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地村

祥地村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是祥地村出產好茶的原因之一。 祥地村地處安溪西北部,位扼中國鐵觀音三大主產地之一——祥華鄉的東大門。 悠久的產茶歷史和精湛的制茶工藝,是祥地村出產好茶的原因之二。

概括

祥地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祥華鄉,在鄉政府駐地東3公里處,同發山西麓山坡地,海拔830米。原稱上第,俗稱上地,後諧音為祥地。村委會設在大宅,轄6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吳姓、上詹姓

祥地村全景祥地村全景
祥地村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鐵觀音茶王村

幾乎所有外出開鐵觀音茶莊的祥地茶農茶商,都將那幅帶有圖騰意味的家鄉全景圖高高懸掛在自己的店堂里、心坎上!
原福建省省長、商業部部長鬍平在視察福建省安溪縣祥華鄉時曾這樣評價:“祥華觀音,茶中極品。”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祥華鄉祥地村的鐵觀音幾乎成為了祥華甚至整個安溪鐵觀音的象徵。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是祥地村出產好茶的原因之一。
只有在天時、地利、人和等優越條件下,才能生產出形、色、香、味、韻俱佳的鐵觀音好茶。
祥地村地處安溪西北部,位扼中國鐵觀音三大主產地之一——祥華鄉的東大門。境內數座高峰(同發山)生態環境保護完好。蔥蘢林木達上千畝。依半山腰開墾的祥地萬畝茶園,平均海拔均在800—1200米之間,土壤深厚。以紅、黃凝土為主,山間長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8℃。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烏龍茶尤其是鐵觀音的栽培。
悠久的產茶歷史和精湛的制茶工藝,是祥地村出產好茶的原因之二。
祥地村種植鐵觀音歷史可追溯到150年前,據考證。至清末該村年產鐵觀音春茶已達上百擔,歷經祖祖輩輩的流轉傳承,祥地村始終擁有一大批勤勞樸實、經驗豐富的茶農與制茶能手。
“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樣地全村現有6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種茶。他們以精細的採摘方法和精湛的加工工藝,製作出來的鐵觀音品質可謂獨樹一幟。
祥捷運觀音外形圓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烏油潤,砂綠顯,紅鑲邊,湯色金黃明亮,香氣馥郁高長。帶獨特的蘭花香(甜果味),滋味醇厚,入口回甘強,音韻顯,葉底肥厚軟亮,具綢面光澤,耐沖泡,耐儲藏,經過加工烤火後,茶湯入口的韻味尤為明顯。
祥地茶的優越品質得到了社會的讚譽和消費者的認同。祥地村茶師精心製作的鐵觀音自1982年始,連續5年榮獲中國鐵觀音重鎮——祥華鄉的“茶王”桂冠,祥地村被祥華鄉定為鐵觀音“專業制茶示範點”。1987年以來,該村更有多人次在政府舉辦的各級茶王賽上獲得金獎、一等獎、優質獎、茶王等榮譽。
因此,如果說安溪是中國鐵觀音的一頂皇冠,那么,祥地茶就是這頂皇冠上一顆閃閃發亮的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