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良鄉

白良鄉

白良鄉,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所轄。位於縣城東部距320國道17公里,全鄉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萬餘畝,耕地面積19552畝,集鎮規劃面積10萬平方米,全鄉轄八個行政村,一個街道,二場,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661人。白良鄉民風淳樸,勞力豐富、林茂糧豐、交通方便、通訊發達。改革開放以來,白良鄉經濟已由封閉式自然經濟向開放型市場經濟轉化。

基本信息

(圖)白良鄉白良鄉

白良鄉,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所轄。位於縣城東部距320國道17公里,全鄉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萬餘畝,耕地面積19552畝,集鎮規劃面積10萬平方米,全鄉轄八個行政村,一個街道,二場,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661人。白良鄉民風淳樸,勞力豐富、林茂糧豐、交通方便、通訊發達。改革開放以來,白良鄉經濟已由封閉式自然經濟向開放型市場經濟轉化。

概況

白良鄉地處縣城中郊,下轄8個行政村、15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7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30公頃,其中水田1346公頃。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717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260萬元,農業總產值4919萬元;財政總收入405.48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750元。

白良鄉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宜豐至瀏陽油路幹線直穿集鎮而行,萬上、萬芳公路從白良鄉交叉而行。交通極為便利,境內山青水秀,物產豐富,森林面積7萬餘畝,果園面積近萬畝,獲世界銀行貸款開發的胡柚產區,還成為該品種在全省最大的生產基地,天然特種水產養殖場,養殖水面積達200畝,錦江水庫灌溉、發電、養殖於一體,庫區風景秀麗,曲徑通幽。

隨著萬芳公路的改造升級,白良鄉即將成為連線萬上、萬芳公路的明星集鎮。

資源特產

胡柚,萬載縣白良鄉依託本地資源,採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表達式,大力開發胡柚、柑橘等綠色果業。胡柚,樹勢強健,葉色濃綠肥厚,枝葉繁茂,適應性廣,耐粗放管理,抗寒性強。尤其是果實極耐貯藏,一般可貯到翌年四月柑橘市場淡季上市,風味不變。胡柚果實美觀,呈梨形,圓球形或扁球形,色澤金黃。單果重300克左右,皮厚約0.6cm,可食率約70%,可溶性固形物11-13.2%,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必需的16種胺基酸以及等元素,營養價值很高。其內質飽滿,脆嫩多汁,酸甜適度,甘中微苦,鮮爽可口。

(圖)白良鄉白良鄉南酸棗樹

南酸棗,江西省萬載縣出產,歷史悠久,1683年四修《萬載縣誌》就對南酸棗的加工作了詳細記載。加工的酸棗糕、酸棗皮,風味獨特,開胃消食。南酸棗為漆樹科南酸棗屬落葉喬木,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的特點。木材色紋美觀,莖皮纖維可造紙,葉皮可提制栲膠,果可入藥,果核可做活性炭原料。但至目前為止,果實作為食品開發還只是極少數地方,多數作為農家生食野果或遺棄山間。江西省營養分析測試中心測試,南酸棗汁含有16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齊備,含量占總量的37.3%,還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Z和人體必需的無機鹽微量元素,可謂營養豐富。尤其突出的是維生素C,含量高達90.45毫克/100克。據《中國食品大全》報導,南酸棗汁能提高人的味覺電位差,增強味覺,具有開胃、健脾、消食、生津止渴,寧心益智,增進食慾等作用,很有希望成為競爭力強的純天然保健飲料。在白良鄉、九龍墾殖場還保存著大量南酸棗林,面積有5000多畝。在白良鄉白良村生長著一株清朝初期種植的南酸棗樹,實地調查該樹胸圍達534厘米,樹高25.5米,冠幅11.6米×12.5米。雖經歷了300多年,仍然生長旺盛,葉繁枝茂,鬱鬱蔥蔥。

科技致富

(圖)白良鄉康樂黃雞

白良鄉訂閱報紙雜誌數十種,辦起了3個圖書閱覽室、8個學習活動室等文化場所,同時鼓勵農民創辦了兩家科技書屋。該鄉白良村農民通過讀書看報,從中尋找致富信息,靠科學種養走上了致富路,栽果樹、種蔬菜、種甘蔗等經濟作物50多畝,養豬10000多頭,成為遠近聞名的種養大戶。行田村青年農民袁竹根依靠信息從事蔬菜等經濟作物的販運,年收入3萬多元。

