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區

石牌區位於皖西南安徽省懷寧縣,主要由石牌鎮,臘樹鎮,平山鎮,雷埠鄉,皖河農場組成,該地區受石牌影響較深。

石牌區簡介:
石牌區位於皖西南安慶市,由懷寧縣劃分而制,東與安慶市,北與懷寧縣,南與望江縣,西與太湖縣和潛山縣相鄰。主要有石牌鎮,臘樹鎮,洪鋪鎮,江鎮鎮,平山鎮,黃龍鎮,清河鄉雷埠鄉皖河農場組成,區域主要河流有皖河,長河,珠流河等;主要湖有麻塘湖,大塘湖,缽猛湖,七里湖等主要湖泊;山主要有大雄山,鬍鬚山,龍王山等山。地勢主要屬於丘陵地區。區內公路主要212省道,安石太公路(太湖、新倉、茶棚、臘樹、石牌、貓山村津山村、江鎮、梅林、洪鋪、山口、十里舖鄉、安慶),石宿公路(石牌、雷埠鄉、蕎嶺村、欄合村、鳳山村、麥元、孫畈村、橋東村、徐橋鎮、茂林村高嶺鄉、長鋪鎮、五里鄉、宿松),交通四通八達,石牌區總人口30萬。
牌:在長江的西南岸、皖河之濱,有一座古老而年輕的集鎮,名為石牌鎮。明清以來,這裡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商賈雲集,貨賄泉流,乃過去懷寧縣諸鎮之首。建國後長達半個多世紀石牌作為懷寧縣城所在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千年古鎮,遐邇聞名。石牌地域面積91.7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1999年,該鎮被列為安徽省中心建制鎮,2000年被評為省重點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發改委等6部委授予“全國重點鎮”。
石牌民間文化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鍾靈毓秀,人文薈萃,素稱“戲曲之鄉”。波光粼粼的皖河水不僅哺育出了“京劇之父”的徽劇,還哺育出了全國五大地方劇種之首的黃梅戲;“梨園佳子弟、無石(石牌)不成班”。這裡曾誕生了清代戲劇界“四大徽班”進京發起人、“國劇大師”楊月樓,也孕育出了一大批黃梅戲藝術名流。“戲曲之鄉”絲竹不斷,黃梅故里黃梅飄香。如今,這裡的民間戲劇班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1945年成立的石牌“新聲”黃梅戲劇團,近年來多次進京參加展演活動;2005年,該劇團還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等5部委的表彰獎勵。
石牌瀕長江、枕皖水,與望江太湖潛山、安慶大觀區毗連,集鎮輻射人口達100-600萬人。這裡資源豐富,區位獨特。境內麻塘湖碧波蕩漾,水質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兩個日產8000噸的自來水廠可以滿足工業、商業和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需要;石牌,距合九鐵路安慶站、安慶民航機場和長江“黃金水道”安慶港僅30公里,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東(營)香(港)和廣(洲)濟(南)高速公路出口僅2公里。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正在建設中的望江長江大橋與這裡的212省道相連,以及在規劃中的沿江江北高速穿過境內,為石牌構建起了新的交通樞紐。
石牌,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屬安慶市中心經濟區。這裡生產的“頂雪貢糕”、“華帆乳豬”等名優產品馳名全國。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鎮內十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強勢崛起,蔬菜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和優質糧油棉示範推廣基地紛紛建立;九盛紙業、飛達紡織等20餘家千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相繼上馬;2000多名投資者落戶經商置業,鎮域經濟生機勃發,前景廣闊。這裡經濟發展環境十分優越。
石牌,實施科教興鎮戰略,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石牌區唯一一所二甲醫院石牌第一人民醫院(原懷寧縣醫院)和一甲石牌第二人民醫院(籌劃中)和骨傷科醫院均座落於此;境內教育教學資源得天獨厚,懷寧二中(省示範級中學)、石牌一中(老懷中),石牌二中(籌劃),石牌三中(籌劃),皖河中學,五所完中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國小教育布局合理,“兩基”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燈光球場、石牌人民電影院和皖河影劇院是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場所。
石牌以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園和專業市場為建設重點,著力培養繁榮有序的農村市場。先後規劃市場建設用地240多畝,投資1300餘萬元建成生豬、木材、水果、蔬菜和綜合農產品五大市場,其中綜合農貿市場被評為“全國文明集貿市場”,日均交易額超過百萬元。與此同時,特色商業街也漸成規模:建設路的服裝及小商品市場,建新路的家電市場,中心路的家具市場,皖河大道的機車、手機、農機市場,懷望路的休閒一條街等,特色鮮明、市場繁榮。如今,鎮區商鋪林立、客商雲集。僅建設路就有華聯、石牌蘇果、鑫聯華三家營業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與此相映襯的是投資4000多萬元開發建設的華盛、皖江兩條步行街和京源商貿城。