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更年期綜合徵

男子更年期綜合徵

男子更年期綜合徵(male climateric syndrome)一詞是Werner於1939年首先提出來的,後來又根據對273例50歲以上患者的分析總結出男子更年期綜合徵的臨床表現為:神經功能紊亂、抑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失眠、潮熱、出汗和性功能減退等。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男子更年期綜合徵白蛋白

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表現年齡老化伴發性慾和性功能減退已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陰莖的敏感性下降,夜間自然勃起減少,達到情慾高潮的能力逐漸下降,在30~39歲時為82%90~99歲只有21%。

勃起功能障礙則隨年齡老化而增多,根據上海的調查,ED的患病率40~49歲為32.8%,50~59歲為36.4%,60~69歲為74.2%,70歲以上為86.3%。

健康男性從50~59 歲開始出現血清總睪酮和游離睪酮水平下降。一般游離睪酮每年下降1.2%,白蛋白結合睪酮每年降低1.0%。

首先不是所有男性都有更年期,其次無確切的開始時間再則表現差異極大。

病因

男子更年期綜合徵間質細胞病理圖
睪丸中的間質細胞(leydig cells)分泌睪酮(testosterone),受腦下垂體分泌LH的刺激調控影響。在體內起生物作用的是游離睪酮和白蛋白結合睪酮。

健康男性從50~59歲開始出現血清總睪酮和游離睪酮水平下降。一般游離睪酮每年下降1.2%,白蛋白結合睪酮每年降低1.0%。原因:①隨年齡的增長,Leydig細胞總數減少,睪酮最大分泌率降低。②下丘腦垂體軸改變。LH脈衝式釋放減少,活性減弱,睪丸間質細胞不起反應。③某些慢性病促使血清睪酮水平下降。

男性更年期與女性不同。首先不是所有男性都有更年期,其次無確切的開始時間,再則表現差異性極大男性更年期的症狀和體徵包括前列腺增生、性功能減退、疲乏、情緒變化、乳腺發育和輕度女性化此外游離睪酮對骨礦物質密度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因此,老年男性由於缺乏雄性激素可對骨密度、肌肉脂肪組織和造血功能等造成不良影響。
發病機制:

循環中的(睪酮)T約54%與白蛋白結合(Alb-T),但是結合較鬆散;約44%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結合,這種結合比較牢固;其餘2%游離(FT)。Alb-T在組織毛細血管床中容易離解,釋放出T被組織利用因而A1b-T和FT統稱為生物可利用T(Bio-T)。T的釋放有晝夜節律性,早晨釋放較多。午夜較少,但其晝夜節律性遠不如皮質醇明顯。

年齡老化對T分泌的影響儘管有相互矛盾的報導,但是,對88篇發表文獻的meta分析表明,年齡與T相關範圍為-0.68~+0.68,為中等度相關,T水平有較大變異一些老年男子的血清T水平可達青年男子正常值範圍的高限但是,通過頻繁採血分析血清總T的分泌節律,可發現老年男子的晝夜節律喪失,無早晨分泌高峰出現。Bio-T測定證明,健康男子的血清Bio-T水平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的。血清SHBG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原因可能與肥胖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麻薩諸塞州老年男子研究(MASS)的結論是平均每年SHBG增加1.2%,FT下降1.2%A1b-T下降1.0%,總T下降0.4%引起T分泌減少的原因可能是賴迪細胞的最大分泌能力下降或細胞數目減少,老年男子睪丸的血流量減少。

臨床表現

男性更年期的症狀和體徵包括前列腺增生,性功能減退、疲乏、清血變化、乳腺發育和輕度女性化。此外,游離睪酮對骨礦物質密度的維持起重要作用。所有老年男性由於缺乏雄性激素可對骨密度肌肉脂肪組織和造血功能等造成不良影響。

其他可能與PADAM有關的臨床表現:①神經和血管舒縮症狀:潮熱、陣汗、失眠和神經質等;②情緒和認知功能症狀:焦慮、嗜睡、自感覺不佳、缺乏生活動力、腦力下降、近期記憶力減退抑鬱、缺乏自信心和無原因的恐懼等;③男性化減退症狀:體能和精力下降,肌量和肌力下降、性毛脫落和腹型肥胖等;④性功能減退症狀:性慾減退性活動減少、ED、性慾高潮質量下降、射精無力和精液量減少等。

