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祥益

謙祥益

“身穿八大祥(綢緞店),腰纏四大恆(錢莊)。”這是早年間京城流行的口頭廣告,意思是這個鋪子裡的東西穿、帶在身上那才叫體面,其中的“八大祥”是對綢緞商鋪經營、服務俱佳的一種口頭讚譽。具體是哪“八大祥”,有很多種版本,有的說“謙祥益、元祥、萬蚨祥,阜祥、瑞生祥、泉祥、瑞林祥、春和祥”,也有的說“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謙祥益、益和祥、東升祥、麗豐祥。”不管哪種版本,裡面都一個名字:謙祥益。北京謙祥益絲綢有限公司(北京絲綢商店),是北京著名的“八大祥”之一。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40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絲綢專營店。經營的絲綢面料、絲綢服裝及工藝品上萬種,高、中、低檔一應俱全,既有深受我國人民和世界各國友人喜愛的各種真絲綾、羅、綢、緞、紗、絹、縐、紡等大類品種,又有個少數民族同胞喜愛的各種專用綢緞,如各種褲緞、褲錦、金邊綢、龍緞、織錦緞、花素軟緞等等。

基本信息

發展簡介

謙祥益
謙祥益謙祥益
謙祥益現在在北京前門外大街,從前門往南不遠,路西的門臉,路西朝東。它的前身是“恆祥”布店,老闆是孟毓溪,店址在山東的周村,後來其子接手,對原來的夥計董連元委以重任,並將恆祥染坊更名為謙祥益,還在北京開設了謙祥益綢布店,由於經營有方,北京謙祥益創建後,生意極為紅火,先後於前門外鮮魚口建“謙祥益南號”,1882年於前門外珠寶市建“益和祥”,1902年於北京鐘鼓樓建“謙祥益北”號,並以北京謙祥益為總店,在全國開設分號。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前門謙祥益老號被燒毀,1909年前門外廊坊頭條重建謙祥益老號。到清末民初,謙祥益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這時的謙祥益在周村、任丘、上海、濟南、天津、煙臺、蘇州、漢口、青島等地開設綢布店20餘處,形成了一
謙祥益謙祥益
個龐大的謙祥益系統,總投資白銀400萬兩,比開張之初資產增加百倍,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絲綢布匹店。

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戰亂加劇,政治文化中心南遷,滿清貴族早已敗落,北京的軍閥官僚也大多離去,市場日漸蕭條,謙祥益的營業也大幅度下降。“9·18”事變後,謙祥益總號由北京遷往上海,到日本投降時,北京謙祥益的經營已極為惡化,後來的內戰、國民黨政府的"金圓券"政策和通貨膨脹,使謙祥益的經營到了最壞的階段。

1949年後,公私合營時,謙祥益總店由廊坊頭條搬至"益和祥",即現在所在地。1978年,原商業部、紡織工業部鑒於我國絲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和北京特有的地理位置,也考慮謙祥益地處前門繁華鬧市,又靠近天安門廣場,具有經營絲綢的百年經驗,於是將其更名為"北京絲綢商店",作為我國在北京傳揚絲綢文化,展示絲綢精萃的一個視窗。2000年,謙祥益經過股份制改造後,考慮到歷史的因素和中國文化的宏揚,再次將“北京絲綢商店”恢復為謙祥益。恢復名稱後的北京謙祥益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絲綢專業店之一,北京謙祥益店址也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三月,政府貼出布告,為改造前門大街,將要在這裡進行拆遷重建。

歷史探源

謙祥益北京謙祥益二樓的鐵護欄
在北京繁華的前門珠寶市街北口,有一家古色古香、莊嚴秀麗的老字號商店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馳名中外的八大祥之首的百年老號-----北京謙祥益。

中國資本主義性質的工商業萌芽於明朝,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它與歐洲的資本主義同時起步,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早於西方。但中國資本主義性質的工商業,在當時強大的封建主義皇權政治的統治下,在閉關鎖國、重文輕商、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文化下,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和打擊,但中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卻在這條飽經滄桑的道路上,艱苦卓絕地走到了今天。在這支隊伍中,謙祥益便是其中之一。

