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北京國際音樂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舉辦的大型音樂活動。北京國際音樂節歡迎國內外著名的音樂家、音樂團體參加。音樂節包括交響樂音樂會、歌劇、獨奏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經典爵士樂音樂會、歌舞劇、演唱會等多種世界水平的藝術演出活動,是具有國際性的音樂盛事。

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有一句名言:“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教學,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

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贏得業內外一致叫好聲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成功地降下了帷幕,在凱薩琳·巴特爾餘音繞樑的歌聲中,音樂節這把智慧的鑰匙所開啟的精彩音樂大門而由衷讚嘆,同時也為音樂節期間設立的、讓人們學會找到智慧鑰匙的活動———音樂普及教育系列活動而回味無窮。

相信很多看過第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兒童專場音樂會的孩子一定會為它的別開生面而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進門所發的漢堡包、把音符當做漢堡包和熱狗的有趣比喻、生動幽默的講解、活潑輕鬆的音樂,在音樂大師伯恩斯坦的女兒雅米和中國交響樂團的默契合作下,在滿場的漢堡包香味中,不少孩子就這樣和印象中頗為嚴肅的交響樂世界首次謀面了;而11月4日的大學生專場則在著名作曲家的經典作品中,讓渴望走近音樂的17個高校的驕子們度過一個安靜之下奔涌著激情的上午。兩場音樂會反響之熱烈給人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十餘場“大師班”講座和音樂欣賞講座也贏得業內人士的稱道。這一系列普及教育活動的高質量和生動的形式,使之成為本屆音樂節大師雲集、風格多樣的音樂會之外又一令人矚目的焦點。

音樂教育活動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社會公益項目之一,據音樂節音樂教育活動負責人介紹,該活動是音樂節每屆必備的,自1998年的首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始,這一項目就形成了“普及———實踐———提高”的完整體系。像今年的大學生專場音樂會、兒童專場音樂會以及音樂欣賞講座等就屬於普及類,其目的在於普及高雅藝術教育,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藝術修養;而“大師班”講座則主要針對專業音樂院校、音樂團體,以現場講解、示範為主,同時通過電腦網路系統向外地音樂院校進行遠程教學等等,這樣通過親身實踐提高專業人員在演奏、歌唱、指揮等諸多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並在此基礎上為國內音樂界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國內高雅藝術的整體實力。從目前情況看尤其是“大師班”講座的效果是明顯的。

近年來,音樂普及教育活動在我國尤其是北京進展得十分紅火,有關它對一個國家音樂素質和整體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意義已越來越多地為人所認識。但對於一個完全以市場運作來維持的大型音樂節來說,設立這樣的公益活動並非易事,僅以今年的兩場免費專場音樂會為例,音樂家們的演出費用由組委會照付不說,僅場租就達10萬餘元,這一部分投入是根本收不回來的,這也是目前國際上一些知名音樂節沒有設立音樂教育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北京國際音樂節是亞洲唯一設立了此項目的同類音樂節。用音樂節組委會秘書長降鞏民的話來說,藝術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藝術院校和藝術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更應該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與此相比,經濟效益就微不足道了。而音樂節藝術總監余隆告訴記者,做這樣的活動他很有感觸,過去他們的學生時代有李德倫、鄭小瑛等人的普及教育活動,才有了我們現在的觀眾,那下一代的觀眾在哪裡呢?音樂節這樣做並不指望所有兒童都能成為職業音樂家,但美的教育總是沒有壞處的,這是對社會有意義的事。看到那么多人因此而受益,他很高興。

時至今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教育活動已經得到國內外音樂界人士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讓我們聽見超越音樂之外更美的弦音。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今天種下音樂的種子,以後收穫的將是美好的果實。一方面打開世界音樂的精彩大門使我們大開眼界、“樂”福不淺;另一方面對於更多嚮往美好的人們來說,讓他們找到開啟音符的鑰匙同樣重要。因此,期待來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會帶來更多驚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