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渚鎮[安徽省郎溪縣梅渚鎮]

梅渚鎮[安徽省郎溪縣梅渚鎮]
梅渚鎮[安徽省郎溪縣梅渚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梅渚鎮形成於南北朝時期,迄今約1500年,地處皖東南邊陲,距郎溪縣城16公里,東鄰凌笪鄉,南接建平鎮、新發鎮,西、北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和溧陽市社渚鎮相界,是郎溪縣的北大門,並有皖東南“門戶”之稱。 2003年11月,原梅渚鎮與原定埠鎮合併為梅渚鎮,全鎮總面積77平方公里。全鎮轄梅渚、定埠1個居委會和黎明、鎮東、大梁、定埠、周家、桃園、中房7個村委會(復興村於2009年11月劃給縣經濟開發區)。梅渚鎮物產豐富,是皖東南重要的糧油、禽、蛋產區。蕪申運河(胥溪河)橫貫鎮域,社會治安良好,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表彰。

基本信息

概況

梅渚鎮形成於南北朝時期,迄今約1500年,地處皖東南邊陲,距郎溪縣城16公里,東鄰凌笪鄉,南接建平鎮、新發鎮,西、北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和溧陽市相界,是郎溪縣的北大門,並有皖東南“門戶”之稱。2003年11月,原梅渚鎮與原定埠鎮合併為梅渚鎮,全鎮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全鎮轄梅渚、定埠2個居委會和黎明、鎮東、大梁、定埠、周家、桃園、中房7個村委會(復興村於2009年11月劃給縣經濟開發區),總人口約3萬人。梅渚鎮物產豐富,是皖東南重要的糧油、禽、蛋產區,蕪申運河(胥溪河)橫貫鎮域,社會治安良好,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表彰。

梅渚鎮 梅渚鎮

梅渚沿襲千年的民俗文化更是聞名遐邇。2008年11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9年,成立了梅渚民間文化藝術推進會,啟動保護梅渚古街、古民居,深度挖掘古老梅渚文化元素,“歷史文化名鎮”已通過省政府批准。降福會、小馬燈、大小鑼鼓等已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小馬燈、大小鑼鼓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儺戲“ 跳五猖”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有目連戲、皖南花鼓戲、傳統泥塑工藝等傳統文化,《梅渚鎮志》編寫初稿已完成。

梅渚鎮 梅渚鎮

2014年以來,梅渚鎮緊緊圍繞“仁潤梅渚”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品牌效應,認真落實梅渚文化旅遊發展概念規劃,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調度推進重點旅遊項目建設,著力培育打造具有梅渚特色的“鄉村示範游”、“歷史文化游”、“農業生態游”三大特色旅遊。該鎮精心組織開展了“梅園杯--人文梅渚”攝影藝術大賽,製作對外宣傳畫冊,拓寬宣傳推介平台,不斷增強梅渚文化旅遊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2014年4月,高塘村被市旅遊局評為“宣城市鄉村旅遊示範村”;2014年11月,“跳五猖”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填補了郎溪縣國家級“非遺”的歷史空白。目前,該鎮擁有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非遺”3項,高塘梅園、佛文化主題公園、呂氏宗祠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鎮東休閒度假區已經啟動建設。

與此同時,梅渚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和產業優勢,依託蕪申運河定埠港建設契機,全力推進定埠港物流園建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生產服務業。精心培育商務商貿、總部經濟、生態宜居等新型業態,萬豪廣場會議中心主體工程已完工,胥河商貿城一期啟動建設,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新高地。

梅渚鎮人民政府 梅渚鎮人民政府

經濟發展

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財稅收入1.49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7.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2億元,規模工業企業數達44家。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堅持“規劃先行、正確引導、因地制宜、逐步建設”的方針,認真做好全鎮村莊體系規劃,按集鎮、中心村、自然村、居民點不同規劃的鎮村網路,逐個進行定性、定規模、定發展方向,再逐步進行改造建設。黎明高塘中心村“景區型”和定埠中心村“文化型”美好鄉村建設工程全面完工。投資800多萬元持續推進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改造硬化農村公路35公里,25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實現通水泥路。農村清潔工程市場化運作和分類減量化處理實現全覆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家庭農場5家,新評選省級示範農場評選1家、市級示範農場2家、縣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投資630萬元完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任務,覆蓋面積達4200畝。青蝦養殖等特色產業及鄉村旅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品牌農業、效益農業、信息化農業大幅度提升,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集鎮建設步伐加快

