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是指國務院部委(主要為教育部)與相關省、直轄市、自治區共建的高校。主要為兩類:一是為實施國家層面的“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國際一流及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央部委拉動地方政府配套支持部屬高校發展的規劃;二是地方高校依靠自己特色在省級政府支持下積極爭取國家對應部委支持以拓展教育經費資源、提升自身水平的戰略。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名:省部共建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省部共建大學

類別: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理工、財經、師範、民族等
主管部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
學校屬性:985、211、省屬重點大學
所屬地區:中國

省部共建形成

歷史上我國高等學校多隸屬於國家不同的部委,各個部委辦自己特色的高校。國家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後,中央將原來的部委所屬高校調整為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屬高校)和部分其他部委主管,其他高校改由省級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目前的高校隸屬格局:少數中央部(委)屬高校和多數地方政府所屬高校。中央部屬高校得到的資源較多,發展較快,而大多數省屬高校得到的財政支持較少,其發展收到了一定的限制。一方面為實施國家層面的“211工程”、“985工程”、“特色985工程”等,建設國際一流及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央部委拉動地方政府配套支持部屬高校發展的規劃,讓更多的直屬大學得到地方資助,例如同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寧夏大學等。另一方面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是推動地方發展的軟實力,是一個省的金字招牌,省級政府越來越重視區域內高校的發展。面對著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在省級區域布局極不均勻,只有少部分高校才能遴選進國家級“211工程”、“985工程”項目和國家部委屬高校不能擴容這樣的局面,高等教育資源不發達省份的政府為了做強地方高等教育,便大力支持省屬高校依靠自身特色積極爭取相關國家部委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以從戰略上最大程度破解其發展受限的不利局面,推動自己的快速發展甚至是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於是就形成了兩類“省部共建大學”。

省部共建分類

省級政府與教育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工信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財政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交通運輸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農業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水利部共建

工信部與湖南省共建南華大學
省級政府與鐵道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民政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共建

省級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土資源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糧食局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菸草專賣局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審計署共建

省級政府與財政部、教育部共建

省級政府與國家旅遊局共建

“985工程”、“211工程”

39所“985工程”高校、29所“特色985工程”高校、100多所“211工程”高校全部屬於省部共建模式,其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給予了這些高校數額較大的撥款和支持。

簡介

2004年,教育部經過認真、慎重的論證和研究,決定與中西部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自治區)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屬大學。此舉旨在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間發展差異,提高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推進教育公平,更好地為西部大開發以及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自2004年教育部與河南省共建鄭州大學以來,截至目前,教育部已與河南、新疆、雲南、陝西等17個省(自治區、兵團)簽訂了分別共建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新疆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等22所高校的協定。共建工作開展以來,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從巨觀指導、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給予共建高校以大力支持,極大地推動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教育部將視條件和可能給予省部共建高校一定的經費投入支持,對共建高校的改革、發展、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與扶持,指導共建高校制訂完善戰略發展規劃、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在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加強對共建高校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指導;扶持共建高校加強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吸收共建高校參加教育部召開的直屬高校的重要會議,進一步推動其與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相互學習和信息交流。

名單

河南省鄭州大學(2004年2月27日)

河南大學(2008年10月17日)

新疆自治區新疆大學(2004年3月11日)

雲南省雲南大學(2004年3月11日) 

廣西自治區廣西大學(2004年3月18日)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學(2004年5月14日)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大學(2004年5月25日)

西藏自治區西藏大學(2004年9月20日) 

青海省青海大學(2004年12月5日) 

江西省南昌大學(2004年12月15日)

井岡山大學(2007年10月28日) 

貴州省貴州大學(2004年12月23日)
山西省山西大學(2004年12月24日)

寧夏自治區 寧夏大學(2005年4月22日)

陝西省延安大學(2005年6月9日)

西北大學(2009年3月22日)

河北省河北大學(2005年11月10日)

湖南省湘潭大學(2005年12月17日)

吉林省延邊大學(2005年12月25日)

海南省海南大學(2007年12月24日)

甘肅省西北師範大學(2009年3月16日)

浙江省浙江工業大學(2009年6月8日)

黑龍江省 黑龍江大學(2012年11月28日)

註:以上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不含教育部直屬高校。

工信部與教育部、省級政府共建高校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08年由原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發改委工業管理司、國家菸草專賣局合併組建,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我國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原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直屬高校,有三個去向:

1、仍為中央部屬高校,劃歸工信部直屬(即國防七校),由工信部(主體)、教育部、所在省共建。

2、仍為中央部屬高校,劃歸教育部直屬(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由教育部(主體)、工信部、所在省共建。