謙祥益

防火和防盜的大鐵門

謙祥益
整理衣帽的穿衣鏡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倫支,於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隸棗強遷入山東章丘舊軍鎮。孟子倫兄弟初遷舊軍鎮,也不過流亡初定之家,孟家在此傳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謙時,已發展成"能以耕讀付二弟,寇至則以約眾戒守,差賦則典質與之"的一般耕讀之家。清康熙年間,至孟宏謙之子孟聞助時,孟家不但在財富上有所積累,在科舉上也較有收穫,孟家開始發跡,發跡後大量購置土地並大力經商(孟家經商的確切時間因無文字記載而無從考證,據傳孟家從明朝就開始經商)。當時,章丘及鄰縣盛產一種土布,名曰"寨子布",孟家開始在舊軍鎮開設"鴻記布莊"收購寨子布到周村及濟南等地出售。世代相傳,至孟聞助的第五代孫孟興泰時,已由行商變為坐賈,在北京和濟南設立了祥字號布店,孟興泰即為謙祥益的始祖。清嘉慶年間,孟興泰之後孟毓溪先在素有"山東第一村"的周村開設了恆祥染坊,嘉慶末年,資東(孟毓溪)的遠房外甥董連元進店學徒,此人精明幹練、極懂經營,深得孟毓溪父子的賞識,後被資東孟傳珠委任為經理之職,隨將恆祥染坊更名為謙祥益。董連元作為經理在任期間,謙祥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除周村外,又在河北任丘開設分號,在上海開設住莊,由於經營得當,謙祥益資金得到很大積累,為擴大經營,謙祥益經理董連元攜帶部分資金到北京開設了分號,建店於1840年以前具體年代從1820年至1840年眾說不一,這便是北京謙祥益,店址設在北京前門外東月牆。
謙祥益招待顧客品茶的茶几
由於經營有方,北京謙祥益創建後,生意極為紅火,先後於前門外鮮魚口建"謙祥益南號",光緒8年(1882年)於前門外珠寶市建"益和祥",光緒28年(1902年)於北京鐘鼓樓建"謙祥益北號"。並以北京謙祥益為總店,在全國開設分號。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前門外東月牆謙祥益老號被燒毀,於宣統元年(1909年)於前門外廊坊頭條重建謙祥益老號。到清末民初,謙祥益發展成鼎盛時期,此時,資東是足智多謀、赫赫有名的孟養軒。這時,孟家先後在周村、任丘、上海、濟南、天津、煙臺、蘇州、漢口、青島等地開設謙祥益綢布店20餘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謙祥益系統,總投資白銀400萬兩,合銀圓600萬元,比開張之初資產增加百倍。時謙祥益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絲綢布匹店,聲譽國內外。
謙祥益謙祥益
二十世紀初,中國是一個戰亂的年代,謙祥益的經營雖曾有所發展,但最終沒有逃過戰爭帶來的破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南遷,北京的軍閥官僚也大多離去,滿清貴族早已敗落,北京已不是人才匯萃之地,市場日漸蕭條,謙祥益的營業也大幅度下降。"9·18"事變後,華北局勢緊張,謙祥益總號由北京遷往上海。七七事變後,謙祥益的生意直線下降,至日本投降時,北京謙祥益的經營已極為惡化,後經資東大力調整經營開始好轉。但不久,內戰、國民黨政府的"金圓券"政策和通貨膨脹,使剛剛好轉的謙祥益經營又受重創,經營到了最壞的階段。

解放後,北京又成為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市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購買力提高,謙祥益的經營也有較大的改善,並於1951年在北京前門外長巷頭條建立了"謙祥益織布廠"。1955年9月,北京謙祥益納入公私合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謙祥益夥計用的衣帽架
1949年前後,全國謙祥益共有24家,建國幾十年來,受計畫經濟制約、現代工業的衝擊、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改變影響,全國的其它謙祥益分號,有的關閉,有的改營其他商品:上海、天津、蘇州、杭州等地已無謙祥益房產和字號;周村和河北任丘已無謙祥益字號但應該還有房產;青島謙祥益現經營小商品;武漢謙祥益現經營五金;位於北京前門外鮮魚口的謙祥益南號已無房產和字號;位於北京鐘鼓樓的謙祥益北號後被改為友誼時裝廠,現已無房產和字號;位於廊坊頭條的謙祥益總號,公私合營時搬遷至位於珠寶市的益和祥(現北京謙祥益),其房產被分配與北京五金交電公司,現被改建為賓館(無量賓館),房產還依然保存著謙祥益老號的門面,但內部結構已被改變;目前只有北京謙祥益和濟南隆祥在經營絲綢。現在北京謙祥益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絲綢專業店之一,北京謙祥益店址也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謙祥益招待顧客用的方凳
現北京謙祥益(益和祥)的建築結構與同為山東章丘舊軍鎮的孟家之後孟洛川所創絲綢店"瑞蚨祥"結構一樣,都是兩層木製天井結構,後為擴大營業面積,將天井填平、樓梯改道,但依然保存著老店的風貌。益和祥的後院與位於廊坊頭條的謙祥益老號的後院相通,即為兩個店面,一個後院。改革開放初期還有大量的原謙祥益家具、桌椅等用具,後政府修建李大釗紀念館等其它場館時被調撥至他處,現僅存少數物品。

