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節

中國藝術節

中國藝術節是具有全國性、民眾性的重要國家文化藝術節日。1987年秋,由中國政府批准,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藝術節,原則上每三年舉行一屆,節期為15或20天。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所在省、市的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9年5月在上海舉辦。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政府和國家領導人歷來十分重視藝術節的工作。鄧小平同志親自為中國藝術節題寫了節名,江澤民總書記出席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並為第三、第四屆中國藝術節題詞,李鵬李瑞環李嵐清丁關根李鐵映萬里薄一波等領導同志都曾經為藝術節題詞或出席藝術節活動。藝術節名譽主席、主席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由山東省主辦,於2013年在濟南舉行,創造該盛會創辦以來的空前規模和國際影響。

作用

中國藝術節作為高水平的綜合性藝術活動,在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促進文藝事業不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好形式,也是促進經濟發展,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保持社會穩定,振奮民族精神的好形式。

1987年至2010年,中國藝術節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九屆。每一屆藝術節都以絢麗多姿的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的輝煌成就,展示了廣大文藝工作者嶄新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藝術成果,熱情謳歌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欣欣向榮的景象。

歷屆中國藝術節

第一屆 北京

1987年9月5~24日在北京體育館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首屆中國藝術節在北京引起了轟動,首都體育館的開幕式強調了大陣容、大場面,在3000名樂隊演奏的《中華大樂》、千人大合唱,猶如“全運會”,電視、廣播、報紙等傳媒跟蹤報導藝術節活動;為滿足各省市單位上台表演的需要,共安排了180場表演,北京市民欣賞了來自祖國各地不同民族的藝術表演,大開了眼界。

第二屆 北京

第二屆中國藝術節1989年9月在北京舉行,它作為新中國成立40周年慶祝活動的重要內容,在為國慶增添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以展示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工作者的成就為側重點,名家薈萃,新秀輩出,各個藝術種類、各種藝術流派爭輝競艷,不同風格的藝術新秀、新苗共展風采。

第三屆 雲南

第三屆在中國春城——雲南昆明舉辦。1992年在昆明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有36台文藝節目入選,有6個外國藝術團體(墨西哥國家民間歌舞團、朝鮮藝術團、埃及舞蹈團、緬甸、寮國、泰國藝術團)參加,台灣、香港也派團參加。昆明早春二月已是鮮花怒放,春意正濃的季節,春城360萬各族人民載歌載舞,迎來了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的召開。國內外藝術團體的精彩藝術表演給觀眾帶來了節日的歡快。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吉祥物園園,以孔雀開屏與雲南山茶花為襯托,孔雀的56片鑰毛象徵56個民族大團結,吉祥物取名園園,喻示著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大團結,雙孔雀比翼齊飛,在春城掀起了一陣藝術節的聯歡熱潮,是雲南省最具民族氣氛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民族藝術活動。

第四屆 甘肅

第四屆中國藝術節於1994年8月18日至28日在甘肅蘭州舉行。本屆藝術節的主題是“團結·改革·繁榮”,宗旨是“薈萃藝術精品,弘揚民族文化”,期間共有29台正式參演劇(節)目和13台祝賀演出劇(節)目登台亮相,西北各省均組織了一台歌舞節目參演。這是一次西部藝術的大展覽,精品薈萃,異彩紛呈。

第五屆 四川

第五屆中國藝術節1997年10月在四川成都舉行,本屆藝術節突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主題,近30台藝術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廠、農村、軍營、校園演出。 本屆藝術節正式參演、祝賀演出劇(節)目共52台,演出106場,直接觀眾達15萬人次。

第五屆中國藝術節以“歡慶十五大、迎接新世紀”為主題,參演劇目大部分為全國比賽或國際比賽以及“文華獎”的獲獎劇目,充分體現了藝術節作為國家最高水平藝術活動的特點,同時有近30台藝術精品直接深入到工廠、農村、軍營、校園演出,用藝術形式表現全國人民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昂首闊步奔向21世紀的豪邁情懷。本屆藝術節在充分展示優秀民族藝術的同時,還邀請了德國室內音樂會、以色列芭蕾舞劇等國外優秀節目參演。

