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魯王壙志

監國魯王壙志

監國魯王壙志,近於方形的長方石碑,石材屬於玄武岩,志文內容主要記述魯王出生、薨逝年月,生平事跡概要,以及家屬、後代遭遇等,以工整的楷書刻成。大部分字跡均可辨識,唯少數幾字漫漶不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監國魯王壙志
監國魯王壙志監國魯王壙志

【材質類別】石碑
【製作年代】明末清初
【文物現狀】現藏台灣歷史博物館
【器型規格】長63.5公分;寬47公分;厚5公分

器物簡介

公元1959 年8月22日,台灣軍隊在中國金門舊金城城東,炸山採石之際,發現古墓一座,便發掘之,而發現一塊近於方形的長方石碑,經細詳其文字,確定為南明監國魯王朱以海壙志。當時一起出土的還有永曆通寶、方磚、瓷碗等。金門政務委員會為不使古物流失,當即移交該館永久典藏。
壙,墓穴也。《說文解字》:“壙,塹穴也。”《荀子》:“壙,丘壟。”壙志,即墓穴前所立記述墓中人生平事跡的碑誌,又稱“墓志銘”。《辭海》里關於“墓志銘”的解釋是:“葬者慮陵谷變遷,後人不知為誰氏之墓,故為墓志銘而納之壙中,用正方兩石相合,一刻銘,一題死者之姓氏爵里而平放於柩前,使後日有所稽考。志文似傳,銘語似詩。惟古之有志者不必有銘;有銘者不必有志。亦有志銘俱備,而系二人所作者。”故壙志亦即墓誌。
此塊壙志石材屬於玄武岩,橫額為“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字,寫成二行,以隸書體刻成。志文內容主要記述魯王出生、薨逝年月,生平事跡概要,以及家屬、後代遭遇等,以工整的楷書刻成。大部分字跡均可辨識,唯少數幾字漫漶不清。出土時右額已破損,但碑身完好。從這篇壙志可以考訂舊史記載上的錯誤。根據明史記載,監國魯王是清人入關、明崇禎帝自縊後,張國維等人擁立於紹興的明朝帝室子孫於抗清失敗後,輾轉“遁入海上,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心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但是壙志則記載曰:“…魯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是知清人記載之誣。[1]

碑刻全文

壙志內文共726字,曰:“監國魯王諱以海,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於始封先王諱□,為高皇帝第九子,分藩山東兗州府,王其十世孫也。世系詳玉牒。王之祖恭王諱坦顧,父肅王諱壽鏞,傳位第三庶子安王諱以派,王兄也。崇禎十五年冬,虜臨兗州,安王及第一子第四弟以洐、第五弟以江,俱同日殉難,山東撫臣奏聞。王以第六庶子母王氏所生,□授鎮國將軍,部覆應繼王位。於崇禎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封為魯王。方三月初旬,使臣持節甫出都而京師鏇告陷矣,東省驛騷,王遂南遷。弘光帝登極南都,移封王於浙台州府。南中不守,虜騎薄錢塘,□東諸臣豎義旗,□王監國都紹興,則弘光乙酉閏六月間事也。次年仲夏,浙事中潰,王浮澥入舟山,會閩中舟師在北迎王至中左所,復移師琅琦,附省諸邑屢有克復,虜援大至,復者盡失,王又再抵舟山,躬率水師入姑蘇洋迎截虜舟,而浙虜乘機搗□,舟山竟不可援矣。王集餘眾南來,聞永曆皇上正位粵西,喜甚,遂疏謝監國,棲蹤浯島金門城,至丙申徙南澳,居三年,己亥夏,復至金門,計自魯而浙、而閩、而澳,首尾凡十八年。王間關澥上,力圖光復,雖末路養晦,而志未嘗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距生萬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才四十有五,痛哉!元妃張氏,兗濟寧州張有光長女,原浙之寧波人,兗陷殉節。繼妃張氏,亦寧波人,舟山破日,投井而死。有子六,皆庶出,第一子、第三子在兗陷虜,存亡未卜,次子卒於南中,第四子弘、 第五子弘□、第六子弘棟,俱在北蒙難。僅存夫人。今晉封次妃陳氏,遺腹八閱月女子三,長為繼妃張氏所生,選閩安侯周瑞長男衍昌為儀賓,未□尚二女,俱陳氏出,未字。島上風鶴,不敢停櫬,卜地於金城東門外之□山,穴坐酉向卯,其地前有巨湖,右有石峰,王曾游其地,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卜葬茲地,王顧而樂可知也,以是。月念三日辛酉,安厝。謹按會典親藩營葬,奉旨翰林官撰壙志。禮部。聖天子遠在滇雲,道路阻□末□上,諸文武敘王本末及生薨年月,勒石藏諸壙中,指日中興,特旨賜諡改葬也,亦定備考訂雲。永曆十六年十二月念二日遼藩率寶靖王宗臣術桂同文武官謹志。”[1]

歷史評價

魯王壙志,歷史文獻的價值高過藝術性。魯王雖是王孫貴胄,卻是流亡者的身分,而且他是病弱而亡,不是轟轟烈烈或悲壯的死去。故此壙志的製作大致僅有鴻爪留痕的意思,目的是要替他留下些許生平事實,既無意鋪張講究,也無法鋪張講究,自然也無法以任何藝術形式來包裝,只是很樸素的刻字於一塊黑石頭上,直述亡國王孫的身世結局。雖然如此,但于海角天涯竟有此一代歷史實跡,確能令吾人油然而生無限的興亡感概。
從文中敘述可知魯王顛沛流離的一生,其表現的抗清意志及不屈不撓精神,於南明諸王中最令人感佩。所謂“雖末路養晦,而志未嘗一日稍懈也”一句,尤令人低回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