今日石牌,蓄勢待發,以農產品貿易加工為主體,以商貿和服務業為兩翼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勤勞智慧的石牌人正以《規劃》為龍頭,驅趕著改善基礎設施、促進商貿物流和房地產開發“三駕馬車”,把市區建設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使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宜人、宜居、宜商”的環境正在形成。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石牌大酒店(三星級)、大富豪集餐飲服務、娛樂休閒於一體,皖江、華盛兩條步行街的商貿物流和京源商貿城的房地產開發,正引領著石牌城區建設的新朝流,強力拉動鎮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如今,一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商貿物流日顯生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名片城鎮,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西南大地上。
位於城東的工業園區是外來投資者創建輝煌業績的平台。園區規劃面積1500畝,起步區面積500畝,目前以基本實現水電、路、通訊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磁場效應日益凸現。截至2006年4月,石牌工業園區已落戶企業16家。園區內的安慶華帆集團有限公司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8152工程省級龍頭企業50強”、“安徽省民營企業200強”,中央有關部委及省市領導多次親臨視察,中央電視台、安徽電視
平山鎮:
安徽省石牌區平山鎮,是隨2004年鄉鎮區劃調整而成立的新的建制鎮。全鎮現轄10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70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餘,耕地面積2.35萬畝,鎮南貓山村牛石村作為石牌市區規劃。一所二甲級醫院石牌中醫院(籌劃),【一所二本院校懷寧師範學院(籌劃)】石牌四中(完中籌劃)平山中學(完中籌劃)初級中學一所。
臘樹鎮:
臘樹鎮地處石牌區西部,人口30634人。臘樹鎮水面面積9779公頃,其中可養水面7820公頃。臘樹鎮礦藏豐富,金屬礦有銅、鐵、金、銀、鉬、鈷、鉛、鋅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矽灰石、玻璃石英岩、電石石灰岩、溫石棉、磨石、含鉀岩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矽質原料等,能源礦產有煙煤、無煙煤、石煤等,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等。礦泉已發現70多處,多為低鈉含鍶或含可溶性矽酸礦泉水。不少礦種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依託資源興辦的工業有建材、建築、採礦、化工、機械等。
臘樹鎮植物資源主要有糧食和澱粉植物。油料以油菜為主。鮮果品主要有桃、梨、棗、杏、柿、柑桔、板栗、枇杷等。纖維類工業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蘆葦為主。藥物主要有辛夷、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決明、貝母、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貴和觀賞植物眾多。境內建有池杉水杉、義大利楊、國外松和望春花
江鎮鎮:
建國初建江鎮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撤鄉設鎮。位於石牌區東北部,距石牌12.5公里。面積77.6平方公里,人口3.6萬。獅(子口)平(山)公路經此。水路通長江。轄江鎮、余沖、新合、上豐、虞山、梅林、盤石、聯山、趙山、新聯、日新、模範12個村委會。有銅、、鋅礦。工業以建材業為主,有水泥廠、機械修配廠等。農業主產水稻、油料。盛產茶葉、望春花。鎮東張陽山,有明末戲劇家阮大鋮故居。夷)四大基地。新聞媒體均作過專題報導。鎮鎮地處郯-廬大斷裂和沿江擠壓破碎帶之間,屬長江中下游銅鐵沉礦帶,礦藏豐富,金屬礦有銅、鐵、金、銀、鉬、鈷、鉛、鋅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矽灰石、玻璃石英岩、電石石灰岩、溫石棉、磨石、含鉀岩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矽質原料等,能源礦產有煙煤、無煙煤、石煤等,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等。礦泉已發現70多處,多為低鈉含鍶或含可溶性矽酸礦泉水。不少礦種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依託資源興辦的工業有建材、建築、採礦、化工、機械等。 經濟價值較高、養殖較多的魚種有鯤、鰱、鯿、鯉、、鱭、鱖魚、蟮等,珍貴魚種有中華鱘、白鱘、鰣魚、麥魚等,還有白鰭豚及龜、鱉、蝦、蟹、、螺等。
植物資源:植物資源主要有糧食和澱粉植物。油料以油菜為主。鮮果品主要有桃、梨、棗、、柿、柑桔、板栗、枇杷等。纖維類工業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蘆葦為主。藥物主要有辛夷、蔓荊子、明黨參、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決明、貝母、山藥、枳殼、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貴和觀賞植物眾多。境內建有池杉水杉、義大利楊、國外松和望春花(辛夷)四大基地。江鎮鎮,位於皖河之濱,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經濟繁榮。是名符其實的安徽第一經濟強鎮,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江鎮的“白案經濟”如日中天,饅頭之鄉越叫越響,大小店鋪遍布全國各地大中城市,包括受其影響的周邊鄉鎮,店鋪約三萬餘家連鎖店,總計起來,年銷售收入應超過40億,純利也近20億,這一利潤可以與大型企業相媲美,在上海以劉會平為首辦起了巴比饅頭公司,在網上已成立網站,已擁有四十多家加盟店。而這只是江鎮饅頭大軍的一員,類似的品牌還有不少,現在已經成為上海最火的早點品牌,各店鋪前每天都有許多人排隊購買,巴比饅頭正在以上海為基地,擴展到周邊的江浙豫皖一帶,市場正在日益擴大,規模直逼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其生產的各種早點,在中國甚至比國際快餐業巨頭麥當勞,肯德基市場更廣泛,競爭力更強。
