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

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套用較多。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基本信息

簡介

窯洞

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窯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窯套用較多,它是建築在山坡,土原邊緣處,常依山向上呈現數級台階式分布,下層窯頂為上層前庭,視野開闊。下沉式窯洞則是就地挖一個方形地坑,再在內壁挖窯洞,形成一個地下四合院。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千多年前,那時人們便開始依黃土鑿洞安身。時至今日,窯洞式房屋還廣泛分布在黃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區,如陝西甘肅寧夏,居住人口達4千多萬。

特點介紹

窯洞陽光照射圖

窯洞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傳統的窯洞空間從外觀上看是圓拱形,雖然很普通,但是在單調的黃土為背景的情況下,圓弧形更顯得輕巧而活波,這種源自自然的形式,不僅體現了傳統思想里天圓地方的理念,同時更重要的是門洞處高高的圓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時候可以使陽光進一步深入到窯洞的內側(見圖),從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陽輻射,而內部空間也因為是拱形的,加大了內部的豎向空間,使人們感覺開敞舒適。我的導師劉加平先生曾經這樣評價窯洞建築:窯洞冬暖夏涼,住著舒適,節能,同時傳統的空間又滲透著與自然和諧,樸素的外觀在建築美學上也是別具匠心。

歷史

陝北窯洞陝北窯洞

窯洞是陝北的一張響亮的名片。陝北,通常是指長城以南、黃河以西、子午嶺以東、橋山以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8074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兩個地區,二十六個縣市。這一帶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窯洞。時至今日,雖然面對著樓房的巨大的衝擊,但是就整個陝北地區而言,窯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居住率幾乎達到了100%。陝北窯洞歷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陝北的吳堡縣相繼發現了兩座原始社會龍山文化時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頭城,其中就有窯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和淺穴居,並逐漸形成聚落。這種窯洞的雛形的產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時間了。陝北窯洞發展到周代還是半地穴式,到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新窯洞,住著更加舒適宜人。

建築藝術

慶陽窯洞窯洞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作為地下空間生土建築類型的窯洞,其建築藝術特徵又與一般建築大異其趣。窯洞建築是一個系列組合。窯洞的載體是院落,院落的載體是村落,村落的載體是山或川、或原的黃土大自然。所以這種建築造型藝術特色從巨觀的窯洞聚落的整合美到微觀細部的裝飾美,無不打上“窯”字號的印記。窯洞村落的“田園風光”情趣,要在於在蒼涼和壯闊的背景中化呆板單調為神奇。黃土溝信用看有沒有露評的壑梁峁區靠崖窯洞建築群落(村落)以峰迴路轉、漸次感受的變化美感受於人。或以院落為單元,或以成排連成線,沿地形變化,隨山頂勢,成群,成堆,成線地鑲嵌于山間,構圖上形成台階型空間,給人以雄渾的壯美感受。民國本《宜川縣誌》說抗戰時期,邑東興集鎮“就溝崖為窯,溝之雙方,均倚坡重疊窯孔三四層。入夜,各窯燈火 齊明,遠望之如西式樓房,一時人皆比之為上海四馬路雲。”把這種階梯式空洞的防空功能和夜景的主觀層次感受美寫得淋漓盡致。

建築布局

靠山式窯洞

它是在黃土坡上,依靠山崖,前面有一定的開闊地箍建窯洞。因為它要依山靠崖,必然要隨等高線布置才更合理,窯洞常常呈現出曲線或折線排列分布。這種窯洞修建時省工省力,又節約土地,並有良好的採光優點,還取得了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效果。當然它離公路有一定的坡度距離,對於人們出入上下搬運物品和飲水帶來不便的缺點。

沿溝式窯洞。即窯洞修建在河道兩旁,大多數在陽面。也是建築學上講的在沖溝兩岸土坡和崖壁基岩上部的黃土層中開挖窯洞。它的優點是交通方便,飲水便利,可避風沙,本地人稱為“水食相連”之地,缺點就是相對於靠山窯洞視野不開闊,戰亂年代容易受到攻擊。

