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孝經釋評

百孝經釋評

《百孝經釋評》是2013年1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文榮。《百孝經釋評》主要說明了當今社會的孝養理念,提倡蘊於日常生活中的“常態道德”,弘揚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態化的孝文化,讓孝心孝行落實到無數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實在一句問候、一個電話、一次探望等細微的日常關懷中。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百孝經釋評百孝經釋評
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向為世人所推崇。如果中華民族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上慈下孝,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家與家之間團結友好,那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將何其高也。

《百孝經釋評》主要說明了當今社會的孝養理念,提倡蘊於日常生活中的“常態道德”,弘揚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態化的孝文化,讓孝心孝行落實到無數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實在一句問候、一個電話、一次探望等細微的日常關懷中。

《百孝經釋評》歷時數載的典籍搜尋、整理以及校正,方才確定最終版本。在詳細注釋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社會感人肺腑的孝慈故事和作者多年的修道感悟,深度評說《百孝經》的經典觀點,對重新理解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目錄

陸文榮陸文榮
自 序 / 001

通 釋 篇

百孝經 / 003

百孝經通釋 / 007

第一章007

第二章018

第三章029

第四章040

第五章052

第六章065

第七章080

評 說 篇

《百孝經》的內容、由來和學習的現實意義 / 093

一、《百孝經》有什麼樣的內容? / 093

二、中國有哪些關於“孝”的經典? / 097

三、《百孝經》是誰編寫的? / 104

四、學習《百孝經》有哪些現實意義? / 108

懂得“感恩”和“報恩”的人,才會有“孝”心 / 113

一、“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 / 113

二、人首先要“感父母恩” / 120

三、從報“父母恩”到報“師長恩”和報“社會恩” / 125

“孝順”之道不僅是讓父母吃飽穿暖 / 130

一、“吃飽穿暖”是孝順之道的最低要求 / 130

二、大孝之道的三個內容 / 134

“孝、慈、忠”是孝道的層次升華 / 142

一、孝是人生情感的底線 / 142

二、孝和慈愛是聯繫在一起的 / 144

三、孝就是對民族、對國家的無限忠誠/ 149

為什麼說“孝是萬善之首”? /154

一、“孝是萬善之首”的雙重意義 / 154

二、報恩和盡孝是中國社會倫理的特色內容 / 159

附 錄 篇

孝 經 / 167

孝經語譯 / 174

文帝孝經 / 184

文帝孝經語譯 / 198

女孝經 / 218

女孝經語譯 / 226

後 記 / 237

章節摘錄

著作權頁:(1)天地,天是天空,地是大地,原是人的生存環境的意思。但是天地環境是沒有意志和喜好的。這裡的天地指的是天上的神靈和地下的神祇,天神和地祇都是有意識的,因此他們重視人的孝道,保佑奉行孝道的人。(2)明賢,即賢明,就是賢惠、賢德而聰明的意思。天地之間重視孝道,孝字應當放在凡事的最前面,一個孝字能夠使得全家安寧和安康。孝順的父母能夠生養出孝順的子女,孝順家的子弟一定是聰明和賢德的。(1)孝字釋義。《說文解字》釋“孝”字:“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173頁,中華書局,1963年)《漢語大字典》釋“孝”字:“①祭,祭祀;②孝順,善事父母;③能繼先人之志;④指居喪或居喪的人;⑤指喪服;四川辭書出版社聯合出版,1992年)《漢語大辭典》釋“孝”字:“①祭,祭祀;②孝順,善事父母;③對尊親敬老等善德的通稱;④指居喪;⑤指孝服、喪服;⑥效法。”(2229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現代漢語詞典》釋“孝”字:“①孝順;②舊時尊長死後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③喪服;④姓。”(1502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從古代一直到當代的辭書,其中對於“孝”的詞義的解釋,核心內容始終是“善事父母”,也就是關懷和尊敬父母及尊長的意思。“孝”的其他種種意義都是從這一基本意義衍生出來的。(2)儒釋道三家說孝。儒家的《十三經註疏》有《孝經》一種。《孝經》卷三《三才章第七》稱,“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宋代邢昺疏稱,“經,常也。利物為義。孝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2549頁,《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孝道是社會的“天經地義”的規律,也是老百姓各種行為之中為首的一種,是人的恆常的道德行為。佛教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唐代般若翻譯,收入《大正藏》。