診斷

上述症狀與睪丸功能減退的因果關係雖然仍有爭論,不同的臨床學家在實踐中界定PADAM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但是一致認可症狀評價是篩查診斷的第1步。伊斯坦堡Bosphorus心理系使用自評分相對量化有關症狀,包括①體能症狀:全身無力、失眠食慾減退、骨和關節痛;②血管舒縮症狀:潮熱、陣汗、心悸;③精神心理症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恐懼感、煩躁易怒,對以前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④性功能減退症狀:對性活動失去興趣,對有性感的事物無動於衷,晨間自發勃起消失,性交不成功性交時不能勃起根據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評分分為4級:總是(3分),經常(2分)有時(1分),沒有(0分)。如果體能症狀加上血管舒縮症狀的總分≥5,或精神心理症狀總分≥4,或性功能減退症狀總分≥8,則有罹患PADAM的可能性。

如果症狀評分總分達到了界定值,受試者即被認為可能存在PADAM。診斷的第2步是測定Bio-T,如果Bio-T值降低,即可擬診PADAM。Bio-T值降低的界定可能會受種族、地區和測定方法不同等因素影響,因而應建立自己的標準聖路易斯大學醫學中心的標準是70ng/dl,在這一水平以下定為Bio-T水平降低一旦作出PADAM診斷即應進行試驗性睪酮補充治療。

治療

男子更年期綜合徵紅細胞病理圖
睪酮補充治療為試驗性質療程3個月如果症狀改善,可長期套用;如無效,應即停止治療。

1.睪酮補充治療的常用製劑

(1)皮膚貼劑:有陰囊皮膚和非陰囊皮膚貼劑2種,已獲FDA批准2種貼劑均能模擬T分泌的晝夜節律釋放T,提供更符合生理劑量的T。由於陰囊皮膚含有較高的5α-還原酶2活性,能將皮膚吸收的睪酮轉化為DHT因此,在套用陰囊貼劑期間,DHT的濃度是過高的可比正常男子高12倍這種超生理性高濃度DHT是否對前列腺或其他組織產生不良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

(2)口服製劑:首選十一酸睪酮口服劑(商品名安特爾),甲睪酮由於有嚴重的肝毒性,不適宜用於長期睪酮補充治療。安特爾口服後在小腸吸收,經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因而避開了肝臟分解的首過效應。雖然腸道吸收的具體步驟未明,但是通過測定口服同位素標記安特爾的放射性活性,可以了解安特爾的吸收和轉運過程。

(3)肌注製劑:常用的肌注製劑包括環戊丙酸睪酮庚酸睪酮十一酸睪酮注射液,劑量100~200mg,每2周肌注1次。庚酸睪酮200mg單劑肌注後,吸收迅速6h血漿T水平已達正常範圍,24h達峰,以後逐漸下降,13天已降至正常範圍下限。

2.睪酮補充治療的療效 睪酮補充治療後體能和精力改善瘦體量(1ean body mass)增加,骨質礦化增加,腹部脂肪沉積減少性功能改善,血漿T升至正常水平、E2和DHT水平升高2倍、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一組23例平均年齡56±13歲的睪丸功能減退患者口服安特爾40mg/d,每8小時1次療程60天以上結果在治療期間勃起功能、性慾和體能全面恢復正常者占39%,只有性慾和體能恢復者占22%,其餘39%無效在一項雙盲安慰劑交叉對照的臨床試驗中13例57~76歲男子血清T≤13.9nmol/L,每周肌注庚酸睪酮100mg或安慰劑各3個月,結果注射睪酮期間血清T的最低水平為19.6±0.7nmol/L,3個月治療結束時,瘦體量顯著增加,尿羥脯氨酸排量顯著減少,血球比積顯著升高,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顯著降低。

3.睪酮補充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T對身體的多個系統或器官有影響,包括紅細胞生成、鈣內環境穩定、骨骼礦化、脂質代謝糖代謝、肝功能和前列腺。在長期睪酮補充治療時,可能發生的最重要不良反應是肝功能損害、脂質代謝紊亂和前列腺增生等問題。

預後:的證據,睪酮補充治療後前列腺會有輕度增生但是一般不會影響排尿。尚沒有證據顯示睪酮補充治療會引發前列腺癌但是會刺激前列腺癌生長已有前列腺癌的患者禁用睪酮補充治療。
預防:補充睪酮可增加脂肪以外的固體組織。但睪酮製劑可促使前列腺增生,尚可促成癌腫的發展。一般宜慎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