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鸚鵡

環頸鸚鵡

環頸鸚鵡,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的一種動物。 外型:鳥體為綠色。主要棲息於800米左右乾燥以及潮濕的森林地帶,在某些地區甚至可以高達1600米;紅樹林區、農地、充滿林木的開闊鄉村地帶也都是他們喜愛的活動範圍;主要棲息於低地的各種型態開闊林區、山麓丘陵約2000米的地區;也會前往紅樹林區、椰子樹林區、農耕區、公園、花園和郊區等地。此外他們也會前往市郊區、郊區公園、花園等地,偶爾會前往果園和椰子園覓食。在繁殖季他們通常會成對或是組成小群體,在夜晚會聚集一大群於棲息的樹木上,偶爾會高達百隻以上;在破曉時分,會以小群體分頭出發前往覓食,並且伴隨巨大刺耳的尖叫聲。他們個性相當謹慎小心,十分怕人,在飛行前往秘石地區的飛行途中彼此會形成密閉的隊形,飛行的速度相當快;在某些地區他們會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遷移地點完全視食物的充足與否來決定。

基本信息

簡介

環頸鸚鵡環頸鸚鵡
中文名:環頸鸚鵡
又名月輪鸚鵡紅領綠鸚鵡
拉丁文名稱:Psittacula Krameri
英文名稱:Ring-necked Parakeet、Rose-ringed Parakeet
環頸鸚鵡(月輪)是最常見中型鸚鵡,一般在鳥店看到的綠色月輪成鳥都是來自野外的生鳥,一般鳥店都會將一大群關在一起,黃、藍、白色則是較常見的變種,環頸鸚鵡的變種非常多,在野外的變種已不少,然而在人工養殖經基因改造後變種更多,各種顏色的變種價格也都不盡相同,但市面上少見的變種不多,一些珍奇的變種價格往往十分地高,飼養容易,幼鳥也常見,是入門者可考慮的選擇之一,鸚鵡養殖業中數量很多,野外數量也不少,分布的面積非常廣闊,環頸鸚鵡是十分普遍的種類,屬華盛頓公約 第2級。

有4種亞種

1. Psittacula krameri borealis
2. Psittacula krameri manillensis
3. Psittacula krameri krameri
4. Psittacula krameri parvirostris

特徵

體長約20cm,長約20cm,紅色,背部翠綠色,腹部黃綠色,尾部覆羽黃色,下翼灰色。

食物

鸚鵡主要以種子堅果、漿果、植物嫩芽、花朵以及花蜜等為食;偶爾會前往農耕區的果園和穀類作物田中覓食,造成稻米相當程度的損壞。

分布

環頸鸚鵡環頸鸚鵡
環頸鸚鵡分布橫跨亞非兩大陸,分布十分廣闊,從非洲北部的潮濕森林往東一直分布到亞洲南部的國家,非洲分布的國家包括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北部、尼日南部、迦納北部、布吉那法索、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馬利、查德南部、中非共合國北部、蘇丹北部、烏干達南部、衣索比亞、吉布地、索馬利亞西北部;在亞洲分布的國家則從巴基斯坦西部起,經尼泊爾南部、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到緬甸中部;也有許多族群引入到美國英國荷蘭德國埃及北部、肯亞、象牙海岸沿岸、南非新加坡澳門中國香港等非原生地地區。

整體概述

環頸鸚鵡環頸鸚鵡

由於環頸鸚鵡適應力與生命力很,所以族群數量 一直不減,在許多非原生地的地區也能存活繁衍,生活在各種森林、草原、林地、紅樹林、農作物園區、都市郊外、公園、花園等地區,在亞洲它們棲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區,在非洲則是在2000m以下,群居性很強,尤其是繁殖期外時,有時會數千隻聚集活動,常與烏鴉白頭翁或其他鸚鵡聚集,天然食物包括各種穀物、雜草、、花蜜、水果、種子、堅果等,常至農作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產品損失,尤其是柑橘、玉米與向日葵;繁殖季因地而異,築巢在樹洞中、牆壁或岩壁的裂縫中、屋檐下,一窩通常有3-4顆卵,有時多至6顆,公母都會孵蛋,但母鳥孵蛋時間較長;飼養環頸鸚鵡並不困難,生命力強且對周遭變化不會太敏感,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喜愛沐浴,啃咬力強,提供玩具與樹枝等供它們啃咬,食物上不要只餵食單一種子飼料,各種蔬菜水果、核果、混合種子等各種食物應該都在日常生活中供應;公母鳥外表有明顯差異,能輕易判斷,在2至3歲時公鳥的頸部會出現一圈明顯的環狀頸圈,母鳥則無,說話能力雖然不像大型鸚鵡來的清晰, 但許多手養鳥在一歲時或更早會開始模仿聲音說話

情緒表現

環頸鸚鵡環頸鸚鵡
快樂的時候
·羽毛松松的·伸開在身體同一邊的一隻翼和一條腿,然後收回,接著再伸展身體另一邊的一隻翅膀和腿。·搖擺尾部。
撒嬌的時候
·頭部伸出籠外,向後仰,期待愛撫。
·發出輕微而短暫的捲舌喉音"嘎..嘎.."。
·發出輕微有鏇律的歌聲。
準備攻擊的時候
·把所有的羽毛儘量的往外伸﹐尾部搖曳,肩或翅膀從身體向外張開。
·瞳孔縮小,張開嘴,雙腳張開。
·當動物準備攻擊時,人有責任避免被咬及避免繼續刺激他。
睡覺的時候
·以單腳站著,把另一隻腳提起藏在羽毛里,偶爾將喙部附近的臉羽抖松,完全閉上或微微閉起眼睛。