白良鄉尋找致富信息,抓林果業開發建綠色銀行,1999年栽種銀杏樹300畝,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搞果業開發的紅壤區胡抽首次投產40噸,項目實施榮獲全縣科技三等獎。在養殖業方面,大力發展康樂黃雞和生豬生產,全鄉飼養康樂三黃雞5萬羽,出欄生豬25835頭,實現生豬稅41.4萬元;2000年出欄生豬12283頭,實現生豬稅收30萬元,培養200頭以上養豬大戶310戶。

濃厚的讀書氛圍振奮了該鄉青年農民的精神,該鄉農民有時間就鑽進閱覽室、書店或科技書屋,尋找致富信息。該鄉已有200多名青年農民,通過讀書看報學技術、用技術建基地、辦企業,成為致富能手。

不少農民存在盲目、不合理施肥,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肥、輕磷鉀肥等現象,從而導致加重病蟲害發生,降低農產品質量。白良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糧食增產增收中遇到的難題。通過努力爭取到縣財政用於測土配方施肥的專項支農資金100萬元。還拿出30餘萬元,購置了一套現代化的土壤化驗設備,建起了專業化的化驗室。還特地組織了100多名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免費指導農民施肥,真正實現了“測土到田,配方到廠,供肥到點,指導到戶”。此次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總面積達400餘畝。農民由此可每畝增產糧食50公斤以上,人平可增收100餘元。

經濟發展

(圖)白良鄉塑膠加工廠

白良鄉農民在胡柚銷售協會的幫助下,專門請人負責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協會幫助銷售胡柚20多萬公斤,果農戶均收入4000多元。有100多個類似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帶富了5萬多農民。

白良鄉各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興起,把農民各自為戰、小打小鬧的農業生產引導到了產業化經營的軌道上來。鄉里因勢利導成立“兔羊協會”,統一技術指導、產品流通、畜病防治等服務,使兔羊飼養走上規模化道路。全鄉兔羊總飼養量達200多萬隻,人均可增收50多元。栽果樹、種蔬菜、種甘蔗等經濟作物500多畝,養豬100000多頭,成為遠近聞名的種養鄉。農民袁竹根依靠信息從事蔬菜等經濟作物的販運,年收入3萬多元。飼養康樂三黃雞5萬羽,出欄生豬25835頭,實現生豬稅41.4萬元;2000年出欄生豬12283頭,實現生豬稅收30萬元。

2003年12月建的磚廠區面積6000平主米,收入80萬元;鞭炮廠5000平方米,產量年3000箱產值5萬元;良福採石廠

產量3000方,產值7.5萬元;良福藥村基地的蕪茱萸積殼,種植面積300畝,利潤6萬元;四海紙箱廠(招商引資項目)的紙箱包裝80萬隻,產值60萬元,利潤4萬元;塑膠加工廠(招商引資項目)的機車頭盔外殼、工具箱產量50噸,產值10萬元;志昂花炮廠的紅炮產量5000箱,產值100萬元;青鑫食品有限公司的鹽漬蕎頭產量100噸,產值70萬元。

008年栽種銀杏樹300畝,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搞果業開發的紅壤區胡抽首次投產40噸,項目實施榮獲全縣科技三等獎。在養殖業方面,大力發展康樂黃雞和生豬生產,2008年全鄉飼養康樂三黃雞15萬羽,出欄生豬25835頭,實現生豬稅41.4萬元;2000年出欄生豬12283頭,實現生豬稅收30萬元,培養200頭以上養豬大戶3戶。

惠民工程

(圖)白良鄉家庭壓水井

先後建起供水簡易塔100多個,挖水井200多眼,打家庭壓水井7000多眼,裝配自來水管道8000多千米,從而使農民喝上了乾淨、衛生、優質的飲用水。

受地理環境和經濟的影響,白良鄉的農民一直飲用衛生不達標的河水及含氟、砷等元素超標的地下水,尤其是到乾旱季節就出現乾涸現象。有30多個村發生乾旱,其中有兩個只能靠消防車送水度日,用水成了農民民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鄉黨委在資金上給予支持,在技術上給予幫助,並將其納入全鄉經濟社會發展計畫,把實施“人飲工程”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惠民工程來抓,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投入近100萬元對“人飲工程”進行改造建設。白良鄉70%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