北京謙祥益曾幾度易名遷址,但經久不衰。1949年後,公司合營時,謙祥益總店搬至"益和祥"(現前門外珠寶市謙祥益)經營。1978年,原商業部、紡織工業部鑒於我國絲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和北京特有的地理位置,也考慮謙祥益地處前門繁華鬧市,又靠近天安門廣場,具有經營絲綢的百年經驗,於是將其更名為"北京絲綢商店",作為我國在北京傳揚絲綢文化,展示絲綢精萃的一個視窗。2000年,謙祥益經過股份制改造後,考慮到歷史的因素和中國文化的宏揚,將"北京絲綢商店"恢復為"謙祥益",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董文虎先生。

謙祥益傭人休息用的長凳
北京謙祥益在晚清時期,主要服務對象是王公貴族八旗子弟達官顯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消費對象變為一些清末的遺老、政黨要人、社會名流、新興的民族資本家和農村的富戶。葉盛章余叔岩蕭長華馬連良等京劇大師,都曾是謙祥益的長客。著名的京劇科班"富連成"素與謙祥益交誼甚厚,其服裝也大多由謙祥益提供,因此謙祥益在京城久負盛名。文革前還保存著眾多名人如齊白石、李少春、段其瑞、徐世昌、蔡鍔等的字畫,可惜文革時都被毀壞或遺失,現僅存民國三清會總頭魏奇魏大可)的一幅題字。
謙祥益賬房先生用的木凳

北京謙祥益在晚清時期,主要服務對象是王公貴族、八旗子弟、達官顯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消費對象變為一些清末的遺老、政黨要人、社會名流、新興的民族資本家和農村的富戶。葉盛章、余叔岩、蕭長華、馬連良等京劇大師,都曾是謙祥益的長客。著名的京劇科班"富連成"素與謙祥益交誼甚厚,其服裝也大多由謙祥益提供,因此謙祥益在京城久負盛名。文革前還保存著眾多名人如齊白石李少春、段其瑞、徐世昌蔡鍔等的字畫,可惜文革時都被毀壞或遺失,現僅存民國三清會總頭魏奇(魏大可)的一幅題字。

現今發展

謙祥益總號門面之上的雕花
如今,謙祥益與全國20多個省市的絲綢公司、120多個絲綢重點生產廠家保持著密切的業務關係,是全國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絲綢專業店之一。根據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穿衣習俗的變化,謙祥益以專營絲綢和絲綢製品為特色,商品分為絲綢面料、絲綢服裝和絲綢工藝品三部分。絲綢面料中,真絲、綾、羅、綢、緞、紗、絹、縐、紡等,各種褲緞、褲錦、金邊綢、龍緞、織錦緞、花素軟緞等等品種齊全,形成系列且皆為精品,深受漢民族、各少數民族和外國朋友的青睞;服裝中,各種絲綢面料的中式服裝、休閒服裝、時裝、室內起居用品、內衣等綠色保健服裝,為人們帶來了高貴典雅、自然清新的現代感受;絲綢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工藝品更顯出超凡魅力,各種實用繡片,紅樓夢、昭君出塞等中國古典故事圖畫刺繡,絲綢刺繡山水畫、工藝包中國結等頗具使用、欣賞和收藏等多種功效,為國內外朋友所喜歡。尤以收藏的8名老藝人,歷時6個月,純手工製成的幅長5米、蠶繭絲與黃金絲混織、九龍共舞的"中華世紀九龍圖",成為今天謙祥益的象徵。

謙祥益雖為百年老店,如今卻煥發著勃勃生機。謙祥益積極進行企業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經營管理,積極吸收一級核算、單品管理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多次組織員工培訓以加快商業管理信息化的腳步、快速提高員工素質,豐富企業文化,積極促進社區關係,努力豐富商品和細化其結構,加強客戶資源管理,現已成為一家擁有先進觀念和經營思想、經營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蘊藏著上百年中華民族文化內涵的現代化的商業企業。

絲綢欣賞

謙祥益謙祥益謙祥益
謙祥益謙祥益謙祥益
謙祥益謙祥益謙祥益

相關詞條

便宜坊 步瀛齋 成文厚 大順齋 稻香村 德壽堂 都一處 仿膳 功德林 鶴年堂鴻賓樓

護國寺小吃惠豐堂 錦芳小吃 六必居 美味齋 內聯升 謙祥益 全聚德 榮寶齋 瑞蚨祥

盛錫福 同和居 吳裕泰信遠齋 永安堂 張一元 正陽樓 致美齋 萃文閣 餛飩侯

中華

全聚德、同仁堂……你深知的中華老字號有哪些?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在現代文明迅速蔓延的今天,你還記得多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