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蓋塘

石蓋塘

石蓋塘鎮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東部,距市中心9公里,境內交通便利,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貫穿南北。全鎮轄8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土地面積52.25平方公里,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白鎢、鉍、銅、錳、白雲石儲量很大,有小“柿竹園”之稱;旅遊資源豐富,擁有一個2000多畝水面的仙嶺湖。

石蓋塘石蓋塘鎮
石蓋塘鎮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東部,距市中心9公里,境內交通便利,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貫穿南北。全鎮轄8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81個村民小組,4242戶,總人口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629人,非農業人口4357人。土地面積52.2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9130畝,旱土1264畝,林地45657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白鎢白雲石儲量很大,有小“柿竹園”之稱;旅遊資源豐富,擁有一個2000多畝水面的仙嶺湖,有傳說神農皇帝母親居住的白石仙。

名稱由來

石蓋塘鎮因美麗傳說“八仙漂海”中的鐵拐李飛越南天之時留連此處秀美山川,護身寶不慎落入池塘而得名,她居郴城南效,依山傍山,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地勢開闊平穩。

行政區劃

石蓋塘鎮轄白石嶺、小溪、五星、石蓋塘、光明、大溪、板田腳、萬壽橋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81個村(居)民小組。

工業園區

石蓋塘石破天驚
石蓋塘鎮工業小區是1996年成立的郴州市唯一的省級鄉鎮工業小區,經過1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全鎮工業有了飛速發展,新型工業化取得的巨大成績就象石蓋塘鎮這座標誌性雕塑的名稱“石破天驚”一樣讓人為之一振。

石蓋塘鎮政府與石蓋塘省級工業小區合署辦公。石蓋塘省級工業小區1996年經省鄉鎮企業領導小組批准成立。石蓋塘工業小區現有入園企業65家,其中年收入上千萬企業15家,有高新技術企業5家。2006年小區實現企業總產值208490萬元,同比增長52.1%;實現工業產總值18.3億元,同比增長5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00萬元,同比增長41.5%;實現企業利潤總額20018萬元,同比增長21.7%;上交稅金7940萬元,同比增長44.8%;實現高新技術產值175858萬元,同比增長65.1%,外資項目1個,實際利用外資330萬美元,全年出口總額達4817萬美元。2005年曾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經濟“十強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鄉鎮”,人口與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農業產業化“十佳鄉鎮”。

石蓋塘工業小區現用地規模是2.739平方公里,其中新型工業發展區0.729平方公里,輕工業開發區0.71平方公里,高效農產品加工區0.5平方公里,高檔商住生活服務區0.5平方公里,休閒旅遊渡假區0.3平方公里,園區開發利用土地面積1.70平方公里,園區土地投資強度是25.48億元,單位面積產值是8.05億元,財稅額3224萬元。

初級中學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鎮中心學校。學校創辦於1964年,原名為小溪中學,1995年改名為石蓋塘中學,2003年始定現名。學校經經四十餘載,培育了無數的棟樑之才,真可謂“殷殷厚土壯幼苗,樹樹桃李滿園香”。

改革開放以來,石蓋塘鎮中心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校2007年共有25個教學班,1000餘名學生;師資隊伍雄厚,專任教師100%專科畢業,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級教師48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市級優秀教師1人,區級百佳教師23人,本科學歷16人。

今天的石蓋塘鎮中心學校正沿著輝煌的歷史軌跡,自強不息,不斷超越,向著新目標穩步奮進。

農業機構

2002年,石蓋塘鎮按照“調優、調大、調強、調物”的要求,切實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瓜菜列為全鎮農業的一項主導產業來抓,並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創新品牌,向訂單農業和“一鎮多品,一品一優”的方向發展,先後落實了2000畝雜交水稻制種,1500畝優質烤菸、400畝金秋茄子、1500畝紅苔菜等項目的銷售訂單,2002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4546.8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3528萬元。

機構與管理

石蓋塘石蓋塘鎮市政府
1996年7月成立石蓋塘省級鄉鎮工業小區(湘鄉鎮企組1996-3號)。市政府為加快小區的建設步伐,成立小區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地點在市企業局。其主要職責是:認真執行省、市有關鄉鎮工業建設的決策,保證各項政策在小區得到貫徹落實;協調解決小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幫助北湖區政府及石蓋塘工業小區管委會本身無法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困難,保證小區建設的順利進行。1997年,北湖區為加強小區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石蓋塘工業小區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北辦函1997-1號),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石蓋塘鎮。2001年11月23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就小區開發建設和管理體制達成一致意見(2001-第7次),明確石蓋塘鎮與石蓋塘工業小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由鎮黨委書記兼任石蓋塘工業小區管委會主任,高配副處級。增設一名正科級副書記兼任工業小區的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設定管委會辦公室,編制為4人,專門負責小區辦的工作,明確石蓋塘鎮屬城建規劃區,從石蓋塘鎮所在的城建規劃區內劃一塊10平方公里左右地為工業小區。北湖區政府按照相關檔案精神於2002年3月29日下發《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工業小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職能配置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明確石蓋塘工業小區管理委會辦公室為正科級事業單位,編制4人,由區政府直接管理。小區辦公室主任1名由鎮黨委委員兼任,全面負責小區辦的日常工作,副主任3名,協助主任工作。