堅持以功能優先、品質提升為目標,加快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開展了商貿秩序整治專項行動,集鎮建成區整治建設項目穩步推進,民眾活動廣場改造、九華新城人行道改造及老醫院新建停車場工程順利完工。鎮污水處理廠全面投入使用,一期投入800萬元的3.5公里集鎮污水管網建設完成。開展畜禽養殖、涉水企業環保專項整治,依法關停梅溧河上游違建養鴨場,完成對梅溧河河道沿岸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下樁、護坡、整形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高塘、定埠兩個省級中心村和周家白屋市級美好鄉村建設點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地域特色和鄉村魅力不斷彰顯。開展實施“八小”水利工程,投資193.42萬元完成擴挖塘壩46口、河溝清淤3條、小型水庫清淤整治2座、鎮重點圩埂加固工程3處、水毀及維修工程27處,防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投資307萬元完成9.6公里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203省道、梅渚大道和定埠港口連線線相繼建成通車。蕪申運河定埠港基本建成,即將開啟梅渚“臨港時代”的嶄新篇章。

梅渚鎮新農貿市場 梅渚鎮新農貿市場

工業經濟持續壯大

梅渚鎮 梅渚鎮

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財稅收入1.49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7.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2億元,規模工業企業數達44家。2018年1月24日,宣城市華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填補了郎溪縣企業上市的空白,成為推動我鎮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方向標。

文旅事業穩步推進

主動加大與江蘇省溧陽市、高淳區等周邊區域對接合作,立足自身資源和優勢,進一步挖掘境內文化內涵,促進產業發展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2018年,國家級非遺“跳五猖”、省級非遺“大小鑼鼓”和“小馬燈”在民俗文化展演及郎溪第二屆文化旅遊節活動中大放異彩;“跳五猖”傳承人周國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錄;《安徽郎溪非遺鬧新春,年味別樣濃》、《傳承“非遺”助脫貧》、《郎溪:“非遺”馬燈鬧元宵,文化振興鄉村美》等一批重點報導在人民網、安徽日報、央視網等主流媒體刊載,切實擴大了梅渚對外影響力,擦亮了文化梅渚名片。省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周家村八個一工程全面開展。融合民俗文化資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梅渚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初步形成了核心版塊引領,秀美田園映襯,景觀小品點綴,民俗特色交融,生態立業跟進的鄉村旅遊模式,開啟了鄉村旅遊發展新征程。

成功舉辦了郎溪縣首屆(梅花)文化旅遊節,國家級非遺“跳五猖”、省級非遺“大小鑼鼓”和“小馬燈”在民俗文化展演及文旅節慶活動中大放異彩。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成功申報了呂氏花敞廳,萬和藥店,吳家昌宅等8個第三批市級文保單位。

社會各項事業協調健康發展

先後獲得“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第二屆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鄉鎮”、“省級產業集群鎮”、“國家級生態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無邪教創建示範鄉鎮”、“全省綜治工作先進集體”,黎明村、定埠村獲評“全省無邪教創建示範村”。一系列榮譽表彰和稱號。

地區發展

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同意《蘇皖(溧陽、郎溪、廣德)合作示範區發展規劃》,涵蓋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民生共享、體制創新五大領域。三地已建立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的“三級運作、統分結合、務實高效”的區域合作機制,聯手打造跨界融合板塊。其中,溧陽社渚-郎溪梅渚板塊圍繞裝備製造業和倉儲物流,打造經濟成長新空間和水陸交通轉換節點,梅渚先導區已建成3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3家。三地將不斷推進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實現均衡協調發展。

梅渚鎮 梅渚鎮

行政區劃

名稱性質
梅渚居委會居委會
定埠居委會居委會
黎明村行政村
鎮東村行政村
大梁村行政村
定埠村行政村
周家村行政村
桃園村行政村
中房村行政村
復興村*(2009年11月劃給縣經濟開發區)行政村

經濟概況

綜述

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財稅收入1.49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7.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2億元,規模工業企業數達44家。

梅渚鎮 梅渚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梅渚地處皖東南邊陲,皖蘇兩省交界處,位於北緯31°25',東經119°21'左右,距郎溪縣城16公里,東鄰凌笪鄉,南接建平鎮、新發鎮,西、北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和溧陽市社渚鎮相界,是郎溪縣的北大門

