的內涵,並結合區域政府的社會發展規劃和國民經濟規劃,制訂相應的旨在未來推廣套用循環性第三產業的方案和總體目標、近中遠期目標、確定系列反映區域第三產業的循環指標和任務。

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全國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從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研究作為立足點,構建了產業及社會發展、資源減量投入、資源再循環利用、污染減排、資源與環境安全五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後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確定評價指標權重,最後進行綜合評價;根據綜合評價結果,1985-2003年間全國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發展分為萌芽階段(1985-1990年)、起步階段(1991-1997年)、快速發展階段(1998-2003年)三個階段.由此得出全國第三產業循環經濟在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由於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目前還處於循環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據此,論文根據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現狀提出政策建議,具體是:制定發展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的相關政策、明確第三產業循環經濟指導方針、總體定位和具體實施的途徑、採取經濟措施促進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激勵循環利用技術的採用與推廣、促進公共參與.

第三產業如何走循環經濟之路

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只有1.43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占有面積為1.9畝,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 45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供給形勢相當嚴峻.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