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都鄉

申都鄉

申都鄉位於甘肅省岷縣城東部,距縣城45公里。東靠閭井鎮,西連禾馱鄉,北接蒲麻鎮,南鄰宕昌縣八力鄉。面積123.1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4°23′,北緯34°24′。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大東鄉所轄,解放後屬閭井區申都鄉,1954年劃入蒲麻區,1958年屬蒲麻公社,1961年與蒲麻分開,命名為申都公社,1982年12月更名為申都鄉沿用至今。

申都鄉人民政府駐申都村,相傳唐代平西王李晟,領兵平西羌,軍中將官申都,作戰負傷於宕昌龐家鄉小石門村,輾轉此地陣亡,樹碑紀念,故稱"申都"。

自然資源

申都鄉現轄8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367戶,總人口11266人,農業人口11174人。申都鄉有耕地面積24623畝,人均占有2.32畝。2006年糧食總產2770噸,洋芋產量2860噸,藥材總產1769噸,當歸產量679噸,農、林、牧、漁總產值1957萬元,農業增加值14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8元。

地理位置

申都鄉位於岷縣縣城東部,距縣城45公里。東靠閭井鎮,西連禾馱鄉,北接蒲麻鎮,南鄰宕昌縣八力鄉。面積123.1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4°23′,北緯34°24′。

歷史典故

鄉人民政府駐陽山村,相傳唐代平西王李晟,領兵平西羌,軍中將官申都,作戰負傷於宕昌龐家鄉小石門村,輾轉此地陣亡,樹碑紀念,故稱"申都"。

行政區劃

全鄉現轄8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476戶,農業戶2326戶,總人口11025人,農業人口10722人。

經濟建設

申都鄉 申都鄉

全鄉有耕地面積24623畝,人均占有2.32畝。2003年糧食總產2870噸,洋芋產量2580噸,藥材總產1769噸,當歸產量626噸,農、林、牧、漁總產值1754萬元,農業增加值11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29元。

申都鄉按照突出特色,加快產業化、標準化的工作思路,申都鄉以藥材、洋芋、草畜三大主導產業的深度開發為重點,大力實施“產業富鄉”戰略,組織村幹部、民眾代表赴縣內鄉鎮產業示範基地現場觀摩學習,通過近距離接觸,虛心請教和互相交流,幹部民眾深受啟發,使民眾種養致富的信心倍增。同時,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引導和帶領全鄉農民民眾調整產業結構,把單一的農業生產逐步向農業產業化發展,做大做強藥材、洋芋、草畜三大主導產業的文章。先後在新民、申都等村建成5個優質牧草、良種洋芋、GAP當歸“百畝種植示範點”,在大林、岔林、朱家等村建成210多座標準化暖棚,發展養殖大戶36戶。通過抓點帶面,進一步最佳化了產業布局,逐步使洋芋、藥材、草畜成為申都地區拳頭產品、品牌產品。申都鄉中藥材面積達到8000多畝,洋芋面積達到1.5萬多畝,畜牧業總收入達713萬元,農業總收入達到2012萬元,農牧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

申都鄉 申都鄉

申都鄉為了拓寬民眾增收渠道,加快致富步伐,申都鄉瞄準了勞務輸轉這條短、平、快的致富路子,成立了專門的勞務輸轉工作站,通過利用集市、交流會等人流集中的時間和地點,組織人員深入村鎮開展宣傳諮詢,通過召開民眾會議,提供勞務信息,並組織外出務工返鄉人員介紹致富經驗,用民眾身邊的成功事例教育民眾。為了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實現體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申都鄉把培訓場所搬到了各村,設立了流動培訓點。從無到有,申都鄉實現了勞務零的突破。從多到精,申都鄉的勞務產業迎來了第二次的飛躍。申都鄉輸轉出的農民工已遍布浙江、山東、北京、新疆等地,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摘棉花、搞運輸、做家政等工作,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申都鄉已累計輸轉勞務人員15000人次,有組織輸出760人次,完成勞務純收入30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500元。申都鄉充分利用周邊有狼渡灘草原風情旅遊和沙金森林自然風光旅遊風景,積極創建306線民俗風情農家樂,為申都鄉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環境氣候

該鄉位居隴南山地的接壤區,嶺羅山脈橫貫全鄉大部分地區。山嶺重疊,海拔為2600米。其中青土村高達2700米,渭河較大支流的申都河,流經後家莊、下馬營口等村,在蒲麻鎮的磚塔寨匯入閭井河。該鄉氣候高寒陰濕,年平均氣溫為4.4℃,無霜期為101天,年降雨量為633毫米。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蠶豆、燕麥、洋芋、油料等。

附設機構

該鄉所在地陽山村建有供銷社、糧站、郵電所、畜牧站等,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65人,國小11所,在校學生1278人。村設醫療站。茶馬公路穿境而過。

申都瓦結龍之心國小

6月7日下午,香港著名演員成龍攜旗下藝人“龍家族”來到遭受“5·10”特大冰雹山洪土石流災區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為災區人民獻上慰問演出。高清視頻網站愛奇藝作為此次公益活動的聯合發起方、獨家高清視頻合作網站,不僅充分調動線上線下資源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程播出支持,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博士也趕赴災區,參加此次活動,並與成龍共同捐資修建受災嚴重的申都鄉瓦結村新國小——“龍之心瓦結國小”。