繁殖

繁殖環頸鸚鵡並不困難,但前提是飼養的不是野外抓的綠環頸鸚鵡,許多人飼養各種不同的變種,繁殖出新的變種是十分有趣且有成就的挑戰,所以繁殖變種的環頸鸚鵡是較理想的選擇,環頸鸚鵡是非常盡責的父母,通常一窩4、5隻幼鳥都能得到親鳥妥善的照顧,一窩約產3-5顆,孵化期約23-25天,約7-8星期後羽毛長成,幼鳥不宜太晚移出巢外,有可能發生親鳥拔幼鳥頭部及背部羽毛的情形。

種類

環頸鸚鵡環頸鸚鵡
01大緋胸鸚鵡Psittaculaalexandri
02綠領鸚鵡Psittaculacalthorpae
03拜氏鸚鵡Psittaculacaniceps
04馬拉巴鸚鵡Psittaculacolumboides
05紫紅頭鸚鵡Psittaculacyanocephala
06德拜鸚鵡Psittaculaderbiana
07回聲鸚鵡Psittaculaecho
08亞歷山大鸚鵡Psittaculaeupatria
09灰藍頭鸚鵡Psittaculahimalayana
10中介鸚鵡Psittaculaintermedia
11紅領綠鸚鵡Psittaculakrameri
12長尾鸚鵡Psittaculalongicauda
13花頭鸚鵡Psittacularoseata

相關詞條

藍頭金剛鸚鵡 軍艦金剛鸚鵡 藍黃金剛鸚鵡 紅腹金剛鸚鵡 紅肩金剛鸚鵡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
摩鹿加鳳頭鸚鵡 杜可波氏鳳頭鸚鵡 粉紅胸鳳頭鸚鵡 米契爾少校鳳頭鸚鵡 鋼鋼巴丹鸚鵡

鸚鵡分類

介紹各類鸚鵡知識。主要包括:金剛鸚鵡、葵花鸚鵡、亞馬遜鸚鵡、非洲鸚鵡、錐尾鸚鵡、澳洲鸚鵡、紐西蘭鸚鵡、亞洲鸚鵡、吸蜜鸚鵡。

世界近代滅絕鳥類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歐洲禿鵑
庫賽埃島輝椋鳥
暗色輝椋鳥
腐屍鸚鵡
反極綠鸚鵡
瓜達盧佩海棘
雜色林鴿
愛斯基摩勺鷸
羅島地愚鳩
赤鬃果鳩
馬斯卡林瓣蹼雞
菲律賓四色啄花鳥
太平洋輝椋鳥
綠頭輝椋鳥
湯加鵝
灣鶇
笠原臘嘴雀
啟利氏地鶇
豪島扇尾鵝
豪島繡眼
豪島鵝
豪勳爵島烏鶇
特里斯坦黑水雞
塔希提秧雞
西薩摩亞水雞
模里西斯田雞
伊沃季馬秧雞
雙領走鵂
白秧雞
大頭夜鷺
塔希提黑頭鸚鵡
豪島紅額鸚鵡
琉球翠鳥
馬島倉鶚
喀摩羅角鶚
塔西提鷸
模里西斯愚鳩
白令鸕鶿
高山鶉
豪勳爵島鴿
塔納島鳩
印度斑林鶚
小笠原林鴿
塔斯曼繡眼
查塔姆天鵝
查塔姆吸蜜鳥
北島垂耳鴉
阿拉伯駝鳥
模里西斯小鶚
德拉氏島鵑
馬斯卡林掠鳥
麥島斑秧雞
留尼旺椋鳥
呆秧雞
小紐西蘭秧雞
麥夸里島鸚鵡
佛羅里達彩鷲
模里西斯角鶚
笑鶚
諾福克島鴿
倭鴯鶓
紐西蘭鶇鵝
塞席爾綠鸚鵡
小帕拉夜鷹
普通愚鳩
象牙啄木鳥
白愚鳩
新英格蘭黑琴雞
西印度群島異鷯
瓜達盧佩異鷯
波多黎各灰雀
夏威夷暗鶇
米爾葦鶯
白臀蜜鳥
夏威夷海島雀
短嘴導鶚雀
亢愛島導顎雀
長嘴導顎雀
猩紅管舌鳥
夏威夷管舌鳥
鬢吸蜜鳥
羅島鸚鵡
夏威夷薩氏田雞
牙買加純色秧雞
啟利氏秧雞
庫萊布拉綠鸚鵡
瓜達盧佩綠鸚鵡
馬提尼克綠鸚鵡
波多黎各錐尾鸚鵡
拉氏錐尾鸚鵡
多米尼加鵝鵯
綠黃鵝鵯
黃頭鶇鵯
三色鵝鵯
卡羅萊納鸚鵡
穴鶚
風頭卡拉鷹
墨西哥擬八哥
博寧島夜鷺
夏威夷綠雀
新島吸蜜鸚鵡
羅島藍鳩
馬島藍鳩
模里西斯紅秧雞
所羅門冕鴿
銀斑黑鴿
叢異鷯
聖多美臘嘴雀
斑翅秧雞
查塔姆蕨鶯
馬島鸚鵡
馬達加斯加蛇雕
闊嘴鸚鵡
粉頭鴨
赤膀鴨
威克島秧雞
冠麻鴨
黃嘴秋沙鴨
紐西蘭鵪鶉
新不列顛紫水雞
拉布拉多鴨
環頸鸚鵡
樂園鸚鵡
紅額鸚鵡
大海雀
卡卡啄羊鸚鵡
旅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