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鵑賦

水西腹地,聚天然之花園。 白花杜鵑,瓣大蕊黃。 銀葉杜鵑,花瓣朝陽。

作品原文

百里杜鵑賦
作者:敖國華
泱泱中華,繁華夏之文明。滾滾長江,展英姿之颯爽。
澹澹黃河,孕民族之搖籃。巍巍崑崙,挺炎黃之脊樑。
莽莽烏蒙,隱鮮花之勝地。悠悠夜郎,藏人間之天堂。
水西腹地,聚天然之花園。烏江北岸,集國寶之精品。東達普底,綿延群山百里。西接貓場,延接洞府九天。蜿蜒山川百里,謂之百里杜鵑。暮春時節,花漫群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密集,五彩繽紛,滿山香飄四野。千峰疊起嶂,萬蝶群舞飛。地球之彩帶,世界之花園。
百花坪隱仙女,幽會情郎②。錦雞箐棲錦雞,引伴鳳凰③。覽勝峰雲海翻浪④,畫眉嶺百鳥歌王⑤。金坡嶺奼紫嫣紅⑥,馬纓林血染聖花⑦。數花峰白鶴戲水⑧,落英台鳳舞朝陽⑨。奢香嶺緣逢靄翠⑩。醉九牛花迷牛王⑾。雲台嶺行飄五色雲霞⑿,移山湖鑲嵌翡翠蕩漾⒀。龍場九驛通古道⒁,支戛阿魯供神像⒂。米底河鳥鳴山樑,珍奇暗藏。健生道畫卷美妙,徐老驚狂⒃。
若夫杜鵑之類,馬纓杜鵑,鮮艷芬芳。樹型杜鵑,枝幹強壯。狹葉馬纓,莖黑細長。美容杜鵑,沁馨幽香。白花杜鵑,瓣大蕊黃。露珠杜鵑,色澤多樣。團花杜鵑,瓣簇心房。迷人杜鵑,晨暮異常。銀葉杜鵑,花瓣朝陽。皺皮杜鵑,裙芳衣裳。銹葉杜鵑,嫵媚飛揚。問客杜鵑,露乳胸膛。多花杜鵑,葉伴舞翔。錦繡杜鵑,秀美錦項。暗綠杜鵑,瓣紅葉黃。鮮紅、粉紅、紫色、金黃色彩絢爛。淡黃、雪白、淡白、淡綠嫵媚多姿。
若夫勝地之絕,燕子嘰嘰曉春分,布穀咕咕報芒種。烏鴉嘎嘎繞樹梢,喜鵲喳喳貴客到。蜂跳八字找蜜糖,蝶展雙翅傳粉忙。晨曦金雞打鳴響,暮夕野鴨啄食荒。茫茫草原牛羊跑,潺潺移山鰱魚跳。春風拂地萬物蘇,陽光明媚精神爽。夏日炎炎綠蔭下,鶯歌燕舞話惆悵。秋賞紅葉雁飛舞,農家田裡收割忙。冬雪飛舞銀裝套,林間野兔腳丫光。嶺澗小徑憩美女,路旁燈下等情郎。裊裊炊煙升霧氣,轟轟車鳴響凌霄。
嗟夫!翼展雲霄,乘黃龍而呼嘯。喙潛水府,馭潛龍而翻江。江山依舊,歲月長流。花開仲春,試比天庭之美。雲接山巔,近距仙家之遙。感蒼天恩惠眷顧,謝人間美景長存。海納百川,群山巍峨俊秀。百花爭艷,擂台試比誰香。築巢引鳳,建舒適之環境。民風淳樸,引遊人之嚮往。科學管理,合理開發。迎仙女姑娘下凡,配人間多情牛郎。俱往相思,或成歷史。感恩勝地,化及人間。
歌曰:
臥黔省之西北兮,耀夜郎之明珠。
位水西之腹地兮。謂森林之公園。
繁品種之眾多兮,開五彩之花朵。
納百川之美景兮。迎四海之遊人。

