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婚

畢婚

畢婚是指當今中國大學生一畢業就結婚的婚姻現象,由此產生了時下流行的“畢婚族”。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80%的中國學生認為“畢婚”現象能理解;90%的男生聲稱自己不會考慮一畢業就結婚,經濟基礎和工作情況是主要顧慮;而30%的女生則說,如條件允許,自己會選擇結婚,並認為在強大的就業壓力下,“畢婚”似乎是中國女生的一條“出路”。

簡介

【概念】畢婚指大學生一畢業就結婚的現象。目前一部分大學生選擇當畢婚族,畢婚族中許多女生把結婚當出路,緩解即將面臨的就業壓力。

【英文翻譯】marry-upon-graduation

【現象】

●“畢婚族”———我愛你,畢業就領結婚證。

●失戀總在畢業時,對大學生來說是普遍現象。由此,近年來不少大學生戀人卻選擇了另一條路———“一畢業就結婚”,這些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畢婚族”引起了社會的好奇與關注。

產生原因

●一部分大學生之所以選擇“畢婚”,很大程度上是把結婚當作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個特殊“出路”。在婚姻方面選擇“復古路線”,靠婚姻謀出路的功利性夢想,被戲稱為“曲線就業”。很多匆匆加入“畢婚族”的女性認為,從學校出來就結婚、生子,當個全職太太,就相當於曲線就業了,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還了卻了終身大事,一舉兩得。也有一些人畢業之前就開始在校園裡尋覓將來的另一半並很快確定關係,以獲得招聘會上“負責安排家屬工作”的機會。

●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後就結婚是因為二人感情穩定,相戀已經成為了習慣,於是就在兩人剛剛畢業、工作有了著落而又不太忙的時候,擺擺酒席、領個證。這類“畢婚族”的結婚行為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時下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在價值觀、人生觀的取向上發生著天翻地復的變化,是產生畢婚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畏懼高齡難嫁是女大學生她們早作結婚打算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上海部分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調查顯示,婚姻對女性繼續深造已構成一定影響。不少女大學生紛紛放棄讀碩讀博的機會,主要是擔心高學歷妨礙找對象,從而產生“早嫁為妙”的意識。又如:失戀總在畢業時,對大學生來說是普遍現象。近年來,不少大學生戀人卻選擇了畢婚之路———“一畢業就結婚”,這些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畢婚族”引起了社會的好奇與關注。再如:實現事業和家庭的平衡,是都市女性“早婚”的又一動因。不少剛踏入社會的女性,工作成就及職位升遷等幾乎無從談起,不如在自己的這段人生磨合期內趁早完成結婚大事,度過磨合期後,再放手乾一番事業。

●還有來自職場的資訊表明,大多數跨國企業招聘時會更多地考慮已婚女性,因為這類女性生活穩定,將來不會因為戀愛、結婚、生子等諸多問題影響工作,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運作等。

社會爭議

現實反映“畢婚”現象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如經濟不獨立,生活能力差,難以協調各種關係,難以實現角色的轉變等。這些問題往往會造成婚後夫妻關係緊張,再加上大多數“畢婚族”要依靠雙方父母在經濟上的支持,兩邊的父母就更容易介入子女婚姻,也更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加劇。總地來說,大學畢業後不管是結婚還是就業,男性和女性首先應在精神、人格上保持獨立,並事先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規劃。放棄自己的主觀努力和奮鬥,盲目地把未來“押寶”在他人身上,只怕輸多贏少。但針對這種情況,相關人士指出,大學生剛剛走出校園就選擇結婚,對雙方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經營以後的婚姻生活。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後短時間內就開始相親,速戰速決,成為閃婚一族,這類人也算作“畢婚族”。這類“畢婚族”一般都家境較好,大多是畢業之前已經安排好工作,所以不用為將來找工作發愁,但因為雙方沒有感情基礎,較容易出現問題。針對社會上對“畢婚族”的種種爭議,專業人士認為,“畢婚”是當代大學畢業生的一種新的生活選擇,應該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觀念多元開放是社會成熟的標誌之一,社會大眾應該祝福這些“畢婚族”,給他們自我思考和選擇的空間。