《心地觀經》稱,“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其中報父母恩就是孝。《心地觀經》還說,“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早期道教的《太平經》在說到社會理想的時候,就將孝作為理想社會的一項主要內容,“帝王居百里之內,其用道德,仁善萬里,百姓蒙其恩。父為慈,子為孝,家足人給,不為邪惡。”(《太平經合校》,24頁,中華書局,1960年)這段話是說,君王在其所在的百里之內,以孝治國,百姓蒙其恩,父慈子孝,家足人給,國家太平。(3)一個多民族家庭因孝而團結安定。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大家庭,多民族的大家庭就更加複雜而困難了。但是,如果全體家庭成員都能秉承一個“孝”來相處,那么全家就會和諧而安寧。這就是“一個孝字全家安”的意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圖書館有位副館長,名字叫馬連花。馬連花是回族,她的爸爸叫馬志強,媽媽叫白秀珍,都是回族。他們生了九個兒子,三個女兒。馬連花只是女兒中的一個。十二個回族兒女都結婚成家了,馬家就變成了一個由回、哈薩克、漢、俄羅斯、維吾爾、塔塔爾和達斡爾等七個民族所組成的民族大家庭。馬連花的父母已經八十多歲,體弱多病。馬連花承擔了照顧老人的重任,負擔了老人的所有醫藥費。馬連花結婚以後,為人母的馬連花更是以孝敬父母為己任,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的耐心和孝順讓年老的父母非常安慰,也處處依賴她,家中的大事、小事都要找她商量才安心。馬連花把自己的所有業餘時間幾乎都用在照顧父母上,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父母去醫院,每件事她都會盡力做好。馬連花的父親因病先後做過三次大手術。一年冬天,父親跌倒後摔斷了髖關節,一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後來,父親又查出闌尾腫瘤,腸道出血,每天換洗衣褲和床單多次。馬連花下班後就去醫院把髒衣服、床單等拿回家清洗,洗淨曬乾後帶到醫院給父親換上,使得父親的衣服和被褥天天保持乾淨。在父親最後的日子裡,馬連花日夜陪伴在父親左右,讓父親平靜、安詳地離世。馬連花的母親也做過多次大手術。在住院醫療期間,馬連花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每天要給母親送飯送菜。2011年,馬連花還陪伴年邁的母親去了一次北京,圓了母親參觀天安門的心愿。馬連花的家庭成員分屬七個民族,大家共同生活,是一個很和諧的家庭。馬連花說,七個民族的節日大家都不會忘記。“每逢過節,全家團聚,載歌載舞是少不了的。維吾爾族的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黑走馬、俄羅斯族的踢踏舞等,只要手風琴的鏇律一響起來,大家都會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各民族的文化在這個大家庭里交匯融合,全家人團結互愛、相互尊重,其樂融融。”

百孝經全文

百孝經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盡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獨講吃穿。孝道貴在心中孝,孝親親責莫回言。惜乎人間不識孝,回心復孝天理還。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孝道貴順無他妙,孝順不分女共男。福祿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孝子口裡有孝語,孝婦面上帶孝顏。公婆上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女得淑名先學孝,三從四德孝在前。孝在鄉黨人欽敬,孝在家中大小歡。孝子逢人就勸孝,孝化風俗人品端。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後孝子萬古傳。處世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合天。孝經孝文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為孝,能孝就是好兒男。為人能把父母孝,下輩孝子照樣還。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窮莫怨天。孝子面帶太和象,入孝出悌自然安。親在應孝不知孝,親死如孝後悔難。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孝子齊家全家樂,孝子治國萬民安。五穀豐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能孝不在貧和富,善體親心是孝男。兄弟和睦即為孝,忍讓二字把孝全。孝從難處見真孝,孝容滿面承親顏。父母雙全正宜孝,孝思鰥寡親影單。趕緊孝來光陰快,親由我孝壽由天。生前為孝方為孝,死後盡孝徒枉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順溫和孝味甘。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百行萬善孝為首,當知孝字是根源。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無窮孝無邊。全篇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顛倒顛。念得十遍千個孝,念得百遍萬孝全。千遍萬遍常常念,消災免難百孝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