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社古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西南部,距縣城11.5公里。元至民國時期稱射圃,村北古代有練習射箭圃場,故名。明時曾一度改稱社圃。本世紀50年代初更名社古。由社古大村和王了山兩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社古大村。隸屬於澄潭鎮。社古村,1982年獲省人民政府頒發的農業先進單位獎狀。1992年總產值582萬元。社古產繭歷史悠久。清代中期至民國初期,已成為新昌縣主要產繭區之一,每戶男耕女織,把栽桑、養蠶、產繭、制種、掰棉、繅絲、織綢組合成一條龍生產,蠶種遠銷至杭嘉湖、蕭山及江蘇省的蘇常、江寧等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農學報》載:新昌蠶種,西境(指西區澄潭一帶)最多,專銷杭嘉湖三府。
發展狀況
歷史由來
社古大村,元至清屬豐樂鄉,宣統二年(1910)後屬澄潭鄉,1932年屬射圃鄉,1930年屬澄潭鎮,50年代初屬靈川鄉,1956年後屬澄潭鄉(人民公社、鎮);王了山,原屬誠愛鄉(今梅渚鎮)上胡村,1956年劃入。全村位於曹娥江上游澄潭江東岸,依山傍水,氣候宜人。1992年有549戶,1572人。姓氏47個,其中金姓占總人口43%,其次為陳、徐、俞、張4姓,占總人口30.92%。耕地843畝,果桑地555畝。向以糧桑為本,1949年後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成績顯著,江岸兩邊林果蔭翳,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面貌巨變。社古村黨支部,60年代部分年和70年代每年,均被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
社古是新昌縣主要糧食產區之一。原來旱洪頻仍,數百畝良田常被洪水沖毀為沙灘,占農田面積60%以上的旱田、坑田常遭旱災蟲害,產量很低,甚至顆粒無收。1949年後,廣泛持續地開展農田基本建設,修築6米高、10米寬、1000餘米長的防洪堤壩,堤畔竹、柳成蔭;同鄰村合建2000米長的砩圳1條,聯營水庫2座,蓄水量20萬立方米;村單獨建庫7座,蓄水量7萬立方米,建立提水灌溉機埠6座,裝機55千瓦,沙灘改田200餘畝,使良田增至740畝,自流灌溉,旱澇保收。落實科技興農措施,改一熟為三熟,改高稈劣種為矮稈良種,加強農業綜合防治,為新昌縣兩個綜合防治點之一,備有防治病蟲害的機具500台,促使農作物長勢長期良好。1977年經全國著名的高級農藝師驗收,達到要求,受到表揚。1992年糧食總產61.85萬斤,畝產900公斤,比1949年各增3~4倍,使缺糧村變為餘糧村。多年來,每年完成糧食定購任務8.96萬公斤。
社古村 - 經濟發展
1933年《中國實業志》和1935年王學祥《浙江新昌嵊縣土製蠶種業調查報告》載:新昌制種繁盛之區集中於澄潭、梅溪、白鶴等鎮鄉,以澄潭、射圃等村較多。新嵊兩縣的產繭中心澄潭鎮,在種業興盛時期,每當出種時,輒開不夜之市。日本侵略軍侵占新昌後,社古蠶繭銷路受阻,產量急劇下降,毀桑種糧,只剩零星桑園。1949年後,重新發展蠶桑生產。1968年起,實行桑園五改,即改零星桑為成片桑,高桿桑為低桿桑,稀植桑為密植桑,劣種桑為良種桑,間作桑為專用桑。同時改良蠶種,改進飼養技術,提高蠶繭質量,增加張產,從原來20~30公斤增至50餘公斤,由過去一年只養一季春蠶,改為一年三季4~5次養蠶,稱為春、夏、早秋、中秋、晚秋蠶。80年代起,每畝蠶桑產繭高達150公斤,比新昌縣平均畝產量高出一倍。是紹興市多次授予的養蠶無病奪高產先進單位,全省產繭區幹部民眾前來學習取經絡繹不絕。1989年產繭近千擔,比1956年增長14倍。1992年有蠶桑500畝,產繭8.02萬公斤,收入80.2萬元,位居紹興市前列。
