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渚村

梅渚村

梅渚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西南部,距縣城10.5公里。為梅渚鎮人民政府駐地。古時地多梅,旁有聚落,村名由此而來。自宋至清均屬豐樂鄉,清宣統二年(1910)屬澄潭鄉,1932年後屬梅渚鎮(鄉),1939年屬鶴溪鄉。1950年起屬梅溪鄉(人民公社),1992年5月屬梅渚鎮。轄梅渚大村、社頭橋、紅崗嶺腳3個自然村。紅崗嶺腳是1978年為安置長詔水庫移民所組建。村委會駐地梅渚大村。有村民726戶,2068人,姓氏54個,其中黃姓307戶,占總戶數42.29%。全村毗連七都坂,西臨澄潭江,桑榆竹柳成行,風景秀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耕地1185畝,果桑地596畝。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梅渚村古街風貌
梅渚大村朝南,形狀如船,砩水由西至東沿街而流,7口池塘分布各段,皆通砩水,俗稱七星塘,村民洗滌甚便。村中宅前塘,長方形,面積2畝余,2~3米深,四周砌石,靠街邊置等距荷花柱和石欄板。此塘水質澄清,游魚豐肥,名揚遐邇。清代至民國,有水龍會,置水龍2台。60年代置辦新式救火機,至1982年,全村各戶都吃上自來水,現有洗衣機100台。
住宅原多院落台門,街巷平坦,四周建有柵門8處,夜關晨開,並置檀樹大炮8門。1949年後,社會安定,拆除柵門,陸續新建磚混結構樓房,鱗次櫛比,人均居住面積30餘平方米。
梅渚原運達嵊縣、澄潭、鏡嶺等地,有手拉車路通往新昌縣城和澄潭鎮。現有公路沿村而過,原來茅蓬庵木橋、定波木橋(社頭橋),分別改建為鋼筋混泥土雙曲拱型公路橋和水泥涵洞路面橋,是連線磐安、嵊縣、新昌等地的孔道,為梅渚發展運輸、服務等行業創造條件。現有運輸專業戶18家,大卡車、小四輪、三卡和拖拉機18輛及機車11輛。路旁街邊,開設不少點心店,頗具特色。

經濟發展

梅渚村梅渚村一景
梅渚村歷史上旱澇頻仍。明代開鑿洪江砩(梅渚砩),民國初期建築小段防洪堤壩。1942年7月底,洪水沖毀了堤壩,水位高達民房樓閣,大批房屋倒坍,砩圳遭毀,良田變灘,荒蕪無收。後雖幾經修築,甚少奏效。50年代至70年代,多次全村動員,壘石護岸,挑土築堤。先後建築定波橋至判官頭、木杓溪灘和判官頭至潘家灘堤壩3條,共長3公里多,導流定位,阻止洪水泛濫。60年代至80年代,改石灘沙地為良田600餘畝,將村前400畝爛田園田化,成為良田。多次修築3.5公里長的洪江砩,將社頭橋至丘山段的砩渠改道,提高水位30厘米,增加灌溉面積,又改直前山坑道,祛除洪害。1959年,建造白華坪水庫,蓄水量14.5萬立方米。建立提水機埠9座,裝機88千瓦。使1032畝水田旱澇保收,1992年糧食總產85萬公斤,畝產800公斤,比1949年前各增3倍多。村民糧食自給有餘,糧食定購任務從50年代每年8萬餘公斤,增至17萬公斤左右。
60年代前,廟後墳棚處有澆碓水輪機舂米、磨粉,後改建為水輪機發電廠,白天碾米、軋花、電渡,晚上供照明,年收入達萬元,至華東電網接通後才歇業。
梅渚村是新昌縣集中產制種地之一。民國時期,各戶在山地、溪灘、田塍、圳邊和部分水田中,都種上蠶桑,養蠶制種頗盛,銷往杭嘉湖三府。至30年代,梅渚蠶種逐漸被省制種場生產的改良種所替代,繼而新昌被日本侵略軍占領,蠶繭生產急劇下降。直至1949年後才重新發展,在村前建造蠶室數十間,進行集體飼養。80年代推行生產承包責任制,由各戶分養,蠶繭生產迅猛增長。1978年後新種蠶桑390畝,至1992年共有蠶桑536畝,年發放蠶子1903張,產繭7.21萬公斤,收入63.32萬元,位居全縣前列。
梅渚村綠林竹海
村前389畝村有山,全部綠化成林,設山廠4個,派員常年駐守管理,每隔數年選伐一次,將所砍木料按人口分給各隊各戶。
梅渚棗,素享盛名。宋代以來,成片300畝。抗日戰爭前產量3000擔,1960年產1500擔,銷往蘇州等地。全村各戶加工蜜棗,明代曾為貢品。1974年辟灘造田,全部被毀。
70年代,有集體兔場14個,年養長毛兔2000餘只,參觀者絡繹不絕。現有養兔專業戶10家。另有養家禽、羊、魚、牛蛙等專業戶22家。全村飼養生豬1100頭。同時有葡萄桃子麻菇等種植業專業戶50家。
工業生產嶄露頭角。村內企業,有鎮辦1家,鎮、村聯辦和村辦各2家。有職工200餘人,固定資產92萬元,年產值170萬元。另有各戶聯辦和獨資企業19家,飲食服務業12家,副食品百貨小商店11家。勞務輸出160人,年收入13萬元。1992年,全村總產值702萬元。