地形

梅渚境內主要為丘陵,,地勢較為平坦,東部地區稍有起伏。

水系

梅渚庫塘星羅棋布,乾河主要有梅渚河、胥河等。水庫主要有梅紅水庫*(梅渚鎮自來水水源地)、梅豐水庫、丁字廟水庫、上灣水庫、百畝塘水庫等。

氣候

梅渚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乾濕冷暖,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5℃左右,月平均氣溫一月份2.7℃左右,七月份28.1℃左右。降水量1152.1毫米左右,日照時間1992.5小時左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交通

主要交通

名稱別稱性質里程(km)等級
S203省道 建平大道、快速通道、S246(蘇)連線線 皖蘇省際幹線公路52.2(縣內長度)一級
定埠港連線線S246(蘇)連線線、新港路連線線3.0一級
梅渚大道(安徽段通車)S239(蘇)連線線皖蘇省際幹線公路、連線線3.1(鎮內長度)一級
X022縣道鍾梅路、S239(蘇)連線線皖蘇省際幹線公路11.0二級
X023縣道新定路縣道9.0二級
Y002鄉道梅石路、S202連線線、S01高速連線線鄉道、連線線10.5三級
Y012鄉道鄉道9.5四級
梅定路 鄉道 5.9四級
復興路鄉道四級
蕪申運河胥河跨流域省際內河航運通道3.2(鎮內長度)Ⅲ級
定埠港內河港口
定埠新港綜合港區、貨運樞紐三級
梅渚港內河港口
梅渚河 梅溧河蕪申運河支流1.5(鎮內長度)
鎮宣鐵路(規劃)連淮揚鎮鐵路南延線城際客運專線國鐵I級

*(主要對外交通)

公共運輸

公交系統:郎溪縣城到梅渚鎮已開通運營的公交線路有兩條,分別為郎溪—鍾橋—梅渚,郎溪—新發—定埠,起點位於縣義烏商貿城城鄉換乘中心,終點分別為梅渚鎮集鎮和梅渚鎮定埠社區,兩條線路用車均為新油電混合動力空調公車,沿線隨叫隨停,實行階梯式票價,最低2元、最高6元,支持現金、公交卡、移動平台支付。

郎溪—鍾橋—梅渚票價4元,首站首班發車時間6:00,末站末班發車時間19:00,發車間隔15—30分鐘。

郎溪—新發—定埠票價6元,首站首班發車時間5:30,末站末班發車時間18:50,發車間隔10—30分鐘。

*(夏季時間表)

*(分夏季時間和冬季時間表,具體票價、發車時間和發車間隔以實際為準)

過境交通

公路:梅渚是宣城市部分地區和郎溪縣前往蘇南地區的重要通道,目前郎溪縣已開通的長途客運線路里從梅渚鎮經過的線路有七條,分別為:

郎溪——溧陽,郎溪——無錫,郎溪——蘇州,郎溪——常州,郎溪——上海,郎溪——常熟

郎溪——揚州*(只統計縣內長途)

水運:貫穿梅渚境域的蕪申運河是一條溝通長江和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際內河航運通道。蕪申運河從安徽省蕪湖市 出發,經蕪湖縣、當塗、郎溪(梅渚)、至江蘇的高淳、溧陽、宜興,然後入太湖,穿太湖經太浦口在吳江市進入上海,全長271公里。梅渚鎮定埠港和定埠新港位於主航道上,梅渚港位於運河支流上,其中,新建的定埠新港目前已建成4個泊位,後期將擴充至8個,屆時年吞吐物資能力將達到500萬噸以上,實現江海聯運目標,並成為郎溪縣內最大的貨運樞紐和物流基地。

鐵路:規劃中的鎮宣城際鐵路從梅渚境內經過,並在梅渚鎮南部的鐘梅線與快速通道之間設郎溪北站,目前項目正在進行預可行性研究。

附近重要交通

高速互通

溧廣高速:距離梅渚鎮最近的高速互通是G40(S01)溧寧高速郎溪崗南互通,位於梅渚鎮正東方向,由Y002鄉道連線,全程大約9公里,耗時約13分鐘,此外較近的還有“郎溪東”互通,位於梅渚鎮東南方向,由S203省道(建平大道)連線,全程大約18公里,耗時約21分鐘。*(只統計30分鐘車程以內互通)。

