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由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共同組建,於2004年11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建設,是我國開展病毒學基礎理論與套用基礎研究、培養病毒學高層次人才、促進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國際國內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共同組建,於2004年11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建設,是我國開展病毒學基礎理論與套用基礎研究、培養病毒學高層次人才、促進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國際國內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田波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陳煥春院士,實驗室主任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建國

概況

實驗室根據科學發展趨勢、國家需求和人類健康需要等,瞄準病毒學研究前沿,以引起重大和突發性疾病的病毒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病毒學及現代生物技術,從病毒、宿主細胞、機體和人群等不同層面,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過程及其伴隨的生命現象,揭示病毒免疫、致病、致癌的分子機理以及病毒病的流行規律;完善我國病毒資源與信息庫;發展病毒病診斷、預防和治療的新技術。實驗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遺傳變異與分子流行病學、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病毒的免疫與致病機理、病毒病的防治基礎研究。
實驗室使用面積達7000平方米,擁有各種儀器設備近100台件,建有三級生物安全(BSL-3)實驗室、動物三級生物安全(ABSL-3)實驗室、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中國病毒資源與信息中心、SPF級實驗動物中心和愛滋病中心等先進的科研條件與技術平台,可滿足開展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套用基礎研究的需要。
實驗室擁有一支較高水平的研究隊伍,現有固定人員40人,流動人員2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1人、“貝利-馬丁獎”獲得者1人、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實驗室承擔有多項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已經形成了病毒學基礎理論與套用基礎相結合的特色和優勢,在SARS病毒與禽流感病毒動物溯源及分子流行病學,昆蟲病毒感染與生物防制,人類重要病毒感染、免疫與致病機理,病毒學研究新技術與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