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愛鳥

程氏愛鳥

《程氏愛鳥》是北宋蘇軾寫的一篇文章,該文寫的是蘇軾的母親對鳥雀好,而鳥雀們也願意在蘇軾家院子裡無慮的生活。引發當時人們對朝廷和官吏對人民所做的深思。也應引起現代人對人與自然的思考。應結合蘇軾的人生成長經歷理解。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吾昔少年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僕,皆不得捕取鳥雀。數年間,皆巢於低枝,其鷇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四五百,翔集其間。此皆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閭裡間見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忮之誠,信於異類也。有野老言:鳥雀巢去人太遠,則其子有蛇、鼠、狐狸、鴟、鳶之擾。人既不殺,則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觀之,異時鳥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於蛇、鼠之類也。苛政猛於虎,信哉!

注釋譯文

譯文

我小的時候所住的書堂前面,有竹子柏樹和各種花,欣欣向榮,長滿了院子,很多鳥在上面築巢。武陽君(我的母親)厭惡殺生,命令小孩和家奴都不得捕捉小鳥。幾年的時間,(由於沒有捕捉行為)鳥雀們都將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彎下腰可看到它們的幼鳥。又有四五隻叫做桐花鳳的鳥,一齊飛翔並棲息在花木叢里。這種鳥羽毛極為罕見珍貴,但卻十分馴養服從,從來不畏懼人。鄉里人偶然見了(這景象),把這當作奇怪的事。這其實沒什麼,我們不兇狠並真誠地對待它們,使它們信任異類。民間有一種古老的說法:要是鳥雀的巢建得離人太遠,那么它們的孩子就會被蛇、鼠、狐狸、鷂鷹、老鷹所騷擾。人既然不殺鳥雀,那么它們自然接近人,想免除這些兇惡動物的騷擾(指蛇、鼠、狐狸、鷂鷹、老鷹)。從這件事情看,以前鳥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因為人的作為比蛇鼠之類牲畜的作為更加殘暴。殘暴、苛刻的統治比老虎還厲害,確實是這樣的啊!

注釋

1.吾:蘇軾自稱。

2. 庭:院。

3.巢:築巢,名作動。

4.武陽君:蘇軾的母親。

5.惡:討厭。

6.殺生:虐殺小生靈。

7.婢僕:泛指家奴。

8.鷇【kòu】:初生的小鳥。

9.俯:彎下腰。

10.窺:看。

11.桐花鳳:鳥名。

12.至:極其。

13.訓擾:馴服順從。

14.殊:一點兒。文言文中的“殊”,多作“很”用。

15.閭里:鄉里人。

16.間:間或,偶然。

17.無他:沒有別的。

18.忮【zhì】:惡。

19.野老:鄉下人。

20.去:離。

21.是:由此。

22.異時:那時。

23.於:比。

24.信:使...信任

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和父蘇洵弟蘇轍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享年66歲。

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大兒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

嘉祐二年(1057)與弟蘇澈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泥煤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

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

蘇軾 蘇軾

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他與他的父親、弟弟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蘇軾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王尼弟

作品鑑賞

全篇講的是愛鳥的故事。究其深意,在於一個“仁”字,篇末的“苛政猛於虎,信哉!”正顯出“仁”字的實質。凡人之情,皆出於“仁”,否則,其帶給社會的災害是難以估量的。所以蘇軾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眾,四海之廣,使其關節脈理,相通為一。叩之而必聞,觸之而必應。夫是以天下可使為一身。天子之貴,士民之賤,可使相愛。憂患可使同,緩急可使救。” 從“仁”的哲學思想而廣展到“仁政”的主張,已屬政治思想的範圍。

這是一篇傑出的寓言散文,首段記作者母親因吃齋行善,故“ 惡殺生”,禁捕雀鳥,任其生長繁息,使眾鳥不畏人 捕而與人親近,實際上起到保護鳥類的作用。次段是以“有野老言”,道出他希望表達的願望:鳥類因有人類保護而免於猛禽的傷害,隱喻朝廷官府應保護平民,防止壞人侵害。並藉此暗諷朝政腐敗、官吏殘害百姓的現實,如文末引“苛政猛於虎”一語,使全文主題突出,寓意深刻。行文流暢,平易自然,輕描淡寫,以寥寥數筆勾勒出庭院鳥語花香的美景。然而,在平淡自然中顯出“ 猛於虎也”的雄奇,使文章顯得不同凡響。

習題

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眾鳥巢(鳥窩)其上 B.其鷇可俯而窺(看)也

C.日翔集(棲息)其間D.至(極)為珍異難見

10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B )

A.皆巢於低枝 信於異類也

B. 眾鳥巢其上 翔集其間

C.以為異事 以人甚於蛇、鼠之類也

D.其鷇可俯而窺也 而能馴擾

11.用現代漢語下列句子的意思。

( 1 )鳥雀巢去人太遠,則其子有蛇、鼠、狐狸、鴟鳶之擾。

要是鳥雀的巢離人太遠那么它們的孩子便會受到毒蛇、老鼠、狐狸、老鷹等的騷擾。

(2 )人既不殺,則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人要是不去傷害鳥類,那么它們自然接近人類,想要避免兇惡動物的侵擾。

12 .為什麼鳥雀都到“我”家的院子裡築巢?結合文意簡要回答。

環境幽雅;人們愛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