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發酵

真菌發酵

真菌發酵是真菌氧化方式:在沒有外源最終電子受體的條件下,真菌生物細胞對能源有機化合物的氧化與內源的(已經經過該細胞代謝的)有機化合物的還原相耦合,一般並不發生經包含細胞色素等的電子傳遞鏈上的電子傳遞和電子傳遞磷酸化,而是通過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來獲得代謝能ATP;能源有機化合物釋放的電子的一級電子載體NAD,以NADH的形式直接將電子交給內源的有機電子受體而再生成NAD,同時將後者還原成發酵產物(不完全氧化的產物)。

基本介紹

真菌發酵發酵機器
在真菌發酵體系相關的測定方法,發現直接採用水煎液測定葛渣中黃酮含量的方法簡單、快速、準確可行;採用72%硫酸(王玉萬法)和75%硫酸(改進差重法)測定木質素含量,發現75%硫酸水解後,纖維素殘留量小,測定發酵樣品的穩定性、重複性和準確性均較好;發酵後菌絲體蛋白會干擾測定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導致結果偏高,需加入1mL 蛋白酶水浴15min 去除。液體和固體發酵體系比較表明,固體發酵能有效改善葛渣外觀性狀和感觀,並有效保留黃酮類有效成分,明顯提高葛渣中膳食纖維含量: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增幅達66.7%,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增幅達40.0%。不同藥用真菌對葛渣發酵特性研究結果表明,藥用真菌均能在葛渣培養基中生長,發酵後葛渣的外觀性狀和感觀發生顯著變化,菌株DS 效果最明顯,纖維性有效降低,細膩。研究不同原料地葛根渣的發酵特性,發現葛渣來源地對發酵葛渣的外觀性狀和感觀影響不大,廣州粉葛渣和恩施野葛渣發酵後黃酮含量上升,較適合作為藥用真菌發酵的葛渣原。

基本要領

利用犁頭霉屬真菌發酵生產殼聚糖。發現培養溫度、時間以及pH值等因素對殼聚糖產量及性質產生明顯影響。pH值影響殼聚糖的脫乙醯程度,pH值控制在4.5可獲得90%以上的脫乙醯度;28—29 ℃和pH值5.0條件下,殼聚糖的收率達到780 mg/L;隨培養時間延長,產品分子量迅速下降。掃描電鏡分析顯示,發酵法生產的殼聚糖成膜後,與酸鹼處理甲殼素得到的產品在微觀結構上存在顯著差別。

研究成果

真菌發酵紅豆杉
紫杉醇作為抗腫瘤藥物,具有天然、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對多種惡性腫瘤治療有顯著效果,在愛滋病老年痴呆症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新功效也已經被開發。長期以來,紅豆杉被認為是獲取紫杉醇的唯一原料。紅豆杉是世界公認的瀕危天然珍稀植物,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

南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利用麩皮等廉價農作物,通過真菌發酵的方式,可提取純度超過90%的紫杉醇。據測算,這樣生產出的紫杉醇,其價格僅為原來的1/7,在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保護了珍貴樹種。

相關實驗

通過實驗測定了8種真菌發酵液在5種不同濃度下對致病疫黴菌絲生長、遊動孢子靜止、靜止胞萌發、附著胞形成和侵入絲形成等不同階段的影響。結果表明,供試真菌不同濃度的發酵液,對致病疫霉上述各個階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並均隨發酵液濃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漸增強,濃度為100%時,抑制作用均達到最高。其中,立枯絲核菌發酵液的抑制作用最強,濃度為100%時,對致病疫黴菌絲生長的抑制率達到90.4%,而靜止胞萌發率僅為2.4%,附著胞及侵入絲均未見形成。

生產企業

真菌發酵真菌發酵生產企業
江蘇神華藥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的藥用真菌發酵生產基地和最早的黃原膠生產基地。1970年成立於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畔。38年的經典淬鍊與致致耕耘於生物發酵工程,迄今已有70多種優秀的產品奉獻給社會,服務於人民。

2008年1月,公司由香港上市公司阜豐集團(0546.HK)出全資進行了重組,重組後的神華藥業不僅增強了企業實力,而且新產品將不斷問市,經營模式將更加多元化,從而加快了新神華藥業成為國內一流生物製藥企業的步伐。在產品結構開發策略上,新神華藥業努力發展微生物製藥,已形成藥用真菌的系列產品,產品所涉及的治療領域非常寬廣,發展空間更加遼闊。

發展方向

真菌發酵真菌發酵
液體發酵技術是在抗生素工業發展起來後才運用到藥用真菌發酵中的。其優點是可以進行工業化連續生產、規模大、產量高、發酵周期短、生產效益高。藥用真菌在液體發酵過程中,除菌絲或孢子會大量增殖外,還會在發酵液中產生多、多、生物鹼、萜類化合物、甾醇、酶、核酸胺基酸維生素、植物激素及具有抗生素作用的各種化合物等多種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這些物質分別對心血管、肝臟神經系統腎臟性器官等人體器官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並有抗、抗炎、抗菌、抗衰老、抗潰瘍等功效。人們對藥用真菌的液體發酵,除獲得菌絲體外,還以獲取上述具有活性的次生代謝產物為目的。現在許多研究表明有很多藥用真菌液體發酵的菌絲體多糖含量遠高於人工栽培的藥用真菌。在液體發酵蜜環菌菌絲體的報導中所提取的粗多約為人工栽培的10倍。對靈芝發酵的研究也有類似的報導。藥用真菌發酵技術套用越來越廣泛。改進發酵過程中的條件,促進發酵過程朝向提高目的產物的方向進行,提高產物品質,降低發酵成本,使投入產出比達到最小,是液體發酵研究的一個方向。在該領域內,從事液體發酵的研究人員還在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

實際套用

金針菇香菇猴頭菌姬菇和靈芝等幾種食用菌進行液體發酵生產真菌發酵飲料,對這幾種菌的發酵培養基、發酵時間、飲料配方等進行了研究,通過試驗研究我們確定了它們的最適發酵培養基分別是:黃豆發酵培養基、可溶性澱粉培養基葡萄糖發酵培養基、糯米粉發酵培養基。發酵時間為:金針菇和姬菇為72h,靈芝為96h,香菇和猴頭菌為120h。以70%的發酵原液添加適量的蔗糖和檸檬酸進行調配,75℃殺菌30min,生產出幾種風味不同的真菌發酵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