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葉野葛

三裂葉野葛,草質藤本植物,莖纖細,長2-4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產於雲南、廣東、海南、廣西和浙江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中文種名:三裂葉野葛

拉丁學名:Puerariaphaseoloides(Roxb.)Benth.

異名:DolichosphaseoloidesRoxb.NeustanthusphaseoloidesBenth.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1卷豆科LEGUMINOSAE葛屬PuerariaDC
1.三裂葉野葛(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Puerariaphaseoloides(Roxb.)Benth.inJourn.Linn.Soc.Bot.9:125.1865;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681圖661,1955;海南植物志2:320.1965.——DolichosphaseoloidesRoxb.Fl.Ind.3:316.1832.——NeustanthusphaseoloidesBenth.inMiq.Pl.Jungh.1:235.1825,etinJourn.Bot.KewMisc.4:48.1825.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莖纖細,長2-4米,被褐黃色、開展的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基著,卵狀披針形,長3-5毫米;小托葉線形,長2-3毫米;小葉寬卵形、菱形或卵狀菱形,頂生小葉較寬,長6-10厘米,寬4.5-9厘米,側生的較小,偏斜,全緣或3裂,上面綠色,被緊貼的長硬毛,下面灰綠色,密被白色長硬毛。總狀花序單生,長8-15厘米或更長,中部以上有花;苞片和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3-4毫米,被長硬毛;花具短梗,聚生於稍疏離的節上;萼鍾狀,長約6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下部的裂齒與萼管等長而頂端呈剛毛狀,其餘的裂齒三角形,比萼管短;花冠淺藍色或淡紫色,旗瓣近圓形,長8-12毫米,基部有小片狀、直立的附屬體及2枚內彎的耳,翼瓣倒卵狀長橢圓形,稍較龍骨瓣為長,基部一側有寬而圓的耳,具纖細而長的瓣柄,龍骨瓣鐮刀狀,頂端具短喙,基部截形,具瓣柄;子房線形,略被毛。莢果近圓柱狀,長5-8厘米直徑約4毫米,初時稍被緊貼的長硬毛,後近無毛,果瓣開裂後扭曲;種子長橢圓形,兩端近截平,長4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地區分布

產我國雲南、廣東、海南、廣西和浙江。生於山地、丘陵的灌叢中。印度、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亦有分布。 

植物用途

本種可作覆蓋植物、飼料和綠肥作物。

豆科·菜豆族·大豆亞族植物

大豆亞族(Subtrib. Glycininae Benth.) ,豆科、菜豆族的一個族,世界16屬,除1屬外,均產東半球。中國有9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