巴比饅頭04年已出口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正打算打入歐美市場,市場前景看好,每天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都有排隊購買。江鎮鎮在石牌區既是林業大鎮,同時又承擔著縣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如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和二、三、四期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造林、血防工程林等。
黃龍鎮:
黃龍鎮原為黃龍鄉,鄉政府在大坦村,1992年撤區並鄉成立黃龍鎮,遷址於黃龍街。位於石牌城區西北部,東北接清河鄉,西臨皖河,南連平山鎮,距石牌城區僅10公里。月北公路穿境而過。珠流河將境內分為山、好兩片:山區為丘陵地帶,東面的群山好像一道天然屏障,好區則是平坦的萬頃良田。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農業布局。全鎮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0公頃,其中水田900公頃,早地100公頃,宜 林面積933公頃,可供養殖面積360公頃。全鎮14 個行政村。5069戶,20481人, 1995年,工農業總產值1170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807萬元.農業總產值1894萬元,財政總收入181,2萬元,糧食產量8507噸,油料129噸,入庫稅金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元,農民儲蓄額186萬元。黃龍鎮是個農業大鎮。實施科教興鎮,黃龍中學一所完中。
清河鄉:
清河鄉位於安徽省安慶市石牌區北部,東南與洪鋪、江鎮鎮、平山鎮接壤,西北與黃龍、懷寧縣(三橋、黃墩)相鄰。地形屬淺山丘地區,地貌類型屬大別山外圍余脈形成的淺山區,土質為第四紀山地黃棕壤。清河鄉年平均氣溫16.3℃,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無霜期242天,生物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清河鄉總面積45.3平方公里。1992年撤區並鄉時,原龍泉、溫橋兩鄉合併建立清河鄉,因鄉政府駐地清河得名,2004年並村時,該鄉下轄龍泉、南山嘴、石譚、團月、林業、架山、溫橋、清河、峽石、官山、旨田、金山等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246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為22000餘人,均為漢族。境內有4座水庫,30餘口當家塘,4大幹渠和6個圩畈,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基本能旱澇保收。全鄉土地總面積為4526.3公頃,其中耕地為974.1公頃、林地為2294.7公頃,分別占全鄉總面積的21.5%.、50.7%;園地9.1公頃,占0.2%;居民點及工礦等非農建設用地696.6公頃,占15.3%;交通用地為39.6 公頃,占0.88 %;水域面積 260.5公頃,占5.8 %;未利用面積 351.7公頃,占8%。
雷埠鄉:
雷埠鄉東鄰石牌城區,北鄰臘樹鎮,西南與太湖、望江接壤。月北公路貫穿境內,全鄉屬丘陵地區,面積約59.8平方公里。轄七個村,一個居委會,236個村民組、5650戶、22344人,均為漢族,鄉政府駐地李店居委會。礦藏主要有銅、重晶石、土質大部分為紅壤土和水稻土。耕地20593畝。山場 40000 畝,以材林為主,果木、茶葉等經濟林為輔。
皖河農場:
皖河農場全場土地面積11.5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近6萬畝,轄區11個農業分場和部分二、三產業,總人口2.61萬人。農場以農業為主,畜牧業較發達,二、三產業有糧油棉加工企業、蔬菜種植業、乳業、發電業等,安徽省首座桔桿發電站就坐落於境內。 皖河農場區位條件得天獨厚。距安慶市主城區僅18公里,望江兩縣相交,東與池州東至縣隔江相望,南與望江縣漳湖鎮接壤,西與石牌城區20多公里,北面緊依海口鎮,隨著安慶市城市規劃“雙百”方針的實施——東進、北擴、西出,皖河農場將成為具有實際意義的石牌東大門。十一五期間,望江長江大橋、江北高速和安慶長江鐵路大橋將相繼投建,農場區位優勢將更加凸現。 皖河農場水陸交通臻於化境。皖河農場東臨長江、北倚皖河,21.3公里同馬大堤農場段堤頂公路,與望江、宿松、湖北黃梅等地相連,8.8公里省道安九公里的深水區,具有構建通航5000噸級貨輪的大型貨運物流碼頭的能力。再加上安慶鐵路、機場都在35公里以內,其水陸聯運的優勢可盡展所長。現有長江深港碼頭項目面向海內外招,投資總額約2 .5億元。該項目在今年的香港徽商大會上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推介項目。
石牌區建區時暨,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抓住國家十一五實施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實施科學發展觀,大力招商引資。擴建石牌經濟開發區,做好園區整體規劃,以及各鄉鎮實施小型工業園區建設,把石牌一個農業大區建設成為新興向榮的二三產業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