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起義

立夏節起義

2月3日,鄂東特委和豫南特委在柴山堡舉行立夏節起義联席會議,進一步研究了商南起義的計畫。 5月9日,各路起義隊伍會師斑竹園,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32師,師長周維炯,黨代表徐其虛。 新中國成立後,當年參加過立夏節起義的洪學智等40位革命者,成了共和國的將軍。

1928年春,“八七”會議精神傳達到鄂豫皖邊區,商城縣委根據“八七”會議精神,決定組織商南(商城南鄉,今金寨西部地區)武裝起義,並成立了商南區委。

1929年春,商南地區黨員已發展到300餘人,農協會組織普遍建立。2月3日,鄂東特委和豫南特委在柴山堡舉行

立夏節起義立夏節起義
聯席會議,進一步研究了商南起義的計畫。由於革命活動頻繁,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警覺。不久,關王廟黨支部遭到破壞,支部書記被捕。縣委根據這一情況,5月2日至4日分別在肖氏祠和穿石廟召開緊急行動會議,修訂起義計畫,決定改中秋節起義為立夏節起義。5月6日立夏節(陰曆三月二十七日)團總外出,周維炯以值星班長身份,以“節日內務要整齊”為詞,將槍枝子彈集中掛在宿舍牆上,以利控制。掌燈時分,團丁們濫吃狂飲,共產黨員輪番把酒,很快灌醉了反動狡猾的副隊長和不可靠的團丁。同志們將槍枝控制起來,宣布起義。與此同時,南溪、白沙河、斑竹園、李家集、吳家店、南流河、湯家匯等地民團和農民暴動也獲得成功,活捉了反動團總楊晉階、豪紳羅維楚和反動分子周若發。革命起義武裝很快控制了松子關、長嶺關、伏山、揮旗山以東的整個商南地區。

起義訊息傳開,人民民眾歡欣鼓舞。5月7日,各地民眾紛紛集會,慶祝起義勝利。5月9日,起義隊伍會師斑竹園,當即召開民眾大會,處決了豪紳羅維楚和反動分子周若發,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2師,周維炯任師長,師部下轄97、98團和1個特務營。實有兵員200多人。

震撼海內的立夏節起義,在大別山中心區打響了向國民黨反動派進攻的第一槍,為開闢皖西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中國工農紅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立夏節起義聖地——丁家埠大王廟:

大王廟坐落在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小街的東南側,是著名的“立夏節起義”舊址。大王廟原是生意人祈求保佑平安發財的祭廟,1229年5月6日(立夏節)打入民團當教練的共產黨員周維炯在丁家埠的大王廟以擺宴的方式灌醉了團總和團丁,成功地領導了震撼鄂豫皖三省的立夏節起義。當晚金寨縣的南溪、吳家店、白沙河、斑竹園、文昌宮、湯家匯、李家集、西河等地農民武裝暴動,消滅反動民團,均取得了勝利。5月9日,各路起義隊伍會師斑竹園,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32師,師長周維炯,黨代表徐其虛。立夏節起義為創建豫東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當年參加過立夏節起義的洪學智等40位革命者,成了共和國的將軍。1981年大王廟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金寨縣正式籌建了大王廟革命歷史陳列室,徐向前元帥為此題寫了“立夏節起義的烈士們永垂不朽”;1998年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