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婚

閃婚

閃婚是閃電式結婚的簡稱。從認識到結婚時間相當短,有的只認識一天就結婚的大概不到3個月都算是閃婚,青年男女閃電相識,愛情速配,已成為一種時尚。在江西農村,閃婚是另一番景象。青年男女一旦相識,便由男方交給女方數萬元“婚約保證金”,同時簽訂協定書,然後就同居。快者,“上午交錢,晚上同居”。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閃婚“閃婚族”

“閃婚”是閃電般的婚姻“快餐”。對於“閃婚族”而言,5秒鐘足以愛上一個人,3分鐘能談一場戀愛,一個禮拜便能踏上“紅地毯”……這種都市情感“快餐”已在長沙悄然出現。通過調查發現,“閃婚族”人數逐年增加。

不可否認,如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期,受西方文化的滲入和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較過去開放,因而,在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碰撞中,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前衛概念和時尚元素紛紛“粉墨登場”——“閃婚”正是如此社會背景下悄然形成的“新生事物”之一

類型分類

感情衝動型

經過幾天甚至更短時間的接觸,男女雙方“感覺不錯”,感情迅速升溫,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情感與法律上的程式,攜手走進了婚姻的神聖殿堂。表面上看,這似乎驗證了那句名言“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而實際上是感情衝動盲目、對待婚姻態度不嚴肅、不慎重的表現。

心靈空虛型

或者因為感情受過創傷,或者由於有過婚姻失敗的經歷,一些人在心靈異常苦悶迷惘、感情無處寄託的時候,如果遇到合適的“療傷”對象,必定會“一拍即合”,加入到“閃婚”的隊伍中也就不奇怪了。為了滿足暫時的感情需求,把婚姻當成了可以揮之即來的“止疼藥”,不能不令人遺憾。

利益速配型

有專家認為,目前社會發展的速度加快,社會競爭愈加激烈,人們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隨之增加,為了謀求更加穩定富足的生活,為了改變現狀、為了、房和綠卡……這些都是造成婚姻速配的心理動因。

“閃婚”的類型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從人的社會屬性和生理屬性上說,婚姻是男女雙方情與性的完美結合,是維持人類生存繁衍的基本手段,是保證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的人文基礎。需要人們要以慎重的態度加以對待,用全身心的投入和自覺接受社會與法律雙重約束的實際行動來維繫。

弊端後果

閃婚離婚手續簡便——結婚證(含離婚手續)
而“閃婚”,結婚容易相處難,缺乏感情基礎、靠所謂“一見鍾情”或利益結合而促成的婚姻,不但難以維持長久,還是對婚姻字眼的褻瀆。

個性化的時代引領人們“跟著感覺走”的意識,可當婚姻也成為可以感覺、可以遊戲、可以利益交換的工具之時——閃婚就“閃”出了赤裸裸的社會浮躁。

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加劇,自我意識膨脹,離婚手續簡便,是促使閃婚一族隊伍迅速地不斷壯大的原因。

有人認為,愛情列車不是單軌的磁懸浮,需要婚配雙方感性和理性的雙軌發展。閃婚跨越戀愛階段,雙方沒有感情基礎,因而支點不穩,缺乏穩定性,伴隨“閃婚”而來的將是“閃離”——閃電式離婚。而像江西農村那種閃電式非婚同居,留下的後遺症就更多。

市場調查

所謂的閃婚,應該是從認識到結婚只是用了很短的時間。當然這個所謂的很短,也許有的是一個星期,也有人是十天半月,或是一兩個月吧。當然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也就是說不能一概而論的說他好還是不好,如果結了婚兩人能合睦相處,覺得這閃婚就好,因為有的人由於性格或是其它的原因,反到是戀愛時間長了,了解多了就會手,相反如果是閃婚,雙方抱著反正是一家人了的態度,可能就是發現了對方的缺點也一定會分手,而是會去調整心態。

如果結了婚兩個不能合睦相處,那當然這閃婚就不好了,因為有的人一時意氣用事結婚了,可後面發現不合時又不調整好自已的心態,那就只能離,不離吧又會很難受,很後悔閃婚衝擊人婚戀觀,離婚率增加。閃婚 40.7%的市民贊同“馬拉松式的戀愛會使雙方都很累”的說法,但也有46.8%的人認為,閃婚在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的同時,也省掉了一些婚姻的要素,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明顯的弊端。

