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紋蝶魚

白虎紋蝶魚

白虎文蝶魚屬於蝶魚科,是熱帶海洋觀賞魚。它們擁有美艷的體色,嬌美的輪廓,蝶魚兩側扁平橢圓的體型,既尖又小的嘴巴。

基本信息

(圖)白虎文蝶魚白虎文蝶魚

夏威夷虎紋蝶,屬蝶魚科。分布於澳大利亞。體扁圓盤形。體長10-12厘米。頭部三角形,嘴尖,眼部有1條黑色帶。體前半身銀白色,後半身淺黃色,尾柄鮮紅色,尾鰭基部黃色。體表從鰓蓋和胸鰭處有7-8條由黑點組成的黑帶延伸到背鰭和尾柄,黃黑相間的色帶似虎紋而得名。

物種屬性

(圖)白虎紋蝶魚白虎紋蝶魚

中 文 名:虎紋蝶
俗名別名:斑帶蝴蝶魚 繁紋蝶
英 文 名:Spotband butterflyfish
拉丁學名:Chaetodon punctatofasciatus
地理分布:中太平洋至西太平洋
繁殖方式:卵生
習性:性情溫和

體態特徵

(圖)白虎紋蝶魚白虎紋蝶魚

白虎文蝶魚屬於蝶魚科

該科魚從學科分應和神仙魚為同科,它們有許多相似之處。

蝶魚和是熱帶海洋觀賞魚的主角,因為它們擁有美艷的體色,嬌美的輪廓,蝶魚兩側扁平橢圓的體型,再加上既尖又小的嘴巴,正符合其天然處所環境-珊瑚礁,它們利用身體扁平細瘦的特徵,穿梭於珊瑚礁岩縫中,而身上的花紋恰好作為掩飾,保護自己,許多蝶魚尾部有一似眼的黑圓斑點,那是它們用來誘騙攻擊者的假眼,作用在於讓攻擊者錯誤的攻擊其背鰭有堅硬背鰭刺端,以保護自己。蝶魚的地域性不是很強,雖有時爭鬥,但並不會經常發生。食性以藻類,海綿珊瑚為主,有些品種也可會吃一些小動物類及浮游生物。

生活習性

習性棲息於清澈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1-4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珊瑚叢生的地方,也會在礁盤的外圍活動。成魚通常成對生活,幼魚則躲躲藏藏生活於沿岸礁區有遮蔽的地方。主要以絲藻、珊瑚蟲和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然會和分布區域南部的斜虎紋蝶(Chaetodon pelewensis)混種。行一夫一妻制。

繁殖

(圖)白虎紋蝶魚白虎紋蝶魚

受精卵

受精卵長徑為2.6-2.9毫米短徑為0.9-1.0毫米,卵呈長橢圓形,系沉性卵,在長軸的一端有纖維狀的附著絲,附著在卵床上,卵膜無色透明,呈橘黃色。當水溫在27-29度C時,受精卵3小時內進入8細胞期,大約5小時後進入32細胞期,並繼續增長,至10小時,胚胎即進入桑葚期。在受精後第二天,大約19小時,原腸胚形成,至第28小時後,胚胎的身子開始成形,小魚的頭部向下,接著可以看到眼睛,而身體上也出現了6-14體節。第三天的胚胎,眼睛有最顯著的發育,而體節也已大致全部形成。這時候,在解剖鏡下,可清晰看到心臟每分鐘跳動約140次。腦脊椎也相繼出現,胚胎的卵黃已稍為減少,由原來的粉紅色成深橙色,在頭部更出現放射狀的色素細胞。第四天,腦眼睛和心臟有更進一步的發育,黑色的眼睛尤為突出,這時候心跳加速,增至每分鐘200次,在身體主要血管內可以看到血液循環的情況。至於色素細胞,則開始在下腹部成兩行排列。到了第五天,身體的鰭條已形成,循環系統更為複雜,而心臟也由原來淡淡的顏色變為鮮紅,至於卵黃到這時就顯著減少了。第六天,可以看到口及鰓蓋。第7天,胚胎與前一天沒有太大分別,已經可以看到鰓的構造,而仔魚的卵黃已接近消失,也就是說已經接近卵出的階段,魚卵內眼睛部分有虹彩,會閃爍發亮,從眼睛部分有光亮程度可以預測孵出日期。

(圖)白虎紋蝶魚白虎紋蝶魚

自然授精

蝶魚雌雄並無明顯的差別,唯有在繁殖時期,雌雄兩魚在水中往上游並排出卵子和精子,才看出差別。受精後會漂浮在水面數日。幼魚沉箱底前以浮游生物為主食。

人工授精

繁殖海水觀賞魚,如果能夠像繁殖熱帶淡水魚那么簡單,將是所有海水觀賞魚愛好者的一大喜訊。到目前為止海水觀賞魚的供應還是依賴人工絕大多數的捕魚者用毒液和電,不管魚大小儘量捕撈。這種情形使自然資源得到嚴重的破壞。如此下去,終有一天我們將感嘆無魚可養了,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研究,採用更多的科學方法成功繁殖海水觀賞魚。人工授精的方法一般是乾導法和濕導法

乾導法---把擠出的卵子放置在盤中或其他容器中,然後加上雄魚的精液,用筆攪拌並加入水分。大粒的卵子施用這種方法較好,細粒的卵子用此法則受精不高。

濕導法----用一個的容器,裝入少量的海水,然後把卵子擠出,再加上雄魚精子,這樣的受精效率顯然比干導法稍低,但施用於小型的海水觀賞魚上卻十分方便。以上兩種方法,都要選擇成熟的卵子,並要在第一時間內把卵子擠出,人工擠卵時,有時要傷到母魚,如大魚要剖腹取卵,小魚要用吸管從肛門吸出卵了。因此,進行人工授精繁殖是比較困難的工作。

分布

(圖)白虎紋蝶魚白虎紋蝶魚

白虎紋蝶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東印度洋的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至列島群島(Line Islands),北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南至羅雷淺灘(Rowley Shoals),北至大堡礁北部,以及密克羅尼西亞一帶海域。在太平洋海域被斜虎紋蝶(Chaetodon pelewensis),氣候帶為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18度之間瀕危狀態。

水中鴛鴦

白虎紋蝶魚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總是形影不離。當一尾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

蝴蝶魚由於體色艷麗,深受中國觀賞魚愛好的青睞。它們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