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體質類型]

痰濕體質[體質類型]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睏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徵,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

基本信息

簡介

痰濕體質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睏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徵,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

痰濕體質的人容易肥胖、沉重,身體發胖(虛胖),面色無光,容易犯困,喉頭有痰濕,嗜食肥甘、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等。

痰濕體質者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顯著高於非痰濕體質者,常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多痰,浮腫,睡時鼾聲如雷等.

引起原因

“濕”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指空氣潮濕、環境潮濕,如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濕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飲食水分過多,或因飲酒、乳酪、生冷飲料,而使體內津液聚停而形成內濕。此種體質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調等。多見於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病例

痰濕體質痰濕體質

【病例】肖小姐是現代的“林妹妹”,總是莫名奇妙的多愁善感、憂鬱脆弱。而且,食慾也差,睡眠質量一直不好,很難入睡,入睡以後也睡得很淺,一點點小動靜就會把她驚醒,所以她一直都胖不起來。比較疲憊的時候就常常覺得胸口漲悶,在經前有明顯的乳房漲痛感,甚至還會覺得走路的時候肋骨部位發痛。【藥物解釋】逍遙丸特稟質

【病例】小峰每到春天花粉季節,總是發生皮膚瘙癢、皮膚紅疹等過敏現象,家長非常焦急,經過專家診斷為:

特稟質,建議消風散調理。

【藥物解釋】風疹、濕疹,是由風濕或風熱之邪侵襲人體,浸淫血脈,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肌膚腠理之間所致,故見皮膚瘙癢不絕、疹出色紅、或抓破後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風為主,佐以清熱除濕之法。癢自風而來,止癢必先疏風,故以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之辛散透達,疏風散邪,使風去則癢止,共為君藥。配伍蒼朮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是為濕邪而設;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是為熱邪而用,以上俱為臣藥。然風熱內郁,易耗傷陰血;濕熱浸淫,易瘀阻血脈,故以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活血,並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為佐。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藥,為佐使。諸藥合用,以祛風為主,配伍祛濕、清熱、養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顧扶正,使風邪得散、濕熱得清、血脈調和,則癢止疹消,為治療風疹、濕疹之良方。用於急性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屬於風熱或風濕所致者。

【病例】趙先生是一名中年男子,最近一年,因為工作勞累出現了畏寒怕冷,大便稀溏,腰膝酸痛,並且伴有性功能減退,特別是冬天症狀更是加重。

【藥物解釋】金匱腎氣丸以附子、桂枝為主藥,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氣”之意,意在微微補火以鼓舞虧虛的腎中陽氣,補命門之火,引火歸源;再輔以地黃等六味藥物滋補腎陰,促生陰液;如此配伍組方是本著陰陽互根的原理,陰陽並補,使得“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補陽效果更穩固、更持久。具有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改善脂代謝、糖代謝,增強神經-體液調解、改善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凡中醫臨床辨證為腎陽虛型的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尿瀦留、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性浮腫、糖尿病等病症。

痰濕質

【病例】林大媽一向為人溫和恭謙,心寬體胖,是典型的老好人,還喜歡甜食。但是她的臉上有些黃胖還比較油,眼泡總是浮腫。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總是覺得睏倦,還會胸悶,痰多。大便比較軟散,小便微濁。特別在梅雨潮濕天氣,會覺得周身不爽,總是“粘粘嗒嗒”的。經過專家診斷為:痰濕質,建議用平胃散調理。

【藥物解釋】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燥濕祛痰,行氣健脾劑。用於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噁心嘔吐,大便溏瀉,睏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方中蒼朮燥濕健脾為君藥,厚朴除濕散滿為臣藥,陳皮理氣化痰為佐藥,甘草、姜、棗調和脾胃為使藥。大凡脾胃病變,只要屬於所謂脾胃濕滯,呈現胸腹脹滿、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膩主症的,都可用它來治療,所以古人說它是“治脾聖藥”。後世有許多健胃方劑,都是從它擴展演變而來。

瘀血質

痰濕體質痰濕體質

【病例】楊小姐臉色一直不好看,面色晦暗,皮膚偏黯、色素沉著,還經常有瘀斑,並且容易疼痛,眼眶黯黑,嘴唇黯淡,舌質黯有瘀點或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經過治未病專家診斷為:瘀血質。

