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芒大麥

短芒大麥

多年生草本,常具根莖;桿叢生,直立,基部節常彎曲,高40-80cm,莖約1.5mm,平滑無毛,具3-4節,節部被細毛。葉鞘無毛,下部者被短柔毛,通常短於節間;常具淡黃色尖形的葉耳;葉舌截平,長約1mm,葉片5-15cm,寬2-6mm,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

基本信息

拉丁名

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南北疆)

短芒大麥短芒大麥

屬種形狀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常具根莖;桿叢生,直立,基部節常彎曲,高40-80cm,莖約1.5mm,平滑無毛,具3-4節,節部被細毛。葉鞘無毛,下部者被短柔毛,通常短於節間;常具淡黃色尖形的葉耳;葉舌截平,長約1mm,葉片5-15cm,寬2-6mm,上面粗糙,下面較平滑。穗狀花序灰綠色,成熟時帶紫色,長3-9cm,寬3-5mm,穗軸易斷,節間長約2mm,基部者可達6mm,邊緣具纖毛;三聯小穗兩側者通常較小或發育不全,具長約1mm的短柄,穎針狀,長4-6mm,外稃長6-7mm,較平滑或具刺毛,頂端具1-2mm長的小尖頭,內稃與外稃等長,花葯長約3mm。花果期6-8月。

生長地

生於平原低地草甸及山地河穀草甸,海拔600-3000m。產和布克賽爾塔城霍城和碩焉耆阿克蘇等縣。前蘇聯、伊朗、巴基斯坦有分布。

短芒大麥耐鹽變異體的篩選與鑑定

從短芒大麥的幼穗、幼胚和成熟胚誘導出愈傷組織,建立了胚性懸浮細胞系,再以懸浮培養細胞為材料,結合誘變劑甲基磺酸乙酯處理,在含鹽培養基上篩選,得到耐1.2%NaCl的耐鹽變異體,將耐鹽系轉入無鹽培養基中培養5代,再轉入含鹽培養基中,仍具有耐鹽性。耐鹽系的生理生化分析表明,愈傷組織的耐鹽極限在1.5%NaCl,耐1.2%NaCl的愈傷組織的游離脯氨酸含量為對照的6.68倍,說明脯氨酸參與了植物組織對鹽脅迫的調節。相對電導率比對照小29.92%,說明耐鹽愈傷組織的膜透性比非耐鹽愈傷組織小,證實其耐鹽力強。耐鹽愈傷組織經過分化,獲得少量耐鹽植株,經耐鹽鑑定,耐鹽濃度可達4.04%。

短芒大麥液泡型焦磷酸酶cDNA的克隆

土壤鹽漬化已成為限制農業生產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重要因子,研究植物耐鹽機理和培育耐鹽牧草新品種,對發展農業生產和改善生態環境至關重要。液泡型焦磷酸酶是逆境協迫相關基因之一,本研究以本實驗室多年篩選的優良牧草短芒大麥耐鹽新品係為材料,根據幾種植物液泡型焦磷酸酶的胺基酸保守序列設計簡併引物,利用未端快速克隆(RACE)方法獲得短芒大麥液泡型焦磷酸酶的3′和5′端序列,經鑑定和序列分析,重新設計兩端引物,經PCR擴增,獲得短芒大麥液泡型焦磷酸酶全長cDNA克隆。該基因全長2773bp,包含36bp的5′非轉譯區(5′UTR),393bp的3′非轉譯區(3′UTR)和25bp的多聚腺苷酸尾。其開放讀碼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共2319bp,編碼773個胺基酸,推測其分子量為80.4Kda,pI值為4.90。其與大麥(HVP1和HVP2)、菸草、擬南芥、紅葉黎、葡萄之間的同源性分別為:(97.7%和86.6%)、86.9%、86.8%、85.1%和83.1%。對其所編碼胺基酸序列的跨膜區分析表明該蛋白是一種典型的跨膜蛋白,含有14個跨膜區域。將該基因命名為HbVP1,GenebankAccessionNumber為:AY255181。短芒大麥耐鹽新品系較紫花苜蓿具有更高的鹽適應能力,因此推測短芒大麥液泡型焦磷酸酶具有更強的耐鹽功能。為了擴大優良牧草紫花苜蓿種植和套用範圍,計畫把HbVP1基因導入紫花苜蓿,提高其耐鹽鹼能力。然而紫花苜蓿的再生系統較難建立或建立的再生系統分化率低等,嚴重阻礙了苜蓿的遺傳轉化。因此,我們採用胚狀體發生途徑建立了高效紫花苜蓿再生體系。本研究根據相關資料,設計不同的培養基配方,以尚未出真葉的無菌苗的下胚軸和子葉為外植體,對苜蓿胚狀體誘導培養基進行初步篩選,比較了苜蓿不同基因型間、不同基本培養基間胚狀體的誘導能力,結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間再生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蘇漢>沈農>AE733>AE702)。不同基本培養基間,UM培養基上的胚狀體誘導率較高,在此基礎上,以蘇漢的下胚軸為外植體,以UM和MS為基本培養基,採用正交設計和多元統計分析的方法,得到理想的胚狀體誘導培養基F6(UM+KT0.5mg/L+2,4-D10.0mg/L+Pro20mM/L)和生根培養基B3(1/2MS+NAA0.05mg/L+IBA0.5mg/L)。此外,在胚狀體誘導過程中,比較了不同碳源對苜蓿胚狀體誘導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同糖源間差異較大,其中以葡萄糖為最佳,其次是蔗糖,最後是乳糖。另外,本實驗還突破了常規選擇外植體的方法,在最佳分化培養基UF的基礎上,採用成熟的子葉胚為外植體,使胚狀體誘導率達到了100%。從而完善了苜蓿再生體系,為進一步將液泡型焦磷酸酶基因導入苜蓿建立穩定的轉化受體體系。

藥用價值

【性味】甘鹹,涼。
①《別錄》:"味鹹,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性平,涼。"
【歸經】《要藥分劑》:"入脾、胃二經。"
【功用主治】和胃,寬腸,利水。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湯火傷。
①《別錄》:"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
②《唐本草》:"大麥面平胃,止渴,消食,療脹。"
③《崔禹錫食經》:"主水。"
④《本草拾遺》:"調中止泄。"
⑤《綱目》:"寬胸下氣,涼血,消積,進食。"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外用:炒研調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經集注》:"蜜為之使。"
【選方】①治卒小便淋澀痛:大麥三兩,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入生薑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為三服服之。(《聖惠方》)
②治麥芒入目:煮大麥汁洗之。(孫思邈)
③治蠼螋尿瘡:大麥研末調敷,日三上。(《傷寒類要》)
④治湯火灼傷:大麥炒黑,研末,油調搽之。(《綱目》)大麥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膩,容易下咽,以助胃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