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

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

《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全面介紹了循環經濟的理論,系統地總結了我國紡織產業循環經濟的現狀、問題和今後發展的具體路徑與措施,並輔以案例,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作 者:曲格平 等 著 柴金艷,等 編叢 書 名: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叢書·“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

規劃項目出 版 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ISBN:9787501976379出版時間:2010-08-01版 次:1頁 數:259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輕工業、手工業

內容簡介

《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全面介紹了循環經濟的理論,系統地總結了我國紡織產業循環經濟的現狀、問題和今後發展的具體路徑與措施,並輔以案例,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主要面向紡織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對於紡織行業巨觀管理決策部門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參考價值;也適合高等院校師生、科研工作者、管理人員及關心中國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有關人士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柴金艷,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現任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經濟轉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商業經濟套用與管理研究分會理事。2007年獲得由聯合國環境署技術、經濟與工業部以及德國伍珀塔爾研究所可持續消費與生產合作中心和國家環保總局環境政策研究中心頒發的循環經濟專家資格證書。近年來在循環經濟、戰略管理等領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20餘篇,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基於循環經濟的中部產業集群生態化路徑和模式研究"以及商務部、科技部、環保部有關循環經濟機制、循環經濟體系、節能減排政策等重點研究課題;作為第一副主筆編著完成的《德國循環經濟研究》專著榮獲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第一節 新中國紡織產業的發展與現狀
第二節 紡織產業加快實施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第三節 中國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現狀
第二章 國外紡織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國外紡織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總體研究
第二節 紡織品主產國及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第三章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內涵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原則
第三節 生態紡織工業體系的構建
第四節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重點
第五節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支撐體系
第四章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持體系
第一節 節水節能降耗技術
第二節 印染廢水處理技術
第三節 紡織清潔生產技術
第五章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體系
第一節 中國紡織產業循環經濟的政策體系現狀
第二節 紡織產業制定循環經濟政策的關鍵因素
第三節 政策支持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行為及措施
第四節 政策支持體系構建中行業協會的作用
第六章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節 紡織產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二節 紡織產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方法研究
第三節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多層次線性綜合評價
第七章 紡織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回收利用體系
第一節 廢舊紡織品的分類回收再利用
第二節 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的系統規劃
第三節 廢舊紡織品的回收主體
第四節 回收再利用體系的社會文化支持
第八章 生態紡織工業系統的構建
第一節 生態型紡織纖維原料系統
第二節 生態染料及環保型紡織助劑
第三節 清潔成衣製造系統
第四節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第九章 紡織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
第一節 全面推行清潔生產
第二節 建立清潔生產審核體系
第三節 開發循環經濟技術和設備
第四節 開發生態紡織產品
第五節 建立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第十章 紡織工業循環經濟案例
案例一 德國廢舊紡織品閉合供應鏈的組織研究
案例二 美國紡織工廠典型工藝循環經濟案例
案例三 山東岱銀集團廢水治理案例
案例四 絲麗雅集團:依靠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
案例五 福建鳳竹:紡織要講循環經濟
案例六 浙江某紡織加工型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案例七 翔鷺集團的循環經濟之路
案例八 循環經濟為青島紡織增效
案例九 武漢陽邏紡織工業園:用循環經濟打造紡織工業園
案例十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的社會責任實踐
附錄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全文)
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全文)
附錄3 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全文)
附錄4 印染行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附錄5 印染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目前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由於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資源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率低,單位產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經濟成長在相當程度上仍然主要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快速的經濟成長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使我國資源和環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要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儘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第三產業的份額持續上升,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也將逐漸下降,而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2006年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分別為11.8%、48.7%和39.5%。與2001年相比,第一產業的比重減少了3.4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的比重則增加了5.9個百分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