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豆

瓊豆

瓊豆,莖四稜柱形,上部具槽紋,枝棱上密被倒生的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卵形,漸尖,具縱條紋。常生於曠野灌木叢內或疏林中。分布在中國的海南一帶。

基本信息

植物來源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1卷||豆科LEGUMINOSAE||瓊豆屬TeyleriaBacker||瓊豆Teyleriakoordersii(Backer)Backer
1.瓊豆(海南植物志)
Teyleriakoordersii(Backer)BackerinBull.Jard.Bot.BuitenzorgSer.3.16:108.1939;海南植物志2:301.1965.——GlycinekoordersiiBackerSchoolfl.Java358.1911.——G.hainanensisMerr.etMetc.inLingnanSci.Journ.16:194.1937.

植物形態

纏繞草本。莖四稜柱形,上部具槽紋,枝棱上密被倒生的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卵形,漸尖,具縱條紋;葉柄長4-6厘米,具槽,被糙伏毛,漸變無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卵形,長6-14厘米,寬2.5-7厘米,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長6-9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通常圓形,乾時呈綠色或黃綠色,兩面無毛或僅被極稀疏、伏貼的長硬毛;側脈每邊3-4條;小托葉針狀;小葉柄長3-4毫米,被長硬毛。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5-18毫米,與總軸均具顯著的棱,棱上被倒向的糙伏毛;花5-20朵,密集;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具脊;花梗明顯具節,長1-2毫米,近無毛,有時在頂部膨大;小苞片針狀,長2.5-3.5毫米,散生糙伏毛;花萼膜質,具縱脈紋,長5-5.5毫米,裂片5,狹披針形,與萼管等長或稍長,無毛;花冠白色,長6-7毫米,翼瓣與龍骨瓣頂端稍呈紫色,具瓣柄,無耳;雄蕊單體;子房無柄,有胚珠6-8顆。莢果線形,長3-3.5厘米,寬3-4毫米,果瓣薄革質,種子間有橫縊紋,被開展、基部膨大、長約2毫米的長硬毛,果頸短;種子4-8顆,近方形,長、寬約3毫米,褐色,種阜短,乾膜質,舌狀。花期11-12月。

生長分布

海南。印度尼西亞(爪哇)亦有分布。

豆科·菜豆族·大豆亞族植物

大豆亞族(Subtrib. Glycininae Benth.) ,豆科、菜豆族的一個族,世界16屬,除1屬外,均產東半球。中國有9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