中國分布

窯洞陝北窖洞外觀

中國是一個窯居比較普遍的國家,從新疆吐魯番、喀什,甘肅蘭州、敦煌平涼、慶陽、甘南,寧夏銀川、固原,陝西乾縣、延安,山西臨汾、浮山、平陸、太原,河南鄭州、洛陽、鞏縣以及福建龍巖、永定和廣東梅州等地區。陝西窯洞主要分布在陝北,指陝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窯洞式住宅。它建在黃土高原的沿山與地下,是天然黃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占用良田,經濟省錢等優點,被當地人民民眾廣泛採用。陝北窯洞有靠山土窯、石料接口土窯、平地石砌窯多種,一般城市裡以石、磚窯居多,而農村則多是土窯或石料接口土窯。主要形式有地坑窯、沿崖窯、錮窯。據初步統計,自解放至今,中國的窯居民眾總數達一億一千萬,目前仍採取窯方式者則有四千萬人之多。其分布區域以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為主,很多貧困戶居住的土窯,年久失修,由於暴雨洪水、滑波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窯洞房屋倒塌或年久失修瀕臨倒塌,廣大窯居人民民眾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

分類介紹

窯洞窯洞

“土打的窯洞丈二寬,夏天涼來冬天暖”。陝北的窯洞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土窯洞、石窯洞和磚窯洞。利用黃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窯洞叫土窯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的可達20米;石窯洞是用石頭作建築材料,深7—9米,寬、高皆為3米左右的石拱洞;磚窯的式樣、建築方法和石窯洞一樣,外表美觀。另外還有一種接口窯洞,是介於土窯洞和石、磚窯洞之間的窯洞,一般是在土窯洞前開大窯口,加砌石料或磚砌窯面,外觀類似石窯洞和磚窯洞。

工序

窯洞窖洞內部結構

古老的窯洞在建築學上屬於生土建築,其特點就是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共生,簡單易修、省材省料,堅固耐用,冬暖夏涼。但是他的開鑿真的如我們想像中挖個洞那么簡單嗎?

首先是挖地基:窯洞的方位確定之後,就開始挖地基,窯洞所指的地基乃是你挖的窯洞類型先確定。如果門前有溝窪,可用架子車把土邊挖邊推進溝里,這樣扔土方便,就比較省力。如果要挖地坑院,經濟不好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於機械施工的,則完全要靠人力用籠筐一擔一擔的擔上來,非常辛苦。過去人們修莊子,只有利用農閒、雨天挖土運土,起早貪黑移的幹活;飯前飯後的擠時間,能擔一擔是一擔,肩上的皮脫了一回又一回,雙手上的繭子磨起一層又一層;常常是老幼不得閒;這一輩人完不成,下輩人接著乾。地基的大致形狀挖成以後,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當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藝、手勁和力氣好的話就能在黃土上刮出美妙的圖案。

其次是打窯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後,就開始打窯。打窯就是把窯洞的形狀挖出,把土運走。打窯洞不能操之過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窯洞打好後,接著就是鏃窯,或叫“剔窯”、“銑窯”。從窯頂開始剔出拱形,把窯幫刮光,刮平整,這樣打窯就算完成了。等窯洞晾乾之後,接著用黃土和鍘碎的麥草和泥,用來泥窯。泥窯的泥用乾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順。濕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窯至少泥兩層,粗泥一層,細泥一層,也有泥三層的。日後住久了,窯壁燻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牆、安門窗。窯泥完之後,再用土墜子扎山牆、安門窗,一般是門上高處安高窗,和門並列安低窗,一門二窗。門內靠窗盤炕,門外靠牆立煙囪,炕靠窗是為了出煙快,有利於窯洞環境,對身體好,婦女在熱炕上做針線活光線也好。

經過這幾步的挖掘修整,窯洞基本挖成。由人們勞動挖掘出的窯洞,有著獨特的居住價值和文化內涵。它比較堅固、耐用。在當地有著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窯洞。民間也流傳著:有百年不漏的窯洞,沒有百年不漏的房廈。”窯洞拱頂式的構築,符合力學原理,頂部壓力一分為二,分至兩側,重心穩定,分力平衡,具有極強的穩固性。為了住著放心,也往往在窯洞裡使上木擔子撐架窯頂。經過幾輩人,風雨過來,幾易其主,修修補補,仍不失其居住價值。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窯洞的廢棄越來越多,挖掘的很少,這種挖掘方式會越來越不被人知道,這成為一種趨勢。但還是希望在這些窯洞存在的時候,還有一些挖掘窯洞的人時,保存一些資料,希望的是這種精神能被人繼承,讓我們這些中華子孫了解我們的文化,熱愛它。