注釋

① 百里杜鵑:位於貴州省黔西、大方縣交界處,是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的美稱。因整個天然杜鵑林頻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100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
② 百花坪: 百花坪的杜鵑花品種繁多,五彩繽紛,每年花開時期,天上的仙女都偷偷下凡賞花,與花叢中的姑娘小伙對歌跳舞。因此,這裡就成為每年彝族的插花節、苗族跳坡節的理想場所。
③ 錦雞箐:這裡的杜鵑,樹大林密,交織叢生著粉紅色的迷人杜鵑和鵝黃色的露珠杜鵑、大白杜鵑及深紅色的馬纓杜鵑,引來錦雞在這裡安家繁衍。錦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若遊客朋友遇上它,是你一生的幸運,千萬別傷害它和驚嚇它。
④ 覽勝峰:站在覽勝峰,山風吹來,紅的像翻滾的火龍,如升騰的烈焰,馬櫻最紅,紅紅火火、大紅刺眼,深紅透心、亮紅、水紅、淡紅、肉紅、粉紅、紅紅的一片,著實惹眼。白的如雲海翻浪、滄海桑田,美不勝收。
⑤ 畫眉嶺:相傳,這裡有一隻金黃色的、鳴叫最好、叫得最多的金畫眉。畫眉的學名叫白臉噪眉,其叫聲婉轉清脆,是百鳥中的歌王。當它鳴叫的時候,周圍的百鳥都不敢打鳴,因此叫畫眉嶺。
⑥ 金坡嶺:金坡嶺的花特別漂亮,有的山一片鮮紅,艷若朝霞,奼紫嫣紅;有的山一片雪白,銀裝素裹,絢麗奪目;有的山百花齊放,繁花似錦。每當晚霞映照時,火紅一片,故稱為“金坡嶺”。
⑦ 馬纓林:馬纓杜鵑樹身高大,花冠濃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團團烈火在枝頭燃燒,映紅了天,映紅了地,映紅了遊人的臉,映紅了四周的山。馬櫻杜鵑又叫“馬櫻花”、“索瑪花”,傳說是索瑪姑娘的鮮血變成的聖花。
⑧ 數花峰:是觀花的最佳景點,展現百里杜鵑的規模、氣勢。你不妨數一數,遠處有多少個花峰,有多少種花?粉團杜鵑,銀妝素裹,好一派北國風光,像白鶴戲水,如雲海翻騰;紅杜鵑花紅似火、分外熱烈,花團錦簇,艷麗光彩。迷人杜鵑,色彩繽紛,璀璨絢麗,數不勝數……
⑨ 落英台:杜鵑花是民族的花、英雄的花、紅軍的花,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聖花,彝族同胞稱之為“索瑪花”。這裡的杜鵑花花瓣,飄落到步道上,落英繽紛,妝點大地,著實漂亮。故叫落英台。
⑩ 奢香嶺:這裡是奢香與翠談情說愛的地方。那年三月,水西的姑朵山寨(現四川古藺縣境)奢香,聽說頭人靄翠在雲落山設花場,邀請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會,賽馬比箭,奢香被靄翠看中。後來,奢香執掌水西大政,開闢了連結中原的官道,設定了從龍場(今修文縣)至畢節的九個驛站。奢香夫人的歷史功績,被後人稱頌為彝族女政治家,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巾幗英雄。
⑾醉九牛:是普底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晉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土牛,但是當走到這裡,被色彩艷麗的杜鵑花迷住了,不肯走了,就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⑿雲台嶺:在杜鵑花林區內的青石板路上,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鮮花不斷撲面而來、拂面而去,尤如行走在五彩雲霞之中,所以叫雲台嶺。
⒀移山湖:百里杜鵑南部鑲嵌著一顆翡翠般的明珠,四百餘畝的碧波,曲曲彎彎的水面,與百合蓬城杜鵑林依偎在一起,山無水則不靈,水是山的眼睛,是山的酥胸,是最令人黯然消魂的大自然饋贈。移山湖是百里杜鵑風景區的一件傳神作品,湖內一條條清溪匯聚而成,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湖的碧波梳洗著山,湖被山隔成一彎又一彎,溫娩而柔麗,湖的周圍春來百花開,夏至萬畝綠,深秋層林盡染,隆冬濃妝素裹。
⒁龍場九驛:洪武十七年(1384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忍辱負重進京,向皇帝朱元璋狀告挑起事端、作威作福、製造民族矛盾的馬燁。朱元璋為保住大明江山,表示除馬燁向水西(今大方、黔西、畢節及雲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區)謝罪。問奢以何為報?奢香說,願修通九驛,聯通西南邊陲與中原的通道,共修了568里的古驛道,從而為西南邊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世人稱為古驛道。
支戛阿魯神山:又叫九龍山。支戛阿魯,是彝族的神王。這裡,有一個傳說:有一年,天突然通了五個洞,洪水從五個洞口流下,淹沒了大地。支戛阿魯連忙堵洞,堵了三年才把洞堵好,但洪水已經淹到天底。他決定到用他的神鞭攆無數的山來填。他攆啊攆,走啊走,沒日沒夜地足足走了九年。他太累了,連睜開眼的氣力都沒有,便在這座山的腳下睡著了。策舉祖(人神)看到他熟睡的樣子,很痛心他,派人把他的神鞭收了,在他身邊留下一根普通的鞭子。支戛阿魯一覺睡了三年,醒來時甩了幾鞭子,卻沒有神力。於是這座山就停留在這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座山叫作支戛阿魯山。
⒃健生道:1984年貴州省人大原主任、省政府副省長徐健生先生徐老考察花區,當時正值盛花時期,徐老驚喜異常,鏇即與同行專家商議並確定命名為“百里杜鵑”。這條道,就是為了紀念徐老而修建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