【藥物解釋】是中醫臨床常用傳統名方。原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等5味藥組成,方中桂枝溫通經脈而行瘀滯;茯苓消痰利水,滲濕健脾,以助消症之力;丹皮既能散血行瘀,又能清退瘀久所化之熱;桃仁味苦甘平,為化瘀消症之要藥;芍藥和血養血與諸祛瘀藥合用,有活血養血之功;白蜜緩和諸藥破泄之力。其可用於婦女經行不暢、閉經、痛經,以及難產、死胎不下等,因瘀血阻滯胞宮者。

陰虛質

【病例】小張20多歲,因為染上了手淫的惡習,所以導致遺精頻繁,出現了乾咳無痰,手足心熱,特別是夜間煩熱,口舌乾燥,大便乾燥,腰酸盜汗。經過專家診斷為:陰虛質,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附子和桂枝這兩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以滋陰補腎為主,主治腎陰虛。腎陰虛的典型症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乾,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泄等。

分辨八種體質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症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鬱體質,其具體養生方法如下:

-1.陰虛體質養生法

-2.陽虛體質養生法

-3.氣虛體質養生法

-4.血虛體質養生法

-5.陽盛體質養生法

-6.血瘀體質養生法

-7.痰濕體質養生法

-8.氣鬱體質養生法

1至2

1.陰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口燥咽乾、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乾、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舌紅少苔。若患病則上述諸症更加明顯,或伴有乾咳少痰、潮熱盜汗(肺陰虛);或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陰虛);或腰酸背痛、眩暈耳鳴、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腎陰虛);或脅痛、視物昏花(肝陰虛)。

(2)養生原則。

補陰清熱,滋養肝腎,陰虛體質者關鍵在補陰;五臟之中,肝藏血,腎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養肝腎二髒為要。

(3)養生方法。

精神調養:此體質之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故應遵循《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要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

環境調攝:此種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熱,口咽乾燥,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故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

飲食調養:應保陰潛陽,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於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節制性慾:因為精屬陰,陰虛者犬當護陰,而性生活太過可傷精,放應節制性生活。

2.陽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無華、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則易從寒化、可見畏寒蜷臥、四肢厥冷、或腹中綿綿作痛、喜溫喜按;或身面浮腫、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陽痿滑精、宮寒不孕;或胸背徹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頻多、小便失禁。

(2)養生原則

祛陽法寒,溫補脾腎,因為陽虛者關鍵在補陽。五臟之中,腎為一身的陽氣之根,脾為陽氣生化之源,故當著重補之。

(3)養生方法。

精神調養:《黃帝內經》中說:“肝氣虛則恐”,意思是肝臟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懼,又指出:“心氣虛則悲”,這是說心臟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現悲哀的情緒。中醫認為,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故而陽氣不足者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於悲哀,故必須加強精神調養,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感,去憂悲、防驚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

環境調攝:此種體質多形寒肢冷,喜暖怕涼,耐春夏不耐秋冬,故陽虛體質者尤應重環境調攝,提高人體抵抗力。有人指出,若在夏季進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鐘所得的紫外線將能使用一年。對於年老及體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讓電扇直吹,亦不要在樹陰下停留過久。

加強體育鍛鍊:因為“動則生陽”,春夏秋冬,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而定。

飲食調養: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

3至4

3.氣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是其基本特徵。若患病則諸症加重,或伴有氣短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2)養生原則。

補氣養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3)養生方法。

氣功鍛鍊: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其功法如下:

屈時上舉:端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直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即復原,可連做十次。本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有緩解作用。

拋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於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後,右臂放於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盪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十餘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寬衣,將腰帶鬆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待搓至發熱之時,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雙腳併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連續做十餘次,屬於“六字訣”中的“吹”字功,常練可固腎氣。

飲食調養: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莜麥、馬鈴薯、大棗、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

4.血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

(2)養生方法。

起居調攝: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飲食調養: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5至8

5.陽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壯實,面赤時煩,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為其特點。若病則易從陽化熱,而見高熱,脈洪大,大渴,飲冷等症。

