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澗

白馬澗

白馬澗龍池景區,白馬澗生態園位於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西部,是蘇州西部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7平方公里,是整個高新區的一塊原生態“綠肺”。離市中心16公里,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經濟發達,由國內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高標準、高起點、和諧統一,內分六個功能區(四個自然風景區和兩個大眾休閒區)。規劃定位為蘇州城區內的自然生態型休閒度假區,突出生態園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特點。

基本信息

傳說由來

“白馬澗”的由來

傳說太湖老龍王養個兒子是條小白龍,小白龍渾身潔白,人見人愛,龍王夫婦更是將它視作掌上明珠,百般溺愛。所以小白龍小時候無所畏懼,成天調皮搗蛋,捉弄蝦兵蟹將們。

有一天,他外出遊玩,來到闔閭大城(今蘇州老城區)上空,見下面草茵樹綠,就想把它收到龍王的疆界內,於是呼風喚雨,引來太湖水,要淹沒大城。幸好被觀音娘娘及時發現,揮動楊柳枝,把水統統退去,闔閭大城才逃過一劫。

玉皇大帝大怒,老龍王為了保全兒子性命,答應小白龍去當吳王的坐騎,替吳王效勞,以此贖罪。小白龍自知犯錯,不敢再倔強,連夜潛到吳王的養馬場,附於吳王心愛的赤兔馬身上。

從此,吳王胯下的戰馬變得神勇非凡,馱著吳王打了一個又一個的勝仗。

公元前496年,兩國在交界之地(今浙江嘉興)又擺開戰場,越王勾踐想出了一個怪誕戰術,命300名死士自刎於陣前,趁吳軍亂陣之際,命後備部隊沖向敵軍,吳軍潰不成軍,越國取得大捷。吳王闔閭也在混亂中被砍傷了右足,陷入越軍重重包圍,這時他胯下那匹棗紅馬一聲長嘯,馱著吳王消失在敵方視野之外。吳王闔閭雖被寶駒救下了一條性命,但因慘敗蒙羞,傷口又嚴重感染,又氣又羞,大叫一聲而亡,赤兔馬哀其主人,長嘶一聲,全身的棗紅色褪去,變成一匹白馬。原來小白龍傷悼一代雄王,一時忘形,露出了本相。後人為了紀念這匹神駒,便將這個地方命名為"白馬澗"。

千尺雪為明朝著名隱士趙宧光所題,清乾隆為此賦詩云:“泉飛千尺雪千丈,小篆三字銘雲巒。”

“龍池”的由來

吳王闔閭死後一年,天下大旱,陽山、華山、支硎山的泉流也枯竭了,眼看馬澗就將露出底來,白馬打算另外尋找泉流,用新泉補充馬澗的蓄水。白馬請它父親太湖老龍王幫忙,老龍王找到一處泉眼,離馬澗不遠,但泉眼被堵住了,只有鐵拐李才能搬掉堵泉之物。原來鐵拐李駕雲路過,酒癮發作,取酒葫蘆飲酒,塞子不慎掉落泉眼上,化作一塊頑石把泉眼堵死了,神仙的東西只有自己能收回,別的神仙動不得。小白龍變做頑童,趁鐵拐李睡覺時搶走了他的拐杖,鐵拐李驚醒過來,追趕小白龍。小白龍停在泉眼邊要求他把塞子拿掉,才還其拐杖。鐵拐李追不上,只好答應。堵石一除,泉水噴湧出來,源源不斷流向馬澗,因與小白龍有關,後人便將此處叫做"龍池"。

“謝越嶺”的由來

越王勾踐做了吳國的俘虜,為離開吳王的視線賄賂吳國的太宰,得以在離姑蘇城20多里的白馬澗為吳王養馬,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監視少了,可以與越國取得聯繫,策劃復仇。期間勾踐百般討好白馬澗百姓,使吳王降低對越王勾踐的戒備。

勾踐熬到被放歸越國的那一天,在白馬澗一座平坦的小山嶺擺宴答謝這裡的父老,老百姓很感動,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這件事,把這座小山嶺起名為"謝宴嶺"。勾踐復國後,白馬澗老百姓擺宴請勾踐喝酒,勾踐問起此山嶺的名稱,老百姓說是"謝宴嶺",是勾踐以前設宴答謝而留下的,勾踐大怒,命諸殺眾百姓,謀士解釋說:"是謝越嶺,吳國老百姓應該感謝您。"老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從此這座小山頭就叫做"謝越嶺"。