溧寧高速南北貫穿於郎溪縣東部,作為G40滬陝高速的連線線,北上最近連線G25長深高速溧陽市新昌樞紐,南下最近連線G50滬渝高速廣德縣誓節樞紐。

高速鐵路

寧杭高鐵:目前距離梅渚鎮最近的高鐵站是寧杭高鐵溧陽站,可乘坐郎溪——溧陽班車到達溧陽汽車客運總站再轉乘公交到達高鐵站,長途班車從梅渚鎮經過,每30分鐘一班,票價20元。

商合杭高鐵預計2020年底正式開通營運,同時,規劃中的鎮宣城際鐵路從梅渚境內經過,並在梅渚鎮南部的鐘梅線與快速通道之間設郎溪北站。商合杭高鐵郎溪站和鎮宣鐵路郎溪北站建成後梅渚鎮到達高鐵站的距離將極大縮短。

民航機場

祿口機場:目前距離梅渚鎮最近的機場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距離大約80公里。

蕪湖宣城機場預計2019年底建成通航,屆時梅渚鎮到達機場的距離將更短。

軌道交通

寧高城際二期:目前距離梅渚鎮最近的軌道交通是南京市S9寧高城際二期高淳站,線路由南京市高淳區接入南京捷運。梅渚鎮距離高淳站約40公里。

根據《郎溪縣城市空間特色規劃(2016-2030)》成果公示,未來寧高城際二期將延長連線至郎溪縣城,屆時梅渚鎮到達城軌的距離將更短。

規劃定位

城鎮定位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重點鎮、郎溪北部工貿之城、郎溪縣中心鎮、安徽省重要的邊界城鎮、蘇皖合作示範區(溧陽、郎溪、廣德)先導區。

工業定位

郎溪開發區“兩園”之一,縣內電梯及其配件產業、汽車內飾件產業、鑄鍛產業優勢聚集區。

旅遊定位

郎溪縣吳楚文化體驗片,集文化體驗、休閒度假、宗教朝覲、養生觀光的特色旅遊小鎮。

交通定位

郎溪縣北大門、全縣重要的貨運樞紐、北部客運樞紐、進出江蘇的重要通道。

歷史文化

宣城市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片區。

教育情況

自古以來,梅渚鎮文風昌盛,民眾多崇尚文化,學知、求知氛圍濃厚。定埠國小為郎溪縣最早開設自然學科的學校,史建於1907年,是幾位留日歸來的學子創辦。史建於1912年的梅渚國小,則富有革命和愛國主義傳統,1928年建立的“梅渚青年協進會”為中共地下組織,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為民族的解放和獨立,起到了積極作用。由於崇尚學識,注重教育,古往今來,梅渚名流濟濟,具有代表的人物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歲貢生,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呂盛。清康熙三年(1664年)中進士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的近代革命家岑述彭;近代知名詩人呂錫楨;當代知名武術家、電視劇《西遊記》武打設計者之一的夏柏華等。

梅渚中心國小

梅渚國小始建於1912年,原名為翠英初等國小校,在1917年更名為郎溪縣立第二高等國小校,抗戰期間(1936年)改為梅渚鎮國民中心國小校,同時成立中心國小區,1949年4月定名為郎溪縣梅渚鎮中心國小至今。學校幾經命名,校址不斷更迭,但重教傳道之風不絕,桃李芬芳遍地,人文薈萃綿延,為社會培養了各類人才。

校園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現有21個班,在校學生855人。教職工74人,其中本科3人,大專學歷35人。建有一個微機室、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個標準化實驗室、一個圖書館和一個“風雨活動室”。校內建有標準的籃球場,和一個200塑膠環形跑道的運動場,另外還有一個能容納400多名學生的食堂。

梅渚中學

梅渚中學始建於1958年,是郎溪縣在農村最早設立的中學,早在1978年便是原蕪湖地區唯一的一所農村重點中學,1988年4月,被收錄入《中國著名中學》一書,2003年6月28日,被評估為“宣城市市級示範學校”。2011年學校初高中分離後將建成郎溪縣北片中心國中作為目標,正努力打造全縣乃至全市農村公辦寄宿制名校。

該校校園面積52600m2,樹齡分別為170年和80年的參天巨樹古銀杏和棠棣妝點著美麗的校園。 1993年,梅渚中學被宣城市綠化委員會授予“花園式單位”,2003年又被授予“市衛生學校”、“市綠色學校”和“縣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綠樹掩映,四季花香,是讀書求學的理想場所。