利弊分析

利弊

●同甘共苦謀幸福——“畢婚族”是一個新生群體,由於其主體對象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畢業生,因此“畢婚族”在婚姻生活中遇到的挑戰必然比其他婚姻群體的對象要多很多。

●經濟困擾——在絕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眼中,“錢”是所有問題的“惡源”。同樣,經濟不能獨立,是困擾“畢婚族”婚後生活的主要問題之一,“畢婚族”往往都是“月光族”。

●家庭生活——如今的“畢婚族”大都又是獨生子女,溫室中成長的“小公主”與“小皇帝”走到一起,家務事誰做,是個大問題。協調不好,立即可能爆發家庭“危機”。

●角色轉換——有調查顯示,過早走入婚姻的大學生們一般都難以一下接受從“未婚”到“已婚”的轉變。一方面,他們害怕“已婚”身份遭年輕同事和朋友疏遠,很多人在婚後更喜歡參加各自圈子的社交和聚會;另一方面,他們又受已婚觀念的束縛,尤其不希望對方過多地參與其他社交圈子,害怕因此而越走越遠。這種心理落差和無法適應的角色轉變,導致了少部分“畢婚族”婚姻“中途死亡”。

專家建議

建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心理諮詢中心周少賢老師認為,大學生對待婚姻應該慎重。因為一個成熟的婚姻需要雙方有處理婚姻的能力,處理雙方家庭的責任心,以及經濟上的獨立性。從心理學角度說,雙方要有比較穩定的感情基礎,能夠用合適的溝通模式來處理差距和分歧才具備結婚的條件。

●復旦大學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沈奕斐認為,寬鬆的成長環境或許是形成80後“早婚”的一大原因。與上世紀60、7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後的戀愛環境要比前人好得多,“至少人們不再認為在大學談戀愛是早戀”。而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已完全擺脫服從分配的歷史階段,大學畢業後可以自主擇業,這也使80後的大學戀人們修成正果的比例大大提高。

●美國心理學家凱特·沃斯說過,成熟與否才是維繫婚姻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早婚者”往往在結婚時還沒有定性,對自身和配偶的認識都很不清楚,對結婚後夫婦雙方所需承擔的義務也認識不夠,對社會較缺乏責任感,更重要的是,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強。

編輯推薦

《畢婚》編輯推薦:蝴蝶季 新結婚時代小夫妻必備的貼心讀物。80後畢婚一族的婚戀聖經。教你快速適應從學校到家庭的角色轉變。剛出校門即入婚門,你準備好了嗎?

文摘

Chapter 1 就這樣領證了

朱曉曉後悔了,後悔自己太衝動。

怎么不再多考慮一下就和桐樺領了“紅本本”。

這本本是隨便領的嗎?

她悔得腸子都青了,可這有用嗎?

沒用。

領證這個事已經是事實,想改變,只有一種方法:換證。

紅本換綠本,朱曉曉覺得可能性很低。一來,桐樺不會同意。二來,朱母會趕來扒了她朱曉曉的皮。

朱母與桐母之妹是閨蜜。

聽聞,當年朱母執意嫁給朱父並隨朱父從上海落戶到鄭州時,家境殷實的朱家對朱母只說了一句話:如果嫁朱父,以後的關係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離開上海時朱母相當淒涼,只有當時還沒有結婚的桐母之妹一人相送。