古今人物

趙宦光,字凡夫,明代吳縣人,晚明著名文學家,祖父趙汴是進士,父親是位隱士,著有《說文長箋》、《六書長箋》、《寒山帚談》、《牒草》、《寒山蔓草》等(其中好多著作是隱居寒山後完成的)。他最擅長書法,其篆書堪稱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稱為“高士”。趙宦光遵照父親的遺願將父親的墳安在寒山的同時,舉家遷到了這座山上,過起了隱士生涯。趙宦光定居寒山後,就沒有離開過,並與其夫人在寒山嶺埋頭讀書,深居簡出,他們在紙上寫,也在山石上寫,岩上嶺上手跡遍處,書卷氣就象江南氤氳的水氣,充盈了整座山嶺,至今沿洗心泉側御道朝上走,過飛魚峽,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見到鐫有筆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這三字乃趙宦光親筆手書,乾隆皇帝為此專門寫下讚詞,“泉飛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銘雲巒”(詳見《題千尺雪長句》)。趙?光在寒山守孝之際,為寒山創造了別開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觀,自辟岩壑,疊石造園;鑿山疏泉,構建小塘;又斬榛植松,養木培林;置磚雕木,築室起屋,於是有了寒山別墅。寒山別墅造好後,他向妻子陸卿子發出邀請,攜妻子一同來此守孝,這一守竟然守到了去世。趙宦光經營寒山的初衷、過程、規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勝跡、風光、情趣,他專門撰寫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後人。

交通資料

公交333路可到,路線:愛河橋、石路南(下行)、石路老街坊(上行)、廣濟南路、烽火路北、彩香新村北、電大、虹橋、馨蓮橋、三元新村、何山橋、百潤發何山店、馬浜花園東、馬浜花園北、佳林花園、東浜新苑、富康小區、新區二中、珠江路、華山路、合利路、湘江路、馬澗生態園

從蘇州火車站乘44路(龍景花園首末站-蘇安首末站)抵達朝紅路然後步行到終點,全程12.2公里。

白馬澗景區門票價格:50元/人。

特產

烏米飯

烏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桕樹的葉子搗碎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蒸熟而成。它油亮清香,可以除風解毒,防止蚊叮蟲咬。亦有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髮等功效,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

手剝筍

手剝筍又名“帶殼筍”,是利用山林中一些不起眼的野生小筍,以現代化科學生產工藝技術,經長時間蒸、煮、高溫殺菌精製而成的,在其配料中沒有任何防腐劑、添加劑,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手剝筍食用方便,開袋即食,是消費者接待賓友、旅遊休閒的健康食品。

龍池三寶

龍池三寶包括三種特產:蕨菜、野竹筍、香椿。

蕨菜:又叫如意菜,是野菜的一種。功效: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補脾益氣,強健機體。

野筍乾: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胺基酸等微量元素,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功效: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尿之功能。

香椿:又叫香椿頭,被稱為“樹上蔬菜”。功效:清熱解毒、健胃理氣;醒脾、開胃。香椿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並有抗癌效果。

交通狀況

從蘇州火車站出發,距離景區約30公里。

1.乘計程車40分鐘即可到達。白馬澗生態園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2.公車:乘308路坐到今日家園(大潤發何山店)下,在濱河路轉333龍池專線到終點站下到景區門口

3.石路南:乘坐333龍池專線到終點站下即到景區門口。公交333路可到路線:愛河橋、石路南(下行)、石路老街坊(上行)、廣濟南路、烽火路北、彩香新村北、電大、虹橋、馨蓮橋、三元新村、何山橋、百潤發何山店、馬浜花園東、馬浜花園北、佳林花園、東浜新苑、富康小區、新區二中、珠江路、華山路、合利路、湘江路、馬澗生態園

旅遊攻略

景區亮點:水中大熊貓、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

文化底韻:這裡曾是乾隆六下江南時走過的御道並有行宮遺址;曾是越王勾

踐九年臥薪嘗膽為吳王養馬的地方。

地理位置:蘇州新區華山路西,距蘇州古城16公里。

占地面積:龍池景區,3000畝左右(包括山體)。

旅遊定位:休閒、觀光、拓展、娛樂、會務。

春季特色:踏青,賞梅。

參觀景點

五百八十米棧道(棧道兩側:梅林及多種苗木花卉)、心遠樓、中

心廣場、雲谷飛瀑、乾隆御道、洗心泉、寒山堂、鳳潭、龍池。

園內用餐:地方特色的農家餐館、風味小吃、戶外燒烤。

園內休閒場所:百年經典“爵士島”咖啡、百年老店“三萬昌”茶樓。

建議參考

成人:團體康樂(燒烤、拔河、登山尋寶、水上腳踏車、水上步行球、蹦極、竹筏、射箭)夜間活動可增加篝火晚會。

註:拓展基地將於五月底正式開放。4000平米的多功能大草坪及分別設有可接待100人和30人的會議廳。

老人:休閒、觀光

學生:兒童遊樂場(大型盪木橋、知難而退、翻山越林、飛檐走壁、背水一戰 、巧奪天工、八仙過海、天羅地網、步步高升、艱難險阻、小盪橋、鞦韆組、

城堡、登山)既有江南特色,又有麗江韻味的二期工程花山村,也將於八月底對外開放,總計占地100畝,內設餐飲、住宿、娛樂、會務、購物及多功能廳。

評價信息

成人票分兩種:¥50和¥40。

旅遊小貼士

吃:1、烏米飯 2、手剝筍 3、蕨菜 4、香椿

住:白馬澗龍池景區附近除了有星級賓館外,還有私人旅館,農家樂可供選擇。

行:乘計程車40分鐘即可到達;乘公交308路到今日家園下,在濱河路轉333龍池專線到終點站下。

娛:燒烤、拔河、登山尋寶、水上腳踏車、水上步行球、白馬澗冰雪狂歡節

盤點蘇州的景點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箇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