離婚比例

閃婚離婚率 成都2007年

約在2年前,昆明出現了“閃婚”的現象,半年後,在他接手的50個離婚官司中,就有2例是因為採用了閃婚方式,導致婚後後悔莫及。有30%是因為婚前對對方不夠了解,而在這其中閃婚的人占了10%。據昆明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昆明離婚率居高不下,2006年,民政部門每頒發7張結婚證,就要發出1張離婚證,這些離婚證中,被閃婚一族獲得的越來越多。一份由昆明市民政局提供的2007年第一季度全市結婚離婚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一季度昆明有4271對夫婦離婚,比去年同期增加7.4%。“近年來閃婚人群的擴大導致離婚數量增加,適齡青年男女應理智對待婚姻大事。

專家評價

面對閃婚現象,不能一味否定。閃婚現象以前也曾出現過,那時是為達某種目的,如轉移戶口、單位分房等。而今的閃婚,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代青年的婚姻觀。據最新統計,目前昆明市初婚年齡:男28歲,女25歲。這樣的晚婚框架,讓一些大齡青年(特別是忙於事業的)在婚姻上不願陷入拉鋸戰。同時,結、離婚登記手續的簡化,新人享有更大的隱私權和自主權,也給閃婚提供了很大方便。但由於彼此了解不夠,閃婚確實有可能留下婚姻關係不穩定、離婚率相對提高等後患。雖不能武斷地評判閃婚是好是壞,但也勸青年選擇閃婚時更要頭腦冷靜。

閃婚導致“短高快”

閃婚天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社會學家郝麥收教授稱,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對事業自顧不暇又經歷幾次戀愛未果的男女,他們不願過多耽誤工作和精力甚至浪費時間金錢。據統計,一見鍾情的婚姻成功率僅10%。同時,閃婚也不符合婚姻的基本規律,愛是婚姻的基石,愛需要雙方深入了解。閃婚會使這種足夠的了解打折。目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快餐式的愛情和婚姻會將婚姻家庭捲入缺乏理性的鏇渦。閃婚已經導致“短高快”(認識時間短、激情高、離婚快)婚姻產生,這說明閃婚的支點不穩固。婚姻的成功和穩定,需要感性、理性雙軌發展,愛情列車才能行駛得穩定持久。不能只憑激情和感覺開單軌的“磁懸浮”,所以勸男女青年別讓閃婚閃著。

選擇“閃婚”要冷靜

吉林省社會學家鄭滬生表示,閃婚不能一味否定。閃婚以前也曾出現過,那時是為達到某種目的,如轉移戶口、單位分房等。而今的閃婚,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代青年的婚姻觀。同時,結、離婚登記手續的簡化,新人享有更大的隱私權和自主權。但由於彼此了解不夠,閃婚確實有可能留下婚姻關係不穩定、離婚率相對提高等後患。雖不能武斷地評判閃婚是好是壞,但也勸青年選擇閃婚時更要頭腦冷靜

閃婚:是指男女雙方認識不久便閃電般速度結婚,也算是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快餐時代相匹配的快餐吧。便於與“青梅竹馬”、“日久生情”等傳統詞語區別,一項網路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表示身邊有認識不久就結婚的“閃婚”族。

閃婚與愛情

“閃婚”的概念,來自於“閃客”、“快閃記憶體”之類的新名詞,意思是“很快很快結婚”。婚姻大事,原本應該更細水長流一些,畢竟是要在一起過日子的,單憑一時的感覺就去民政局鎖定彼此,頗有幾分冒險意味,然而,在這個“快餐愛情”時代,就連結婚、離婚的程式都改成了更為便捷的方式,“閃婚”的出現,可以說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產物。“覺得找對了人,就立刻結婚,這樣至少會認真對待彼此的這段戀情,否則不講責任,隨意談來談去,婚姻也就不再純粹。”——“閃婚”者這樣說。

在這個時代,結婚和離婚似乎越來越輕而易舉,有時候,對婚姻做出決定幾乎是可以不加思索的。當感情和婚姻不按理出牌時,“閃婚”一定會帶來悲劇嗎?

主要觀點

閃婚幸福婚姻

是否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就一定能了解對方,就一定能保證婚姻的長久幸福?其實,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了解程度與相處時間長短並不一定成正比,關鍵在於彼此之間是否意趣相投、是否敞開心扉坦誠相見。閃電帶來的只是剎那的光亮,耀眼的光芒閃過之後,將是漆黑,緊隨的甚至還有雷鳴,“閃婚”就是如此

“閃婚”但絕不是“盲目”結婚,只是抓住了機遇而已,男女雙方認為適合就要趕快結婚,拖延下去就可能結不了婚。

幸福因素

對“閃婚”者而言,當激情過後進入平淡的婚姻期時,他們完全可以再培養感情,這樣,感情就會持久,婚姻就會幸福。“閃婚”的前途要靠兩人對婚姻進行精心經營。愛情長跑不一定能保證婚姻的長久幸福,最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作為人生的一件重要大事,婚姻對每個人來說面臨著多種多樣的選擇,是選擇一見鍾情式的“閃婚”?還是選擇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各種方式孰喜孰悲?著實沒有定論可言。