因此,別人家的女婿如果是半子的話,那在老朱家,當然主要是朱母眼裡,桐樺絕對是囫圇個的兒子。

但是,朱曉曉和桐樺領“紅本本”並不是因為朱母和桐母之妹的這層關係。

其實,朱曉曉與桐樺的相遇頗具戲劇性。

那天是周五,朱曉曉接到同學蘇菲菲的電話,約她去大學路上的迪諾咖啡。

盛夏午後的日光亮的耀眼,灼熱的程度可想而知,她有心不去,可那家咖啡廳距她家太近,不去有些說不過去。因此,她權衡輕重後還是老老實實出了門,相較而言,她還是願意頂著大太陽出門,因為這比起蘇菲菲折磨人的花招來,這絕對絕對是小菜一碟。

從接電話到目的地,朱曉曉只用了十多分鐘。

咖啡廳里人很多,但很靜。優美婉轉的音樂中,朱曉曉輕車熟路地向蘭葸苑走去。

蘭葸苑是她和蘇菲菲、景雯雯聚會談心的老巢,她們三個之所以選擇這裡有兩個原因,一來,這裡距學校不是太遠:二來,這裡的包間不按叫人鈴,服務生絕不會貿然來拉門,只需點上一壺普通綠茶,花三十五元,續水不花銀子,再外帶些零食,便可待一下午,用景雯雯的話說“那是絕對的划算”。

用低價位的銀子享受高質量的服務,是她們三人的一貫作風。

朱曉曉並沒直接走進蘭葸苑,因為還沒有走到時,她忽然聽到一陣爆笑。那是景雯雯“豪爽”的笑聲。

朱曉曉飛快地掃了眼周圍的客人,果不其然,已有不少人皺眉看向聲音來源地。

這種環境下這種笑聲太少見。

形象要緊,極愛臭美的朱曉曉當機立斷,馬上轉身準備找個空位先坐下來。可天不遂人願,居然沒有一張空桌子。

正尷尬之際,身邊有一個淡淡的聲音響起,“我們半小時後離開,不介意的話可以先坐下來。”

雪中送炭啊!朱曉曉趕忙坐下來,“謝謝。”

說這句話的正是桐樺。他正專心和昌隆廣告公司的經理談事,一抬頭卻發現身邊站著個女孩子左顧右盼,明顯正在找位子,他沒有多想就開了口。

聽到女孩子道謝,他原只想禮貌性地朝對方微笑一下。可就是這么一對視,桐樺有些愣神:這個女孩眼神乾淨清澈,裝扮清爽簡單,有些古典味道。這是他心目中好女孩的類型。

但是,幾分鐘後他就笑了。原來眼睛也有欺騙人的時候。

坐下還不到一分鐘,朱曉曉的手機就響了。她看了一眼後心中大嘆交友不慎,看來今天要形象掃地,只是希望景雯雯的嗓門不要繼續“豪爽”就行。

但是,希望畢竟只是希望。

“豬,你爬到哪了?”景雯雯聲音是低了點,但朱曉曉這個位置還是聽得很是清楚。

“豬”是蘇菲菲為朱曉曉取的。

朱曉曉對這個跟了她大學四年的外號並不反感。豬有什麼不好,什麼都不乾,睡完了吃,吃完了溜達,溜達完了再睡,雖然最後少不了挨一刀,可在“有生之年”還是很享受的嘛。

朱曉曉用眼角掃了下同一桌的兩個男人。果不其然,兩個人都已經看向了她。特別是身邊的這個,眼睛裡明顯透著笑。

形象大損,這電話沒辦法接。朱曉曉恨恨地摁下手機上的紅鍵。

“蘇菲菲,她不接。”朱曉曉手機還沒有收進包包里,景雯雯的抱怨聲已無比洪亮的傳了出來。

身邊男人的嘴角微微抿起,無聲笑了。

這臉丟大發了。朱曉曉快速起身,她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衝進包間。既然已經沒有什麼形象可言,那就躲進包間吧。