千里行公益,共襄盛舉

申都鄉 申都鄉

5月10日,甘肅省岷縣遭受嚴重雹洪災害,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中申都鄉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8個村先後遭受山洪和土石流襲擊,多處建築受損。瓦結村僑心國小部分校舍坍塌,其餘也成為危房。在得知這次受災情況後,成龍及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馬上發起此次公益慰問活動,並為申都鄉受災的小學生捐建新國小——“龍之心瓦結國小”。

成龍及旗下的“龍家族”藝人一行為瓦結村僑心國小的210名學生和附近村民們演唱了《真心英雄》、《國家》等歌曲,還帶來了衣服、書包等救災物資。愛奇藝在此次抗災中也延續了一貫熱心公益的積極力量,在得知成龍慈善基金會的此次行動方案後,雙方一拍即合,立即準備物資,奔赴災區。除捐建學校外,成龍慈善基金會還將為災區提供50萬元人民幣專項資金,用於救治在災害中受傷的孩子。

河流產業

申都鄉 申都鄉

申都鄉位居隴南山地的接壤區,嶺羅山脈橫貫全鄉大部分地區。山嶺重疊,海拔為2600米。其中青土村高達2700米,渭河較大支流的申都河,流經後家莊、下馬營口等村,在蒲麻鎮的磚塔寨匯入閭井河。該鄉氣候高寒陰濕,年平均氣溫為4.4℃,無霜期為101天,年降雨量為633毫米。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蠶豆、燕麥、洋芋、油料等。申都鄉所在地陽山村建有供銷社、糧站、郵電所、畜牧站等,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530人,國小11所,在校學生1568人,其中女生767人。村設醫療站。茶馬公路穿境而過。

特色產業

2008年,申都鄉鄉黨委、政府按照東部山區開發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最佳化種植業結構,把洋芋產業作為申都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大產業來抓,積極籌措資金從渭源等地引進隴薯6號、隴薯3號、武薯9號、LK99等洋芋新品種35噸,地膜125公斤,在新民村建成504畝集中連片優質良種洋芋擴繁基地,其中地膜良種繁育40畝(黑地膜20畝、白地膜20畝),壟作良種繁育60畝(武薯9號30畝、隴薯3號30畝),大田繁育404畝。

示範點建設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領導重視、技術指導到位。鄉上成立了示範點建設領導小組,由分

申都鄉 申都鄉

管領導具體抓;在技術方面縣農技站技術人員通過培訓和現場模擬指導及發放明白紙等辦法使戶均有1名科技明白人,極大的提高了科學種植的水平和積極性;二是注重新技術、新材料的配套輸入,按照“綠色”、“無公害”生產標準,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示範點的輻射效應;三是全部採用一級種,良種利用率高

村鎮建設

2008年,岷縣申都鄉把小城鎮建設工作作為政府年內要辦的一件實事、大事來抓,向社會進行公開承諾,力爭年內使小城鎮建設工作上台階、上水平。已完成商業一條街初步規劃,完成公用型客運站選址工作和建設用地2.5畝,文化活動中心二期工程,硬化、綠化申都村民眾體育中心場地1500平方米,修建圍牆80米,建成標準化籃球場1個,大力整治村莊衛生、亂圈亂占,平整村莊道路5公里,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

自來水資源建設情況:目前全鄉已鋪設好自來水管道及自來水入戶設備。

寬頻資源建設情況:申都村及後家村已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寬頻。

社會事業

人民安居樂業,城鎮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秩序持續穩定,促進了申都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申都鄉把社會

申都鄉當歸 申都鄉當歸

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大事來抓,切實履行職責,以創建“平安申都”為目標,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和民間非法聚賭活動,社會治安有序的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近兩年來,全鄉沒有出現越級上訪事件,一些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得到及時排查和化解。同時,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工作力度,實施農村特困群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全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為經濟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申都鄉鄉風文明樹新貌。申都鄉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原則,通過組建文藝演出隊伍,規範鄉體育活動中心,積極開展社火、文藝演出,組織籃球、象棋等體育比賽活動,充分調動農民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活躍了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在全鄉形成了以科學文明、反對封建愚昧為主的良好精神文明創建氛圍,營造出了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此外,通過開展開展以“一樹二爭三推動”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選湧現出一批以“老強人”、“好孝子”、“好媳婦”為代表的遵紀守法、熱心為民、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公婆的優秀典型家庭和個人,在全鄉“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典型示範的作用。

作風實則民心喜。申都鄉以開展“三轉變兩創新一加強”作風教育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先後在全鄉2個鄉直黨支部和全鄉8個行政村中開展了作風教育活動,通過各基層黨支部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主題實踐活動在各村有針對性地得以全面開展,在全鄉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工作氛圍,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黨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實幹給申都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諧營造了申都鄉良好的發展環境。申都鄉廣大幹部職工以先進的科學理念,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利的工作態度,為申都的崛起繪就著新的藍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