第六屆 江蘇

2000年在江蘇南京舉行,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有105台劇節目參加演出,其中參評劇目62台,祝賀演出30台,國外及港台地區交流演出8台,民眾文藝演出5台。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都有劇節目參演。參演劇節目門類齊全,包括話劇、戲曲、歌劇、舞劇、兒童劇、音樂、舞蹈、曲藝、木偶、雜技等表演藝術領域。國內參演劇節目大多是從國慶50周年展演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其中有一批獲得“文華大獎”等多種獎項的劇目,如話劇《生死場》、舞劇《阿炳》、歌劇《原野》、人偶劇《鹿回頭》、京劇《駱駝祥子》等,這些劇目都做了進一步的加工、提煉和修改,藝術上更加成熟。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推出8個較大規模的藝術展覽展示,還舉辦“全國雕刻藝術大獎賽”、“全國刺繡藝術大獎賽”、“2000國際工藝美術發展高層論壇”等活動。江蘇省紀念館與歷史博物館等也將組織各類特色館藏精品的展覽陳列活動。

第七屆 浙江

2004年在浙江杭州舉辦。七藝節期間,除了51台文華獎參評劇目演出102場外,組委會邀請的41台省內外、港澳台地區和外國祝賀演出劇目演出場次也近130場。在17天的時間裡,浙江各地還舉辦了600餘場次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以及24個美術、書法、攝影和文物、博物等各種文化藝術門類的展覽展示、學術研討和交流項目。

"七藝節"的演出活動 包括了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等各種形式的舞台藝術,藝術品種、參演團體都比以往更為豐富多樣;既全面展示了我國內地藝術成就,又努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特邀五大洲39個國家的嘉賓和6個國家的演出團體前來參加藝術節或進行祝賀演出。還首次在藝術節上齊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演出團體前來演出,體現了中華藝術的大團圓。

第八屆第八屆

第八屆 湖北

舉辦時間:2007年11月5日到2007年11月20日;舉辦地點:湖北省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襄樊市、荊門市。武漢市為主會場。其餘城市為分會場。

第九屆第九屆

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規模:邀請賓客16000左右。其中國內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參演團演職人員10000 人(以參加評獎演出和展覽演出的100 個、平均每團100人計算)。國內民眾文化專場演出演職人員600人。港澳台及國外參演團體演職人員、嘉賓約1700人。國外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嘉賓300人。新聞記者約600人。專家、評審及其他人員約2800人。另各省、市、自治區、部隊自費觀摩人員約10000人;參加經貿活動人員約10000 人。

第九屆 廣東

舉辦時間:2010年5月10至25日

舉辦地點:主會場:廣州;分會場: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中國優秀舞台藝術演出交易會,2010年5月10至14日,地點: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5月25日,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頒獎晚會在廣州大劇院隆重舉行。會上,“群星獎”、“文華表演獎”、“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大獎”獲獎名單揭曉。

第十屆 山東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於2013年10月在山東舉辦,由國家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主會場為濟南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主辦城市為濟南市。

本屆藝術節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以“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文藝事業、促進文明進步”為主題,以“政府主導、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全民參與、開放創新、務實節儉”為原則。山東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舉辦一屆“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藝術節。

“十藝節”期間,在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5個市舉辦“文華獎”全國新創作劇目評比和節目展演,其他市舉辦“群星獎”評選、“文華表演獎”全國優秀演員比賽和專業藝術門類單項比賽,並舉辦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評和文化交流等活動,形成以五個市為重點,全省辦節的格局。

第十一屆 陝西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6年在陝西舉辦。開幕式擬定在延安舉行。把開幕式放在延安,是因為這裡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地,頗有意義。閉幕式則會在西安舉行。屆時,陝西省各市都將成為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分會場。為了體現中國藝術節的權威性和獨特性,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名稱也將回歸為“第十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藝術節”。

第十二屆上海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9年5月在上海舉辦。

工作方案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以下稱“十二藝節”)將於2019年5月在上海市舉辦。為集中展示全國文藝創作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優秀成果,引導演藝行業和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和旅遊部定於2019年5月舉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以下稱“博覽會”)。工作方案如下:

