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河

繁峙縣砂河鎮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位於五台山北麓,恆山腳下。是通向五台山旅遊風景區的北大門。全鎮人口6.4萬人,轄4 3個行政村,面積222平方公里,是華北重要的商貿集散地。砂河鎮,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京原鐵路、l08國道橫貫東西,砂應、砂台公路連線南北,南靠五台山風景名勝,北鄰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旅遊勝地。東接平型關紅色旅遊線,是晉東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旅遊中轉地。現已成為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旅遊,交通,文化,經濟重鎮。“南台北恆佛聖地,東京西並滹沱源”便是對砂河地理位置精煉的概括。明朝時期所設砂河堡,治今之轄地,原為屯兵之重地。

行政區劃

砂河鎮管轄43個行政村,分別是南關、后庄、牛家川、馬槽峪、西關、泉溝、地卜溝、東關、義興寨、後河、印坪、長勝號、孫莊、上雙井、山羊溝、西沙河、小辛莊、下小沿、小沙河、同路、上小沿、代堡、下灣、柳泉溝、下匯、松澗、紅崖、桃園、下角峪、楊家窯、西沿口、店門、和村、東沿口、杏樹溝、川草坪、曹家寨、泉家坊、長咀、羊腦溝、西石槽、後窯、安耳。

生態氣候

砂河鎮屬明顯的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受大氣環流的影響變化較大。冬季受蒙古西北氣流控制,氣候寒冷而乾燥;夏季受大陸低壓影響,多偏南氣流,氣候溫和;春季是冬夏季風交替的過渡期,氣候變化無常,降水少,風沙大,蒸發快,十年九春旱;秋季低壓迅速為高壓代替,寒溫適中,但為時極短。歷史上十年九旱,風、雹、洪、霜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人口概況

截至到2009年,砂河鎮常住人口為6.7萬人,暫住人口約4萬餘人。大部分為漢族,零散有滿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羌族藏族分布。

工業概況

工業主要有開採、冶煉、機械修理、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行業。主要產品有金、硫、鐵、雲母石英、矽鐵、銅、鉬、磷肥、水泥冬粉和澱粉等。

農業概況

砂河地處中央平原,農業比較發達。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穀子、黍子、小雜糧和土豆。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黃芥、大麻、葵花、花生、黃花等。

水利資源

滹沱河,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相匯入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途經砂河鎮30於公里,有滹沱河大橋一座。是本鎮最主要的人畜、工業用水源地。

經濟發展

2010年,全鎮GDP8.68億元,農村總收入6.36億元,人均純收入3200元。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砂河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大產業總體平衡,突出工礦、私營企業和招商引資為總抓手。穩一產,重點發展二產,帶活三產,引進資金4.5億元,充分利用砂河境內金屬儲量豐富,鐵、金、銀、銅等礦藏量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加工業,截至目前,發展大型金選廠5家,中等規模上銅選廠4家,大中型鐵選廠20餘個,礦產品交易市場火爆,金、銀交易市場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金銀飾品集散地。另外,砂河鎮黨委、政府逐步加大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5年引進資金2億多元,盤活資金4.5億元,其中工礦業引進1.7億元,共建設金、鐵、銅等選廠34家,基礎設施投資3000萬元,其中道路改造20餘個,造和完善城鎮功能1900萬元。旅遊服務業投資1600萬元,建成3星級賓館一座。其它大型綜合飯店3座,砂河鎮日接待能力達5000人次。 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有義興寨金礦和輝煌乳業。義興寨金礦年產黃金2000餘斤,消化勞動力三千餘人。輝煌乳業是生態業的代表,擁有奶牛150餘頭,已形成一個配套齊全的綠色生產鏈,成為全市綠色生態產業的龍頭。另外,砂河鎮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現在已成為北至內蒙,東連天津、北京,西達太原的商貿集散地和小商品、特色農業產品的集散地。

文化教育

砂河一中

砂河中學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東關,創辦於1952年,全校現有教學班56個,其中高中部26個,國中部30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23餘人,高級教師12人,一級教師100餘人,新建了一所十軌制的民辦公助性質的國中部;高中部由原來的四軌制擴展為十二軌。建築面積達11000平方米,校內建築主要有:教學大樓三棟,共54個標準教室,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儀等先進設施;宿舍樓五棟?可容納2000餘名學生就寢,每一名學生都是單人單床,宿舍內備有衣櫃;科技樓一棟,內設可容90人的語音教室一個;微機室三個,電子備課室兩個,砂中還建成了全縣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擁有700多個座位的多媒體階梯教室;今年秋季又建起了校園區域網路;實驗樓一棟,理化生實驗室四個,初高中理化生實驗能全部開展;辦公樓三棟,教師辦公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學校還投資20餘萬元硬化、美化、綠化了整個校園,對重點保護文物――明代建築“泰寧宮”進行了重新維修。

砂河二中

砂河二中,建立於1968年,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砂河二中是 一所十軌制的省級示範國中和省級文明學校,現有在校生2500餘人,教職工146人。學校堅持全面育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針,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1年中考成績居全市第二,2002年中考成績全縣第一,2004年中考成績居全縣第二。

