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亦即第二次國共內戰,是二十世紀中葉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次內戰為紅軍,第二次為解放軍)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一場內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推翻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場
名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日期:開始於1946年6月至今

地點:中國

結果:中國共產黨武裝於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撤退往台灣。相隔台灣海峽呈現對

狀態,戰爭並未正式結束。

參戰方: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

指揮官:國民黨方:蔣介石及李宗仁、張靈甫、廖耀湘、胡宗南、杜聿明、白崇禧等
共產黨方:毛澤東及朱德、陳毅、林彪、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等

兵力:中國國民革命軍:4300000(1946年7月)3650000(1948年6月)1490000(1949年6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1200000(1946年7月)2800000(1948年6月)4000000(1949年6月)

事件簡介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海上戰場
國共內戰的最後對決

1945年8月,蔣中正在日本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為避免內戰再起,國共雙方代表曾先後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停戰協定》 。然而,國民政府派出政府軍進入東北地區及其他原日軍侵占區後,不承認前期已經進入該地的中共軍隊及其所建立政權的合法性,雙方遂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奉命前來進行調停工作,雖曾達成國共雙方共組政府的協定,但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張召開非常片面的國民大會,共產黨及其他親共黨派堅決反對的情況下,短暫的合作再度破裂。1946年6月,政府軍以突然襲擊手段,進攻中共在中原地區的一個集結區,全面內戰遂告爆發,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認為該次事件為共軍主動調動挑起,雙方各執一詞,但藉此機會開戰的意圖卻是兩造皆然,美國遂中止對

華民國的軍事援助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場

1946年年底,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並選舉中華民國總統,中共及民盟等民主黨派強烈反對和抵制,國共關係全面破裂。1947年7月,中共軍隊開始戰略反攻,將戰爭引向廣大國民黨統治區。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義發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中正,解放全中國”的口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其第五項號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表示熱烈回響,並逐漸向解放區集中。為從經濟上支撐內戰,國民政府廢止法幣,發行“金圓券”,內戰造成空前的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金融秩序瀕臨全面崩潰,新疆省政府發行的貨幣面額高達六十億。共產黨以要求民主為口號,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以宣傳爭取民心,以大量間諜(如劉斐、郭汝瑰、韓練成、熊向暉、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等等)滲透奪取軍事情報,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進行全面的戰爭。

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歷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徐蚌會戰等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1949年元旦,內外交困的蔣中正宣布下野,此後代總統李宗仁試圖求和,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但遭到中共與蔣中正拒絕。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向全國進軍。南京國民政府對全中國的統治宣告終結。1949年9月,帶有制憲會議性質的由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領》 ”,並決定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只得飛往重慶。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金門戰役,渡海登入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復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國民政府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於12月7日遷往台北,解放軍開始集結東南沿海,預備進攻台灣。

一個中國的僵持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國共雙方隔著台灣海峽,均積極厲兵秣馬,甫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喊出“解放台灣”的口號,站穩腳跟的中華民國則高舉“反攻大陸”、“光復神州”、“解救苦難同胞”的標語,調停失敗的美國則坐等內戰結束,海峽大戰一觸即發,惟1950年的韓戰爆發,原本預備解放台灣的中共部隊,在“抗美援朝”的大旗下,調往朝鮮半島作戰,中華民國政府則在麥克阿瑟的支持下積極備戰反攻,陸戰隊編制擴張到世界第二大規模,預備於東南沿海登入、或配合聯合國軍渡過鴨綠江進入中國東北,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基於國際局勢與美國內部的政治問題,美國總統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的兵權、改變對中華民國的放棄態度,下令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一方面阻止中華民國反攻的企圖,另一方面也保證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不再斷絕,中共日後指為美國公開干涉中國內戰,中華民國政府得以在台灣穩定維持,此後兩岸的較勁除了軍備競賽以及數次軍事衝突外,也展開了激烈的外交、經濟上的攻防戰。