學校電教中心,擁有我縣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多媒體教室,兼有語音室、微機室,每個教室都有投影儀、小廣播,達國家一類電教標準。理化生實驗室,儀器、藥品,種類齊全,管理規範,為國家一類標準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中圖書、雜誌種類繁多,對全校師生開放,校內有塑膠田徑運動場一個、塑膠籃球場多片、塑膠排球場一個、以及小運動場及“梅園文化”廣場。

國中教學質量穩中有升。連續八年完成市縣下達高考升學指標的學校。注重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並取得豐碩的成果,2002年7月,被省教育廳授予“貫徹體育條例先進學校”的榮譽稱號。目前,梅渚中學在高中各年級開設體藝特色班和綜合改革實驗班,富有特色並初有成效。

原梅渚中學高中部教學質量優良,2011年由於市縣教育改革,劃分並於安徽省郎溪中學。

藝術活動

跳五猖

藝術活動 藝術活動

小馬燈

舞龍燈

降福會

跳五猖

梅渚明間藝術活動較為豐富,最具代表的首推定埠的“跳五猖”。“跳五猖”為瀕臨失傳的明間古典神舞,屬“儺戲”的一個支流,現已編入《中國舞蹈集成》。神舞“跳五猖”雖帶有迷信色彩,但作為明間藝術形式,有它獨特風格。跳舞時由善舞者帶盔披甲,頭插雉尾,背插威武旗,雙手執長刀,戴上神臉面具。除“五猖”神外,還配有以和尚、道士、土地、判官四神,也系面具。其裝束與戲劇形象相似,唯和尚特殊,面具是整個頭像套戴,青光頭,笑容露齒,又穿袈裟,寬服大袖,手拿一把大紙扇。整個神舞布局是“五猖”神圍圓形端坐,其餘神先後出場。此外,定埠小馬燈在明間藝術活動中也具有代表性,玩燈者皆為十歲左右的孩童,它以陳式多變,舞姿優美,音樂動聽等充滿鄉土味的特色而著稱於世。

跳五猖又稱五猖會、跳菩薩。這一儀式是胥河兩岸古代村民對西漢張渤(民稱祠山大帝)開鑿長興荊溪河,引流至廣德的功績崇敬與緬懷而設。

跳五猖主要分布於宣城市郎溪縣梅渚鎮、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溧陽市社渚鎮一帶的胥河沿岸。安徽郎溪縣周家村“跳五倡”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江蘇定埠跳五猖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溧陽大田跳五猖列入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跳五猖古樸,凝重,蘊含深厚的古代文化內涵,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架構,全套儀式演跳近2個小時。有送神(取出面具)、接神、賀神、暖神、擺壇、祈願等有關活動。跳五猖的音樂有大、小鑼鼓之分,按演跳不同進程交替演奏。

舉行跳五猖儀式前,村民還有多種習俗與禁忌,如參與演跳者及還願人家需洗澡淨身,禁止污言穢語,夫婦不得行房事。

跳五猖所蘊含的古代文化思想內涵及“大鑼鼓”的演奏,是古代文化多樣性的體現。

跳五猖這一古代遺留的祭儀,將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形象地運用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上。帶有濃厚的宗教多神的神秘色彩,是巫、儺、道、釋多元思想的表達,充分體現了這一祭儀創立者的宇宙觀和宗教心理,是中華民族古代民間信仰儀式中彌足珍貴的重要文化資源。

2014年11月,郎溪縣梅渚鎮周家村“跳五猖”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梅渚鎮 梅渚鎮

小馬燈

梅渚鎮定埠小馬燈是春節期間在廣場表演,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它的最大特點是人小、馬小、道具小,討人喜愛。跳小馬燈分廣場舞蹈和進家朝拜二種形式。“擺陣”、“擺字”是跳小馬燈的主要特色。表演小馬燈,從出場到收場分為九陣,即“長蛇陣”、“烏鴉翻飛陣”、“太字陣”、“琵琶陣”、“梅花陣”、“六角陣”、“金鎖陣”、“雙龍出水陣”、“虎尾陣”。 “太字陣”主要是演員跳擺出“天下太平”四字。 定埠小馬燈由紀念當地名人呂盛而興起的,對研究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馬的製作採用誇張的手段,馬頭比真馬小,馬頸較短,戲劇人物小巧玲瓏,配打擊樂產生強烈的音響效果,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民間文化藝術的特點。 近幾年來,當地人民政府重視定埠小馬燈的保護工作,對現有藝人進行排查,收集、整理了小馬燈“九陣圖”、16個臉譜等相關資料,組建了小馬燈表演隊伍。同時,把該項目納入當地中國小文體活動課程。