內部格局

窯洞窯洞

窯洞的內部設施及布居,最能體現其實用功能和以火為中心構築的原始形態者,莫過於灶、炕和煙道系統

黃土高原窯洞區的灶、炕、煙道大體分為兩大系統,一是窗炕前出煙系統,一是掌炕後出煙系統,“鍋台挨炕,煙洞朝上”成為民間口頭禪。

灶是全家人熟食之所系,窯洞的灶是由古代火塘演變而來的,黃土高原窯洞民居區早在漢代就出現了灶,黃龍縣出土的西漢陶灶長21.5厘米,高10厘米,前寬20厘米,前下方有4厘米×4厘米灶門,各部位還有許多紋飾。從灶面上呈品字型分布三口鍋的布局來看,早在西漢中期,陶灶功能已很完備,煮飯、燒水、炒菜已有了明顯的分工,綏德縣四十里舖出土的漢墓陶灶,呈半圓形灶體,有三釜穴,灶台上周圈排列有勺、鏟、鉤、刀、刷等灶具10種,綏德縣延家岔出土的漢墓石灶,灶體為半圓形,正側面有進火口,後有出煙孔,灶面刻大、中、小三個安鍋坑,右側排列有勺、鉤、叉、刷等灶具,這種石質鍋台和灶面三鍋型制一直沿用至今。窯洞區灶台的製作多種多樣,一種是黃土夯打捶成鍋台,然後镟大小鍋口,灶坑和灶門,安上爐齒;另一種是磚石砌成,由石匠事先鏨就寸許厚的石板砌成灶面。另外還有水泥鍋台、磚鑲面鍋台等。

灶的種類有鼓風灶。灶、炕、煙道三位一體,但在燃火方面也分成兩種灶型:函(或稱“風箱”、風櫃”)鼓風灶;利用室內外溫差熱氣流上升原理抽風的吸灶。

窯洞窯洞

吸灶:掌炕和後出煙系統大部分是“吸灶”。即灶、炕和煙道利用熱氣上長的原理,形成一個氣流循環系統。

投灶兒:窯洞民居還有鮮為人知的一個普通的特殊裝置—投灶兒,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曾展示過這樣一個鏡頭:窯洞中炕的一角“狗窩”位置的牆面上,揭起一塊五寸見方小巧的石板,即現出一個黑洞,這就是“投灶兒”俗諺“投灶不是灶,順煙離不了”可見投灶兒是窯洞民居中“順煙”不可缺少的地方風物。

套灶鑊:灶鑊(huo)即灶,稱“灶鑊”,是因為鑊即鍋,是與灶台相連的統一體,所以尋常所言之“灶鑊”即這樣寫,而不能寫成“灶火”,因為“灶火”是專指灶膛里的火燃燒的情狀。套灶鑊有幾個特異之處:材料以上好的黃土和成泥,加入頭髮或紙筋或鹽水,是為了加固灶壁而不致裂開以延長壽命,套灶火的人是專司燒火做飯的婦女,男人不必插手,特別講究忌“土旺”,“土旺”禁土,不能動泥活,這充分說明人們對黃土和灶神信仰的重視。

窯洞窯洞

炕在北方各地均有,不獨窯洞區為然。“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充分說明了長達幾千年的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時期炕給住窯洞的農民帶來了天倫之樂。

盤炕就是造炕、打炕。炕按大小和方位,有占窯洞一角而較小的棋盤炕,也有從窯窗至窯掌的順山炕,但順山炕是為了多住人,常供旅店、學生宿舍、兵營用。如盤掌炕,則窯多寬,炕多寬。但炕之長短卻有講究:“炕不離七(妻),門(大門門高)不離八。”也就是說炕長必為5尺7寸,與目下的床長2米相較,短10厘米左右,卻足夠睡人之體量,這講究是為求吉利,一則“七”諧音為“妻”,而夫妻之禮是“上炕是夫妻,下炕是君子”,兆示炕上“飲食男女”做愛和合,孕育成功;二則“七”為奇數,為增長的數,寓子孫滿炕,香火有人繼承,故以“七”為吉,有些地方在炕面上留個“炕縫”。炕縫實際上是做成石榴狀凹窩,說不留炕縫則媳婦不生孩子,亦出於石榴多子的文化寓義,炕分為:石板炕,草泥捶炕。

炕圍畫:炕圍畫又稱“炕圍子”,“炕圍花”。一般在炕圍子高約80厘米,最高超過1米,因為太高了不好看,炕圍畫種類繁多,人物仕女,山水田園,花卉蟲魚,戲曲故事均可入畫。