一、名稱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

二、時間地點

時間:2019年5月中旬(16—18日布展,19日開幕,20—21日展示,22日撤展)。

地點:上海展覽中心(可用展區面積約1.2萬平方米)

三、展會宗旨及目的

博覽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抓住“十二藝節”在上海舉辦並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大契機,精心策劃、有序組織、搭建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平台,推動演藝及文創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

博覽會以省(區、市)和各相關行業部門等為單位設立展區,通過作品展示、項目推介、產品交易等形式,集中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在舞台藝術創作、演出以及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方面的優秀成果,著重突出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新需求的積極作為,為高質量舞台藝術作品和文創產品拓寬推廣和傳播渠道,搭建服務大眾平台,促進演藝和文創行業不斷最佳化資源配置,加強與旅遊、科技等的融合發展,不斷推出更多更好、更高質量的優秀演藝及文創產品,打造一流的博覽會品牌。

四、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

協辦單位: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

五、參展方式與作品範圍

博覽會將分為重點展示區域和各地展示區域,原則上以分區域整體搭建的方式進行展示。

(一)重點展示區域為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該區域內容以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上屆和下屆藝術節舉辦地以及演藝行業部門等的內容為主。重點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範圍內湧現的舞台藝術優秀作品和文化創意產業最新成果。

舞台藝術方面展示內容主要包括:歷屆“文華大獎”獲獎作品;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優秀作品;上海市創作的優秀劇目;舞台藝術有關行業協會成果等。

文創方面展示內容主要包括: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等單位依託館藏文化資源,積極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所取得的優秀成果。

以上展示內容中涉及文化和旅遊部方面的內容以及各有關行業部門、行業協會成果、歷屆“文華大獎”獲獎作品、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優秀作品及文創方面相關內容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協調相關單位提供。

(二)各地展示區域將分布在展覽中心其他區域。博覽會為各地免費提供展位,各地在各自展位區域內集中裝展。重點展示各省(區、市)優秀舞台藝術作品、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及其他文化文物單位開發的優秀文化創意產品,也可兼顧民眾文化活動、旅遊演藝等品類,推薦接地氣、高效益、體量小的演藝產品參加。各地展示區域的搭建費用由各地自行承擔。

在博覽會中涉及的文創產品營業性活動,參展單位須與博覽會簽訂相關承諾書,對出售產品承擔包括智慧財產權在內的所有相關法律責任。參展單位自行制定產品出售價格,收入歸參展單位,博覽會結束後參展單位須申報博覽會期間的營業額,博覽會對營業收入進行統計。

六、主要活動

(一)優秀節目展演展示。博覽會期間,將在中央大廳搭建主展示舞台,安排各地參展產品中的優秀節目進行推介宣傳;其間還將組織演藝經紀單位和專業採購商觀摩交流;同時在展館LED大螢幕滾動播放各參展單位製作的節目視頻,以擴大影響。

(二)觀摩“十二藝節”演出活動。根據“十二藝節”組委會安排,協調參加博覽會的重要嘉賓出席開閉幕等活動,觀摩各項演出。

(三)成果發布。適時對博覽會情況進行總結,對參會嘉賓、參展機構、工作人員、志願者進行感謝,發布博覽會的各項成果。

七、工作進度計畫

(一)展覽工作

該項工作分為籌備階段、招展階段、策展階段和展會階段。

1.籌備階段: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

2018年10月確定組織機構和運營團隊,承辦單位與運營單位簽訂博覽會運營服務契約,運營團隊正式開展工作;2019年1月確定博覽會總體方案並正式發布;確定招展方案,啟動招展工作。

2.招展階段:2019年1月至3月

確認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及其他各省(區、市)、各相關行業協會參會情況,確定第一輪名單,調整展區規劃;3月中旬確定第二輪名單,鎖定展區,簽訂全部參展協定。