歷史文化

梅渚歷史

梅渚,自南陳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因梅氏定居最早;南來沖水繞小山(梅山),兩邊向北下注,街在山麓,形成水中陸地,故名“梅渚”。明初胥溪上游築堰堵水,河水不能上溯至梅山,舟不能上行,街漸遷今址。

梅渚稱“鎮”可上溯至宋代。據1998年新編《郎溪縣誌》第一章<建置·區劃>載:宋代建平縣昭德鄉的治所,置“梅渚鎮”。該志<大事記>又載: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梅渚建造石階碼頭”。明初洪武五年(1375年),梅渚設巡檢司衙門,駐點守衛。直到民國,先後設公安局、警察分局至解放。

定埠,原稱鄧步、定步。約公元前506年,伍子胥開挖的胥河流經定埠,帶來了底蘊深厚的吳文化。南宋詩人范大成(1126-1193年)《復自姑蘇過宛陵至鄧步出陸》詩中對鄧步(定埠)集鎮的描述,已是“酒市停驂竹廡門”,“車軌如溝平地少”。可見,鄧步的開埠時間也較早。由於胥河是蘇皖兩省的界河,人口族聚,不同文化在這裡長期交融。至今傳存、保留有跳五猖、小馬燈、降福會、大小鑼鼓等豐厚的民間文化,抗戰期間,這裡還有茶肆酒鋪12家。

梅渚古為春秋時吳國轄區,因而深受吳文化的影響,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明間風俗等方面與“吳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更為甚者為地方方言主承古吳語,兼有其他地方語言的影響,經千年的演變,形成獨特風格,稱之為土著語,又為定埠話,在全國方言體系中獨一無二。境內的胥溪河,古稱胥河,上接江蘇高淳固城湖,下至溧陽朱家橋,全長30多公里,近溧陽、宜興過太湖至蘇州。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為西征楚國,命伍子胥鑿渠以通糧運,故名。此河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比蘇伊士運河(公元1896年)早2300多年。

梅渚老街

梅渚鎮有一條建於宋、元,街道南北走向的梅渚老街,全長600多米,街寬3-4米。街道兩面有商鋪數百家,商貿川流,百物匯集。明代《鹽志法》有:“從宋至明,浙鹽水運至梅渚,設棧住賣焉”。清初梅渚商業已成江南屈指可數的集鎮,1906年建立商會,1918年加入上海全國總商會。抗戰期間,商賈雲集,生意興隆,梅渚因此有“小上海”之稱。至今老街猶在,每年舉辦五次物資交流大會。

歷史遺存

梅渚還有胥河古碼頭、隋代壽昌寺遺址、有斐堂、花敞廳、九華山梅渚祗園護國寺、永福橋(俗稱高橋)、鳳凰溝、鳳凰橋等眾多歷史遺存。

近代商業

辛亥革命前後,梅渚鎮最出名的富商有三家,一是溧陽殷橋人殷源浚家,是金陵(南京)幫首領,一是徽州績溪商人汪允功家,一是江北商人吳開訓家(祖籍徽州歙縣,其爺爺年輕時去江北謀生,後來梅渚做生意)。因三處不同地域的商人集聚在梅渚鎮經商,故稱之為徽州商幫、金陵商幫和江北商幫,分別創辦了徽州會館(槐蔭別墅,今鎮心路28-33號)、金陵會館(今鎮心路50-60號)、江北會館(今鎮心路60-66號)。

1905年,清政府喻準各省市成立商會。1906年,梅渚商會與建平(郎溪縣城)商會同時成立,互不統屬。1918年隸屬上海全國總商會。梅渚商會機構人選:1906-1922年,會長殷源浚,副會長翟耀庭、吳開訓;1922-1931年,會長殷鶴山,副會長翟耀庭、吳開訓;1932年,會長吳敬卿,副會長翟耀庭、吳開訓;1933年,會長翟耀庭,副會長張德海;1934-1936年,會長張德海,副會長鄭自求。以上人選都是經過會員推舉後,並報“全總”承認。

