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壙

生壙又稱壽域、壽墳。

基本概念

又稱壽域壽墳。要選在風水好的地方,認為死後能惠及子孫後代,在吉日良辰營造。動土前要先祭山神或土地神,然後方能挖土動工。建築的規模、形態各異,一般人家,墓穴用磚砌,或用條石嵌築而成,上蓋大塊石板,再復以泥土成尖塔形。前立碑座,有一件的,三件的,三件的中間高於兩翼,題刻墓主姓名,配偶姓氏和建造年月。題字講究字數,要用“生老病苦死”周而復始推算,最後一字務必落在“生”字上,以示吉祥。建於清朝的墳墓,起首第一行字必有一個“清”字。“壽域”(有的題生壙)用紅漆塗上,以示空域,待進棺後,方改為黑色。域內放“壽”磚2塊,茶壺2把,油瓶(稱壽油)2隻,銅幣數枚。左為男域,右為女域。兩翼石碑刻有圖案和對聯。對聯內容表示墓主的遺願,如“不求金玉貴,但願子孫賢”等。
豪富之家的墳墓,占地面積大,營造考究,墓封四周有弧形墓圈石嵌砌而成,渾圓美觀。
官宦之家的墳墓造型更為恢弘。最引人注目的是墓碑前的石像,俗稱石人石馬。以“孝”為先的跪羊在最前面,然後是石虎、石馬、石獅、石人,分別表示我國儒家文化基本道德標準的忠、孝、節、義、勇。按明代官員喪葬制,一、二品官員有資格在墓前設華表。

相關條目

民俗 風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