“不接就證明快到了。喔,對了,剛才外面的手機鈴聲和她的有點像。”蘇菲菲的聲音還是一貫的溫柔。

蘇菲菲聲音剛落,包間推拉門已被景雯雯拉開。看到朱曉曉,景雯雯揚起手就要打招呼,朱曉曉一個箭步跨進包間,把她的話給堵了回去,“高雅場所不要鬼哭狼嚎,影響本美女形象。”

“別裝了。”蘇菲菲、景雯雯異口同聲開始討伐她,“你還有形象。”

朱曉曉把包包砸向已坐在對面的景雯雯,“聲音小點。”

景雯雯單手接住,“謝謝贈包。”

包間外,昌隆廣告公司經理道聲“改天見”後就走了,而很有時間觀念,說過半小時後會離開的桐樺卻沒有離開。

他留意著朱曉曉,他覺得這個女孩子很有意思,尤其是那句“高雅場所不要鬼哭狼嚎,影響本美女形象”。可真是愛臭美啊!

包間內的三人雖刻意壓低了說話聲音,但說到得意處顯然還是抑制不住,聲音仍若隱若無地傳出來。

聽到有趣處,桐樺笑噴了。原來女孩子們聚在一起是這樣的。

這是朱曉曉與桐樺第一次相遇時的情形。

朱曉曉對桐樺沒有太深的印象,她只顧操心自己的光輝形象了。

桐樺對朱曉曉也只是覺得這個女孩子很有意思,不過,那純屬是男人眼球的感官印象,沒什麼特殊意義。

但是,俗話說,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

也許朱曉曉與桐樺還真有那么點緣分,然後才有了下面接二連三的偶遇。

他們的第二次相遇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相遇,只能說是湊巧。但是,也正是有了這個湊巧,才讓他知道了彼此的姓名。

那是朱曉曉學生生涯中最後一次秋季運動會。

比起一、二年級的學生來,大四的學生們有點漫不經心。

朱曉曉和蘇菲菲、景雯雯她們三人既沒有項目,也不是拉拉隊成員。於是,她們三人選擇坐在看台最後一排。

她們討論的話題也與運動會無關。

景雯雯失望又落寞,“蘇菲菲,你真準備畢婚啊?”

蘇菲菲媚眼一瞟,坐在左邊看台一直注意著她的男友李濤飛了一個吻過來,蘇菲菲故作羞澀狀,微微一笑。

還用回答嗎?答案已揭曉。

景雯雯“切”了一聲後看向體育場。

朱曉曉作嘔吐狀,“蘇菲菲,別裝了。你什麼德性,我們還是曉得嘞。”

蘇菲菲雖咬著後槽牙,但仍努力保持著盈盈笑靨,“豬。你曉得什麼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嗎?”

朱曉曉與景雯雯對視一眼。朱曉曉搓搓雙臂,一副受不了你了的模樣。景雯雯翻眼望了下天,直接摞下一句“受不了”。

“豬。你準備找個什麼樣滴?”蘇菲菲突然伸手,一手攬一個,景雯雯沒防備,腦袋直接撞在蘇菲菲腦袋上。兩人同時揚手摸頭,目光也同時投向朱曉曉。

“偶想找一宅男。”朱曉曉浮想聯翩,“工作時認真工作,休息時窩在家裡……”

瞧她一臉陶醉樣,蘇菲菲與景雯雯一下子笑噴了。

朱曉曉裝腔作勢地把手指輕掩著嘴“噓”一聲,“形象、形象,你們兩個不要影響本美女的形象。宅男有什麼不好啊!你瞧人家梁朝偉,還有金城武,除了拍戲,都窩在家裡,多宅啊。”

聽後,蘇菲菲景雯雯兩人齊刷刷大笑起來,引得前面同學紛紛回頭。

對於形象問題,還算稱得上玉貌朱顏的蘇菲菲同學同樣很在意,於是,她很努力地憋住笑,“就你,還選宅男?你受得了嗎?你能三小時不出門溜達,我就服了你。再說了,你能找到梁朝偉或是金城武那樣的嗎?”

