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藤纏病

瓜藤纏病,西醫稱之為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發生於下肢的紅色或紫紅色炎性結節性皮膚病

瓜藤纏

瓜藤纏是一種發生於下肢的紅色或紫紅色炎性結節性皮膚病,又稱梅核丹。本病西醫稱之為結節性紅斑

瓜藤纏的診斷要點

多發於青壯年,尤以女性為多。常發於春、秋兩季。
發疹前和發疹時,可有畏寒發熱,咽喉痛,疲倦乏力,關節酸痛,納呆等全身症狀。
皮疹好發於小腿伸側,嚴重者四肢均可發生。常對稱發生。
皮疹多突然發生。基本損害為花生米葡萄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結節,開始時為鮮紅色,隨後為暗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深淺不一,一般稍高出皮面,可為數個至十多個以至數十個不等,散在分布,多不融合。自覺疼痛,並有壓痛,可伴發小腿浮腫。一般不會化膿和形成潰瘍。消退後無瘢痕及萎縮。
病程1—2個月。但可復發。

瓜藤纏的辨證分析

瓜藤纏多因素體蘊濕,濕郁化熱,或兼濕熱之邪外襲,濕熱下注,以致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故此下肢發生結節。本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清利濕熱,化瘀通絡。II缶床依據辨證而有所側重,並宜結合外治法。

瓜藤纏的辨證論治

濕熱型
【證見】雙下肢結節突然成批發生,色紅灼熱,表面腫脹光滑發亮,觸之較硬實;常伴有畏寒,發熱,頭痛,咽喉痛,疲倦乏力,關節酸痛,納呆,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質偏紅,苔黃膩或白膩,脈滑數或弦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佐以通絡。

【方藥】

1.主方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

處方:萆薢、威靈仙、茜根、絲瓜絡、丹參各15克,黃柏、牡丹皮、牛膝、木通、赤芍各12克,薏苡仁18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龍膽瀉肝顆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氣滯血瘀型
【證見】結節色暗紅或紫紅,自覺疼痛,壓痛較為明顯;舌質黯紅、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脈弦滑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

1.主方膈下逐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當歸、牡丹皮、香附、枳殼、牛膝各12克,川芎、桃仁、紅花、延胡索各9克,毛冬青30克,丹參、赤芍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大黃廑蟲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2)複方丹參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次16~20毫升,加人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日為1個療程。

(3)複方丹參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