殷源浚(號梅生,1880-1923),溧陽殷橋人(今屬社渚鎮),萬茂昌經理(梅渚藥店前身)。殷源浚出生於江蘇溧陽殷家橋一個富豪家庭。其父殷耕南亦農亦商,發家致富,光緒年間在梅渚鎮(距離殷橋不到2公里)開設店鋪。清末殷姓在梅渚設有大小店號約五六家,殷源浚兄弟,以及其他殷姓還有礱坊、磨坊、稻米行等。他們家族有錢有勢,殷鶴山(殷源浚兄長)是清候補知府;殷源浚十八歲中秀才,因為他憤恨清官場的黑暗、腐敗,無意功名,於是致力於實業,聲名顯赫鄉里。殷家在梅渚擁有流動資金四萬餘元,以資產論,殷姓控制了梅渚鎮的商業,就是徽州績溪的汪姓也不能與之抗衡。1906年被推舉為首屆梅渚商會總理(1912年改為董事長,1917年改為會長)。

1906年,梅渚商會建立商人體操隊。後市場繁榮,銀錢往來日漸增多,為了防患於未然,於1921年組建維護商人利益的武裝專業團體--梅渚商團。首任團長汪允功,團丁30多人都是行伍出身,購置36餘支長短槍,聘請退伍軍官黃振鵬任團長,每日操練、站崗、放哨,維持街道秩序。商會成立後,雇了兩名清道工,每日傍晚打掃街道,晚上打更。所有小巷,劃給各商號打掃。下水道堵塞由商會僱人疏通,市容井然。1937年後該商團改編為梅渚鎮鄉中隊。

1907年,殷源浚去上海參加預備立憲公會,結識了江浙兩省許多資本家,其中包括全國總商會總協辦、買辦資本家虞洽卿。1909年殷源浚又赴上海參加南洋勸業會,對虞洽卿談了他準備在梅渚發展蠶桑及開辦絲廠的計畫。殷說:“我用二十年,變梅渚為第二個南潯(浙北蠶絲業中心)”。虞洽卿授意他“先叫民眾更新桑園,廣推‘洋’種,設行收繭,運滬繅絲,待幾年後,就地設廠,由殷經營,由虞提供資金”。 殷源浚虛心學習張謇的大生企業,將自己的繭行命名為“裕大”、“振大”,用“大”字作招牌一方面是他虛心學習張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辦大事的雄心壯志。

1911年,南洋勸業會在上海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展銷會。殷源浚攜帶本地的蠶繭、裱芯紙、蜜棗、桂花糕、土絲、土布、炭、醬菜等20多種土特產參加展出,銷售一空。

1912年,殷源浚開辦梅渚萃英初等國小堂,學校的一切經費均由殷源浚供給。後來,為使辦學經費固定化,他又多次召集商界公議,抽取“警學捐”,資助地方教育發展。“警學捐”提取的方法是:從出口的農副產品的價格中抽0.5%,由商號代收,不足部分,由鹽棧負責60%,下餘40%由商號按資金多寡分攤。“警學捐”的40%用於學堂,補助政府撥款的不足。每年商會補助約一千元(1912-1937年),從來沒有收過學生的學雜費,極大地促進了地方教育事業。

1916年,殷源浚在溧陽、梅渚、河心等地招股,開辦了梅渚至溧陽的小輪運輸公司,取名“大達”。大達公司有小輪一艘,為24匹的動力,另有拖駁二條,載重六百擔(三十噸)。同年秋開航,當日可往返,梅渚的乾繭運到溧陽即掛溧陽至無錫的大輪,由鐵路運至上海,較之木船,縮短了四天,不但加速了行程,並且溝通了商訊。在商會推動下,梅渚鎮又建立了消防機構“太平會”,1921年規定每五千元的商號兩人抬捺的水龍(水泵)一台,梅渚商會購置了四人抬捺的水龍兩台。

1917年,中華全國總商會在上海成立。1918年殷源浚去上海,向虞洽卿陳述梅渚港口的繁榮:桑園遍布,鮮繭質優,發展前景無限,但由於商業信息經郎溪轉蕪湖在轉上海,電信往返,最快也需要半個月,而安徽各地市場的信息也取決於上海。殷源浚要求將梅渚商會改為直屬“全總”, 虞洽卿以電報徵得蕪湖市總商會理事長吳興周(績溪人)的同意,(吳興周是蕪湖商業巨子,創辦多家企業,曾經投資郎溪明星電燈公司。)允許先將梅渚各商號在全總註冊,註冊商號限定資金為4000元,任命殷源浚為直屬分會會長,頒發銅質長方形印章一枚,其文為“中華全國總商會安徽省梅渚直屬分會印”。同其他分會一樣,如無錫、湖州、蕪湖等市,可以參加全總會議,與地方政府分庭抗禮,梅渚商會一切活動,不受所在省、縣商會的控制。