砂河三中

砂河三中,是2008年山西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也是我縣創建優質學校,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足砂河鎮區國中生就讀需求,解決國中生擇校熱,落實政府惠民政策的一項重要工程。學校由省、市、縣三級政府及縣教育局投資,縣民營企業家楊曉龍、王永春、楊志新等捐資共同興建。學校座落在砂河鎮區東,京原鐵路南,108國道北,東臨砂柏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是繁峙縣占地及建築面積最大,設備和設施配置最先進的唯一一所12規制全免費、全寄宿制縣直公辦初級中學。

砂河朝陽中學

朝陽中學位於繁峙縣砂河鎮,2002年掛牌招生,建校七年來,一直堅決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不辦補習班,不擴大班容量,遵循教育規律辦學,經過七年的努力,學校由原來的6個教學班200多名學生迅速壯大為現在的18個教學班,1100多名學生,任課教師59人,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短短的七年,在全體朝陽人的奮力拚搏和艱辛努力下,衡水經驗成功移植我校,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學案”教學模式喜結碩果,實現了“低進高出”、“劣進優出”的育人目標,創出了“差生轉優”的業績。

其他

鎮區各類文化娛樂設施星羅棋布,歌舞廳3O余處,其中較大型的8個。通過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基本能夠滿足民眾的文化需求。另外,晨練廣場的落成極大地解決了民眾晨練沒有場所組織集體活動項目的難題。同時新建民辦溜冰場和大型體育場5處,對解決青少年假期無體育活動場所的難題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砂河變美了,砂河壯觀了,砂河投資環境提升了,砂河髒亂差成為歷史了。這是砂河地區人民和無數遊人對砂河鎮的高度評價,更是對縣委政府和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工作的肯定。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砂河鎮黨委政府歷時70天,對集鎮區進行了全面的集中整頓治理,使鎮區鎮容鎮貌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幾十年的髒亂差現象和不文明現狀得到了徹底控制。衛生、交通、市場治安環境脫胎換骨進行系統化的整治,總計投資三千四百餘萬元,首先對鎮區各主要街道影響鎮容的違章建築全部拆除;多處污染環境的洗車、電焊、貨運商店全部搬遷;鎮區各主要街道路面、路牙進行高標準鋪設和整修;集鎮五橫兩縱主要大街路燈和綠化帶全部維修栽植,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光彩照人,顯現了城市化風格。同時在內環路東西、國道轉盤、五台山火車站南新建了民眾休閒廣場和標誌性藝術選型建築,各主要街道人行道由彩磚鋪設,規劃了人行通道和停車線路,對百餘戶街道臨時經商戶進行了規劃安排。投資285萬元,新建高標準農資市場和蔬菜市場。鎮區垃圾處理井然有序,新建垃圾池30餘個,增加環衛工70餘人,環衛車70餘輛,每天12小時不間斷清掃拉運。
步入砂河鎮區,看到的是嶄新的鎮容,有序的交通,平坦的馬路,衛生的街道,優美的環境。無數商客遊人讚不絕口。看今朝,砂河鎮發生了空前巨變,城市化氛圍更加濃厚了。我們為砂河鎮的巨變而喝彩,為砂河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紮實的工作心繫民生的實績而欣慰。砂河鎮這座集旅遊交通商貿為一體的文化重鎮已經譜寫了絢麗華章,成為市縣的文明東大門。

歷史旅遊

砂河鎮歷史悠久,擁有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岩山寺(岩山壁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一三聖寺永泉寺。另外,古遺址還有義興寨一一焦贊的歷史佳話,代堡一一楊家將的歷史傳說,再有歷史文化名人也不勝枚舉。砂河鎮周邊紅色旅遊景點聞名遐邇,東至著名的平型關戰役遺址20公里,南至毛澤東路居紀念館5里。南距中外皆知的佛教聖地48公里,北距應縣木塔和恆山懸空寺分別60公里、84公里,砂河作為這些風景名勝的中心,有著不可或缺的輻射連帶作用,同時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中轉站。應縣木塔及恆山懸空寺的歷史淵源深厚,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三聖寺

三聖寺位於山西省繁峙縣砂河鎮西沿口村北。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金代建築。清同治十年遷建現址。寺院座北向南,一進二院,寺共有殿堂禪房30餘間。前院有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前後院之間建有舞台一座,另有一處台基,南北兩個舞台,中間用隔板分開,俗稱鴛鴦台。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過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有木雕華嚴像三尊居中,後有雕花背光,前違院,侍立等泥塑。

永泉寺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西北角。1979年、1985年兩次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永泉寺始建年代不詳,元、明、清和民國均有較大的重修。現有民國年間所建的戲台1座,有殿堂、房屋24間,除正殿和戲台外均屬清代遺物。正殿3間,歇山頂,斗拱四鋪作,單下昂,耍頭螞蚱形。襯枋頭象似雲形,蘭額、普柏枋出頭,殿內無金柱,昂呈琴面,柱頭枋2層,正面補間頭拱2朵,山面1朵。為元代 遺構。正殿內塑三世佛,過殿塑彌勒、韋陀,均為近年所塑。