歷史背景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海上戰場
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迫切希望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醫治戰爭創傷;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表示願與國民黨繼續合作建國,派毛澤東、周恩來等到重慶蔣介石談判,簽署《會談紀要》又稱《雙十協定》 ;針對已經出現的武裝衝突,簽訂了停戰協定,並促成全國各黨派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達成政協決議案,積極致力於戰後和平建設。但國民黨統治集團一面扯談和平,一面以“受降”為名,派大軍搶占
戰略要點,侵占八路軍、新四軍從日軍手中奪回而建立的解放區,打擊進步民主勢力,堅持獨裁,準備內戰。美國一面調解國共衝突,一面向國民黨提供大量軍事援助,想通過國民黨把中國變成其獨占的殖民地。到1946年6月26日,以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終於爆發了全國內戰。因為在開始階段,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處於自衛地位,所以稱為自衛戰爭,後來隨著戰爭的發展,改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事件起因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南京總統府
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觀點:

1945年8月6日,美國日本廣島投下第1顆核子彈,日本敗局已經注定。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進軍中國東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無條件停戰。所以蘇軍未經大規模抵抗,迅速占領了中國東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島和朝鮮半島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軍投降。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小股部隊於8月下旬向關內進發,9月下旬才分別開始從晉冀魯豫等地或陸路,或水路,或武裝,或徒手,陸續動身趕往熱、察和東北。先後抵達10幾萬人。倚靠蘇聯勢力搶奪戰利品與搶占東北地區地盤。

根據蘇聯方面提供的資料,蘇聯為中共提供的武器則包括繳獲日本七十萬關東軍的九百架飛機、七百輛坦克、三千七百多門各種大炮、將近一萬二千挺機關槍、一支頗具規模的松花江小艦隊,還有無數步槍、高射機槍、裝甲車。除此之外,北韓是日本的重要軍火庫,那裡的軍火都給了中共,足足裝了兩千多車。還有更多的日本軍火從外蒙古運到。蘇聯製造的武器也來了,外加蘇德戰場上繳獲的德國武器,上面的德文被銼掉,中共宣稱它們是美國製造,從“蔣中正運輸大隊長”那裡繳獲來的。

中共俘虜一定數量的日本戰俘,包括惡名昭彰的關東軍,違反他們回國的意願,使他們參與中共軍隊的訓練,並提供了許多工程技術方面的服務。他們參與訓練了中共的空軍,由日本飛行員教練。參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同時,國民黨方面也聘請不少日本侵華將領作為軍事顧問,並開脫他們在侵華戰爭中的罪行。其中最出名的是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但是相當多歷史研究者並不同意這一說法,因為在整個內戰期間,沒有任何中共方面大規模使用坦克飛機的戰例,即使在關鍵性的決戰中也沒有大規模使用的紀錄(唯一可證實的中共使用坦克的戰例是攻打天津,而且數量極少,只有三到五輛日式坦克參戰),因此,接受蘇聯七百輛坦克一說可信度極低。

但是另有部分人士指出毛澤東1949年在北平的閱兵記錄影片明確顯示出中共裝甲部隊裝備清一色的日本輕戰車,而且數量亦不在少數。至於所謂10月1日的開國典禮進行時也有受閱飛機飛過天安門廣場。也有人認為蘇聯將德造武器轉交中共也是無稽之談,因為槍械,火炮都要求有與口徑相吻合的彈藥。但是輕武器如KAR98K步槍等武器裝備並無彈藥不吻合之虞,因為中國自造之步槍機槍同樣使用7點92毫米毛瑟無底緣步槍彈。而蘇聯繳獲日本武器轉交中共使用是毫無疑問的,只是數量多少之區分。另外中共官方史料有記錄,蘇軍因受與國民政府協定之限制,部分東北蘇軍對進入東北的中共部隊有刁難,限制行為。 

蔣中正一方面以中國戰區統帥的名義命令日軍就地集中並固守待降,命令八路軍等中共所屬武裝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時命令其他國軍日夜兼程向日軍占領區後方進軍;另一方面又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

朱宣鹹作品《戰火》朱宣鹹作品《戰火》

雖然中共中央政治局派主席毛澤東赴重慶談判,首先提出談判的程式、議案,雙方並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定,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但中共中央以擴張勢力與地盤為首要考量,從未遵守中國戰區統帥的命令,反命令所指揮的八路軍等中共武裝力量積極向日軍進攻,搶占地盤。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中共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向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

