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臘它村

石臘它村

石臘它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高橋鎮,該村全村國土面積9.56平方公里,海拔2320米,年平均氣溫13.6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石臘它村全村面積9.56平方公里海拔2300.00米,年平均氣溫13.6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農作物郵編:651604,區號:0878; 有耕地94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6;有林地13347.00畝。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3.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40.00畝(其中:田70.00畝,地870.00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作物;擁有林地13347.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已實通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77戶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有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83戶通電,有15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2戶。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否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
石臘它村共擁有汽車3輛,有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77輛,機車57輛。該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7戶;建有小水窖12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耕地效灌溉面積為7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7畝。該村到2011年底,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農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85戶,共鄉村人口976人,其中男性485人,女性491人。其中農業人口976人,勞動力743人。該村以苗族為主,其中漢族154人,苗族693人,彝族129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人,占人口總數的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60人,參合率98.36%;享受低保8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該村沒有建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等。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該村距離鎮中學10.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其中小學生80人,中學生2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民俗文化

石臘它村民屬於彝族羅羅頗,其喪葬文化習俗有獨特風格。
1.死前準備與守護石臘它村人不論男女、歲至六十,其家人即為其準備壽材,壽木一般採用沙老樹、楸木樹、松樹,做好後藏於畜閣樓上備用。
2.停喪與報喪:人落氣即燃放鞭炮,村鄰聞聲就趕來,本家族人為死者洗澡梳理、穿孝衣,拉直手腳等。
3.奔喪與弔喪:死者子女、後家、親戚等得知親人死訊後,準備等喪禮,請嗩吶匠。
4.畢摩設祭:畢摩先於弔喪人員到達。畢摩在喪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5.裝棺與掩蓋:子夜孝女子及本家族人滅掉電燈,手舉火把,為死者整理遺容,綁上絆腳索,套上壽鞋。
6.出殯與教路:出殯吉時到,眾人棺從堂屋抱出,在大門外放於兩條凳上,用千斤和麻繩將抬槓縛於棺上,由八人抬棺,中途不能隨意落地。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賬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到2011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6.00畝。否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7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5人。
該村黨支部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3人。該村團總支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條件差。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穩定糧煙生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適度發展黑山羊及武定壯雞養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