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市混板民族中學

畹町市混板民族中學

雲南民族中學是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在省城昆明建立的唯一省屬國有公辦全寄宿制民族中學,已跨越式進入雲南省一級完中行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校園景觀校園景觀

學校位於昆明市盤龍江畔江岸小區白雲路,占地2.7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5萬千方米,具有基於校園網的遠程教育網路平台、數位化視聽教育督導系統和校園安全督查系統、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室及語音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綠草坪足球場、塑膠跑道運動場等設施。學校主要面向全省各州市邊疆貧困地區招收各少數民族及漢族學生,特別招收雲南省10萬人口以下7個特有的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學生。學校現有高國中學生1800餘人,涵蓋36個民族,成為僅次於中央民族大學附中而居於全國中學生族別數第二的中學,形成民族團結教育的大家庭。

學校現有教職工150人含16個民族,其中教授1人,特級教師7人,高、中級職稱的教師占85%以上,少數民族教師占教職工總數32.4%,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師德素質高、業務能力精、民族感情深、整體結構好的教育教學師資隊伍,還常年聘請英國教師擔任英語口語教學。學校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南省政府督學、雲南師範大學教授李暾(白族)擔任校長。

辦學思想

學校堅持"立足各族學生髮展,夯實民族人才基礎,創建和諧民中品牌,科學發展民族教育"的雲南民族中學教育思想,積極倡導並努力探索"緊抓'民族'扣'寄宿',全面發展打基礎,發揮特長上目標"的雲南民族中學特色建設實踐,努力在辦學宗旨教育理念方面強調民族性,教育教學教科研究方面注重民族性,行政後勤生活管理方面滲透民族性,文化建設交流開放方面突出民族性,"今天我以雲民中為榮,明天雲民中以我為榮"的愛校口號已落在實處。

近年來,雲南民族中學校風校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5年至2008年連獲"昆明市高考質量進步獎",2008年高考整體上線率達92.01%,榮獲昆明市"2008年高考質量進步獎"第一名,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名列雲南省一級三等完中前15名;2009年高考又創新高,上線人數突破350人達392人,上線率突破95%大關達98.49%,600分以上7人,最高分655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各族學生在生國、省、市學科競賽及各種活動中頻頻獲獎,優秀高中畢業生被中國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國內重點院校錄取繼續深造。少數民族學生還創造了不少全國"第一":來自中越邊境的刀忠強成為第一個布朗族莽人解放軍戰士,來自西雙版納邊境的岩香成為第一個布朗族克木人新聞專業本科生,來自基諾山寨的牛建東成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建校以來的第一個基諾族大學生,來自阿昌鄉村的放茂升成為西安交通大學第一個阿昌族大學生,來自瑞麗江畔的張玉翠成為"全國56個民族56朵金花才藝展示"的唯一景頗族代表,來自羅炳輝故鄉的龍美光成為與中央電視台合拍《永遠的豐碑》的第一名彝族學生作家,來自蒼山麓的白族學生朱明婧成為參加南亞太平洋地區世界兒童論壇的第一個中國少數民族學生,來自西雙版納的學生依莊防成為中國科學院第一位進行生態進化研究的傣族博士生,來自瀘沽湖畔取得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經濟管理和華中科技大學雙博士學位的胡江輝成為我國第一個普米族博士生。

所獲榮譽

學校相繼被評為昆明市文明單位、雲南省文明單位、省文明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師德工作先進集體、省教師綜合素質培訓工作先進集體、省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省工會工作先進集體、省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省模範職工之家、全國民族中學示範校、“中國和諧校園之星”,被雲南省政府表彰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努力方向

學校現為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理事單位、全國民族中學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學校、雲南省民族教育研究會民族中學分會理事長學校、省語言學會中學語言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學校、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省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示範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863"計畫遠程教育首批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四中家長網校、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中英合作"GAP"首批項目學校,成為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學校與英國倫敦威廉姆.愛麗斯學校、泰國易三倉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中、上海回民中學、同濟大學二附中等國內外學校結為友好學校,並派出教師赴泰國、緬甸、英國、澳大利亞教授漢語及培訓。《人民日報》、《國際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民族》、《中國民族教育》等報刊、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以及省內新聞媒體對學校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

當前,學校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思想指引下,乘著雲南省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勁東風,遵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十一五期間"把雲南民族中學擴建為有一定規模的一級一等完中,建成全省民族中學的示範學校"的重要指示,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創建現代化、科學化、規範化,有顯著特色、有示範作用,國內外知名的一流視窗民族中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