1947年-1948年,中共先後與蘇聯簽訂《哈爾濱協定》《莫斯科協定》 ,以中國的權益、東北資源,換取蘇聯在外交和軍事上,全面的支持。協定內容包括:承諾蘇聯對東北鐵路、空中交通的特權,並且對蘇聯提供中華民國政府與美軍行動情報,以東北物資棉花、大豆、戰略物資提供蘇聯,換取精良武器,蘇聯有優先開採中國礦產的權利,有權駐兵在新疆和東北地區,蘇聯可將遠東情報局設於中國,如果歐洲爆發戰爭,中共應派遣遠征軍十萬,勞工兩百萬支援蘇聯。除此之外,中共還承諾將遼寧安東省的特別行政區在適當時候併入朝鮮。美國最初對中國內戰持秉承中立政策,凍結對內戰雙方的武器供應直至1948年,其後才對中華民國政府給予軍事和財政支持(相當一部分並未到位)。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共士兵
中國共產黨方面的觀點: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當時的國內形勢由解決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為主轉為解決以國共之間的國內矛盾為主。歷經戰亂尤其是8年抗戰的中國軍民普遍渴望和平,不希望戰爭;同時,國際社會也不願意看到中國再爆發新的內戰,因此國內矛盾在一定時期有和平解決的可能。但是,還應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當局不願放棄一黨專政的政權,不願放棄徹底消滅中共的願望,因此國內矛盾還存在激化進而重新爆發內戰的危險。中共對此的戰略決策就是爭取和平解決國共矛盾,但同時又要做好戰爭準備。

由於抗戰期間日軍深入中國腹地,因此處於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革命軍的主力大部分位於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與此相反,處於敵後戰場的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等卻處於有利的戰略位置。為改善不利的戰略處境,蔣中正一方面以中國戰區統帥的名義命令日軍就地集中並固守待降,命令八路軍等中共所屬武裝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時命令國民革命軍日夜兼程向日軍占領區後方進軍;另一方面又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當前形勢後決定,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同時不理睬蔣中正的命令,命令所指揮的武裝力量積極向日軍進攻,收復失地。

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中共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向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部隊積極向關內進發,配合蘇軍占領東北地區。
由於中國國民黨當局沒有談判誠意,因此對毛澤東赴重慶事未作任何準備,談判的程式、議案均由中共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談判籌備工作得以基本完成。在重慶期間,毛澤東就和平建國等問題直接同蔣中正進行多次商談。有關問題的具體談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中國政府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之間進行。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雙方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定,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中國國民黨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認要堅決避免內戰。

中國國民革命軍在蔣中正的部署下,調集兵力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原日軍占領區推進。但是,國民黨無視原日軍占領區內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中共領導武裝力量的存在,無視中共領導下所建立地方政權的存在,因此遭到中共所屬武裝力量的堅決抵抗。其中規模較大的衝突有“上黨戰役”等。

事件年表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與美方代表的合影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中共周保中率逃至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配合蘇軍反攻東北。並於20日率東北抗日聯軍100餘人飛往長春,擔任蘇聯紅軍駐長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鞏固中共東北根據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7日,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在通化大栗子溝宣布退位。

1945年8月19日,溥儀在瀋陽機場被俘。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抵重慶,開始重慶談判。

1945年8月31日,中華民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成立,熊式輝任主任。

1945年9月10日,在山西爆發上黨戰役。

194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在瀋陽成立,彭真、陳雲任正、副書記。

1945年9月底,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軍第101教育飛行團第四練成飛行隊隊長林彌一郎帶領下屬的300餘人向番號不明的共軍投降。

1945年10月1日,中共黨員接管原“滿洲映畫株式會社”,成立東北電影公司。

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雙十協定》《停戰協定》,同意避免內戰。中共吉林特別支部在吉林市創刊《人民日報》

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從重慶回到延安,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軍事行動不讓蔣中正的軍隊進入東北。

1945年10月12日,上黨戰役結束。

1945年10月18日,中華民國東北保全司令長官部成立,司令長官杜聿明。同日,國民政府將原東北三省劃為東北九省。是月末,日本731部隊放出的疫鼠,致使哈爾濱市內傳染病流行,造成大量人民死亡。

1945年10月31日,中共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正式成立,林彪任總司令,彭真、羅榮桓任第一、第二政委。

194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吉林省工作委員會,隸屬東北局,駐地長春,後移駐永吉岔路河。張啟龍任工委書記。

1945年11月10日,中共在長春市成立吉林軍區,轄長春衛戍司令部和永吉、延吉2個軍分區。

194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東北局西滿分局在鄭家屯(今吉林省雙遼市)成立,李富春任書記。