(2)養生方法。

精神修養:陽盛之人好動易發怒,故平日要加強道德修養和意志鍛鍊,培養良好的性格,用意識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衝動。

體育鍛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多餘陽氣散發出去。游泳鍛鍊是首選項目,此外,跑步、武術、球類等,也可根據愛好選擇進行。

飲食調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熱上行,陽盛之人切戒酗酒。

藥物調養: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乾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潤腸丸;口乾舌燥者,用麥門冬湯;心煩易怒者,宜服丹梔逍遙散。

6.血瘀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若病則上述特徵加重,可有頭、胸、脅、少腹或四肢等處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內有症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2)養生方法。

運動鍛鍊:多做有益於心臟血脈的活動,如各種舞蹈。太極拳、八段錦、動樁功、長壽功、內養操、保健按摩術,均可實施,總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以助氣血運行為原則。

飲食調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山植粥、花生粥亦頗相宜。

藥物養生:可選用活血養血之品,如地黃、丹參、川芎、當歸、五加皮、地榆、續斷、茺蔚子等。

精神調養:血瘀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鬱則可加重血瘀傾向。

7.痰濕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若病則胸脘痞悶,咳喘痰多;或食少,噁心嘔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渾濁;或頭身重困,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或婦女白帶過多。

(2)養生方法。

環境調攝: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裡;在陰雨季節,要注意濕邪的侵襲。

飲食調理: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更應多食之,如白蘿蔔、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枇杷、白果、大棗、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

運動鍛鍊:痰濕之體質,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故應長期堅持體育鍛鍊,散步、慢跑、球類、游泳、武術、八錦、五禽戲,以及各種舞蹈,均可選擇。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疏鬆的皮肉逐漸轉變成結實、緻密之肌肉。氣功方面,以動樁功、保健功、長壽功為宜,加強運氣功法。

藥物養生:痰濕之生,與肺脾腎三髒關係最為密切,故重點在於調補肺脾腎三髒。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輸布,液聚生痰者,當宣肺化痰;若因脾不健運,濕聚成痰者,當健脾化痰。

8.氣鬱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若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或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昏仆吐衄。

(2)養生方法。

調攝情志:此種人性格內向,神情常處於抑鬱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常看喜劇、滑稽劇、聽相聲,以及富有鼓勵、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勿看悲劇、苦劇。多聽輕快、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高情志。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在名利上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多參加體育鍛鍊及旅遊活動:因體育和旅遊活動均能運動身體,流通氣血,既欣賞了自然美景,調劑了精神,呼吸了新鮮空氣,又能沐浴陽光,增強體質。氣功方面,以強壯功、保健功、動樁功為宜,著重鍛鍊呼吐納功法,以開導郁滯。

飲食調養: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櫞等。

藥物養生:常用以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鬱金等疏肝理氣解郁的藥為主組成的方劑。

體質配藥

據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人的體質主要有9種,包括“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其中比較健康的平和體質在人群中僅占32.75%,其它8種偏頗體質占到了67.25%。對於社區醫生來說,掌握中醫體質學說以及懂得如何套用簡單的中成藥調理機體,減少疾病發作至關重要,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內容。

氣虛質

【病例】王小姐天生麗質,身體柔弱,雖然是白領階層中的佼佼者,但是她卻總是樂不起來,並且平時總是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感覺全身乏力,疲憊不適,或見氣短,多汗,運動後加劇。經過專家診斷為:氣虛質,建【藥物解釋】玉屏風散是中醫預防氣虛感冒的專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氣”以抵禦外邪,適合於氣虛質的人。此外,它還能治療症狀輕微的早期感冒,比如傷風后出現鼻塞、怕冷等症狀。

中醫方劑里有“玉屏組合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行”之說,意思就是藥味組成少而精,只有黃芪、防風、白朮3味藥物。黃芪是健脾補氣藥的代表,於內,可大補脾肺之氣,於外,可固表止汗,特別適合於治療肌表衛氣不固導致的體虛盜汗,是方中的主打藥物;白朮則能健脾益氣,幫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的功能,為輔藥;防風異名叫“屏風”,可以解表祛風。可以說,前兩味藥,以扶正為主,而防風則以祛邪為主,本方劑正是“標本兼治”的巧妙結合。