3、部分下放為省屬高校,由所在省(主體)、工信部共建。

工信部積極支持共建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創新團隊等的建設和國際合作交流的開展,對共建高校的國防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和承擔國防科研項目的立項、經費投入、團隊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積極加強共建高校國防特色平台的建設,進一步其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使高校能夠承擔重大(重點)國防科研項目,並加快國防科研成果轉化為國防科技生產力的步伐,積極建設國防特色學科專業,特別是國防特色緊缺學科專業,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優先向國防科技工業企事業單位輸送優秀畢業生,發揮學校現有的國防特色學科、科研及人才優勢,開展專題研究,為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提供諮詢服務。

名單

1、中央部屬高校(兩部一省重點共建): 

教育部、工信部、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五方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成都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五方共建電子科技大學

教育部北京郵電大學

教育部、湖南省中南大學

教育部、湖南省湖南大學

2、省屬高校(省部共建)
河北省燕山大學

山西省中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

遼寧省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吉林省長春理工大學

江蘇省南京郵電大學

浙江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學

湖南省南華大學

廣西自治區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重慶市重慶郵電大學

四川省西南科技大學

通部與教育部、省級政府共建高校

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開展得早,早在2002年就開始了共建工作。目前與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共建的高校共有八家,包括武漢理工大學長安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長沙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山東交通學院、集美大學、南通大學,另外還有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幹部學院2所部直屬高校和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所民航高校,形成了“8+2+2”格局。2009年4月2日,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校長座談會在長沙召開。來自上海海事大學、長安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集美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7所交通共建院校以及交通部管理幹部學院的領導參會。高宏峰副部長作了重要講話,要求各共建院校的建設思路要突出行業特色,發揮行業優勢,主動服務服從於交通行業發展,要加大科研成果的套用轉化力度和產學研的推進力度,滿足交通行業的科技需求,要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著力培養面向交通行業的套用型高素質人才。2010年12月15日,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校長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共建8所高校、2所部直屬高校和2所民航高校校(院)長參加了會議。“五年投入四億元,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工作開展得早、共建得好,在認識上有戰略眼光、在行動上有戰略高度,保障了行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給予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工作的高度評價。

2011年11月6日,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校長座談會藉助於重慶交通大學60周年校慶在重慶召開。“交通運輸部是共建高校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門,最值得肯定的是把支持共建高校的改革發展與行業規劃結合起來。”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再次肯定了交通運輸部共建高校工作的成果,與會的12所高校領導介紹了各校建設發展特別是學科專業、實驗室平台建設、科研創新等情況,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共建高校培養交通運輸人才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共建高校在促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中的作用,加強各共建高校間的交流和合作等問題分別作了交流發言。高宏峰副部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從現代交通運輸發展形勢、存在的問題、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共建高校當前的使命、優勢和機遇。希望共建高校一定要積極轉變觀念,切實實現從量到質、從形象到內涵的重大轉變,要重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教育質量,加強內涵建設,突出行業特色,加強共建高校的協作創新機制建設。高副部長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共建高校的發展,從投入、機制等方面給予支持。

未來幾年,交通運輸行業仍處於大建設、大發展時期,各高校將緊抓交通運輸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按照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人才需求辦學,圍繞行業發展新領域、新課題創新辦學思路,貼近行業,突出特色,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上再上新台階。交通運輸部將繼續為共建院校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智力支持。

教育部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1月30日)

重慶市重慶交通大學(2002年11月8日)

上海市上海海事大學(2004年5月19日)

教育部長安大學(2005年6月26)

福建省集美大學(2007年10月15日)

山東省山東交通學院(2007年11月14日)

湖南省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4月2日)

江蘇省南通大學(2009年10月21日)

註:以上省部共建高校,不含交通運輸部直屬高校。

財政部與教育部、省級政府共建高校

名單:
北京市中央財經大學(2012年4月24日)

遼寧省大連市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4月27日)

山東省山東財經大學(2012年6月9日)

湖北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上海市上海財經大學(2012年5月14日)

江西省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5月15日)

其他部委與省級政府共建高校

省級政府與國家旅遊局共建地方高校(1所)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省級政府與商務部共建地方高校(1所)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省級政府與國家林業局(原國家林業部)共建高校(2所)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長沙)山東農業大學

省級政府與農業部共建地方高校(9所)

湖南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

省級政府與水利部共建地方高校(4所)

南昌工程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三峽大學、河北工程大學

省級政府與鐵道部共建地方高校(2所)

大連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省級政府與民政部共建地方高校(2所)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省級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共建地方高校(4所)

大連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寧波大學

省級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地方高校(1所)

瀋陽建築大學

省級政府與國土資源部共建地方高校(1所)

成都理工大學

省級政府與國家糧食局共建地方高校(1所)

河南工業大學

省級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8所)

雲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貴州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學院大連民族學院、、西藏民族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 

省政府與國家安監總局共建地方高校(1所)

河南理工大學

省級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地方高校(3所)

成都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學院

省級政府與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地方高校(8所)

南京工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長江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重慶科技學院常州大學

省級政府與國家菸草專賣局共建地方高校(1所)

鄭州輕工業學院  

省級政府與國家審計署共建地方高校(1所)

南京審計學院

註:以上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不含“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等部委直屬高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