3.策展階段:2019年3月至4月

3月底確定展區規劃布置圖,確認展區布置;4月中旬前收集各地參展設計,確定巡館方案,完成巡館流程設計。確定布展服務商,安排對接並簽署協定。

4.展覽階段:2019年5月

5月初完成布展安排;5月中旬進行布展(3天);展期4天,其間安排領導巡館活動;最後撤展(1天)。

(二)接待工作

2019年4月底前初步確定各代表團名單、證件製作;5月初確定出席參加巡館領導名單、邀請嘉賓名單,確定接待方案。

(三)安保措施和志願者服務

2019年4月初確定安保方案並辦理完各項手續;4月底前完成志願者隊伍招募、培訓和設施準備;確定博覽會現場管理方案,確定各館館長、安保隊長和志願者小組組長人選;5月中旬“十二藝節”組委會檢查安保措施和博覽會現場布展。

(四)博覽會總結

2019年5月下旬博覽會執行委員會向“十二藝節”組委會提交博覽會總結報告;推薦和評選博覽會組織運營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參加“十二藝節”組委會的總結表彰活動;整理博覽會的全部資料、檔案、宣傳報導等歸檔備存。向所有參加博覽會的單位和個人統一郵寄感謝卡。

八、審核把關

各級文化和旅遊廳(局)要積極推薦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文藝作品和文創產品代表本地區參會,要按照“誰推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做好內容審查,認真審核參展舞台藝術及文創產品的內容和相關宣傳品,把好政治導向關,在導向性和意識形態方面存在問題的作品堅決不得參展。各地文化和旅遊廳(局)要對參展內容提出明確的審核意見,部門主要負責人要負總責。

各地文化和旅遊廳(局)須將審核後的參展內容列出清單,並附所有參展內容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材料,於2019年3月10日之前建立目錄並提交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籌委會博覽部審核備案。籌委會於3月中旬組織審核,審核中發現問題將以籌委會名義反饋,各地要承擔相應責任並落實整改要求,於3月30日之前提交修改材料。演藝文創博覽部將在博覽會全程實施隨機抽查,並委託相關專業部門密切關注社會反饋,出現問題將以籌委會名義通知有關地區文化和旅遊廳(局)及時處置。

九、採購組織

各地在組織本地區大中型劇目參展的同時,特別要重視推薦適合面向基層地區演出的優秀小型劇(節)目參加博覽會。要積極組織觀摩團、採購商和本地區政府採購項目負責人赴博覽會開展採購,切實讓更多高質量優秀劇(節)目通過政府採購公共文化服務的機制走進各地基層,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十、宣傳推廣

(一)按照“十二藝節”籌委會辦公室的統一安排,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設專題、專欄報導博覽會的動態、活動和進展;組織媒體對博覽會和各展區負責人等進行專題採訪和報導。

(二)用好“十二藝節”官網和文化和旅遊部、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政府入口網站等,加強對博覽會的宣傳。在“十二藝節”官網上開設博覽會專頁,集中宣傳推廣。

(三)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博覽會招展、策展和博覽會舉辦期間適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博覽會的各階段主要情況,以擴大影響,展示成果。

(四)製作博覽會會刊和重點推介展演節目視頻光碟;充分發揮新媒體、自媒體作用,增強宣傳效果。

(五)投放廣告宣傳。根據“十二藝節”籌委會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博覽會具體要求,有選擇性地在主流媒體、電視台、機場、車站、市區主要街道和旅遊景區及博覽會場內外,設計投放部分媒體廣告展示牌、街旗、路牌告,以加大對博覽會的宣傳推廣。

十一、配套服務

(一)推薦酒店

優選鄰近上海展覽中心周邊符合規定的酒店資源供參展單位選擇。

(二)新聞中心

在展覽中心適當位置設定新聞中心,供媒體實時發布展會各類新聞通告、照片、視頻及訊息。

(三)搭建服務

博覽會開始前2個月,將採取招標的形式優選搭建服務提供商,供各方選擇使用。

(四)志願者招募

按照國際展會慣例,博覽會將招募一批在校大學生志願者提前培訓,做好展會期間服務工作。

十二、財務管理及監督機制

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有關要求,堅持“依法合規、統籌兼顧、精打細算、開源節流”的資金使用原則,嚴格控制活動預算,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講求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切實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和國有資產管理。接受財政、審計、監察等相關部門監督,嚴格加強審計監督,對各項資金使用實行全程審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