濕熱質

【病例】湯先生體形有些偏胖,臉上總是油光滿面,看起來不清爽,而且很容易生粉刺痘痘,行動起來也比較緩重。他心氣很急躁,容易發火。常常覺得嘴巴里發苦、口乾,舌苔發黃還很膩。吃東西喜歡口味重的,愛吃辣,但是吃了辣就容易上火,眼睛裡出現紅絲,還會便秘。經過專家診斷為:濕熱質,建議用龍膽瀉肝軟膠囊調理。

【藥物解釋】中醫傳統: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生地、當歸、柴胡、甘草等藥。方中龍膽草上瀉肝膽實火,下清下焦濕熱,為君藥。黃芩、梔子苦寒,有清熱燥濕、導熱下行之效,為臣藥。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可使濕熱從小便而解。生地、當歸有滋陰養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經之用。甘草調和諸藥。

養生調理

1、加強運動,強健身體機能,健康脾胃功能;

2、不宜在潮濕的環境裡久留,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這類體質的人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

3、嗜睡者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讓日光使得身體機能活躍起來;

4、洗澡應洗熱水澡,適當出汗為宜;穿衣儘量保持寬鬆,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於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濕氣。

5、注意保暖.濕遇溫則行,遇寒則凝.寒涼的天氣不利水濕在體內運化,常傷及脾胃,因此痰濕體質在寒涼的天氣症狀較為明顯。

運動鍛鍊

痰濕體質者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所以最好能長期堅持體育鍛鍊,散步、慢跑、球類、游泳、武術、八段錦、五禽戲以及各種舞蹈,均可選擇。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疏鬆的皮肉逐漸轉變成結實、緻密的肌肉。氣功方面,以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為宜,加強運氣功法。

飲食調養

痰濕體質者體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並且食量大。食療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應常吃味淡性溫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淤祛痰的食物,更應多食。

適宜痰濕體質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頭菜、香椿、辣椒、大蒜、蔥、生薑、木瓜、白蘿蔔、荸薺、紫菜、洋蔥、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蠶豆、包菜、山藥、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雞肉、鰱魚、鱒魚、帶魚、泥鰍、黃鱔、河蝦、海參、鮑魚、杏子、荔枝、檸檬、櫻桃、楊梅、檳榔、佛手、栗子等。應限制食鹽的攝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膩、酸澀食品,如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蓮藕粉、茯苓餅對該體質者是不錯的食補選擇。

[韭菜炒蝦仁]

原料:韭菜250克,鮮蝦仁100克。

製作方法:用油鍋先將韭菜炒好,然後將鮮蝦仁100克放入,再炒片刻,加少許胡椒粉(0.2克左右)即成。

養生功效:壯腎陽,溫中散寒,健胃提神,消腫止痛,活血化淤,下乳汁,解毒等。

[蝦馬童子雞]

原料:蝦仁20克,海馬10克,童子雞1隻。

製作方法:將蝦仁與海馬用溫水洗淨,泡10分鐘後放在已洗乾淨的子公雞上,加少許蔥與姜,蒸熟到爛。蝦仁、海馬、雞肉並湯都可吃完。

養生功效:溫腎壯陽,益氣補精,活血去痰濕。

藥物養生

痰濕體質者多發咳嗽、哮喘、痰多、頭暈、腸胃不適、嘔吐等症狀,易生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動脈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濕體質者可通過溫燥化痰藥物進行調養。

嬰兒調理

痰濕體質的寶寶有這些特點:

1、寶寶體形偏胖,動作遲緩,容易疲倦;

2、性格較安靜,不喜歡活動;

3、愛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愛吃甜食;

4、容易噁心,對季節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平時大便較稀;

5、舌苔膩,中醫把脈的話,脈象滑或濡;

6、容易咳嗽,痰多而清稀。

這種體質的寶寶皮膚容易感染,易患蕁麻疹、濕疹、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哮喘、支氣管炎、水腫、泄瀉等疾病。

“痰濕質”寶寶的調養原則是健脾、祛濕、化痰。

具體說來,就是:

1、飲食上宜清淡少油;

2、宜多吃高粱、苡仁、扁豆、海帶、白蘿蔔、鯽魚、冬瓜、橙子等;