社古桃子是傳統優良產品,1956年收入1萬餘元,占集體收入16%。1992年55畝桃園,產桃6萬公斤,收入10萬元,又有桃苗收入5萬元,同時新種桃樹100畝。社古桃子品質好,素來與坑下梨、梅渚棗及朱家塘的柿子齊名。品種較多,有白桃、五月桃、水蜜桃、蟠桃、金桃等,分別在5~10月份成熟,果大,色美,味甜,頗受顧客歡迎,慕名前往採購者甚眾。
畜牧生產,80年代起有新的發展。1992年生豬飼養量1000餘頭;養肉用雞專業戶71戶,養雞7萬餘只,產值70餘萬元,淨利10餘萬元。有養兔、養蜂、養魚、養羊等專業戶,經營多種養殖業生產。有畜牧獸醫員1人,負責畜牧防疫治病工作。
有村戶聯辦汽酒廠1家,村辦預製場1座,總計職工50人,固定資產60萬元,年產值160萬元。勞務輸出120人,年收入30萬元。篩沙出售年收入6萬元。又有糧食加工廠2個,拖拉機和機動車18輛,打稻機50台,變電所1座(縣電力公司設定),進行機械加工、運輸、機耕、機電脫粒,使用電氣烹調、養蠶。
村區民居多半更新,人均居住面積30餘平方米,全村現有電視機400餘台,電冰櫃30餘台,還有許多其他家用電器設備。
社古村 - 村莊建設
社古村
社古村與澄潭鎮僅一水之隔,江面上有新建公路石拱橋一座,為東茗等鄉村通往澄潭、鏡嶺等地要衝。此地過去只有狹小木橋1座和渡船1隻,行人很不安全,1949年以來有10餘人被洪水沖走。1975年12月29日,社古村民開始建造社古大橋。全村男女勞力700餘人和鄰村部分民眾,破冰挖基,懸崖採石,盛暑砌墩,冒雪架拱,日以繼夜,苦戰兩年,於1977年12月26日舉行通車典禮,橋長127米,6墩,7孔,高8米,寬7米,橋面兩側置西坑石欄板,上裝彩燈8組,兩端各立石獅1對,設計荷載汽-15,掛-80,為新昌縣最大的石拱橋。共投放勞力7萬工,投資7萬元,比原計畫節省資金30萬元,提前一年完工。經省、市、縣交通部門專家鑑定,橋的式樣新穎美觀,質量優等,為全省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節約資金、民辦公助建築大橋的典範。橋的建成,對連線縣(市)鄉(鎮)公路、繁榮市場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產都起著重要作用,曾獲省交通廳自力更生建大橋錦旗,市、縣領導也多次表彰,其成功經驗在全省介紹、推廣。
社古村 - 村莊狀況
1949年前,村民學風雖好,但因生活貧困,無法就讀者甚多。民國初期以來,村里只有初級國小1所,青壯年人口中文盲占70%以上,婦女人口中文盲率高達95%,大中專學生如鳳毛麟角。1949年後,創辦高級國小1所。1985年成為基本無文盲村和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村。現有大中專畢業生30餘人。建有大會堂,為村民聚會、娛樂場所。60年代起,先後設貼報欄、黑板報、圖書室和宣傳窗,共出黑板報3025期。1988年,獲紹興市圖書工作先進單位稱號。1989~1992年,其先進集體事跡和農民義務貼報員、黑板報抄寫員、圖書管理員俞亦生的先進個人事跡,先後5次在《浙江日報》和《紹興日報》進行報導。有村醫療保健員2人,做到小病不出村,急性病患有人過問。戶戶吃上了自來水。重視體育保健活動,全村生育納入計畫軌道,由高出生、高死亡型轉向低出生、低死亡型。199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零。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前34歲左右提高到70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