經濟發展

石蓋塘石蓋塘鎮仙水湖一角
在鎮、村幹部的積極引導下,轄區企業主動為當地民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民眾在服務企業發展中得到實惠;民眾也轉變思路,圍繞企業建設謀求發展,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的過程中,該鎮企地關係逐漸從矛盾走向合作、互助、共贏的良好局面。入住園區的裕湘面業、天湖熟食、廣湘黑山羊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僅迅速帶動了該鎮千畝優質紅薯、萬畝板栗、黑山羊養殖基地等項目的建設,為2000多農戶人平增收1400元以上,還吸納了3000多當地勞動力進廠就業,真正讓村民從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得到了實惠。

一、工業小區已成為北湖區工業經濟的增長點。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石蓋塘工業小區的工業規模不斷擴大,集聚效應逐漸凸現,逐步形成了印刷包裝、冶煉化工、農產品加工、電子產品、機械製造等五大優勢產業,擁有了萬容包裝、宇騰化工裕湘面業、金貴有色、高斯貝爾威達機械等一大批創新能力強、市場份額占有率高、發展前景廣的知名企業,並引進了投資3億元的宏生紡織,投資3.9億元的年產8萬噸電鉛熔池熔煉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牽動性強、附加值高的戰略投資者。2005年實現企業總產值13.7億元,同比增長49%;實現工業總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41%;上交利稅5482萬元,同比增長44%,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和重要增長點。同時,工業小區發展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現有5000名勞動力在工業小區企業務工。

二、工業小區建設推動了石蓋塘鎮城鎮化進程。石蓋塘工業小區成立之初,規劃面積只有1.22平方公里。至2005年,小區規劃面積達到了2.739平方公里,使城鎮面積比原來擴大了一倍多。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聘請郴州城市設計院成員,對工業小區進行了規劃,將園區功能劃分為新型工業發展區、輕工業開發區、高效農產品加工區、高檔商住生活服務區、休閒旅遊渡假區,構築了規模適當、優勢互補、特色突出、協調發展的城鎮發展新格局。幾年來,小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億元,拉通並硬化了商業大道、工業大道、裕湘南路、富民大道、裕湘東路等主幹道,基本形成了“三橫四縱”的城鎮道路框架;擴建了水廠二期工程,使其供水量1萬噸;新建139、130移動通信基站和11萬伏變電站,從而使石蓋塘鎮城鎮化水平不斷上規模、上檔次。

發展優勢

一、工業小區發展的政策優勢

石蓋塘石蓋塘鎮仙水湖一角
國家對發展工業相應重視,“十一五”規劃中把發展工業擺在突出戰略位置。省第九次黨代表會也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富民強省的重要舉措來抓。為了節約用地,加強園區集聚效應,要求各地工業項目都要進入園區,這為園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北湖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明確了石蓋塘工業小區在全區工業發展中承擔戰略轉移的角色,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工業小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理。

二、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門,是省委、省政府“一點一線”優先發展區域帶的重點城市,是粵港澳產業轉移的優先承接地帶,石蓋塘工業小區位於郴州市,距城中心僅9公里,區位優勢明顯。107國道、京廣鐵路、建設中的武廣鐵路貫穿南北,新107國道改線工程、廈成高速橫貫東西,京珠高速公路、資郴桂高等級公路擦肩而過。距武廣高速新站僅3公里,距規劃中廈成高速秀風互通口不足500米。距市區高速公路進出口處、良田高速公路出口處各12公里,距郴州火車站貨運站13公里,坳上貨運站9公里。北上長沙,南下廣州,均可朝發午至,交通十分便捷。

三、豐富的自然資源

郴州是湖南能源、原材料基地,具有“有色金屬之鄉”和“世界稀有金屬博物館”之美譽。石蓋塘區域內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尤以白鎢、鉍、鉬儲量最大,有小“柿竹園”之稱,豐厚的資源為企業入駐提供了原料基地。

四、紮實的產業基礎

石蓋塘工業小區以過近十年發展,產業優勢日漸凸現,基本形成了新型工業發展區、農產品加工區、輕工業發展區、高檔商位生活服務區、休閒旅遊度假區五大開發體系,擁有一大批創新能力強、市場份額占有率高、發展前景廣的知名企業。近年來,又相繼一批科技含量高、牽動性強、附加值高的新項目。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3億元。