3、忌食生冷食物及冷凍飲料,少吃甜膩酸澀的食物,如石榴、蜂蜜、梨、甘蔗等。

中醫藥膳:適合“痰濕質”寶寶的

★苡仁魚腥草粥

製作步驟:

1、取苡仁30克,魚腥草50克,粳米100克,食鹽適量;

2、將粳米、苡仁淘洗乾淨,魚腥草去除老葉,洗淨;

3、在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沸後放入魚腥草,再用中火煎熬15分鐘,過濾出藥汁待用;

4、用粳米、苡仁熬粥,粥熬熟後加入魚腥草汁,用食鹽調味,攪勻起鍋即成。

特點:這款粥可作為寶寶的早餐,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痰的功效。

★八仙糕

製作步驟:

1、取人參、茯苓、山藥、蓮子肉各30克,混合,研磨成粉末備用;

2、取糯米粉300克,粳米粉350克,和勻,再加入剛才研磨好的人參茯苓山藥蓮子肉粉,再和勻;

3、取白蜜50克,白糖140克,用500毫升的水熬化,拌入和勻的麵粉中;

4、將麵粉揉成塊狀,放到蒸籠里蒸熟,冷卻後取出,切成條糕狀,放在鐵鍋里用小火烘乾。

特點:八仙糕可以作為寶寶的零食,根據寶寶的食量,每次給他吃50克左右,每天1~2次。

美食菜譜:適合“痰濕質”寶寶的

★米仁紅棗粥

製作步驟:

1、取米仁50克,紅棗10枚,粳米100克,糖適量;

2、將粳米、米仁淘洗乾淨,紅棗洗淨;

3、在鍋內加水800毫升,將粳米、米仁、紅棗放入鍋內,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粥,等粥熟後,加少許糖調味,攪勻起鍋即成。

特點:這款粥有健脾利濕的作用,可給孩子當早餐食用。

★鯽魚薏米蘿蔔湯

製作步驟:

1、取鯽魚1條(約100克),薏米15克,蘿蔔50~100克;

2、去除鯽魚的魚鱗和內臟,洗淨,蘿蔔切片;

3、將鯽魚與蘿蔔片放入300毫升水中,與薏米一起煮湯,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鯽魚有補脾利水的功效、蘿蔔有消食化痰的作用,與健脾化濕的薏米相配而煮成的這款靚湯,能起到益氣健脾、化濕利水的功效。寶寶可以每天喝1次,連續喝幾天就有效果

相關課題

“中醫治未病《痰濕體質》課題”列入世界衛生組織推廣項目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推動的“中醫藥‘上工治未病’工程項目以及中醫藥對亞健康防治干預研究”項目,通過對中醫“治未病”基本概念和發展嬗變進行課題研究,建立中醫遴選標準,對“上工”、“未病”、“治未病”等概念進行厘定,對基本概念進行文獻考證和內涵挖掘,通過邏輯思維的系統分析和提煉,揭示中醫“治未病”的理論內涵,確定中醫“治未病”理論的核心內容,建立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基本框架,完善中醫“治未病”的理論體系,遴選行之有效的“治未病”方法,編寫成《中醫治未病教材》。《教材》由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組織專家編寫,它的成功驗收將為全國廣泛深入開展中醫“治未病”提供理論和方法指導大綱。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在“扶陽罐亞健康治療”試點單位參觀考察,並啟動“痰濕體質”干預項目課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笑頻介紹說,“中醫藥治未病”項目工程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合作的一個項目,由中國傳統醫學同相關機構共同發展傳統醫學,由中國提出,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這個項目由中醫藥管理局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之所以選擇“治未病”是因為中醫藥發展快,需求量大,而中醫藥學面向的不僅是防與治,更注重的是養。以“治未病”為核心的觀念,有選擇性的、很深入、較分散地把理念進行傳播,把模式和方式進行歸結,在社區進行宣傳,從而提高中醫藥的工作。

據專家介紹,像“扶陽罐”等新一代養生保健儀器,將傳統中醫理念形成產業化是趨勢。

“治未病”是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中醫治則學說的基本法則。“治未病”包含三種意義:一是防病於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三是預後防止疾病的復發及治癒後遺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