煙洞

煙洞即古雲之“突”土建築學上稱“煙道”。煙洞又稱“煙囪”。“囪”又是古代“窗”的意思。從“囪”的字可以看出,原始人的火塘時代並沒有正式的排煙系統,而是火塘的煙隨便從門窗逸出的形態。“絕活”土法鑽煙洞。煙道的砌造也分兩種:無論是磚拱、石拱、泥墼拱,均由匠工在窯之後側距掌1米左右的窯腿上預留,直至頂端,並高出頂端1米以上,這是通常的做法,但對土窯來說,由於地形地勢的關係,只能採取鑽土的辦法。其工藝流程是:土窯打就之後,於窯掌左近或右近窯腿上掘一高2米。寬能窯人的龕,然後綁縛鑽具,鑽具是90°的曲尺形。一塊寬約20厘米,長約1米的厚木板作為撬板,撬板的一頭縛一相對活動的豎竿,頂端套上掘進的鏵頭或矛頭,有的則用四隻鐮頭或钁頭呈十字形縛定,置一木墩於洞底,撬板搭在上面,竿頭朝上,對準窯洞的位置。操作者反覆壓動木板的這一頭,利用槓桿作用,鐮刀或鏵頭一伸一縮地朝上戳。一竿盡,再續一竿。農家沒有精確的測量儀器,所以煙洞的高度也沒有精確的數,直到戳透為止,鑽煙洞必須有極精湛的技藝,經驗豐富者,不論窯背覆土多厚,續了幾根竿子,憑其嫻熟的技藝,必然是筆直的,不差毫釐,被譽為“絕活”。

構造

窯洞馬氏莊園

隴東黃土高原是天下黃土最深厚的地方,而慶陽地處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是居民窯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窯洞密密層層,鱗次櫛比,有人曾喻為:如掛在雲霧中的洞天神府,似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顆顆明珠。

上至周先祖時期,土窯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詩經》稱為“陶復陶穴”,唐宋時期,窯洞種類增多,每個窯洞有了明確分工,有暗莊、明莊和四合院莊,明清時期出現了小城堡,高大土牆將一組窯洞或土炕圍起來,以防禦兵荒和盜賊,俗稱為堡子。

窯洞的修建,莊面子一般高至九米,長十七至二十三米,用钁頭修刮成水波等花紋,正面挖窯三至五孔,側面根據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窯,前面取土為平空地,一般為三面築牆,修建大門門樓。窯洞一般高四米,寬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窯比其他窯洞略高,作正堂為長輩居住。窯口砌牆安門窗,一般一門三窯洞或一門二窗,靠窯頂的窗子稱天窗。窯內靠山牆均盤有土炕,土炕一邊緊接山牆,一邊緊連窯壁,留有炕洞門,“燒柴點炕,滿窯生暖,主窯坐炕,其樂融融”,修窯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濕就乾,避低就高,避陰就陽。

慶陽窯洞

慶陽窯洞慶陽窯洞

種類很多,細算可分十多種,但按大類分,有三種,即明莊窯、土坑窯、箍窯。

莊窯,也叫崖莊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平,然後修莊挖窯。“陶復陶穴”中的“陶復”,指的就是明莊窯,有一莊三窯和五窯,也有五隻以上的,寧縣瓦斜鄉有一個千年大窯洞,占地200平方米,一門五窗,窯內可容納數百人集會。在董志原、草勝原等大原上,也有利用胡同修莊的,由於崖勢不高,有得下挖幾米再挖窯,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莊。

土坑窯:這種窯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徑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陶復陶穴”中的“陶穴”即為這種下沉式地坑莊。這種窯洞實際上是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更為顯著。

箍窯:箍窯一般是用土胚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牆,拱圈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呈雙坡面,用麥草泥漿抹光,前後壓短椽挑檐,有錢的人還在卜面蓋上青瓦,遠看像房,近看是窯,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箍的窯洞稱石箍窯。

慶陽窯洞按用途分還有很多種,在正窯面或在莊子崖面正面兩窯口之間的上部,挖小窯一孔,修階梯而上,可以高瞻遠矚,多為防盜而用,稱為高窯。在窯內一側挖一小窯洞,多為儲藏貴重物品或糧食而用,叫拐窯。住家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什麼客屋窯、廚窯、羊窯、中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類型