戲曲文化

梅渚村梅渚村村貌

梅渚為新昌著名戲鄉之一。明代至民國,有調腔、紫雲班(亂彈)、徽戲等諸多藝人。清鹹豐年間,民間藝人用落地唱書調傳唱故事趣聞。1913~1916年,在越劇發展過程中,梅渚占有獨特地位,村民黃小達、黃乜達(武生)兄弟倆領頭組織起的篤戲班,不僅為縣內最早組織的戲班之一,也是當時同鄉中的佼佼者。其中尤以黃小達為最著,是新嵊兩縣越劇早期著名丑角,擅長《賣青炭》《繡荷包》一路短衫醜戲。他扮演的如《相罵本》中三叔婆一類羊角髻老太婆,在當時越劇界堪稱絕活。只要一撩門帘一亮相,就會引發哄堂大笑。他的幽默滑稽,以及生活化的表演藝術,口齒清晰的長段清唱,大受觀眾好評。1918年,黃小達兄弟又與嵊縣錢景松等合班,借亂彈、徽戲的經驗,採用打擊樂和絲弦伴奏,進入上海觀音閣碼頭錦花園戲院演出,成為越劇赴滬演出的先驅。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新昌後,新昌中學遷至梅渚上課,中共新昌縣地方組織派員進校開展抗日救亡文化宣傳活動,組織師生在梅渚公演蘇聯名劇《欽差大臣》,四鄉民眾爭先恐後前往觀看,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1979年,建造村大會堂,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底層座位1192個,村民常在此聚會,開展戲劇、電影等文藝活動。村內現有電視機500台,豐富了文化生活。

村莊狀況

梅渚村梅渚村村貌
梅渚民風好學。清末有舉人立高旗桿於街邊,以激勵學者上進。民國初期,梅渚國民國小校長依新制辦學,獲縣知事及省長褒獎,頒給辦理有方匾額一方,後將初小升為高小。1949年後普及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現有中心國小和初級中學各1所,總計教師29人,在校學生572人。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已畢業的有40餘人。
舊時街邊有彭壽堂、寶元堂藥店2家。現在設鎮衛生院1所,重視常見病、地方病的防治,普遍推行預防接種和新法接生,基本消滅天花、霍亂、肺結核、血吸蟲等多種疾病。計畫生育工作成績顯著,199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零。
1978年以來,梅渚村每年被評為縣先進單位。1987年,新昌縣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1988~1992年,中共新昌縣委、縣人民政府分別授予法制宣傳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安調解等先進單位和先進黨組織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