部分企業簡介

一、宇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郴州市宇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工業小區,成立於2001年7月。公司總部占地面積400畝,擁有資產4億多元,現有職工1000餘人,2007年實現年產值達7.5億元,創利稅達億元。該公司搶抓機遇,勵精圖治,2007年啟動了8萬噸/年電鉛熔池熔煉項目,該項目採用了截至2007年國內乃至國際上最先進的底吹氧化一熔池還原技術,使過去鉛冶煉中的“三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利用,所有鉛冶煉中的污染源排放完全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大大提升了區域空氣品質,全面開創清潔環保生產工作的新局面。2008年3月18日最大生產能力可達年產白銀600噸的子項目貴冶分廠試投產,2008年10月份新廠已全面建成試投產。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5億元,稅收2億元,利潤2.5億元,安排就業1800餘人。

二、郴州市裕湘面業有限公司

石蓋塘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建於1988年,是一家以麵粉、紅薯、大米為主要原料加工、生產、研發系列掛麵、方便冬粉、米粉的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多種經營項目單位。現有員工800餘人、占地面積100畝、年生產能力3.5萬多噸。公司“裕湘”牌系列麵條、冬粉共有六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公司在業內率先準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書,通過ISO9001認證、HACCP認證、ISO14001認證,2007年9月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08年3月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產品質量過硬、深受消費者青睞,暢銷國內並遠銷美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

三、郴州天湖食品有限公司

2001年8月組建,是湘南唯一一家從事清水竹筍、甜酸頭加工出口的企業,專門從事無公害蔬菜和山野綠色食品深加工。公司下轄加工廠1個,占地20畝,開發無公害蔬菜基地3000畝,山野蔬菜基地(竹筍3萬畝、山蕨10萬畝)及天湖野鴨、種鴨基地,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公司以基地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帶動一大批農民致富,解決當地農民種植難、養殖難、銷售更難的矛盾。公司開發熟食產品達10多種,產品連續三年獲農博會金獎,被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認可品牌產品”,被省消費者協會評為“消費信得過品牌”。

鄉鎮風景

石蓋塘石蓋塘鎮仙水湖
仙嶺湖

仙嶺湖位於湖南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工業小區,距市區8公里,107國道貫穿其中,交通方便,市內7路車直達,湖庫面積為2000多畝,容1324萬m,水質清潔,碧波蕩漾,四周風景麗人,夏日每天有千餘人來此旅遊休閒垂釣。現已建成小型別墅20座,燒烤場、游泳場及數家風味餐飲。

白石仙嶺

白石仙嶺位於湖南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鎮之白石嶺村,包括神農佛像、神農母親墓、神農殿等景點,占地面積700畝,海撥950多米,長年雲霧纏繞,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山勢巍峨挺拔,山形由東向西再向北呈圓弧形橫亘,山頂有一巨石,象一頂皇冠高高聳立。從遠處看,整座山活象二龍戲珠,延綿起伏,象皇冠一般的巨石的正中有一半球性的山包據說就是二龍所戲之“珠”。往北面走二十米左右有兩個各一立方米左右的石頭自然疊在一起,上面的一塊有一象常人兩倍大的腳印,正中有據說是用手指頭寫成的兩個正楷字:“正心”。據說這塊石頭就是升天石。往北再走十五米左右,有一碗口粗的風口,常年大風不停地刮出,古人用石頭在此建有一小廟---神農殿,把風口給堵上了,多少年來,當地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石蓋塘白石仙嶺
此殿相傳有數百年的歷史,這裡風景迷人,令你樂不思“城”。

白石仙嶺山頂有五塊坐南朝北、長約6米的巨石,好像如來佛的手掌張開一樣,而神農殿剛好坐落在手掌中心。在最長的“手指”上,有“正心”兩個字,猶如孫悟空當年在如來佛手指所寫。神農殿由做工精細的大理麻石堆砌而成,殿前“神農殿”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兩旁石刻行書嵌對聯“先帝聖功扶宇宙,白石仙岩鎮山河”。進殿後,有供遊人祭祀的古神壇,神壇完好無損,古樸而不失莊重。

神農殿的由來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神農的母親是江口人,居住在白石仙嶺上。神農從小聰穎過人,助人為樂,他走遍郴州的山山水水,嘗百草、制百藥,替廣大百姓祛病療疾,制耒於耒山、拾嘉種於嘉禾、種五穀於其田之陽、教民耕作於江口鄉。每逢澇雨季節,神農用手在天空劃個圈,暴雨隨即停下來;每逢乾旱季節,神農用手指天,隨即就下雨了;每逢某些孕婦遭遇難產時,向神農祈求就能平安順利生產;神農及其母親逝世後,當地百姓在懸崖峭壁的白石仙山頂上建起了“神農殿”以示紀念。

相關詞條


資料參考

[1] 招商信息網 http://bhq.chenzhou.hninvest.gov.cn/

[2] 中國北湖 http://www.czbeihu.gov.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