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鄉

石人鄉

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石人鄉,分別是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石人鄉和四川省萬源市石人鄉。

基本信息

石人鄉石人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石人鄉,分別是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石人鄉和四川省萬源市石人鄉。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石人鄉

石人鄉油茶林
石人鄉位於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北部、靈山山麓,距上饒市30公里。1949年為石人鄉,1958年復名蘇橋公社,1982年更名石人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上饒縣北部,靈山南麓,距縣城40公里。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2.8萬。通公路。轄雙龍村、杉樹村、童塢村、汪宅村、毛宅村、青山村、荷葉村鄭宅村蘇橋村棉崗村、石人村、姚村、繆家村許家村1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盛產大蒜、茶油,特產生漆。石人鄉地域面積65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總人口32188人,下轄10個行政村,擁有耕地面積15031畝,其中水田13174畝,旱地1857畝;有林地53126畝,其中毛竹林1862 畝,油茶林36919畝;年糧食總產量6401噸,2003年人均純收入1066元/人;鄉財政收入196.4萬元;石人鄉主導特色產業以種植豐園香稻、毛竹為主。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尤以花崗石石灰石石煤瑩石重晶石、瓷土等儲量較大,即可開採。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有著名的清塘珍珠泉蘇橋鰲峰泉等山泉,水質清澈透明,水量水溫穩定,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可開發飲用水。

歷史文化

石人鄉石人鄉
石人鄉集人文、歷史、自然景觀於一體,有天下三十三福地洞天之稱。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山明水秀,人傑地靈。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有著名的石人公石人殿養真岩天堂等名勝古蹟,有南峰塘豐頂園等景區,是個集旅遊、休閒的勝地。

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舞龍燈也是民間喜好的傳統民間藝術。在上饒縣石人鄉,春節舞板凳龍燈的風俗盛行千年,每村都有龍頭會組織,並選有龍頭手,由長者牽頭,以老帶新,代代相傳,其中尤以汪宅村為代表。 石人殿是廟會的匯聚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十,都是石人殿廟會舉辦的金秋時節,各地旅遊觀光的客人分至沓來、絡繹不絕、盛況空前。廟會期間,最多時一日遊客可達幾萬人次,許多省內外的民間藝人、商人到此經商或獻藝。在我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石人殿廟會位列其中。廟會保留了許多民間組織、民間藝術、體育競技活動、民間手工藝的原生形態。通過廟會,民眾在自娛自樂中,傳承並保護了各種傳統表演藝術形式,這也正是石人殿廟會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所在吧。

教育事業

石人鄉石人鄉
石人鄉一舟國小(原名石人鄉中心國小)創建於一九五八年十月,校址設在石人殿德勝國小,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石人鄉中心國小校址搬遷至蘇橋村徐家租用繆錫榮私房作校舍,一九八三年七月,中、國小分家,“石人鄉中心國小”恢復,校址設在蘇橋村國小。為了適應教育的飛速發展,一九九零年上半年在石人鄉雙龍村國小的校址上新建了中心國小辦公樓和教學樓各一棟,一九九零年九月石人鄉中心國小從蘇橋村遷至雙龍村現一舟國小所在地。石人鄉一舟國小經過幾番改造,現占地10.6畝,建築面積3807平方米。擁有完備的實驗室廣播室圖書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寬敞的體育運動場。教學、生活設施齊全,環境整潔幽雅。一舟國小現有17個教學班,2個幼兒班,學生1000餘人。教師 44人,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18人,中專學歷21人。石人鄉一舟國小現下轄完小8所、村小5所,石人鄉教職工165人,學生3210人。

四川省萬源市石人鄉

石人鄉位於四川省萬源市南部,距城區49公里處,因有兩巨石聳立於山尖,形似人而得名。平均海拔980餘米,有黃柏公路趙石公路橫貫全境。轄4個村、25個村民小組,1500戶、4800人。幅員面積69平方公里,有耕地5300餘畝,其中田2600畝。是一個交通、通訊(移動聯通均以建站)較好,常年以種養業為主的山區農業鄉。2001年起常年發展反季節無公害綠色蔬菜3000餘畝,現已在達州市城區、萬源有一定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同時常年種植花蕎苦蕎等蕎類作物800餘畝以上,是改善人們飲食結構的天然食品。

經濟發展

石人鄉石人鄉
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加快結構調整步伐:①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切實加強“支部+協會”工作,完善公司、協會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了錯季節蔬菜2600畝(其中一村700畝,二村900畝,三村500畝,四村500畝),實現產值780萬元,和利根葛業公司簽定契約發展粉葛1000畝(其中一村280畝,二村320畝,三村200畝,四村200畝),實現了助農增收。②大力發展養殖業:抓住養殖業不放鬆,全年生豬出欄8800頭,山羊2500隻,牛飼養種量2900頭(年出欄800頭),培育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大戶3戶,年出欄肉牛10頭以上大戶3戶。同時抓住了小家禽的發展,戶平飼養在50隻以上,養殖總量達65000隻以上,並做好畜牧和家禽防疫工作。從而使石人鄉畜牧業收入達到880萬元,比2006年增加95萬元。③突出抓好天麻黃姜子黃柏杜仲銀杏等1000餘畝三木藥材的管護工作,實現了年收入46萬元。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優質白楊林380,加強對退耕還林1977.9畝的管護。木材初加工,松脂開發及加工,竹器加工,沙石場等一批中、小型民營企業正蓬勃發展,實現林業收入92萬元。⑤做大勞務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石人鄉剩餘勞動力有序外出務工1372人,對務工人員進行勞務培訓154餘人次,為地方經濟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創勞務收入477萬元以上,市場呈現出購銷兩旺的良好勢態,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特色種植

石人鄉石人鄉
為鼓勵農民發展錯季節蔬菜,石人鄉一是專門成立了錯季節蔬菜發展協調小組,制定了具體工作目標和獎懲措施,凡種植錯季節蔬菜的農戶除給予種子和技術扶持外,還按10元/畝標準給予獎勵,對種植20畝以上的大戶給予500元年終獎勵,並通過宣傳發動和對市場前景、收入的對比賬,使老百姓對錯季節蔬菜種植有了較高的積極性。二是抓點帶面,促進規模發展。以扶持大戶和業主開發為重點,先後發展錯季節蔬菜種植大戶20餘戶,張勝利郭大群余永志等分別成了當地致富能手。通過種植大戶的帶動,石人鄉種植錯季節蔬菜面積達1700餘畝,其中海椒650畝、四季豆850畝、西紅柿胡蘿蔔等200餘畝。三是強化服務,確保老百姓增收見實效。依託達州市農業局駐點扶貧和巴山蔬菜產業科技促進會的技術力量,以農業服務中心為陣地,強化錯季節蔬菜的服務。產前積極調運種子、農藥幼苗和幫助種植大戶協調土地;產中深入田間地塊幫栽幫種、察看長勢和對病蟲害防治進行技術指導;產後及時與販運戶聯繫收購,保證讓產出的蔬菜能上市賣成錢。石人鄉1700餘畝錯季節蔬菜已全部上市銷售,共實現銷售總收入350餘萬元,僅此一項就可實現人均增收600餘元。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