依然笑著的景雯雯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

朱曉曉笑得賊賊的,“定個目標還不行呀?偶思想純潔,不像某些人急著結婚,急著……”

朱曉曉話沒說完,但那股曖昧勁兒無論是誰都曉得什麼意思。

景雯雯的臉一下紅了。

很難得的,蘇菲菲雙頰居然也飛起兩朵紅雲,她偷偷瞟了眼男朋友後,用力掐了把朱曉曉,語調含羞帶恨,“齷齪的死豬頭。”

朱曉曉哀嚎著蹦了起來。這么一起身,她發現她們附近居然坐著一個男人,而且,這個男人似乎有點面熟,像是那天在迪諾咖啡廳讓座的男人。

他看得很認真。

朱曉曉順著他的目光看向操場,仍是四百米接力,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雖然距離她們很近,但他應該沒有聽到什麼。因為他的神態太過專注,注意力顯然在操場上。

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呀!

朱曉曉悄悄觀察起這個男人來。

他不潮也不酷,甚至也不陽光。但是,他穿著精緻,且所有露出衣服外的皮膚都極其潔淨。

也算賞心悅目吧!最後,朱曉曉得出這個結論。

朱曉曉看得專心致志,絲毫不知道對方也在觀察她。

桐樺覺得很有意思,他沒有想到能再次見到朱曉曉,更沒想到會聽到這么有意思的談話。

他看到朱曉曉說“宅男”時的那份陶醉時,他忍笑忍得相當辛苦,忍得腹肌一抽一抽的。

這孩子值得花時間改造。桐樺被忽然蹦進腦海中的想法嚇了一跳。和前任女朋友分後以來,他已經N年不動這念頭了。

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習慣的兩個人捏進一個家庭,需要磨合。桐樺把這種磨合稱之為“改造”。

他認為婚姻生活不是一個人不停地改造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不停地試圖改造對方。他改造不了前任女友的消費觀念---不買對的,只買貴的。所以,他選擇放手。

朱曉曉觀察他時他知道。他對她也動了念頭,於是他任由她打量。同時,他也在暗中打量朱曉曉。他更希望有個機會能讓他和她相識。

也許是老天樂見好事促成,這個機會不但來了,還來得如此迅速,如此及時。

蘇菲菲發現朱曉曉有點不對勁,“豬,看什麼呢?”

朱曉曉心虛地回過頭,“剛才躲你摧殘時閃了脖子,左右扭扭活動活動。”

蘇菲菲狐疑地盯著朱曉曉的臉。

朱曉曉乾咳一聲用以掩飾自己的真正情緒,然後,用手指戳戳蘇菲菲的胳膊,試圖轉移話題,“你男人看你呢。”

桐樺不是學生,他是獨自一人坐在看台後排,因此,蘇菲菲很容易就看到了他。

“豬,異性相吸的道理你蘇蘇姐是懂滴。不要不好意思嘛。”蘇菲菲“嘛”字還沒落就招來景雯雯的鄙夷,吐出一聲重重的“切”字後不再搭理兩人。

“哎,那個……”蘇菲菲還記得剛剛被朱曉曉擠兌,她看著桐樺招起了手。

桐樺應聲而起,坐在朱曉曉身邊。

他自起身就沒有看朱曉曉,而是一直看著蘇菲菲,他笑問:“美女,叫我嗎?”

