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療法

神火療法

神火療法是通過火灸、敷貼膏藥、內食發物及飲用藥酒來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一套方法。

基本信息

治療方法

分為四步,即一燒、二貼、三發、四飲。

l、燒:取專用藥物,如黃豆大小,用鑷子夾穩點燃後,迅速放在選定的部位上,使之繼續燃燒;同時用手指輕輕揉按患處周圍,以減輕疼痛。根據病情,取燃燒點多以阿是穴(壓痛明顯部位)為主,如痛點附近有經穴則取經穴。一般每次取10處左右。

2、貼:在燒後的第二天,所燒部位起泡後皮膚脫落、暴露燒傷處,每處貼1張太乙神膏膏。每天換藥1-2次。

3、發:與貼同時開始進食雄雞鯉魚等發物,每2-3天進食1次,連續10-15天。其它發物如黃花菜、豬蹄、鯽魚等也可作選擇食用。

4、飲:一般在傷口分泌物增多後開始飲用追風酒,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直至傷口癒合。也可連飲3個月左右,以鞏固療效。

治療機理

本療法是外治與內治相結合的治療方法。燒、貼是將藥物直接作用於人體,對患處或經穴直接有治療效用;而發、飲,則在於祛邪外出。燒、貼、發、飲四者合之,則有較強的散寒除濕、化瘀通絡、蠲痹止痛之效,有效促進類風濕的康復。

注意事項

神火療法神火療法
1、本療法專用於類風濕的風寒濕痹型,凡中醫辨證為熱痹(關節紅腫灼痛、舌紅、苔黃、脈數等)禁用。此外,寒痹患者如為孕婦或哺乳期、月經期,以及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者,均在禁忌之列。

2、套用本療法,首先要明確診斷,特別要注意與骨結核骨髓炎跌打損傷的疼痛相鑑別,不可盲目誤用。

3、套用本療法,要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恐懼心理。如有輕度燒灼疼痛感或一周內有低熱,屬正常反應,不必緊張。注意不可在空腹時套用本療法。燒神火後,忌生冷、避風寒、傷口禁水浸和壓迫。

4、神火燒傷處只能貼太乙神膏,禁用其它膏藥和消炎藥。每次換膏藥時,以消毒乾棉球拭去傷口膿液。此外,治療期間不得使用激素、抗生素類藥物。

5、如在治療期間患急性傳染病(肝炎、流腦等),應即停用本療法。此外,治療期間禁忌房事。

6、如經治療後,雖有明顯好轉,但還未痊癒者,可於3-6個月後重複套用本療法。

[按語]

本療法雖專為風寒濕痹而設,但其治療方法和機理可為臨床治療啟迪新思路。對一些疑難雜症或久治不愈的疾病,採用內外同治的方法,綜合針灸、膏藥、食療、內服藥物等多種作用,可收意外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