1919年,殷源浚與梅渚商界虞仁山、吳敬卿、吳開訓、鹽棧經理席幼泉、汪允功、王洪榮、王洪謙、張銘洪以及地方紳士吳聘魯,其兄殷源薄等協商,準備在梅渚創辦電力公司,起草公司章程,發行股票籌集資本三萬元,60股,每股500元,公推殷源浚為董事長兼經理,虞仁山、吳開訓為副經理,同年冬,三人同赴上海,接洽購買機器,延請技師。1920年五月五日(農曆)“耀梅電燈公司”開機發電,郎溪縣第一座電廠誕生,該公司報全國總商會備案註冊。(郎溪城內在1926年由胡植齋(績溪揚溪人)等人集資24850元在縣城寺巷積穀倉開辦了郎溪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名為“郎溪縣明星電燈公司”,這比梅渚“耀梅電燈公司”晚了6年。)

1921年,夏季久旱無雨、河道乾涸。殷源浚召集商界公議籌集2000銀元,以工代賑,既疏通了河道,加固圩堤,因是以工代賑、分段承擔,每五方土補助一銀元,這筆款子使那些告貸無門的貧苦農民掙得了勞動收入,度過了災荒。

1923年,殷源浚因積勞成疾,溘然長逝,年僅42歲。壯志未酬身先卒,殷源浚用他年輕的生命,開拓出了家鄉工商業的荒園,用他卓越的功業,矗立起了家鄉人民心中的豐碑。

特產

梅渚花炮

素雞

梅渚糕點

風景名勝

高塘梅園

高塘梅園 高塘梅園

佛文化主題公園

梅渚老街

胥河民俗文化小鎮

高塘梅園

高塘梅園位於省級重點美好鄉村高塘村內,毗鄰X022縣道和S203省道,梅花生態園總面積共1980畝,目前已開發近400畝。園內梅花共有10000多株,品類包括紅梅、硃砂梅、珍珠梅、美人梅、綠梅、青梅、臘梅等。園區現已開發成集遊玩、採摘、運動、飲食、住宿、寫生等功能的綜合旅遊休閒基地,園內分為多個區域,以下介紹部分設施:

高塘水上樂園:擁有兒童水池一座、海嘯池一座、標準游泳池一座,並有專用休憩場地、超市等附屬設施。

高塘馬場:擁有馬匹、越野摩托若干,環形跑場一座,射箭區一個,並有專用休憩場地、超市等附屬設施。

高塘農家樂(園內):位於湖心島上,擁有多個餐廳以及垂釣區,可享受農家美食,詳見上圖。

KTV:擁有KTV包廂,超市等附屬設施。

燒烤:擁有燒烤台若干,園區可提供原材料和燃料。

真人野戰CS:擁有眾多仿真槍械,野外場地一座,包含碉堡、掩體、橋、輪胎、汽車等。

划船區:擁有充氣船隻若干,遊客可沿園內河流自行遊玩。

另外,園區內還有旅館,水果採摘,民俗大舞台,野營區和休閒步道等設施,園外的高塘村也有多個農家樂,以及休憩觀賞區。

高塘梅園 高塘梅園

梅渚老街

梅渚鎮有一條建於宋、元,街道南北走向的梅渚老街,全長600多米,街寬3-4米,街道兩面為商鋪,至今老街猶在,現已被列入梅渚鎮鎮域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區。

著名人物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歲貢生,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呂盛。

清康熙三年(1664年)中進士岑鶴。

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的近代革命家岑述彭。

近代知名詩人呂錫楨。

當代知名武術家、電視劇《西遊記》武打設計者之一的夏柏華等。

榮譽

名稱頒發單位頒發時間(年)等級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文化部2008國家級
“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省人民政府2010省級
“第二屆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省文明委2011省級
“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中共中央組織部2012國家級
“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共安徽省委2012省級
“省級產業集群專業鎮”省經信委2013省級
“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住建部等7部委、國家環保部2014國家級
“省級文明村鎮”省文明委2014省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