其他相鄰景點

五台山景區 閻錫山舊居 古城代縣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西河頭地道 白佛堂 阿育王塔 邊靖樓 徐向前故居 關帝廟 公主寺 貂蟬故里 關王廟 管涔山風景區 岱嶽殿 歷代長城 海潮庵 洪福寺 護城樓 黃河旅遊區 偏關 惠濟寺 汾源天池 林泉寺 蘆芽山 娘娘灘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秀容書院 奇村溫泉 山西雁門關 石徑禪院 忻州古城 壽寧寺 天涯山 五峰山 忻州城樓 忻口遺址 楊忠武祠 普濟橋 元好問墓 岩山寺 禹王洞禹王群雕 禹王洞 趙杲觀 汾源水利風景區 忠烈祠 管涔山情人谷景區 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 五寨自然保護區 寧武關

歷史名人

元德明

元德明(1159~1206)金朝平民書生,字不詳,太原秀容(今山西繁峙砂河)人。元德明著有東壘集三卷,《金史本傳》行於世。元好問之父。金史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乃言於張,願為撰述,既而為樂夔所沮而止。好問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傳。”乃構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採摭所聞,有所得輒以寸紙細字為記錄,至百餘萬言。今所傳者有《中州集》及《壬辰雜編》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雲。

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漢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少年時代與其父元德明生活於繁峙縣砂河鎮滹沱河北。

胥持國

胥持國,字秉鈞,代州繁�(今山西砂河)人。經童出身,累調博野縣丞。上書者言民間冒占官地,如“太子務”、“大王莊”,非私家所宜有。部委持國按核之。持國還言“此地自異代已為民有,不可取也。”事遂寢。尋授太子司倉,轉掌飲令,兼司倉。皇太子識之,擢祗應司令,章宗即位,除宮籍副監,賜宮籍庫錢五十萬、宅一區。俄改同簽宣徽院事、工部侍郎,並領宮籍監。閱三月,遷工部尚書,使宋。明昌四年,拜參知政事,賜孫用康榜下進士第。會河決陽武,持國請督役,遂行尚書省事。明年,進尚書右丞。

胥鼎

胥鼎(?-1224) 金朝大臣。字和之,今山西砂河鎮人。尚書右丞胥持國子。大定末,擢進士第,入官以治能稱,遷大理丞,至寧間,由戶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宣宗即位,元兵圍中都,授知大興府事兼中都路兵馬都總管。

趙征夫

趙征夫(1912~1967),原名趙壽禎,山西省繁峙縣砂河人。著名中共黨史專家,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理論家,作家。

樊明淵

樊明淵(1913~1949),字經孫,山西忻州砂河人。1931年黃埔軍校第九期,後任山西晉綏軍第二十五兵團總司令。中將軍銜。

生態環境

在努力捫。造生態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鎮村兩級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夯實農業基礎設施的同時,藉助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退斟還林還草等大項目帶動,自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良性運行提供了保證。2010年12月1日,砂河鎮總投資405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預計2013年投入使用,在全市鎮區中首開先河。
新的發展模式中還包括了“甘為他人做嫁衣”的理念,身為五台山北大門的砂河鎮,一改過去與五台山爭名奪利的做法,投資4億元清理門戶,治理髒亂差頑症,興建起一流的服務區,在同世界遺產地的互動共舞中找到了新的發展定位與空間。目前,已有楊小龍等民營企業家投入逾5000萬元巨資在砂河鎮興建五星級大酒店,以滿足五台山遊客的需求。隨著"靈河"高速的開工在即,期盼多年的平型關旅遊區開發項目也已進入操作層面。與此同時,台外寺廟、景觀得到整合,形成了放大輻射效應,北台、中台、西台三座台頂成了繁峙縣與五台山息息相關的緊密紐帶;岩山寺、公主寺、秘密寺等知名寺院成為繁峙縣的文化名片。 為改善生態,恢復山清水秀,繁峙縣更是不惜血本,先後投資4200萬元,為800餘畝破壞較為嚴重的山體美容,使之重新披上綠裝;投資1億多元實施的滹沱河治理工程,使之大部分地段水無斷流,波光漣漪。

未來展望

一個有悠悠歷史的古鎮,承載著無數歷史文化,她有濃厚的人文色彩;一個開放的、活力十足的城鎮,搭載著人們美好夢想,她有鮮活的現代氣息。古老的砂河鎮必將輕挽您的手臂,給您娓娓道來她的榮耀與蒼桑;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砂河鎮擁抱你,必將用現代觀念和一流的服務與您一路實現夢想,再創輝煌!

其他

這裡要特別提示一下,五台山火車站並未在五台縣境內,而是修建在山西省繁峙縣砂河鎮。另有計程車和公車通行於砂河與五台山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