1945年12月27日,中共吉林省政府在永吉縣正式成立,周保中任省主席。

1946年1月1日,中共東北人民自治軍航空總隊成立。

1946年1月10日,國民政府代表張群、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美國代表馬歇爾三人就停戰問題,進行了多次磋商。於1946年1月10日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隨後,在北平成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由三方面共同組成,國民政府代表是鄭介民,共產黨代表為葉劍英,美方代表為羅伯遜。國民黨派張治中為代表、共產黨是周恩來、美方為馬歇爾,組成最高軍事三人小組,研究軍隊整編統編問題。

1946年1月12日,中共吉遼省委和吉遼軍區成立,林楓任省委書記,周保中任軍區司令員。

1946年1月14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彭真分任司令員、政委。

1946年2月3日,通化反中共事件,被中共鎮壓。

1946年2月25日,軍隊整編統編問題談判簽字儀式在重慶舉行。

1946年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通化正式宣告成立,原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軍林彌一郎等人成為飛行教官。

1946年3月4日,馬歇爾訪問延安

1946年3月18日,中共東北民主聯軍攻占四平,國軍陣亡3000餘人。

1946年4月14日,中共東北民主聯軍2萬餘人進攻長春,18日攻下長春,國軍陣亡2萬人。

1946年4月18日,中共四平保衛戰開始。

1946年5月15日,中華民國新一軍在孫立人將軍指揮下,向四平進攻,瓦解了杜聿明五個月來與林彪對峙的僵局。東北民主聯軍崩潰,十數萬新擴大之武裝和地方工作人員散失,倒戈。五日內國軍攻入長春,隨後取回農安、德惠等戰略要地,進展順利。但在救援海城的問題上,孫立人與杜聿明發生了矛盾,孫立人沒有聽從作為長官的杜聿明的命令。孫立人親率新五十師渡過松花江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崩潰,並做好游擊戰且流亡蘇聯的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受到馬歇爾停戰的影響被迫退兵。

1946年5月31日,馬歇爾寫信給蔣中正,稱這事關係到他本人的榮譽:“在目前政府軍在東北繼續推進的情況下,我不得不重申”,“事情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關頭,即我本人的立場是否正直成了嚴重問題。因此,我再次向您要求,立即下令政府軍停止推進、打擊、或追趕中共”。措辭如此強硬嚴厲,蔣中正不得不屈服,答應停火十五天。

1946年6月3日,毛澤東被迫同意放棄哈爾濱,讓部隊分散打游擊。

1946年6月5日,一得到停戰令的訊息,毛至少兩次發電東北追改部署:“周電稱,蔣已允馬停戰十天談判,請東北局堅守哈爾濱至要至要。

革命過程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共軍隊
第一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6月26日,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的軍隊則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黨軍)。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期間,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統治區域(共產黨稱為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但被共產黨挫敗。

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包括張家口在內的華北重鎮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國民黨方面占領。其中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的核心宣化店,共產黨被迫開始全線撤退,將主力調往延安地區。史稱“中原突圍”。 同時潛入山區的共產黨軍隊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尋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鬥減員約71萬人,可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共海上部隊
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國民政府的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共產黨方面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點進攻陝北山東共產黨根據地。面對20餘萬國民革命軍,共產黨方面將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胡宗南占入空城,謊報大勝。同時解放軍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游擊戰,運動戰,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家店等地的勝利,國民黨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遊動作戰,軍力、士氣下降嚴重,最終放棄了陝北高原的戰鬥。

同時,山東的共產黨占領區遭到逾60萬國民革命軍的圍攻。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的游擊戰術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號稱“王牌部隊”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國民革命軍全線撤退。由此,人民解放軍軍力上升至280萬人,裝備了重炮兵與工兵,基本具備了同國民革命軍決戰的實力。
另外,由於國民政府集中兵力進攻延安及山東解放區,導致後方兵力空虛,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軍進攻共產黨統治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中國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爭現場

第三階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和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國民黨方面的作戰失敗,不但喪失大片控制的土地,國民革命軍損失了主力近150萬人,更有超過100萬的部隊與政府官員投降共產黨。1948年秋天,國民黨在中國東北發動的最後的反擊,但是都宣告失敗,至1948年9月底,國民政府在東北僅剩錦州瀋陽長春等幾個城市。在共產黨解放軍優勢的武力包圍下,1948年10月15日國府錦州失守,19日長春在數個月的包圍戰後失守,11月3日解放軍正式進入瀋陽,共產黨全面控制中國東北。