蘇菲菲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淑女下去的,於是她柔柔一笑,纖纖玉指點向朱曉曉,“我替她叫你。”

聽到這么狗血的一問一答,朱曉曉兩個臉蛋“唰”地滾燙。

處在熱戀期的蘇菲菲男友李濤見一“公”的坐在了三人身邊,心中緊張導致頻頻回頭,這么一來,他附近的男生們也跟著回頭。

朱曉曉心中哀嚎:這蘇菲菲真是死性不改啊,總是害人於無形之中。

運動會上沒有考勤限制,現在不走更待何時?朱曉曉拔腿就走。

這孩子很純真,尚不懂得掩飾,果真是值得改造。桐樺心中大喜。

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也。

桐樺朝蘇菲菲笑笑,也走下了看台。

蘇菲菲和景雯雯對視一眼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兩人面面相覷。

蘇菲菲看著兩人的背影大發感慨,“咬人的狗果真都是不叫的。他們什麼時候搭上的。”

景雯雯重重的“切”了一聲,沒有接話。

“同學。”桐樺只能這么叫。

朱曉曉停步轉身面色訕訕地說:“我同學喜歡開玩笑,你不要介意。”

“我怕你介意。”桐樺指了指校門口。

朱曉曉挑了下秀眉表示不解,桐樺被她的小動作恍了下心神,他邊往前走邊解釋:“你準備杵在路中間嗎?”

朱曉曉“呃”了一聲後說:“也是。嗯,對了,你追來就是為了說這個嗎?”

“喔。我正好也要走了。”桐樺說得很自然,“對了,我叫桐樺,這是我的名片,你怎么稱呼?”

“本人學生,沒有名片。我叫朱曉曉。”朱曉曉雙手接過名片放進包里。她沒有任何戒心,這個社會認識後給張名片是再普通不過的事。

原來是姓朱,也許“豬”這個外號因此而來吧,桐樺心想。他笑著問:“準備出校門嗎?”

朱曉曉點點頭,“這幾天開運動會,沒課,準備回家改善改善生活。”

“學校食堂不是承包了嗎?應該還可以吧?”桐樺儘量自然地接住話題。

“承包也是為了利潤。你曉得嗎?我們學校食堂最經典的包子是什麼樣的?”朱曉曉歪著頭盯著桐樺。

桐樺知道朱曉曉並不是真正等著他說話,於是,他挑挑眉毛等待著朱曉曉的答案。這是剛才朱曉曉的小動作,他沒有意識到他很自然地做了出來。

朱曉曉“哼”了一聲後才說:“一般是三口吃完,第一口咬下去沒餡,你會想可能再咬一口就有了;再吃一口仍是沒餡,你還會安慰自己再吃下去就有了;可是,第三口一下吃完仍是沒餡,你知道為什麼嗎?”

朱曉曉說得聲情並茂,最後一個“嗎”還拖著長長的尾音。桐樺笑容擴大,“吃成饅頭了?”

“錯。第一口沒咬到,第二口咬過了,第三口當然沒有了。”朱曉曉義憤填膺地揮了下小拳頭。

桐樺呵呵的笑起來,他拿著遙控邊打車門邊說:“走,我送你一程。”

朱曉曉笑著指向校門正對著的大馬路,“謝了,我家就在前面。”

“康復前街?這么近。”桐樺失望的同時又有點高興。他失望的是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高興的是知道了改造對象的準確地理位置,還愁以後沒有“偶遇”之機嗎?

桐樺高興的過早,他沒有料到他希望的下次“偶遇”會隔那么長時間,長得幾乎讓他放棄。而且,”偶遇”地點也不是他知道朱曉曉家位置後常溜達的康復前街,而是他工作的地方。另外,他沒有料到再次見面時場面會那么勁爆,那么狗血。

而在朱曉曉的意識里,桐樺雖比路人甲路人乙熟絡。,但絕對不是她生命中那最重要之人。

朱曉曉畢業前夕,朱父偶然間遇到同窗好友,而這位同窗居然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是眾所周知的楊局長,極善周鏇於人際關係中的朱母把這項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沒幾天功夫兩家已是你來我家我去你家,熟稔得仿若至親骨肉一般。

你來我往,兩家孩子當然也不陌生了。

楊亞樨——楊局長的兒子,比朱曉曉大三歲。他身形長相類似於甚至超過影視明星陸毅,但是,他不如陸毅陽光,他的言行舉止給人的感覺是儒雅的、溫和的。

氣質需要底蘊,底蘊需要積累,積累需要時間。因此,朱曉曉覺得他這種年齡階段的男子不該有這種氣質。

但是,楊亞樨不但有,還仿若天生就該如此。這很少見。

從內心講,朱曉曉不排斥楊亞樨。楊亞樨也覺得朱曉曉說話雖貧,但不乏率真可愛。於是,兩人時常越過家庭越過大人們單獨聯繫。

接觸中,朱曉曉興奮了。

宅男啊,遇到宅男了。

老天果真是較眷顧她朱曉曉的!

