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簡稱“省部共建實驗室”)是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 科技部2003年前後設立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畫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前期研究專項,強調區域優勢、特色同國家戰略結合,培育基礎研究“國家隊”的“預備隊”,以進一步加強地方與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銜接。

項目簡介

地方基礎研究工作是我國基礎研究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地方創新能力的根本保證。地方基礎研究工作要在國家科技發展總體目標的指導下,結合地方經濟、社會需求及人才、資源特點和優勢,以套用基礎研究為主,為解決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提供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的知識儲備和科學支撐,提高地方基礎研究水平和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依託單位重點加強實驗室人才隊伍建設,並著力改善實驗室環境和條件,保證實驗室用房和儀器設備相對集中和統一管理。

各實驗室以省部共建為契機,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和發展目標,建設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積極承擔地方和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努力成為地方組織開展高水平研究、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帶動地方實驗室的發展。

省部共建實驗室是科技部加強和指導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申報條件

1. 遴選範圍及重點:主要在依託地方重點高校、科研機構或高科技企業組建的優秀地方實驗室中遴選,要求對外開放運行2年以上。重點支持進入“211”工程的地方高校。不支持跨地域的聯合實驗室申報。 2. 研究方向: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應符合地方經濟與科技發展戰略目標,屬前沿、交叉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

3. 人才隊伍:學術水平較高、學風嚴謹、開拓創新精神強的學術帶頭人不少於3人。實驗室主任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較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年齡不超過六十歲。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開發隊伍,科研人員總數不少於25人,並有足夠的技術和服務人員。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在讀博、碩士研究生不少於20人。

4. 硬體建設:具備較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科研用房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科研儀器設備總值(原值)不低於1200萬元,並能統一管理,開放式使用。

5. 科研能力:實驗室近5年間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不少於5項,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或資助強度50萬元以上的科研項目不少於3項,科研項目總經費1500萬元以上,或人均科研經費不少於10萬元/年,或年均競爭性科研經費(不包括單位、政府經常性撥款)不少於200萬元。

6. 運行管理:實驗室依託一級法人單位跨學科組建,已建立起較完善的管理辦法和開放運行的規章制度,初步建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7. 支持與投入:實驗室建設以來,地方主管部門和依託單位連續投入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的經費不少於1000萬元。

07年名單

2007 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江蘇省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浙江省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 溫州醫學院
湖北省口腔基礎醫學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
湖南省作物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湖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減震控制與結構安全重點實驗室 廣州大學
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大學
西藏自治區藏醫藥與高原生物重點實驗室 西藏藏醫學院,西藏藏醫藥研究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
陝西省西部建築科技重點實驗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09年名單

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1 北京市城市環境過程與數字模擬重點實驗室 首都師範大學
2 天津市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重點實驗室 天津工業大學
3 河北省交通工程結構力學行為演變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石家莊鐵道學院
4 山西省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太原理工大學
5 內蒙古自治區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內蒙古大學
6 吉林省人獸共患病預防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
7 黑龍江省電介質工程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理工大學
8 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公安局
9 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重點實驗室 南京郵電大學
10 浙江省亞熱帶森林培育重點實驗室 浙江林學院
11 安徽省現代顯示技術重點實驗室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
12 福建省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重點實驗室 福建師範大學
13 江西省核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東華理工大學
14 山東省心血管疾病轉換醫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大學
15 河南省瓦斯地質與瓦斯治理重點實驗室 河南理工大學
16 湖北省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 武漢科技學院
17 湖南省微生物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省疾控中心
18 廣東省華南套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19 海南省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 海南大學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 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
21 四川省非金屬複合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西南科技大學
22 重慶市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重點實驗室 西南大學
23 貴州省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貴州大學
24 雲南省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 雲南農業大學
25 西藏自治區青稞種質改良和氂牛繁育重點實驗室 西藏自治區農科院農業研究所
26 陝西省光電技術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西北大學
27 甘肅省乾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 甘肅農業大學
28 青海省高原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青海大學
29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 寧夏大學
3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特有藥用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31 寧波市先進材料製造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32 青島市生態化工重點實驗室 青島科技大學
33 深圳市化學基因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34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 塔里木大學

10年名單

2010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1 北京市腦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 首都醫科大學
2 天津市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 天津中醫藥大學
3 河北省藥用分子化學重點實驗室 河北科技大學
4 山西省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太原科技大學
5 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礦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 內蒙古科技大學
6 遼寧省內分泌疾病重點實驗室 中國醫科大學
7 吉林省特種經濟動物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
8 黑龍江省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重點實驗室 東北石油大學
9 上海市可擴展計算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
10 江蘇省幹細胞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實驗室 蘇州大學
11 江蘇省納米器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12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點實驗室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13 安徽省皮膚病學重點實驗室 安徽醫科大學
14 福建省作物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15 山東省礦山災害預防控制重點實驗室 山東科技大學
16 河南省糧食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河南農業大學
17 湖北省環境衛生學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18 湖南省中藥粉體與創新藥物重點實驗室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19 廣東省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重點實驗室 廣西師範大學
21 四川省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 成都中醫藥大學
22 重慶市山區橋樑與隧道工程重點實驗室 重慶交通大學
23 貴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貴州師範大學
24 雲南省複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重點實驗室 昆明理工大學
25 陝西省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重點實驗室 西安理工大學
26 甘肅省荒漠化與風水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27 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營養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青海大學
28 寧夏回族自治區顱腦疾病重點實驗室 寧夏醫科大學
29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大疾病醫學重點實驗室 新疆醫科大學
30 深圳市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3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化工綠色過程重點實驗室 石河子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