通常認為,一見鍾情下締結的婚姻頗有幾分冒險,因為戀愛時間的短促可能使彼此的了解不夠充分,所謂“日久見人心”,戀愛應該更細水長流一些,然而,是否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就一定能了解對方,就一定能保證婚姻的長久幸福?筆者的一位閨中密友和她的丈夫經歷了10年的愛情長跑才結婚,7年的婚姻生活,終因丈夫移情別戀而結束,這種例子並不少見。

如果說戀愛期間一切是“讓愛做主”,那么,進入婚姻家庭之後,當激情漸漸變成了溫情,當生活趨於平淡,當審美疲勞出現時,夫妻雙方所具備的家庭責任感的多少、對配偶忠貞度的高低、對外界誘惑的抵抗力的強弱等,將決定婚姻的質量和家庭的走向。戀愛時間的長短與婚姻生活的幸福與否是不一定成正比的,戀愛時全看每個人的眼光是否準確、正確,找到“執子之手”的人;婚姻生活就看夫妻雙方的人品,決定了是否可以“與子偕老”,幸福長久一生。

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無論“閃婚”與否,都將是一出人生喜劇

“閃婚”後避免“閃離”悲劇的三大法寶

前幾天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閃婚的故事,內容很老套,無非是被老媽逼著相親,然後與某男對上眼,在衝動之餘未聽老媽提出的再多接觸一段時間的情況下閃婚,結果,婚後無論是生活習慣上,還是經濟方面,兩個人都無法達成共識,每天都要吵上一兩回,更重要的是,此男還說,經濟方面要aa制,這讓女的很是糾結於是,婚後一個多月,兩個人在一次吵架中,男的脫口而出說:過不到一起,離婚吧女的也不甘示弱:離就離!而本來約好去民政局辦離婚的,但由於男的到上海出差一周,女的躺在床上看到臥室門上的大紅喜字,很不是滋味,離吧,捨不得,畢竟有過快樂的日子,不離吧,又覺得對方靠不住,沒法過一輩子。
其實,這樣閃婚閃離的小夫妻不在少數,尤其在愛情與婚姻都變成了快餐的現代社會裡除了在婚前沒能深入了解彼此的性格及生活習慣外,更多的時候,是缺少正確的溝通,和一定的包容心不管何種狀態促成的一段姻緣,相信沒有人願意走到離婚這一地步,那么,既然無法改變“閃戀閃婚”這樣的愛情與婚姻模式,我們又該如何在“閃婚”後避免“閃離”的悲劇呢?
首先,在閃婚之前,雙方要深入溝通至少兩次而溝通的內容,一定跟婚後很多生活習慣及經濟方面有關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樣是不是太勢利太現實了?然而,誰不在世俗中呢?況且婚姻幸福與否,跟生活習慣及經濟方面息息相關更何況,我這裡所說的溝通內容,不是一些人所想的,諸如婚後誰洗碗、誰掌握財政大權、誰該怎樣怎樣這類與細節有關的話題而是和對方說清楚,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及財政方面的觀念,讓對方明確了解到你的所思所想即便閃婚後發現有一些偏差,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變化,衝突自然便會少一些。
其次,立下一些必要的規章制度這個非常重要,不僅僅關係到婚後的幸福與穩定,更與個人的尊嚴及家庭地位息息相關當然,要有通融的可能性還是以誰刷碗為例,不能硬性規定必須由男方或女方來刷碗而是以當時情況為準,說好了誰不忙誰就幫做一些家務當然咯,如果男方是大男子主義,你也沒必要在這方面感覺到委屈,家是兩個人的,你在家務活這方面做得多,他在其他方面付出得多,這樣也算是一種平衡閃婚之後的婚姻生活里,肯定會遇到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即便那些已經相處一年以上的情侶結婚後,也一樣會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而這個磨合階段,至少要一年以上,甚至更多更久一些的時間!所以,不管是誰,都要有足夠的包容心,和耐性畢竟,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從不同的家庭環境裡結合到一起,又要生活一輩子,這不僅僅需要智慧,包容和耐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後的最後,送給所有走進婚姻的男女或正要結婚的情侶一句話: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樂,那就放手吧;如果,捨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這句話據說是柏拉圖的名言,很有哲理性但願不僅僅是我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也希望你能領悟得比我更深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