1948年11月中爆發的徐蚌會戰是國共內戰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此戰役成為國共最後的總決戰,國民黨最後敗陣,12月15日解放軍攻下徐州、1月15日攻下天津、1月19日攻下蚌埠,會戰結束。1949年1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宣布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重新開啟國共和談。北平在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決定下,守軍放棄抵抗並宣布投共,1月31日解放軍和平的進占北平。

1949年4月,國共舉行了北平和談(即所謂“劃江而治”),但共產黨的要求中國國民黨無法接受,談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拂曉5時許,中國人民解放軍於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保定鄉夏湖村成功渡江,一路進軍首都南京,一路進軍廣德,開赴浙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攻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投共,國民政府遷往廣州。4月24日解放軍攻下國民黨在華北內陸控制的最後一個城市太原,中國國民黨部分守軍與政府官員因拒絕降給共產黨,於是集體自殺,中國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太原五百完人”。5月解放軍陸續攻下華中諸多大城市,在10日進占了杭州、15日進占南昌、16日進占武漢、27日進占上海。6月3日美軍軍事顧問團撤離與國民革命軍撤守青島後,同日解放軍進占青島。8月6日解放軍攻陷長沙、17日攻陷福州,解放軍戰線深入華南地區。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0月15日解放軍攻陷廣州,中華民國政府再遷重慶,17日攻陷廈門,並對廈門外海的金門進行作戰,25日金門戰役國軍大捷,擊退進攻的解放軍。11月3日,解放軍進攻舟山群島的登步島,中華民國國軍經過三天的戰鬥擊退進攻的解放軍,史稱登步島戰役。11月中共產黨攻占重慶,國府三遷成都。同年12月7日國府行政院電令遷守台灣,台北則成為臨時首都,12月8日至10日,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中華民國政府公務員及兩蔣紛紛離開成都飛抵台北,國府宣告“大陸淪陷”。

至此,中國大陸幾乎全部為共產黨所控制。中國國民黨僅能掌控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台灣、金門、馬祖、烏丘、東引、海南島、舟山群島、一江山島、大陳島、萬山群島)及西南(雲南、廣西、四川)部分山區,國共內戰大勢底定。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海上戰爭現場
第四階段(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隨著國共內戰大勢底定,大規模的軍事會戰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戰爭的規模趨於中小型。西南地區部分,由於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西南方殘餘的軍事力量很難再有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黨軍)自進入成都後,便繼續一路追擊這些已經無法大規模組織戰鬥的軍隊。西南的國民黨93師無法跟大規模的中國共產黨解放軍作戰,一路往邊界撤退,最後國民黨93師退到泰緬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泰緬金三角),在當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勢力。1954年,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抗議,國民政府開始逐步將這批國民黨93師及眷屬遷往台灣安置,而在泰國北部的部隊,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人不願離開,表示要從這裡打回大陸去,最後因為協助泰國政府平定山區共黨叛亂,獲得泰國國籍,在泰國得以合法永久居留與生活。小說《異域》及改編的電影《異域》即取材自這些中國國民黨軍隊的故事。

在東南沿海作戰方面,由於中國共產黨以陸軍起家,缺乏足夠的海空軍專業部隊與武器裝備,在訓練上如登入戰等方面經驗亦不足,1949年在舟山群島與金門相繼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擊退後,一時之間不敢貿然作戰,而國民黨雖然在陸軍戰鬥方面損失慘重,但在海空軍整體仍優於共產黨,甚至還能派遣空軍對上海進行轟炸或突襲福建沿海島嶼。不過隨著國民黨部隊主力集中駐守台灣,與台灣距離較遠的沿海島嶼讓共產黨有了機會,1950年春天解放軍進兵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經過雙方多日交戰,最後國民黨在以固守台灣優先的策略下相繼撤離當地。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另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台做準備,然而之後韓戰的爆發,美軍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渡海攻台難度倍增;加上不久中國共產黨決定要開始進行“抗美援朝”,軍事重心北移,因此在東南沿海的作戰暫緩。而韓戰期間,國民黨曾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終。韓戰結束後,解放軍在1954年對一江山島發動作戰並對金門炮擊,不久共產黨控制一江山島,視一江山島為屏障的大陳島也不保,最後國民黨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1955年2月在美軍的協助下大陳島軍民全數撤離,共產黨取得大陳島,自此雙方的勢力範圍都再無變動。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的國民革命軍發動了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炮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陣亡。9月11日,金門守軍擊毀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解放軍以炮彈封鎖金門的嘗試已經算是失敗。其後十年內,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的紀錄,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仍是維持勢均力敵的態勢。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國共內戰的大規模軍事衝突正式宣布結束。

