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山宇

盧山宇

盧山宇筆名大凡,號三分田主,齋名“寶慧軒”。1949年生,黑龍江省勃利縣人。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七台河市美協副主席,哈爾濱師範大學七台河分校教授。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學習深造。得到張立辰、郭石夫諸先生的關懷與指導,在藝術創作方面循序漸進,學業有成。1983年作品《浴雪》在全國首屆“中華杯”中國畫大賽中獲銀獎,1991年作品《鳴秋圖》入選全國第六屆花鳥畫邀請展。在從事美術教育教學方面亦有突出成績,1998年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盧山宇 盧山宇

盧山宇筆名大凡,號三分田主,齋名“寶慧軒”。1949年生,黑龍江省勃利縣人。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七台河市美協副主席,哈爾濱師範大學七台河分校教授。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學習深造。得到張立辰、郭石夫諸先生的關懷與指導,在藝術創作方面循序漸進,學業有成。

盧山宇(1949,6-),字石廬,自動酷愛繪畫,早年曾拜何振遜先生門下,學工筆山水,臨摹師法齊白石,吳昌碩數載不輟.1983年考入哈師大美教系,得到盧禹舜,高卉民的關懷與指導,在繪畫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入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研修深造,師從張立辰,郭怡孮,郭石夫諸先生,擅長大寫意花鳥畫,兼工山水,指頭畫,作品潑辣古樸,自然天成,作品曾多次獲獎。

獲得榮譽

1983年作品《浴雪》在全國首屆“中華杯”中國畫大賽中獲銀獎,1991年作品《鳴秋圖》入選全國第六屆花鳥畫邀請展。在從事美術教育教學方面亦有突出成績,1998年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由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獲銀獎,中國美協主辦的詩、書、畫大獎賽中獲優秀獎,作品多次入選,“全國花鳥畫邀請展”,連續三次參加"大連藝術博覽會"並榮獲優秀作品獎。辭條被收入十餘部辭書和典籍,繪畫作品在十餘家雜誌報刊上發表,作品曾被國內外許多收藏家收藏。

主要作品

出版有《盧山宇國畫作品精選》,《龍江書畫百傑》,《明信片》,《宣傳冊》等. 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協理事,上海民族畫院特約名益院長.

作品特點

風格

立足筆墨 但求精髓 隨機而發 形神傳情 ——盧山宇花鳥畫點評 郭德亮 盧氏山宇,初得盧禹舜,高卉民先生教導,再經張立辰、郭怡孮、郭石夫先生超拔,而後遍訪域內國手名家,又經十餘年苦心修煉,而今已是我國著名花鳥畫家。盧氏長於大寫,亦有細活,其畫路基本延續齊派藝術,又有諸多探索和獨到,頗受畫壇關注。盧山宇始終循著傳統苦學,從不為一時熱鬧和時髦風潮所心動,立足筆墨,但求精髓。盧氏作畫,情切意足,每每忘情揮灑,一氣呵成,很有大家氣派。

畫梅

盧山宇對傳統的梅、蘭、竹、菊均下過勤苦功夫,猶精於畫梅,喜作丈二巨幛;櫞筆迅疾,鐵枝橫斜,丹砂層疊,繁花若霞,一派正大繁榮氣象,正是大國盛世之風範,多得張立辰、郭石夫先生跋識肯定。盧山宇畫梅亦不乏水墨逸品,盈丈手卷,幾筆蒼拔古拙的老枝,數點淡墨勾圈的白梅,簡約曠達,頗有悠遠高古之氣息,因而博得沈鵬、張仃、王明明、婁師白、黃均、劉春華諸大家題跋讚譽。

寫竹

盧山宇撇蘭寫竹力求精簡,多者十幾筆則婀娜搖曳,少者二三筆猶見情趣,其筆法意象既有鄭燮之骨力,又有張立辰之灑脫。

畫葫蘆

盧山宇畫葫蘆、桃實、葡萄、石榴都不乏精品,畫葫蘆或以潑墨求情趣,或以朱帶墨,棄潑而寫,既見功力又顯精神;

畫桃

畫桃實則水墨淋漓,墨彩浸漬,意趣酣暢;葡萄得張立辰墨意,石榴用郭石夫筆法,均得先生認可。盧山宇畫藤花,捨棄吳昌碩、齊白石以重彩點厾之法,而以清水和淡墨相衝相破,成團成串,繁盛淡潤,素潔可愛,又穿插老藤,點綴重葉,枯潤相濟,濃淡相宜,可謂獨家筆法,雅俗共賞,廣為社會喜愛。

山花野卉

盧山宇所畫,最顯光彩、最有生命力者,當數後期在家鄉黑土地上採擷的山花野卉、五穀雜禾。山菇娘是秋後黑土山野的亮點,熟得透徹,紅得火爆,如果遇上早雪,白裡透紅,更是鮮亮耀眼。盧山宇動情地抓住這一鮮明形象,反覆斟酌,多次提煉,終成一格,濃墨重彩,染擦並施,既有分量又有層次,再以巧妙的留白托雪,紅白相襯,則益見精神,此乃造化為師。神韻獨得。秋天的刺菜花絮在黑土荒甸中十分惹眼,它高高地拔出草叢,白得高潔,柔得溫暖,成片成簇的搖曳著,似可羞煞春桃秋菊。草木多姿,畫家生情,盧山宇駕輕就熟,隨意拈來,以淡墨圈括,以蛤粉染漬,輔以赭萼鱗,穿插數筆率意枝杈,便準確的營造出了刺菜花絮的綽約神采,同時也輕鬆的成就了前人無例的藝術範式。大豆、麥、谷系黑土地主產,養生民,富天下,功不可沒,盧山宇出於真情,也悟出各自的神采。大豆搖鈴,飽滿沉實,則以墨著實點漬;麥、谷臨風,徭曳參差,則以挺勁柔韌之筆勾寫,均能以形傳神,恰到好處。畫山榛隨意中見法度,畫野菊蒼潤中出甜美,畫瓜蔓簡淡中見超逸,畫蒲棒沉穩中求厚實。畫高粱爽利中見蒼拔······凡此種種,無不隨機而發,形神傳情。盧氏多以雞、雀、鼠、蛙入畫,作為畫眼點睛,使其提神生色。畫雞、雀師承高惠民先生意韻,多以焦墨為之,從淡墨枝藤後掏露,乾濕對比,相得益彰;畫松鼠施以細筆 ,只鼠需數千筆絲出,既有工筆的細密又有意筆的活脫;家鼠則更臻其妙,千姿百態,靈動傳神,近有《鼠輩圖卷》得意之作,得到婁師白、黃均二老之跋識;盧氏之蛙不若白石老人用墨濕肥,似較齊老更求活潑靈動。近日來,盧氏又往往在意筆花卉間做些細活,無論蟋蟀、蚱蜢,還是蟈蟈、飛碟,盡能力追白石老人之妙,煞是惹人喜愛。縱觀盧山宇花鳥藝術其蒼辣老道之筆墨,劃沙透骨之力度,風卷雷電之迅疾,隨機自然之韻致。慘澹經營至章法無不顯示大手筆、大氣象,也無不章顯出作者情切意正進取無止的真性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