可以近一步接觸嗎?

朱曉曉十分冷靜地考慮了一周,然後她告訴自己,可以!她想:是不是要開始人生之中的第一場戀愛了?!

楊亞樨喜歡窩在家裡打遊戲。這是朱曉曉沒有料到的,以她的直覺來說,楊亞樨這種氣質的人應該喜歡窩在書房看書,或是歪靠在沙發中研究參政訊息。不過,不管他應該喜歡什麼或是不應該喜歡什麼,打遊戲,她朱曉曉也喜歡。於是,她應楊亞樨的邀請越來越爽快,甚至能冒著被蘇菲菲炮轟的危險,推掉她們的約會,去陪楊亞樨打遊戲。

直到有一天,坐在小液晶前打遊戲的楊亞樨狀似無意中說:“曉曉,我們戀愛吧?!”

窩坐在椅子上正在網上聊天的朱曉曉頭也不抬,應聲答曰:“好啊。”

說完之後她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們討論的似乎是大事,而他們的態度似乎有點過於隨便。

這個認知令她心裡很不爽,“楊同志,你似乎應該鄭重一些?!”

楊亞樨關掉電視,起身蹲在朱曉曉腿邊,表情極其真誠,“曉曉同學,我們戀愛吧。”

刻意的鄭重導致氣氛有點滑稽,朱曉曉呵呵的笑起來,“楊同志,好吧。”

楊亞樨卻收起嬉笑的神色,盯著朱曉曉的眼睛說:“曉曉,我是認真的。”

人家是認真了,朱曉曉心底卻無端升起絲慌亂。她試圖緩解這種狀態。於是,她關掉聊天視窗,站起身,起了身後才發現拖鞋被她自己踢進了書桌下。

暖氣已停,雖然腳下是木地板,可仍冷冰凍的。朱曉曉下意識地彎腰去撿。楊亞樨仍是半蹲狀態。朱曉曉這么一彎下去,她才發現兩人的臉相距只有兩公分。

兩公分是什麼概念?就是兩個手指疊起的寬度。

作者簡介

吳景霞,貨真價實美女,當然,考究尚有難度。十月生,自幼習民族舞蹈,接觸樂器無數,曾經幻想過自己無比瑰麗的舞台,成長中發現有很多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要去祭奠,於是瘋狂喜歡上文字,去防止自己向時光和記憶倒戈。最終,導致多年技藝荒於一旦。現在,本美女正以幻想與現實之間流盼的姿態去書寫故事…… 已出版:《步步驚心》續集等。

目錄

Chapter 1 就這樣領證了

Chapter 2 我們集體成為女人

Chapter 3 遭遇“麵包”危機

Chapter 4 婆婆缺席結婚典禮

Chapter 5 將計就計誘妻相隨

Chapter 6 婚姻的重要作品是孩子

Chapter 7 如果我們不愛了

Chapter 8 小蝦米,你是我的

Chapter 9 婆婆來了

Chapter 10 都是房子惹得禍

Chapter 11 愛人是什麼

Chapter 12 出得廳堂

Chapter 13 抑鬱症了

Chapter 14 玫瑰與康乃馨的戰爭

Chapter 15 婚內的浪漫戀愛

Chapter 16 重歸於好

Chapter 17 雙劍合壁也有失手

Chapter 18 愛屋及烏

Chapter 19 我們一路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