至今兩岸仍維持對峙形勢。由於兩岸雙方並未針對國共內戰簽署過任何協定,因此就形勢上兩岸仍是軍事對立狀態,但兩岸有偶軍事合作的狀況,例如南沙群島兩岸駐軍即時常共同應付群島周邊事件,1974年中越西沙之戰台灣海軍更是主動開放航線、導引馳援的中共軍艦通過,對抗當時仍是中華民國盟國的南越海軍。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中共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洲際飛彈試射,中華民國方面亦在不擾亂社會秩序的狀況下,讓軍隊進入高度備戰狀態。當時海空軍均有不同、未經證實的接戰訊息傳出,例如中華民國海軍曾出港於高雄外海進行掃雷、空軍則有在海峽中線與中共空軍互開火控雷達鎖定的傳聞,是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台灣海峽而告緩和,但中共軍機“不出海”的默契從此被打破,中共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海峽中線,壓縮了中華民國空軍的預警時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定”的主張,惟台灣方面沒有正式回應。

歷史意義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現場
從正義的立場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的意義之一是“清廉”戰勝了“腐敗”。1940年2月,毛澤東延安各界3萬餘人的大會上,作題為《相持階段中的形勢與任務》的講話,其中有這樣一段內容:“陝甘寧邊區是全國最進步的地方,這裡是民主和抗日的根據地。這裡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摩擦飯,十沒有人發國難財,為什麼取消它呢?”這“十沒有”是什麼呢?說白了就是兩個字:“清廉”。胡宗南看到毛澤東講的“十沒有”之後說:“只有老毛能吹這個牛”。可惜蔣委員長屬下的官吏們不爭臉,不敢吹這個牛。這就是當時國共雙方的一個現實,一方代表了“清廉”,一方代表了腐敗,而且這一現實一直持續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而毫無改變。一個政治集團,腐敗到已無力遏制自身腐敗形勢愈演愈烈時,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等待滅亡。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小米步槍”對“飛機大炮”,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其此消彼長的原因就在“清廉”和“腐敗”之間。

“清廉”戰勝“腐敗”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正義”戰勝“邪惡”。邪惡的東西有可能猖獗一時,但必不久長,正義的力量有時會顯得弱小,但終會逐漸強大並不可阻擋。其實古人早就點破過這一萬世不易的真理,那就是“為德者昌”。從國家的立場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的意義之二是國家統一的勝利。眾所周知,自不徹底的辛亥革命後,國家逐漸落入軍閥割據的境地,即便到了東北易幟後,蔣介石雖然名義上統治了全國,但實質上蔣氏從未真正統一過中國,不必提國民黨對西藏蒙古等地的影響甚微,就是同屬國民黨的軍閥們隨時都可以發起討蔣的戰爭。直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翦滅各路軍閥,歸化地方諸侯,才最終在1950年隨著解放軍入藏而基本上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大業。之所以講“基本上”,是因為台島至今還處於分裂狀態,從這個角度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自今還未結束,只有在“黃陵祭奠正法李扁,國旗飄揚統一台島”之時,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才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結束。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數次分裂和統一,但每一次的統一都應受到了正面的評價。秦始皇第一次統一古代中國,統一文字,從此後“百代施行秦政治”,所以說秦始皇對中國的貢獻功不可無。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結束了中國近百年的半分裂狀態,也一樣功澤百代。從民族的立場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勝利的意義之三是民族復興的勝利。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使中國人最終明白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是可以被打敗的,如果再把韓戰看作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延續,則中國人第一次驚訝地認識到了自己真正的力量,不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可以被戰勝,就連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也一樣可以被打回“三八”線。

世界上各民族復興的例子,無不先由民族心理上的自信和精神上的自強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就給了中華民族這樣的自信心理和自強精神,從此中華民族才得以踏上復興之途。列寧說:“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象一切戰爭一樣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痛苦,但是它們仍然是進步的戰爭,也就是說,它們促進了人類的發展。”(語見《列寧全集》,21卷,P279)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無疑就是這樣的戰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