窯洞姜氏莊園
窯洞有四種類型:

頂門窗土窯
地基就緒後開高3米、寬0.7米的長方形土口,1~2米後鏇成拱形,掏空三四米左右。留土炕,挖炕洞和煙洞。自然乾燥後,上安0.7米見方的一個窗子,下安一扇門,麻紙糊以後便能居住,冬暖夏涼。但光線太暗,泥糊抹面,亦不雅觀。

大門窗石窯
純粹用石頭圈成高3.4米左右、寬3米至3.5米的拱形窯洞,多為6~10米深。火炕另盤,形式自取,定有“尺八的鍋台二尺的炕”之高低規格。“狗窩,臥下狗,煙洞轉開斗,出煙一袖口,風颳如雷吼。”這是煙洞的標準。此種窯洞大門大窗,經久耐用,光線好。吳堡鄉比較多。用料和門面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鑿面子粗細。解放前富戶多一寸三鏨,特富者上馬頭石,蓋廈檐,頂“露明柱”。窮者手錘科四正即可,甚至有壘“人”字牆面的。全縣以宋家條村的石窯為最。宋家川、南山上、磚窯山有天才石, 自然白色花面,不需要鏨刻,只要鑿四正即可。門窗以平檣為主梁,上面是半圓,下面方形窗子和門。門有單扇和雙扇兩種形式。

大門窗接口土窯
沿黃河一帶,膠土多,質硬而油性大,取石也容易,先鏟開崖面,留下土楦。接1.7米左右深的石窯口,大小同純石窯。隆冬時節,倒楦,跟上窯口的方向、高低、寬窄打窯洞,留土炕。深淺隨便,以土質好壞、人口多少而自定。淺窯為撐炕,深窯為廂炕。三條炕洞,直通煙囪,連線灶膛。面石好壞,差別也很大,土窯洞一般要上箍,防止土質乾裂下塌。麥秸泥抹數次,後用麥殼子軟泥抹一次,乾後便能居住。現在內部多用石灰或白堊土粉刷。此種窯洞,土石摻半,耐風雨侵蝕,冬暖夏涼,二八月溫和,勝過純石窯,多為農家喜愛。專家也認為,山區的土窯洞冬夏室溫適中,有利於人的身體,故長壽老人多出在山區。但要紅壤土山,黃土山切不可打窯洞。

大門窗泥結窯
吳堡三道塬,取石不易,黃土又不可打洞,過去只能用麥秸土摻水作坯,曬乾後圈窯。這種窯洞,純土結構,最怕秋雨綿綿。現在新修,多為磚石結構。吳堡富戶講究,“四合院”,或者三孔一院,或者五孔一院。有的另做廂窯,倒座窯或馬棚。擇向建大門,俗稱“樓門”。舊社會,大門按身世決定式樣和裝飾。

農耕文化

窯洞窯洞
慶陽,地處黃土高原甘肅省東部,氣候溫和。古稱北豳,習稱隴東。歷史悠久,“周道之興自此始”。是中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要了解窯洞發展就要追溯到遠古農耕時期。經過幾千年的風雨洗禮,窯洞像一位母親,親歷著朝代變遷,看著她的土地成長,看著農耕文化的開創發展,有著深厚的農耕文化的痕跡,農耕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她的發展。

早在二十萬年前,已經有人類在慶陽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視農業,《漢書•地理志下》有:“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在夏朝在太康失位之時,不窋承襲其父后稷的官位。太康政亂破壞農業生產,不窋遂率領族人來到慶陽,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種莊稼的技能,教民稼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詩經.豳風.七月》中描繪的正是一幅當時的農耕圖。

周族歷經從不窋到鞠陶、公劉三代,發展了農業生產,創造了周的燦爛文化。《甘肅省通志》里慶陽人有“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是他們的功績,“陶復陶穴以為居”是他們的功績也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沒有陽光,陰暗潮濕、又時常有野獸的危害,對人類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沒有保障,也因此不利於發展,在不窋執政時,鞠陶負責挖窯洞,所謂“陶復陶穴”就是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而挖的兩種形式的窯洞,古代窯與陶相同,有了窯洞,人們就不再苦於野獸襲擊,安全有了保障,開始定居生活,農業才因此而大力發展,窯洞便是農耕家園。

中國各地特色民居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築樣式和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較為鮮見。中國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設計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盤點中國各地各族民居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氣候,不同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

民居建築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本期任務讓我們來走進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